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涂料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制備彈性拉花中層漆應用的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中層漆的制備過程中,對攪拌的要求較高,才能制備完成較為優良的中層漆,在攪拌中層漆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小容量的攪拌裝置進行攪拌,其目的使得隨時觀察攪拌效果,在達到優選的攪拌效果,立馬停止攪拌,同時應用小容量或定量的攪拌裝置能夠優化攪拌效果,同時便于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制備彈性拉花中層漆應用的攪拌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制備彈性拉花中層漆應用的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包括一旋轉底盤、攪拌桶及工作臺,所述攪拌桶是數量為3-6個,所有所述攪拌桶圍繞所述旋轉底盤的中心軸線設置在所述旋轉底盤上側面上,所述旋轉底盤下側面通過第一電機與所述工作臺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攪拌桶的容量為3L-6L;所述旋轉底盤的截面圓形直徑為1-1.2m。
進一步地,所述攪拌桶圍繞所述攪拌底板的中心軸線呈圓周陣列,任意相鄰的兩個攪拌桶的底部中心點與所述旋轉底盤的中心點的連線,所形成的夾角角度是一致的。
進一步地,所述攪拌桶底部設置一可實現所述攪拌桶旋轉的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設置在所述攪拌桶底部的中心處,所述第一電機的電機輸出軸固定設置一可夾緊固定所述攪拌桶底部的固定板。
進一步地,所述攪拌桶內設置有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葉片設置在所述攪拌桶內壁上。
進一步地,每個所述攪拌桶頂部配置一防濺桶蓋,所述防濺桶蓋與所述攪拌桶頂部尺寸相適應,所述防濺桶蓋朝向所述攪拌桶內部的一側水平延伸一凸臺,所述凸臺的周側與所述攪拌桶1的內壁緊密配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適用于彈性拉花中層漆的制備,整個的施工過程節約人力成本,簡化攪拌步驟,極大提高了整體的攪拌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攪拌桶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防濺桶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說明:1-攪拌桶;11-防濺桶蓋;12-攪拌葉片;13-第二電機;2-旋轉底盤;3-第一電機;4-工作臺。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描述。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相反,本實用新型涵蓋任何由權利要求定義的在本實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圍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進一步,為了使公眾對本實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對本實用新型的細節描述中,詳盡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細節部分。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沒有這些細節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該實施例提供一種制備彈性拉花中層漆應用的攪拌裝置,該攪拌裝置包括一旋轉底盤2、攪拌桶1及工作臺4,所述攪拌桶1是數量為3-6個,多個所述攪拌桶1圍繞所述旋轉底盤2的中心軸線設置在所述旋轉底盤2上,所述旋轉底盤2通過第一電機3與所述工作臺4連接;
所述攪拌桶1圍繞所述攪拌底板的中心軸線呈圓周陣列,任意相鄰的兩個攪拌桶1的底部中心點與所述旋轉底盤2的中心點的連線,所形成的夾角角度是一致的,當所述旋轉底盤2在所述第一電機3的帶動下做運動時,每個所述攪拌桶1受到的離心力一致,從而實現該裝置的攪拌效果均勻出料;
所述攪拌桶1的容量為3L-6L;所述旋轉底盤2的截面圓形直徑為1-1.2m;
如圖2所示,每個所述攪拌桶1底部設置一可實現所述攪拌桶1旋轉的第二電機13,所述攪拌桶1可圍繞自身中心軸線旋轉,所述第二電機13設置在所述攪拌桶1底部的中心處,帶動所述攪拌桶1旋轉,具體為所述第一電機3的電機輸出軸固定設置一可夾緊固定所述攪拌桶1底部的固定板,實現所述第二電機13固定傳送動力帶動所述攪拌桶1旋轉;
所述攪拌桶1內設置有攪拌葉片12,所述攪拌葉片12設置在所述攪拌桶1內壁上,所述攪拌桶1旋轉時,所述攪拌葉片12在所述攪拌桶1的帶動下,實現所述攪拌葉片12圍繞所述攪拌桶1中心軸線做旋轉運動,從而實現對桶內的彈性拉花中層漆的攪拌作用。
如圖3所示,每個所述攪拌桶1頂部配置一防濺桶蓋11,所述防濺桶蓋11與所述攪拌桶1頂部尺寸相適應,所述防濺桶蓋11朝向所述攪拌桶1內部的一側水平延伸一凸臺,所述凸臺的周側與所述攪拌桶1的內壁可緊密配合。
當該裝置開始工作時,在所述攪拌桶1內填入制作彈性拉花中層漆的原料,啟動所述第一電機3,從而實現所述旋轉底盤2的旋轉運動,所述攪拌桶1因為固定在所述旋轉底盤2上,使得所述攪拌桶1具有遠離所述旋轉底盤2中心軸線的離心力,啟動所述第二電機13,實現所述攪拌桶1圍繞自身中心線的旋轉,在所述攪拌葉片12的剪切下,實現攪拌作用,在所述攪拌桶1的原料,同時受到來自所述旋轉底盤2的離心力及所述攪拌葉片12的剪切攪拌,由于所述攪拌桶1內的攪拌力度大大提升,在啟動電機開始攪拌之前,利用所述防濺桶蓋11密封蓋好所述攪拌桶1,從而保證所述攪拌桶1內的原料不會到處亂濺,污染工作環境,使用該裝置,整個的施工過程節約人力成本,簡化攪拌步驟,極大提高了整體的攪拌效率。
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教導,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與精神的情況下,對實施方式所進行的改變、修改、替換和變型仍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