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丁腈輔料生產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臥式砂磨機制備丁腈輔料的生產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人們的自我防護意識逐漸增強,一次性手套的使用量迅速增加,促使全球范圍內不斷涌現出使用更為方便、功能性更強的一次性手套產品。其中,丁腈手套最受廣大用戶歡迎,這是因為,丁腈手套具備優良的物理性能,抗拉強度在25Mpa以上,斷裂伸長率在600%以上,彈性優越,穿戴舒適;具備杰出的抗化學性能,可對酸、堿、石油、各種有機溶劑等提供良好的化學防護;并且不含蛋白質、氨基化合物及其他有害物質,極少產生穿戴者皮膚過敏現象。丁腈手套在醫療護理、食品加工、餐飲服務、日常清潔、印染、實驗室以及電子產品加工等行業廣泛應用。
現在,生產丁腈手套主要包括兩大過程,一是配制特定丁腈膠乳,二是生產線上浸漬生產丁腈手套。其中,在配制特定丁腈膠乳過程中,需要加入的原料有水、丁腈膠乳、氫氧化鉀、丁腈輔料和特定色膏;丁腈輔料又包括氧化鋅乳液、硫乳液、促進劑BZ乳液、促進劑EZ乳液、防老劑AO乳液和鈦白粉乳液。
在現在的配制特定丁腈膠乳的工藝中,丁腈輔料使用進口的氧化鋅乳液、硫乳液、促進劑BZ乳液、促進劑EZ乳液、防老劑AO乳液和鈦白粉乳液,每次配料時都需要預先攪拌分散,再將各種乳液按照固定比例加入,以達到需要的使用效果。這個工藝工程存在四個問題。一、生產不同丁腈手套,丁腈輔料的添加比例不同,同時,丁腈輔料的各種乳液每個批次固含量不同,使得每次配料時各種乳液的添加量不同,十分容易造成丁腈輔料添加比例錯誤,而導致丁腈手套產品出現質量問題。二、丁腈輔料種類較多,添加時操作麻煩,工作量大。三、丁腈輔料都為進口,進貨周期長,各種乳液到達工廠時已經沉降嚴重,每次用之前都需預先攪拌分散,尤其硫乳液。四、成本高。
為了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丁腈膠乳漿料及其制備方法、用途[申請號:CN201510207012.6],A、將所述硫磺、氧化鋅、促動劑、防老劑、乙胺、分散劑、干酪素、軟水投入硫化球磨罐,混合均勻,球磨速度為40~60轉/分鐘球磨時間為48~75小時,形成球磨硫料;B、將所述丁腈原膠加入步驟A制得的球磨硫料,進行預硫化。
上述方案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現有技術的不足,但是未經過預分散,制成的丁腈膠乳漿料不夠均勻,質量不穩定。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設計合理,保證丁腈輔料分散均勻和質量穩定的用臥式砂磨機制備丁腈輔料的生產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用臥式砂磨機制備丁腈輔料的生產裝置包括分散攪拌罐、臥式研磨機和PLC控制柜,所述的分散攪拌罐的頂部焊接有攪拌罐進料接口,所述的分散攪拌罐的底部焊接有第一攪拌罐出料接口和第二攪拌罐出料接口,所述的臥式研磨機上開有與第一攪拌罐出料接口相連接的研磨機進料接口,所述的第二攪拌罐出料接口與丁腈輔料儲罐相連接,所述的臥式研磨機上開有研磨機出料接口,所述的分散攪拌罐內轉動連接有攪拌機構,所述的攪拌機構包括中軸,所述的中軸上固定套接有若干縱向均勻分布的攪拌槳,所述的攪拌槳內開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內設有固定調節板,所述的固定調節板上轉動連接有若干豎直設置的攪拌葉片,所述的攪拌葉片之間通過聯動結構相連接,且當轉動其中一個攪拌葉片時其他攪拌葉片同時轉動。
