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破碎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環保型沖擊破碎腔。
背景技術:
沖擊破廣泛應用于礦山、化工、建筑、冶金等行業,適用于軟或中硬和極硬物料的破碎、整形。破碎腔為沖擊破核心部件之一。由于破碎機工作時轉子高速旋轉,破碎腔中產生很多粉塵,造成環境污染、危害人體健康。現有處理粉塵的方法為在物料破碎之前先加水處理,這種方法可以減少粉塵,但是加水處理后含水的物料易形成板結,會增大骨料與設備之間的磨損,減少耐磨件的壽命,增加運行的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除塵效果好、經濟環保型沖擊破碎腔。
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環保型沖擊破碎腔,包括破碎腔體、多個支板、多個上擊打護板,所述支板垂直固定于所述破碎腔體的三側內壁上,所述上擊打護板水平固定于所述破碎腔體的上側內壁上,所述支板靠近所述破碎腔體中心的一側具有雙圓弧角結構;所述上擊打護板靠近所述破碎腔體中心的一側具有豎直擋邊;所述破碎腔體、支板和上擊打護板之間構成粉塵氣流通道。
進一步的,所述上打擊護板分段通過螺栓與所述破碎腔體連接,可根據磨損程度隨時更換組件中的任意一塊護板。
所述的粉塵氣流通道由雙圓弧角結構支板形成的料襯層與上擊打護板形成,可有效引導粉塵氣流沿支板形成的料襯層邊緣與上擊打護板內側流動,使粉塵顆粒混入成品物料中并隨成品物料從破碎腔出料口排出,在對成品物料的加濕處理中即可將粉塵除去,從而避免粉塵外溢達到環保的目的。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環保型沖擊破碎腔,使粉塵氣流在破碎腔內沿氣流通道流動,避免從破碎腔上方外溢;只需要對從破碎機出來的成品物料加濕處理即可,避免了物料破碎前加濕對設備和耐磨件的不利影響,不需要另外增加除塵設備,生產成本低、除塵效果好;另外本實用新型上打擊護板采用分段式設計使更換護板更加方便快捷,節約檢修時間和檢修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擊打護板;2-物料襯層上限;3-物料襯層正常范圍;4-物料襯層下限;5-支板;6-破碎腔體;-沖擊破轉子;-破碎腔出料口;箭頭-粉塵氣體流動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環保型沖擊破碎腔,包括多個上擊打護板1、多個支板5、破碎腔體6,所述支板5垂直固定于所述破碎腔體6的三側內壁上,所述上擊打護板1水平固定于所述破碎腔體6的上側內壁上。
所述的支板5靠近所述破碎腔體6中心的一側具有雙圓弧角結構,均勻分布在破碎腔體6的內壁上;所述上擊打護板1靠近所述破碎腔體6中心的一側具有豎直擋邊;破碎腔體6、支板5、上擊打護板1以及物料襯層3之間構成粉塵氣流通道。支板5的側邊具有雙圓弧角結構,當粉塵氣流從沖擊破轉子流經由支板5的此結構形狀限定的物料襯層3時,平滑過渡到上擊打護板1內側,作為優選,上擊打護板1內側亦為圓弧角結構,粉塵氣流平滑過渡到破碎腔出料口,從而實現整個粉塵氣流通道的平滑過渡,可有效避免結構突變引起的粉塵氣流外溢。本實用新型的環保型沖擊破碎腔,合理引導粉塵氣流流向,最終使氣體中粉塵顆粒混入成品物料,可有效避免粉塵從破碎腔上方溢出,只需要對從破碎機出來的成品物料加濕處理,不需要另外增加除塵設備,耐磨件損耗小、生產成本低、除塵效果好,綠色環保。
作為優選,上擊打護板1用螺栓連接在破碎腔體6上側內壁上,由于每一塊上擊打護板1均被相鄰的兩塊支板5隔開,分段固定于破碎腔體6上,有利于上擊打護板1磨損后單獨更換,節約檢修時間和檢修成本。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案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局部拆分優化、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