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隔震式N,N?二甲基?1,3?丙二胺加氫反應釜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30172閱讀:546來源:國知局
隔震式N,N?二甲基?1,3?丙二胺加氫反應釜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反應釜,尤其是一種隔震式N,N-二甲基-1,3-丙二胺加氫反應釜。



背景技術:

DMAPA(N-二甲基-1,3-丙二胺)是主要用于制取染料、離子交換樹脂,也用于環氧樹脂固化劑、無氰電鍍添加劑、纖維及皮革處理劑的有機原料中間體;由二甲胺基丙腈為原料在Ni-Al催化劑存在下加氫,經過濾、精餾而成;中國專利公告號CN 102580658A的發明公開了一種攪拌反應釜,主要包括反應釜體、反應釜體內的攪拌裝置、反應釜體頂端的進料口和反應釜體底端的出料口,反應釜體側壁上有一個或多個出液管,出液管一端位于反應釜體內,另一端穿過反應釜體側壁并安裝有閥門,閥門后安裝有排液管道。傳統的攪拌反應釜存在不適用于DMAPA的加氫反應和隔震效果的不足;因此,設計一種適用于DMAPA的加氫反應和隔震效果好的反應釜,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目前的攪拌反應釜不適用于DMAPA的加氫反應和隔震效果差的不足,提供一種適用于DMAPA的加氫反應且隔震效果好的隔震式N,N-二甲基-1,3-丙二胺加氫反應釜。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是:一種隔震式N,N-二甲基-1,3-丙二胺加氫反應釜,包括:釜體,側圍設有若干層攪拌槳且與釜體樞接的主軸,與釜體連接的電機;電機的輸出軸與主軸上端連接;設于釜體上端的上進氣管、進料管和催化劑進管,設于釜體下端的出料管和下進氣管,位于攪拌槳上側且設有與主軸連接的催化劑分散盤,加熱裝置;催化劑分散盤上端設有與下端貫通的過料孔組;催化劑進管的出口端與催化劑分散盤上端相對;所述釜體設有減震腳。加氫反應釜使用時,上進氣管和下進氣管分別與氫氣源連接,原料從進料管加入,催化劑從催化劑進管加入;該加氫反應釜適用于DMAPA的加氫反應;上進氣管和下進氣管分別進氣利于提高反應速度;催化劑分散盤隨主軸轉動使催化劑分散散布提高催化效果;加熱裝置用于加熱,提高加氫反應效率和效果。使用時通過減震腳進行安裝,隔震效果好。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管道旋轉接頭,設于下進氣管進口端的減壓閥;主軸下端設有中孔;主軸的下端通過管道旋轉接頭與下進氣管的出口端連接;主軸的側圍設有若干排與若干層攪拌槳間隔設置的噴嘴組;噴嘴組由若干個沿主軸圓周分布且分別與中孔連通的噴嘴構成。若干排與若干層攪拌槳間隔設置的噴嘴組增加氫氣與原料的混合強度,縮短達到反應終點的時間。

作為優選,所述的加熱裝置包括:纏繞在釜體側圍外側并與釜體的側圍連接的側熱管和與釜體的底面連接的底熱管;側熱管的一端與底熱管的一端連接。加熱裝置簡單實用。

作為優選,所述的底熱管包括外圈管、內圈管和若干個沿圓周均布且分別與外圈管和內圈管連通的徑向連管。外圈管和內圈管的結構兼有加熱和增強釜體底面的強度的作用。

作為優選,所述的側熱管為半圓管;底熱管為半圓管。加熱效果好。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設于釜體上部的安全閥和溫控儀。安全閥提高反應安全性,溫控儀利于測量控制反應溫度。

作為優選,所述減震腳包括豎置的阻尼油缸和套設在阻尼油缸上的減震彈簧,所述阻尼油缸包括同所述釜體連接在一起的阻尼油缸缸體和設置于阻尼油缸缸體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通過活塞桿設有支撐座,所述減震彈簧的一端同所述活塞桿連接在一起、另一端同所述阻尼油缸缸體連接在一起,所述阻尼油缸缸體內還設有第二活塞和分離板,所述分離板和第一活塞之間形成第一油腔,所述分離板和第二活塞之間形成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間設有驅動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產生對向移動的電磁力吸合機構,所述分離板設有連通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的連通孔,所述連通孔鉸接有朝向第二油腔單向開啟的門板和設有使門板關閉上的門板復位機構,所述門板設有若干貫穿門板的主阻尼通道,所述連通孔內設有速度傳感器;當所述速度傳感器檢測到油從第一油腔流向第二油腔時、所述電磁力吸合機構停止驅動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對向移動,當所述速度傳感器檢測到油從第二油腔流向第一油腔時、所述電磁力吸合機構驅動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對向移動。使用時通過支撐座同地面接觸而實現本發明的安裝。當受到路面沖擊而導致減震彈簧收縮時,減震彈簧驅動活塞桿驅動第一活塞移動而使得第一油腔縮小,第一油腔縮小驅動阻尼油缸內的油經連通孔從第一油腔流向第二油腔,此時門板被推開使得油流經連通孔時門板不對油產生阻尼作用且電磁力吸合機構失去對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固定作用使得第二活塞能夠相對于第一活塞自由移動,從而實現了阻尼作用較小而不會導致減震彈簧收縮受阻、也即彈簧能夠及時收縮而降低彈簧收縮行程顛簸,彈簧收縮行程結束后在門板復位機構的作用下,門板重新阻攔在連通孔內。然后彈簧伸長復位而釋放能量,伸長的結果導致阻尼油缸缸體和第一活塞產生分離運動使得第二油腔縮小而第一油腔變大,使得阻尼油缸內的油經連通孔從第二油腔流向第一油腔,此時電磁力吸合機構將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固定住保持相對位置不變且門板不能夠被推開、使得油能夠在整個彈簧收縮行程中從主阻尼通道通過而產生摩擦阻尼消能,從而降低彈簧伸長行程顛簸。

