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適應性強的防積水霧幕式消煙除塵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9032665閱讀:497來源:國知局
一種適應性強的防積水霧幕式消煙除塵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消煙除塵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結構簡單、工作穩定、操作方便的適應性強的防積水霧幕式消煙除塵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轉爐煉鋼除塵主要是采用一次除塵、二次除塵;一次除塵方法多為全干法、全濕法或干濕結合法,二次除塵多采用干法除塵。全干法除塵是煙氣完全不與水相遇的除塵方法,干法除塵有靜電除塵、旋風除塵、過濾器除塵。全濕法除塵為煙氣進入第一級設備就與水相遇,為水洗滌式除塵;干濕結合法是煙氣進入一級除塵即平面旋風除塵器除塵后再進入次級凈化設備與水相遇的除塵法;近年來出現的半干法也主要是以水為主的除塵方法,這些除塵方法都是封閉式的,對于外溢、發散的煙塵無法進行處理。
[0003]煉鋼廠二煉鋼32t轉爐除塵,由于廠房條件限制,無法對一次除塵的煙道進行改造及二次除塵的捕集罩大小受限等原因,致使一、二次除塵不能完全捕集轉爐冶煉過程中從爐口冒出的黃煙,造成廠房內煙塵較大,不時還有黃煙溢出廠房外,污染環境,雖采取了嚴格操作控制等一系列措施,但黃煙外溢仍難以有效控制,在一、二次除塵一時難以改造的情況下,必須尋找新的除塵方法。
[0004]為有效控制轉爐黃煙外溢,對轉爐冶煉時從爐口溢出的一、二次除塵捕集不完的黃煙進行處理,達到了降塵除塵目的,為治理粉塵、消除黃煙增添了新方法、新技術,研發一種適應性強的防積水霧幕式消煙除塵裝置非常有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工作穩定的適應性強的防積水霧幕式消煙除塵裝置。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包括氣源、水源、氣管、水管和噴頭,所述氣管連接氣源,所述水管連接水源,所述氣管與水管共同連接噴頭,所述氣管通過調節軟管連接噴氣管,所述水管通過調節軟管連接噴水管,所述噴氣管和噴水管上設置噴頭,所述噴頭同向/反向設置成排,所述氣管和水管上設置水氣控制系統。
[0007]本實用新型以氣管和水管相互配合形成霧幕進行除塵,在氣管和水管上設置了水氣控制系統,其通過手動閥控制水流量和氣流量的大小,調節配比關系達到最好的幕霧效果,其通過電磁換向閥控制急停閥,隨時打開和關閉水/氣的供給。將噴管設置為支管或弧形彎管,并在不同形狀下使用不同噴頭間距,達到無間隙式幕霧除塵效果。噴管與水/氣管通過調節軟管連接,能夠根據具體的使用位置而調節噴管和噴頭的安放位置。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操作簡便,實用性強,為消煙除塵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支持。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方式示意圖;
[0010]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實施方式示意圖;
[0011]圖中:1-氣源,2-水源,3-手動閥,4-電磁換向閥,5-急停閥,6-氣管,7-水管,8-調節軟管,9-噴頭,10-過濾器,11-噴氣管,12-噴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實用新型教導所作的任何變更或改進,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13]如附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氣源1、水源2、氣管6、水管7和噴頭9,所述氣管6連接氣源1,所述水管7連接水源2,所述氣管6與水管7共同連接噴頭9,所述氣管6通過調節軟管8連接噴氣管11,所述水管7通過調節軟管連接噴水管12,所述噴氣管11和噴水管12上設置噴頭9,所述噴頭9同向/反向設置成排,所述氣管6和水管7上設置水氣控制系統。
[0014]所述水氣控制系統包括手動閥3、電磁換向閥4和急停閥5,所述手動閥3設置在氣管6和水管7上,所述手動閥3后的氣管6和水管7上設置急停閥5,所述急停閥5連接電磁換向閥4。
[0015]所述噴氣管11和噴水管12并排設置為直管,且噴氣管11和噴水管12上的噴頭9同向設置,所述噴頭9間的間距為5~15cm。
[0016]所述噴氣管11和噴水管12并排設置為直管,且噴氣管11和噴水管12上的噴頭9在相反的兩個方向上設置噴頭9,方向相反的噴頭9交錯設置,同向噴頭9之間的間距為8?12cm ο
[0017]所述噴氣管11和噴水管12并排設置為圓弧形彎管,且噴氣管11和噴水管12上的噴頭9上的凸起一側設置噴頭9,所述噴頭9的間距為3~8cm。
[0018]所述噴氣管11和噴水管12并排設置為圓弧形彎管,且噴氣管11和噴水管12上的噴頭9上的凹陷一側設置噴頭9,所述噴頭的間距為5~15cm。
[0019]所述水管7上設置過濾器10,所述過濾器10處于手動閥3和急停閥5之間。
[0020]所述噴頭9設置為水幕噴頭,所述噴頭9同時連通噴氣管11和噴水管12。
[0021]所述調節軟管8設置為不銹鋼軟管。
[0022]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
