<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食用菌培養料二級攪拌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1000201閱讀:567來源:國知局
一種食用菌培養料二級攪拌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食用菌培養料攪拌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食用菌培養料二級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食用菌的培育是現代農業中一個重要的分支,其目的是通過人工培育食用菌以滿足人們對食用菌的需求。食用菌在培育過程中需要用到培養料。
[0003]培養料是食用菌賴以生存的各種營養物質的來源。在使用品種和生長環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使用培養料不同、配方不同、培養料的處理方式不同,食用菌子實體的產量、質地、風味等都有所差別。例如在食用菌栽培,碳氮比(C/N)是指培養料中碳源與氮源含量的比值。在食用菌分解過程中,食用菌細胞碳氮比是8?12:1,在食用菌生長過程中50%碳供給呼吸的能量,50%的碳組成食用菌細胞,所以培養基碳氮比是16:1?24:1,有足夠的碳供給食用菌全部利用氮。不同食用菌及同一種食用菌的不同發育階段所需的碳氮比有所不同。菌絲生長階段所需碳氮比以20:1左右為宜,出菇階段以30?40:1為宜。也就是說,子實體生長發育期所需碳氮比高于營養生長期的碳氮比。隨意嚴格控制食用菌培養料中各成份的比例對食用菌的生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0004]目前食用菌培養料一般由豆柏、米糠、麩皮等材料混合而成,再添加食用菌生長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使用前對混合料進行攪拌使其混合均勻。現階段主要通過人工攪拌混合或攪拌機進行攪拌混合,該混合方式不能保證培養料混合均勻,容易影響食用菌的產量和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食用菌培養料的攪拌混合裝置存在不能保證培養料充分均勻混合的不足,提出了一種設置兩級攪拌機構,培養料經過第一級攪拌機構粗攪拌混合后進入第二級攪拌機構進行精攪拌混合,進一步提高食用菌培養料的均勻混合程度的一種食用菌培養料二級攪拌裝置。
[0006]本實用新型具體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7]—種食用菌培養料二級攪拌裝置,包括一級槽體和二級槽體,所述一級槽體和二級槽體之間連有輸料機構,所述一級槽體的上邊沿均勻排列有噴水孔,所述一級槽體內設有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的一端通過軸承組件轉動連接于一級槽體的前壁上,該端連接第一電控箱,另一端通過軸承組件轉動連接于一級槽體的后壁上;所述二級槽體內設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的一端通過軸承組件轉動連接于二級槽體的前壁上,該端連接第二電控箱,另一端通過軸承組件轉動連接于二級槽體的后壁上,所述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上均纏繞有大攪拌輪和小攪拌輪,所述大攪拌輪與小攪拌輪相互交叉設置,且大攪拌輪、小攪拌輪與第一轉軸、第二轉軸之間設有橫向攪拌桿。
[0008]優選地,所述輸料機構包括螺旋送料桿,所述螺旋送料桿上罩有殼體,所述殼體的一端設有進料口,另一端設有出料口,所述進料口設置于一級槽體下部,所述出料口設置于二級槽體的上部。
[0009]優選地,所述一級槽體和二級槽體的外側均設有踩踏板和料斗提升機構。
[0010]優選地,所述一級槽體與二級槽體的外壁分別固定有鉸鏈,所述踩踏板的一端與一級槽體或二級槽體的外壁相鉸接,另一端與鉸鏈相連。
[0011]優選地,所述一級槽體與二級槽體的外壁均設有豎直滑道,所述料斗提升機構嵌入滑道中與滑道形成滑動連接。
[0012]優選地,所述第一電控箱與第二電控箱上均設有調速按鈕、電源開關和狀態指示燈。
[0013]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I)該食用菌培養料二級攪拌裝置設置有兩級攪拌機構,培養料經過兩級攪拌機構充分攪拌后,極大的提高了培養料的均勻程度。
[0015](2)在轉軸上設置有大攪拌輪和小攪拌輪,且大攪拌輪與小攪拌輪相互交叉設置,能夠保證攪拌不留死角,進一步提高攪拌的均勻度。
[0016](3)在一級槽體和二級槽體的外側均設有踩踏板和料斗提升機構,踩踏板在不使用時通過解開鉸鏈,貼于一級槽體或二級槽體的外壁收起,使用時,將鉸鏈掛在踩踏板的一偵U,使踩踏板展開,供工作人員踩踏使用,料斗提升機構用于將物料輸送到一級槽體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該食用菌培養料二級攪拌裝置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一級槽體或二級槽體外部結構示意圖。
[0019]其中,I為一級槽體,2為二級槽體,3為輸料機構,4為第一轉軸,5為軸承組件,6為第一電控箱,7為第二轉軸,8為第二電控箱,9為大攪拌輪,10為小攪拌輪,11為橫向攪拌桿,12噴水孔,13為料斗提升機構,14為踩踏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說明:
[0021]如圖1-2所示,一種食用菌培養料二級攪拌裝置,包括一級槽體I和二級槽體2,一級槽體I和二級槽體2之間連有輸料機構3,一級槽體I的上邊沿均勻排列有噴水孔12,一級槽體I內設有第一轉軸4,第一轉軸4的一端通過軸承組件5轉動連接于一級槽體I的前壁上,該端連接第一電控箱6,另一端通過軸承組件5轉動連接于一級槽體I的后壁上;二級槽體2內設有第二轉軸7,第二轉軸7的一端通過軸承組件5轉動連接于二級槽體2的前壁上,該端連接第二電控箱8,另一端通過軸承組件5轉動連接于二級槽體2的后壁上,第一轉軸4與第二轉軸7上均纏繞有大攪拌輪9和小攪拌輪10,大攪拌輪9與小攪拌輪10相互交叉設置,且大攪拌輪9、小攪拌輪10與第一轉軸4、第二轉軸7之間設有橫向攪拌桿11。
[0022]輸料機構3包括螺旋送料桿,螺旋送料桿上罩有殼體,殼體的一端設有進料口,另一端設有出料口,進料口設置于一級槽體下部,出料口設置于二級槽體的上部。
[0023]一級槽體I和二級槽體2的外側均設有踩踏板14和料斗提升機構13。一級槽體I與二級槽體2的外壁分別固定有鉸鏈,踩踏板14的一端與一級槽體I或二級槽體2的外壁相鉸接,另一端與鉸鏈相連。一級槽體I與二級槽體2的外壁均設有豎直滑道,料斗提升機構13嵌入滑道中與滑道形成滑動連接。
[0024]該食用菌培養料二級攪拌裝置的工作原理為:將待攪拌培養料放入料斗提升機構13,經料斗提升機構13運送至一級槽體內I,啟動第一電控箱6,第一電控箱6控制第一轉軸4開始運轉,進行物料攪拌工序,在攪拌過程中第一電控箱6會根據培養料的干濕狀況控制噴水孔12進行噴水,培養料在一級槽體I內攪拌完成后經輸料機構3進入二級攪拌槽2進行攪拌。
[0025]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食用菌培養料二級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級槽體和二級槽體,所述一級槽體和二級槽體之間連有輸料機構,所述一級槽體的上邊沿均勻排列有噴水孔,所述一級槽體內設有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的一端通過軸承組件轉動連接于一級槽體的前壁上,該端連接第一電控箱,另一端通過軸承組件轉動連接于一級槽體的后壁上;所述二級槽體內設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的一端通過軸承組件轉動連接于二級槽體的前壁上,該端連接第二電控箱,另一端通過軸承組件轉動連接于二級槽體的后壁上,所述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上均纏繞有大攪拌輪和小攪拌輪,所述大攪拌輪與小攪拌輪相互交叉設置,且大攪拌輪、小攪拌輪與第一轉軸、第二轉軸之間設有橫向攪拌桿。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培養料二級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料機構包括螺旋送料桿,所述螺旋送料桿上罩有殼體,所述殼體的一端設有進料口,另一端設有出料口,所述進料口設置于一級槽體下部,所述出料口設置于二級槽體的上部。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培養料二級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槽體和二級槽體的外側均設有踩踏板和料斗提升機構。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食用菌培養料二級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槽體與二級槽體的外壁分別固定有鉸鏈,所述踩踏板的一端與一級槽體或二級槽體的外壁相鉸接,另一端與鉸鏈相連。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食用菌培養料二級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槽體與二級槽體的外壁均設有豎直滑道,所述料斗提升機構嵌入滑道中與滑道形成滑動連接。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培養料二級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控箱與第二電控箱上均設有調速按鈕、電源開關和狀態指示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食用菌培養料二級攪拌裝置,涉及食用菌培養料攪拌裝置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食用菌培養料的攪拌混合裝置不能保證培養料充分均勻混合的不足。該食用菌培養料二級攪拌裝置,包括一級槽體和二級槽體,一級槽體和二級槽體之間連有輸料機構,一級槽體的上邊沿均勻排列有噴水孔,一級槽體內設有第一轉軸,第一轉軸的一端通過軸承組件轉動連接于一級槽體的前壁上,該端連接第一電控箱,另一端通過軸承組件轉動連接于一級槽體的后壁上;二級槽體內設有第二轉軸,第二轉軸的一端通過軸承組件轉動連接于二級槽體的前壁上,該端連接第二電控箱,另一端通過軸承組件轉動連接于二級槽體的后壁上。
【IPC分類】B01F15/02, B01F13/10
【公開號】CN205386430
【申請號】CN201620113672
【發明人】韓燕紅
【申請人】青島綠色家園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7月20日
【申請日】2016年2月4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