作為優選,所述主阻尼通道內穿設有阻尼桿,所述阻尼桿球面配合卡接在所述主阻尼通道內,所述阻尼桿設有支阻尼通道。油流過主阻尼通道、支阻尼通道時將振動能量轉變為熱能而消耗掉的同時會產生阻尼桿的晃動,阻尼桿晃動也會起到將振動能量轉變為熱能而消耗掉的作用。如果振動較小而而只有油的晃動,油晃動時阻尼桿產生晃動也能吸能,設置阻尼桿能夠提高對低幅振動的吸收作用。

作為優選,所述阻尼桿的兩端都伸出所述門板,所述阻尼桿的兩個端面都為球面。能夠使得油接受到非阻尼油缸缸體軸向的振動時也能夠驅動阻尼桿運行而吸能。吸能效果好。

作為優選,所述阻尼桿為圓柱形,所述阻尼桿的兩個端面上都設有若干沿阻尼桿周向分布的增阻槽。能夠提高阻尼桿同油的接觸面積,以提高吸能效果和感應靈敏度。

作為優選,所述門板復位機構為設置于門板的轉軸上的扭簧。

作為優選,所述電磁力吸合機構包括設置于第一活塞的電磁鐵和設置于第二活塞的同電磁鐵配合的鐵磁性材料片。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油腔的內徑大于第二油缸的內徑。在彈簧伸長的過程中,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位移相同,此時第一油腔增大的容積大于第二油腔縮小的容積,從而使得第一油腔相對于第二油腔產生負壓,產生負壓的結果為油更為可靠地經門板流向第一油腔,從而更為可靠地降低彈簧伸長行程顛簸。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加氫反應釜適用于DMAPA的加氫反應;上進氣管和下進氣管分別進氣利于提高反應速度;催化劑分散盤隨主軸轉動使催化劑分散散布提高催化效果;加熱裝置用于加熱,提高加氫反應效率和效果。若干排與若干層攪拌槳間隔設置的噴嘴組增加氫氣與原料的混合強度,縮短達到反應終點的時間。加熱裝置簡單實用。外圈管和內圈管的結構兼有加熱和增強釜體底面的強度的作用。側熱管為半圓管,底熱管為半圓管,加熱效果好。安全閥提高反應安全性,溫控儀利于測量控制反應溫度;隔震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減震腳的放大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為圖3的B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釜體1、攪拌槳2、主軸3、電機4、進料管5、催化劑進管6、出料管7、下進氣管8、管道旋轉接頭10、減壓閥11、安全閥12、溫控儀13、中孔14、噴嘴15、側熱管16、底熱管17、外圈管18、內圈管19、徑向連管20、過料孔組21、催化劑分散盤22、上進氣管23。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所示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描述。

如附圖1所示:一種隔震式N,N-二甲基-1,3-丙二胺加氫反應釜,包括:釜體1,側圍設有三層攪拌槳2且與釜體1樞接的主軸3,與釜體1連接的電機4;設于釜體1上端的上進氣管23、進料管5和催化劑進管6,設于釜體1下端的出料管7和下進氣管8,位于攪拌槳2上側且設有與主軸3連接的催化劑分散盤22,管道旋轉接頭10,設于下進氣管8進口端的減壓閥11,設于釜體1上部的安全閥12和溫控儀13,加熱裝置;電機4的輸出軸與主軸3上端連接;催化劑分散盤22上端設有與下端貫通的過料孔組21;催化劑進管6的出口端與催化劑分散盤22上端相對。

所述的主軸3下端設有中孔14;主軸3的下端通過管道旋轉接頭10與下進氣管8的出口端連接;主軸3的側圍設有三排與三層攪拌槳2間隔設置的噴嘴組;噴嘴組由四個沿主軸3圓周分布且分別與中孔14連通的噴嘴15構成;噴嘴15為螺旋噴嘴。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纏繞在釜體1側圍外側并與釜體1的側圍連接的側熱管16和與釜體1的底面連接的底熱管17;側熱管16的一端與底熱管17的一端連接。