原料進入到分散攪拌罐中進行攪拌分散,第一攪拌罐出料接口和研磨機進料接口相接,預分散好的粉料從分散攪拌罐中進入到臥式研磨機,經過研磨,從研磨機出料接口出來,通過PH計、激光粒度儀和全自動恒溫烤箱控制丁腈輔料生產成品的質量,控制要素分別為PH、細度和固含量。當達到標準時,輸出到丁腈輔料儲罐中,當未達到標準時,重新回到臥式研磨機進行研磨,直到達到標準。
丁腈輔料的原料選擇水、氧化鋅粉、硫粉、促進劑BZ粉、促進劑EZ粉、防老劑Ao粉、鈦白粉和分散劑粉。分散攪拌罐用于氧化鋅粉、硫粉、促進劑BZ粉、促進劑EZ粉、防老劑Ao粉、鈦白粉和分散劑粉的預分散,將各種粉料中的大顆粒打散,使粉料均勻分散到水中。加入分散劑粉,可大大降低丁腈輔料的整體粘度。加入水的多少,可以控制丁腈輔料的固含量。臥式研磨機用于對分散攪拌罐中預分散好的丁腈輔料進行研磨,可以將丁腈輔料研磨到細度μm以下。PLC控制柜控制臥式研磨機運行,包括進料開始、進料停止。
攪拌槳上設有攪拌葉片,通過攪拌葉片增大剪切力,此外,攪拌葉片的剪切角度可以根據情況進行調節,保證在預分散各種粉料時的剪切力,提高預分散效果,減少預分散時間,同時,攪拌機構裝有即開、即停按鈕,方便取樣化驗。
在上述的用臥式砂磨機制備丁腈輔料的生產裝置中,所述的聯動結構包括與固定調節板滑動連接的齒條,所述的攪拌葉片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小齒輪,每個攪拌葉片上的小齒輪分別與齒條相嚙合。轉動一個攪拌葉片時,該攪拌葉片上的小齒輪帶動齒條移動,齒條帶動其他攪拌葉片轉動,即通過轉動一個攪拌葉片即可實現全部攪拌葉片剪切角度的調節,使用方便。
在上述的用臥式砂磨機制備丁腈輔料的生產裝置中,所述的攪拌葉片和攪拌槳之間設有可調節定位結構,所述的可調節定位結構包括設于攪拌葉片上的調節螺桿,且當調節螺桿抵靠在攪拌槳上時攪拌葉片相對于攪拌槳周向固定。通過可調節定位結構實現攪拌葉片和攪拌槳之間的固定,操作簡單。
在上述的用臥式砂磨機制備丁腈輔料的生產裝置中,本生產裝置還包括能夠檢測丁腈輔料PH值的PH計、丁腈輔料細度的激光粒度儀和全自動恒溫烤箱。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用臥式砂磨機制備丁腈輔料的生產裝置的優點在于:有效控制丁腈輔料的構成、細度及固含量,丁腈輔料應用方便,保證丁腈手套的品質長期穩定。可以根據丁腈輔料配方固定水、氧化鋅粉、硫粉、促進劑BZ粉、促進劑EZ粉、防老劑Ao粉、鈦白粉和分散劑粉的添加比例,直接制備配制丁腈膠乳所需的丁腈輔料,丁腈輔料使用方便,一次性加料,大大減少配制丁腈膠乳的工作量,且不容易出現原料添加比例錯誤。攪拌槳上設有攪拌葉片。生產周期短,只有天,即產即用,沒有沉降問題,成本低。通過攪拌葉片增大剪切力,此外,攪拌葉片的剪切角度可以根據情況進行調節,保證在預分散各種粉料時的剪切力,提高預分散效果,減少預分散時間。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攪拌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結構框圖。
