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涂漆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建筑用鐵質板涂漆裝置。
背景技術:
漆又名漆樹,干漆,大木漆、小木漆,山漆,植苜,瞎妮子,是漆樹科落葉喬木。在中國除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和新疆外,其余省區均栽培;漆在印度、朝鮮和日本也有分布。漆是中國最古老的經濟樹種之一,籽可榨油,木材堅實,為天然涂料、油料和木材兼用樹種。漆液是天然樹脂涂料,素有“涂料之王”的美譽。
涂漆是采用浸涂法進行涂裝的涂料。
建筑是建筑物與構筑物的總稱,是人們為了滿足社會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質技術手段,并運用一定的科學規律、風水理念和美學法則創造的人工環境。
現有的建筑用鐵質板涂漆裝置存在設計不合理、涂漆效率低、使用效果差的缺點,因此亟需研發一種設計合理、涂漆效率高、使用效果好的建筑用鐵質板涂漆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的建筑用鐵質板涂漆裝置存在設計不合理、涂漆效率低、使用效果差的缺點,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設計合理、涂漆效率高、使用效果好的建筑用鐵質板涂漆裝置。
(2)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這樣一種建筑用鐵質板涂漆裝置,包括有固定框、軸承座Ⅱ、彈簧、轉桿Ⅲ、放置框、氣缸、轉桿Ⅱ、平皮帶、皮帶輪Ⅱ、旋轉電機、電磁鐵、擋板Ⅱ、進料箱、擋板Ⅰ、環扣、移動桿、連接桿、凸輪、轉桿Ⅰ、皮帶輪Ⅰ和軸承座Ⅰ,固定框內左側從下至上依次設有旋轉電機和軸承座Ⅰ,固定框內右側從下至上依次設有軸承座Ⅱ和彈簧,固定框內上方設有連接桿,連接桿位于軸承座Ⅰ和彈簧上方,旋轉電機右側設有轉桿Ⅱ,轉桿Ⅱ上連接有皮帶輪Ⅱ,軸承座Ⅰ右側設有轉桿Ⅰ,轉桿Ⅰ上連接有皮帶輪Ⅰ,皮帶輪Ⅰ與皮帶輪Ⅱ之間繞有平皮帶,轉桿Ⅱ右端連接有氣缸,軸承座Ⅱ左側設有轉桿Ⅲ,氣缸與轉桿Ⅲ末端均設有放置框,放置框內頂部設有電磁鐵,轉桿Ⅰ右端連接有凸輪,彈簧左側連接有移動桿,移動桿左端與凸輪接觸,移動桿中部設有擋板Ⅱ,擋板Ⅱ開有孔Ⅱ,連接桿中部設有擋板Ⅰ,擋板Ⅰ上開有孔Ⅰ,擋板Ⅰ頂部設有進料箱,連接桿上設有環扣,環扣位于擋板Ⅰ左右兩側,移動桿穿過環扣。
優選地,還包括有收集框,固定框內底部設有收集框。
優選地,還包括有葉片,轉桿Ⅲ上設有葉片。
工作原理:當需要對建筑用鐵質板進行涂漆時,首先啟動氣缸縮短,帶動左側的放置框向左移動,當左側的放置框移動合適距離后,氣缸停止縮短,然后將鐵質板一端放置在右側放置框內,然后啟動氣缸伸長帶動左側放置框復位,鐵質板另一端放置在左側放置框內,電磁鐵通電將鐵質板固定,然后往進料箱內倒入一定量的漆,漆通過進料箱進入孔Ⅰ,然后啟動旋轉電機轉動,帶動轉桿Ⅱ轉動,帶動皮帶輪Ⅱ轉動,平皮帶帶動皮帶輪Ⅰ轉動,帶動轉桿Ⅰ轉動,帶動凸輪轉動,帶動移動桿不斷左右移動,從而帶動擋板Ⅱ和孔Ⅱ不斷左右移動,當孔Ⅱ與孔Ⅰ位于同一豎直面時,孔Ⅰ內的漆落入孔Ⅱ中,再通過孔Ⅱ落入鐵質板上,同時,當旋轉電機轉動時,帶動放置框轉動,帶動鐵質板轉動,使鐵質板可以將漆涂抹的更均勻,一段時間后,當鐵質板全部涂漆完畢,旋轉電機帶動擋板Ⅱ復位后停止轉動,然后電磁鐵斷電,啟動氣缸縮短帶動放置框向左移動,使鐵質板可以更好地取出,當涂漆完畢的鐵質板取下后,氣缸伸長帶動放置框復位,如此實現對建筑用鐵質板的涂漆操作。
因為還包括有收集框,固定框內底部設有收集框,當鐵質板轉動進行涂漆操作時,少量的漆會隨鐵質板的轉動掉落,收集框可以將這些掉落的漆收集起來重復利用,有利于節約原料。