所述的底熱管17包括外圈管18、內圈管19和六個沿圓周均布且分別與外圈管18和內圈管19連通的徑向連管20。

所述的側熱管16為半圓管;底熱管17為半圓管。

釜體1設有至少3只減震腳9。減震腳9包括豎置的阻尼油缸91和套設在阻尼油缸上的減震彈簧92。阻尼油缸91包括阻尼油缸缸體911。阻尼油缸缸體911同釜體1連接在一起。阻尼油缸缸體911內設有第一活塞912。第一活塞912通過活塞桿913連接有支撐座93。減震彈簧92的一端同活塞桿913固接在一起、另一端同阻尼油缸缸體911固接在一起。

參見圖2,阻尼油缸缸體911內還設有第二活塞914和分離板94。分離板94和阻尼油缸缸體911固接在一起。阻尼油缸缸體911和第一活塞912之間形成第一油腔915。分離板94和第二活塞914之間形成第二油腔916。第一油腔915的內徑大于第二油腔916的內徑。第一油腔915和第二油腔916沿上下方向分布。分離板94設有連通孔941。連通孔941連通第一油腔915和第二油腔916。

第一活塞912和第二活塞914之間設有電磁力吸合機構95。電磁力吸合機構95包括電磁鐵951和鐵磁性材料片952。電磁鐵951設置于第一活塞912上。鐵磁性材料片952設置于第二活塞914上。

連通孔941設有門板942。

參見圖3,門板942通過門軸9421鉸接在連通孔941內。分離板94設有門板復位機構。門板復位機構為設置于門板的轉軸上的扭簧。門板942僅能朝向第二油腔916單向開啟。連通孔941內設有速度傳感器96。門板942設有若干貫穿門板的主阻尼通道9422。主阻尼通道9422內穿設有阻尼桿9423。阻尼桿9423球面配合卡接在主阻尼通道9422內。阻尼桿9423設有支阻尼通道9424。阻尼桿9423的兩端都伸出門板942。阻尼桿9423的兩個端面都為球面。阻尼桿9423為圓柱形。

參見圖4,阻尼桿9423的兩個端面上都設有若干沿阻尼桿周向分布的增阻槽9425。

參見圖1、圖2、圖3和圖4,使用時,第一油腔915和第二油腔916內填充油等液體。減震腳9通過支撐座93支撐在地面1。當受到路面沖擊而導致減震彈簧92收縮時,減震彈簧92驅動活塞桿913驅動第一活塞912移動而使得第一油腔第一油腔915縮小,第一油腔915縮小驅動油經連通孔941從第一油腔915流向第二油腔916、油的該流向被速度傳感器96檢測到,速度傳感器96通過控制系統控制電磁鐵951失電、從而使得電磁力吸合機構95失去對第一活塞912和第二活塞914的固定作用(即第一活塞912和第二活塞914能夠產生相對移動),油流過連通孔941時將門板942推開使得油流經連通孔941直通而進入第二油腔916(即門板942不對油產生阻尼作用),從而實現了阻尼作用較小而不會導致減震彈簧收縮受阻、也即彈簧能夠及時收縮而降低彈簧收縮行程顛簸,彈簧收縮行程結束后在門板復位機構97的作用下(即由于門板保持向下傾斜且密度大于油)而自動轉動而關,門板942重新阻攔在連通孔941內。然后減震彈簧92伸長復位而釋放能量,伸長的結果導致阻尼油缸缸體911和第一活塞912產生分離運動使得第二油腔916縮小而第一油腔915變大,使得油經連通孔941從第二油腔916流向第一油腔915、油的該流向被速度傳感器96檢測到,速度傳感器96通過控制系統控制電磁鐵951得電、電磁鐵951產生磁力從而使得電磁力吸合機構95將第一活塞912和第二活塞914固定住且壓緊在油上,油該方向流道時門板942不能夠被推開、使得油能夠在整個彈簧收縮行程中門板942產生摩擦阻尼現象而吸能、從而降低彈簧伸長行程顛簸。

門板的阻尼吸能減震過程為:油流經主阻尼通道、支阻尼通道和阻尼桿晃動將振動能量轉變為熱能而消耗掉。如果振動較小而不足以促使盲孔變形時,此時只有油的晃動,油晃動時阻尼桿產生晃動而吸能。

參見圖1,使用時,上進氣管23和減壓閥11分別與氫氣源連接,側熱管16的另一端與底熱管17的另一端分別與蒸汽源連接,原料從進料管5加入,催化劑從催化劑進管6加入。

本實用新型可改變為多種方式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是顯而易見的,這樣的改變不認為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所有這樣的對所述領域的技術人員顯而易見的修改,將包括在本權利要求的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