圖中,分散攪拌罐1、臥式研磨機2、PLC控制柜3、攪拌罐進料接口4、第一攪拌罐出料接口5、第二攪拌罐出料接口6、研磨機進料接口7、丁腈輔料儲罐8、中軸9、攪拌槳10、固定調節板11、攪拌葉片12、齒條13、小齒輪14、研磨機出料接口15。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用臥式砂磨機制備丁腈輔料的生產裝置包括分散攪拌罐1、臥式研磨機2和PLC控制柜3,分散攪拌罐1的頂部焊接有攪拌罐進料接口4,分散攪拌罐1的底部焊接有第一攪拌罐出料接口5和第二攪拌罐出料接口6,臥式研磨機2上開有與第一攪拌罐出料接口5相連接的研磨機進料接口7,第二攪拌罐出料接口6與丁腈輔料儲罐8相連接,臥式研磨機2上開有研磨機出料接口15,分散攪拌罐1內轉動連接有攪拌機構,攪拌機構包括中軸9,中軸9上固定套接有若干縱向均勻分布的攪拌槳10,攪拌槳10內開有空腔,空腔內設有固定調節板11,固定調節板11上轉動連接有若干豎直設置的攪拌葉片12,攪拌葉片12之間通過聯動結構相連接,且當轉動其中一個攪拌葉片12時其他攪拌葉片12同時轉動。
原料進入到分散攪拌罐1中進行攪拌分散,第一攪拌罐出料接口5和研磨機進料接口7相接,預分散好的粉料從分散攪拌罐1中進入到臥式研磨機2,經過研磨,從研磨機出料接口15出來,通過PH計、激光粒度儀和全自動恒溫烤箱控制丁腈輔料生產成品的質量,控制要素分別為PH、細度和固含量。當達到標準時,輸出到丁腈輔料儲罐8中,當未達到標準時,重新回到臥式研磨機2進行研磨,直到達到標準。丁腈輔料的原料選擇水、氧化鋅粉、硫粉、促進劑BZ粉、促進劑EZ粉、防老劑Ao粉、鈦白粉和分散劑粉。分散攪拌罐1用于氧化鋅粉、硫粉、促進劑BZ粉、促進劑EZ粉、防老劑Ao粉、鈦白粉和分散劑粉的預分散,將各種粉料中的大顆粒打散,使粉料均勻分散到水中。加入分散劑粉,可大大降低丁腈輔料的整體粘度。加入水的多少,可以控制丁腈輔料的固含量。臥式研磨機2用于對分散攪拌罐中預分散好的丁腈輔料進行研磨,可以將丁腈輔料研磨到細度5μm以下。PLC控制柜3控制臥式研磨機2運行,包括進料開始、進料停止。攪拌槳10上設有攪拌葉片12,通過攪拌葉片12增大剪切力,此外,攪拌葉片12的剪切角度可以根據情況進行調節,保證在預分散各種粉料時的剪切力,提高預分散效果,減少預分散時間,同時,攪拌機構裝有即開、即停按鈕,方便取樣化驗。
其中,聯動結構包括與固定調節板11滑動連接的齒條13,攪拌葉片12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小齒輪14,每個攪拌葉片12上的小齒輪14分別與齒條13相嚙合。轉動一個攪拌葉片12時,該攪拌葉片12上的小齒輪14帶動齒條13移動,齒條13帶動其他攪拌葉片12轉動,即通過轉動一個攪拌葉片12即可實現全部攪拌葉片12剪切角度的調節,使用方便。攪拌葉片12和攪拌槳10之間設有可調節定位結構,可調節定位結構包括設于攪拌葉片12上的調節螺桿,且當調節螺桿抵靠在攪拌槳10上時攪拌葉片12相對于攪拌槳10周向固定。通過可調節定位結構實現攪拌葉片12和攪拌槳10之間的固定,操作簡單。本生產裝置還包括能夠檢測丁腈輔料PH值的PH計、丁腈輔料細度的激光粒度儀和全自動恒溫烤箱。
本用臥式砂磨機制備丁腈輔料的生產裝置的操作步驟:
開啟分散攪拌罐1,按照丁腈輔料配方依次加入固定量的水、分散劑粉、氧化鋅粉、硫粉、促進劑BZ粉、促進劑EZ粉、防老劑Ao粉、鈦白粉,持續攪拌2h。開啟臥式研磨機2,打開第一攪拌罐出料接口5至臥式砂磨機方向,操作PLC控制柜3,點擊進料開始,即開始研磨丁腈輔料。丁腈輔料的研磨過程為循環進行,持續研磨4h。對經過研磨的丁腈輔料進行取樣化驗,用PH計測定PH,控制在8-10之間,用激光粒度儀測定細度,控制在5μm以下,用全自動恒溫烤箱測定固含量,控制在45%-55%之間。如果經過研磨的丁腈輔料的PH、細度、固含量全部合格,操作PLC控制柜3,點擊進料停止,關閉臥式研磨機2,丁腈輔料成品在分散攪拌罐1中攪拌待用。如果經過研磨的丁腈輔料的PH、細度、固含量有部分項不合格,則檢查原因,通過加水、增加研磨時間等解決問題,直至丁腈輔料所有檢測項目合格。丁腈輔料成品應用時,打開第二攪拌罐出料接口6至丁腈輔料儲罐。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