因為還包括有葉片,轉桿Ⅲ上設有葉片,當放置框轉動時,葉片轉動,葉片可對鐵質板進行吹風,使鐵質板更快地干燥,提高涂漆效率。
(3)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達到了設計合理、涂漆效率高、使用效果好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三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固定框,2-軸承座Ⅱ,3-彈簧,4-轉桿Ⅲ,5-放置框,6-鐵質板,7-氣缸,8-轉桿Ⅱ,9-平皮帶,10-皮帶輪Ⅱ,11-旋轉電機,12-電磁鐵,13-擋板Ⅱ,14-孔Ⅱ,15-進料箱,16-擋板Ⅰ,17-孔Ⅰ,18-環扣,19-移動桿,20-連接桿,21-凸輪,22-轉桿Ⅰ,23-皮帶輪Ⅰ,24-軸承座Ⅰ,25-收集框,26-葉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建筑用鐵質板涂漆裝置,如圖1-3所示,包括有固定框1、軸承座Ⅱ2、彈簧3、轉桿Ⅲ4、放置框5、氣缸7、轉桿Ⅱ8、平皮帶9、皮帶輪Ⅱ10、旋轉電機11、電磁鐵12、擋板Ⅱ13、進料箱15、擋板Ⅰ16、環扣18、移動桿19、連接桿20、凸輪21、轉桿Ⅰ22、皮帶輪Ⅰ23和軸承座Ⅰ24,固定框1內左側從下至上依次設有旋轉電機11和軸承座Ⅰ24,固定框1內右側從下至上依次設有軸承座Ⅱ2和彈簧3,固定框1內上方設有連接桿20,連接桿20位于軸承座Ⅰ24和彈簧3上方,旋轉電機11右側設有轉桿Ⅱ8,轉桿Ⅱ8上連接有皮帶輪Ⅱ10,軸承座Ⅰ24右側設有轉桿Ⅰ22,轉桿Ⅰ22上連接有皮帶輪Ⅰ23,皮帶輪Ⅰ23與皮帶輪Ⅱ10之間繞有平皮帶9,轉桿Ⅱ8右端連接有氣缸7,軸承座Ⅱ2左側設有轉桿Ⅲ4,氣缸7與轉桿Ⅲ4末端均設有放置框5,放置框5內頂部設有電磁鐵12,轉桿Ⅰ22右端連接有凸輪21,彈簧3左側連接有移動桿19,移動桿19左端與凸輪21接觸,移動桿19中部設有擋板Ⅱ13,擋板Ⅱ13開有孔Ⅱ14,連接桿20中部設有擋板Ⅰ16,擋板Ⅰ16上開有孔Ⅰ17,擋板Ⅰ16頂部設有進料箱15,連接桿20上設有環扣18,環扣18位于擋板Ⅰ16左右兩側,移動桿19穿過環扣18。
還包括有收集框25,固定框1內底部設有收集框25。
還包括有葉片26,轉桿Ⅲ4上設有葉片26。
工作原理:當需要對建筑用鐵質板6進行涂漆時,首先啟動氣缸7縮短,帶動左側的放置框5向左移動,當左側的放置框5移動合適距離后,氣缸7停止縮短,然后將鐵質板6一端放置在右側放置框5內,然后啟動氣缸7伸長帶動左側放置框5復位,鐵質板6另一端放置在左側放置框5內,電磁鐵12通電將鐵質板6固定,然后往進料箱15內倒入一定量的漆,漆通過進料箱15進入孔Ⅰ17,然后啟動旋轉電機11轉動,帶動轉桿Ⅱ8轉動,帶動皮帶輪Ⅱ10轉動,平皮帶9帶動皮帶輪Ⅰ23轉動,帶動轉桿Ⅰ22轉動,帶動凸輪21轉動,帶動移動桿19不斷左右移動,從而帶動擋板Ⅱ13和孔Ⅱ14不斷左右移動,當孔Ⅱ14與孔Ⅰ17位于同一豎直面時,孔Ⅰ17內的漆落入孔Ⅱ14中,再通過孔Ⅱ14落入鐵質板6上,同時,當旋轉電機11轉動時,帶動放置框5轉動,帶動鐵質板6轉動,使鐵質板6可以將漆涂抹的更均勻,一段時間后,當鐵質板6全部涂漆完畢,旋轉電機11帶動擋板Ⅱ13復位后停止轉動,然后電磁鐵12斷電,啟動氣缸7縮短帶動放置框5向左移動,使鐵質板6可以更好地取出,當涂漆完畢的鐵質板6取下后,氣缸7伸長帶動放置框5復位,如此實現對建筑用鐵質板6的涂漆操作。
因為還包括有收集框25,固定框1內底部設有收集框25,當鐵質板6轉動進行涂漆操作時,少量的漆會隨鐵質板6的轉動掉落,收集框25可以將這些掉落的漆收集起來重復利用,有利于節約原料。
因為還包括有葉片26,轉桿Ⅲ4上設有葉片26,當放置框5轉動時,葉片26轉動,葉片26可對鐵質板6進行吹風,使鐵質板6更快地干燥,提高涂漆效率。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