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生產水泥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生產水泥用的粗研裝置。
背景技術:
水泥是粉狀水硬性無機膠凝材料。加水攪拌后成漿體,能在空氣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膠結在一起。用它膠結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強度較高,而且還能抵抗淡水或含鹽水的侵蝕。長期以來,它作為一種重要的膠凝材料,廣泛應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國防等工程。研磨機是生產水泥不可缺少的設備之一,現有的研磨機都是單動式機構,即只有內筒或外筒旋轉對原料進行研磨,這種方式研磨效果不理想,工作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生產水泥用的結構簡單、研磨效果好、速度快的粗研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生產水泥用的粗研裝置,它包括有底座、緩沖彈簧、研磨室,其中,底座底部外側設有加固塊,加固塊底部設有地平調節腳,研磨室底部通過緩沖彈簧安裝在底座上,研磨室內腔壁上設有垂直向上的波浪狀的外研磨肋,外研磨肋均勻分布在研磨室內腔壁上,研磨室內腔底部設有旋轉盤,旋轉盤由動力機構帶動旋轉,旋轉盤頂部中心處設有內筒,內筒位于動力機構傳動軸的上方,內筒外周面上設有若干研磨齒,研磨齒呈圓錐形,呈不規則分布內筒外周面上,內筒外側的旋轉盤盤面上設有篩孔。
所述的緩沖彈簧為多條,均勻分布在底座與研磨室之間。
所述的內筒頂部設有三個均布的吊環。
所述的研磨室由相應的電機帶動旋轉,且研磨室旋轉方向與旋轉盤的旋轉方向相反。
本實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原料被放置在研磨室內,在電機和動力機構的帶動下,旋轉盤與研磨室相對旋轉,使原料在撞擊研磨齒和外研磨肋的同時也會相互撞擊粉碎,同時粉碎后通過篩孔分選,篩選后的合格品通過研磨室底部排出;采用本方案后的結構簡單、研磨效果好、速度快。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所有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為:參見附圖1,本實施例所述的生產水泥用的粗研裝置它包括有底座1、緩沖彈簧2、研磨室3,其中,底座1底部外側設有加固塊,加固塊底部設有地平調節腳4,研磨室3底部通過緩沖彈簧2安裝在底座1上,所述的緩沖彈簧2為多條,均勻分布在底座1與研磨室3之間,研磨室3內腔壁上設有垂直向上的波浪狀的外研磨肋5,外研磨肋5均勻分布在研磨室3內腔壁上,研磨室3內腔底部設有旋轉盤6,所述的研磨室3由相應的電機帶動旋轉,且研磨室3旋轉方向與旋轉盤6的旋轉方向相反,旋轉盤6由動力機構帶動旋轉,旋轉盤6頂部中心處設有內筒7,內筒7位于動力機構傳動軸的上方,內筒7外周面上設有若干研磨齒8,研磨齒8呈圓錐形,呈不規則分布內筒7外周面上,內筒7外側的旋轉盤6盤面上設有篩孔10,所述的內筒7頂部設有三個均布的吊環9。本實施例的原料被放置在研磨室內,在電機和動力機構的帶動下,旋轉盤與研磨室相對旋轉,使原料在撞擊研磨齒和外研磨肋的同時也會相互撞擊粉碎,同時粉碎后通過篩孔分選,篩選后的合格品通過研磨室底部排出。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只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之形狀、原理所作的變化,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