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學實驗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試管振蕩裝置。
背景技術:
試管是化學實驗中用于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為了使試管中的反應物充分接觸、混合均勻,需要對試管進行振蕩。目前,試管振蕩的操作方法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持住試管中上部,手腕用力左右搖擺試管。這種方法存在以下缺點:(1)長時間往復快速擺動手腕會使操作人員手指、手腕酸痛,甚至導致腕關節損傷;(2)手搖力度較小,導致反應物混合不均,影響實驗質量;(3)由于手指握力不足或者試管外壁濕滑,容易導致試管在搖擺過程中滑脫,導致試管損壞,影響實驗進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試管振蕩裝置,能夠防止操作人員手指、手腕酸痛,防止試管滑脫,保證反應物混合均勻,保證實驗質量。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試管振蕩裝置,包括支架、圓柱凸輪、曲柄、擺臂、試管端蓋和試管,所述圓柱凸輪安裝在支架上,圓柱凸輪與曲柄連接,圓柱凸輪上設有曲線凹槽,所述擺臂的上端設有滾子,所述滾子嵌于曲線凹槽中,擺臂樞接于支架,擺臂的下端與試管端蓋固定連接,所述試管與試管端蓋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試管和試管端蓋通過快速連接機構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快速連接機構為分別設在試管和試管端蓋上的內螺紋和外螺紋,所述內螺紋和外螺紋匹配。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快速連接機構包括夾緊臂和扭簧,所述夾緊臂有兩個并且對稱設置在試管端蓋的兩側,夾緊臂的中部樞接于試管端蓋,所述扭簧設在夾緊臂和試管端蓋之間,夾緊臂的下端內側設有卡頭,所述試管的端部設有與試管端蓋止口配合的插入部,試管的外圓面設有肩部,所述肩部與卡頭匹配。采用本技術方案,手指捏住夾緊臂,將插入部插入試管端蓋,然后松開夾緊臂,夾緊臂在扭簧的作用下向內側夾緊,使卡頭卡住肩部,可實現試管與試管端蓋的快速連接,加快實驗進度。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插入部的外圓面設有密封圈,保證試管端蓋對試管的密封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支架的底部設有吸盤,可以將試管振蕩裝置快速的安裝于實驗臺上。
實驗時,將裝有反應物的試管與試管端蓋連接,搖動曲柄使圓柱凸輪旋轉,在曲線凹槽對滾子的推動力作用下,圓柱凸輪驅動擺臂繞其與支架的樞接點往復擺動,從而使試管往復擺動對反應物進行振蕩。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試管振蕩裝置的有益效果為:(1)只需手搖曲柄即可實現試管的往復擺動,可以避免長時間操作導致的手指、手腕酸痛,防止腕關節損傷;(2)擺動角度大、速度快,可使反應物充分混合,保證實驗質量;(3)試管固定牢固,防止試管因滑脫而損壞,保證實驗進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試管振蕩裝置的主視圖。
圖2本實用新型試管振蕩裝置的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試管端蓋和試管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架,2、圓柱凸輪,3、曲柄,4、擺臂,5、試管端蓋,6、試管,7、曲線凹槽,8、滾子,9、夾緊臂,10、扭簧,11、卡頭,12、插入部,13、肩部,14、密封圈,15、吸盤。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3所示,一種試管振蕩裝置,包括支架(1)、圓柱凸輪(2)、曲柄(3)、擺臂(4)、試管端蓋(5)和試管(6)。所述支架(1)的底部設有吸盤(15)。所述圓柱凸輪(2)安裝在支架(1)上,圓柱凸輪(2)與曲柄(3)連接,圓柱凸輪(2)上設有曲線凹槽(7)。所述擺臂(4)的上端設有滾子(8),所述滾子(8)嵌于曲線凹槽(7)中。擺臂(4)樞接于支架(1),擺臂(4)的下端與試管端蓋(5)固定連接。所述試管(6)與試管端蓋(5)通過快速連接機構連接,所述快速連接機構包括夾緊臂(9)和扭簧(10),所述夾緊臂(9)有兩個并且對稱設置在試管端蓋(5)的兩側,夾緊臂(9)的中部樞接于試管端蓋(5),所述扭簧(10)設在夾緊臂(9)和試管端蓋(5)之間,夾緊臂(9)的下端內側設有卡頭(11),所述試管(6)的端部設有與試管端蓋(5)止口配合的插入部(12),所述插入部(12)的外圓面設有密封圈(14)。試管(6)的外圓面設有肩部(13),所述肩部(13)與卡頭(11)匹配。
實驗時,將裝有反應物的試管6與試管端蓋5連接,搖動曲柄3使圓柱凸輪2旋轉,在曲線凹槽7對滾子8的推動力作用下,圓柱凸輪2驅動擺臂4繞其與支架1的樞接點往復擺動,從而使試管6往復擺動對反應物進行振蕩。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