[0023]本實用新型以氣管6和水管7相互配合形成霧幕進行除塵,在氣管6和水管7上設置了水氣控制系統,其通過手動閥3控制水流量和氣流量的大小,調節配比關系達到最好的幕霧效果,其通過電磁換向閥4控制急停閥,隨時打開和關閉水/氣的供給。將噴管8設置為支管或弧形彎管,并在不同形狀下使用不同噴頭9間距,達到無間隙式幕霧除塵效果。噴管與水/氣管通過調節軟管11連接,能夠根據具體的使用位置而調節噴管8和噴頭9的安放位置。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操作簡便,實用性強,為消煙除塵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支持。
【主權項】
1.一種適應性強的防積水霧幕式消煙除塵裝置,包括氣源(1)、水源(2)、氣管(6)、水管(7)和噴頭(9),所述氣管(6)連接氣源(1),所述水管(7)連接水源(2),所述氣管(6)與水管(7)共同連接噴頭(9),其特征是:所述氣管(6)通過調節軟管(8)連接噴氣管(11),所述水管(7)通過調節軟管連接噴水管(12),所述噴氣管(11)和噴水管(12)上設置噴頭(9),所述噴頭(9)同向/反向設置成排,所述氣管(6)和水管(7)上設置水氣控制系統。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應性強的防積水霧幕式消煙除塵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水氣控制系統包括手動閥(3 )、電磁換向閥(4 )和急停閥(5 ),所述手動閥(3 )設置在氣管(6 )和水管(7 )上,所述手動閥(3 )后的氣管(6 )和水管(7 )上設置急停閥(5 ),所述急停閥(5 )連接電磁換向閥(4)。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應性強的防積水霧幕式消煙除塵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噴氣管(11)和噴水管(12)并排設置為直管,且噴氣管(11)和噴水管(12)上的噴頭(9)同向設置,所述噴頭(9)間的間距為5~15cm。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應性強的防積水霧幕式消煙除塵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噴氣管(11)和噴水管(12)并排設置為直管,且噴氣管(11)和噴水管(12)上的噴頭(9)在相反的兩個方向上設置噴頭(9),方向相反的噴頭(9)交錯設置,同向噴頭(9)之間的間距為8?12cm ο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應性強的防積水霧幕式消煙除塵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噴氣管(11)和噴水管(12)并排設置為圓弧形彎管,且噴氣管(11)和噴水管(12)上的噴頭(9)上的凸起一側設置噴頭(9),所述噴頭(9)的間距為3~8cm。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應性強的防積水霧幕式消煙除塵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噴氣管(11)和噴水管(12)并排設置為圓弧形彎管,且噴氣管(11)和噴水管(12)上的噴頭(9)上的凹陷一側設置噴頭(9 ),所述噴頭的間距為5~15cm。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適應性強的防積水霧幕式消煙除塵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水管(7 )上設置過濾器(10 ),所述過濾器(10 )處于手動閥(3 )和急停閥(5 )之間。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應性強的防積水霧幕式消煙除塵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噴頭(9)設置為水幕噴頭,所述噴頭(9)同時連通噴氣管(11)和噴水管(12)。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應性強的防積水霧幕式消煙除塵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調節軟管(8)設置為不銹鋼軟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適應性強的防積水霧幕式消煙除塵裝置,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包括氣源、水源、氣管、水管和噴頭,所述氣管連接氣源,所述水管連接水源,所述氣管與水管共同連接噴頭,所述氣管通過調節軟管連接噴氣管,所述水管通過調節軟管連接噴水管,所述噴氣管和噴水管上設置噴頭,所述噴頭同向/反向設置成排,所述氣管和水管上設置水氣控制系統。本實用新型以氣管和水管相互配合,通過手動閥控制水流量和氣流量的大小、通過電磁換向閥控制急停閥,隨時打開和關閉水/氣的供給、將噴管設置為支管或弧形彎管,達到無間隙式幕霧除塵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簡便,為消煙除塵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支持。
【IPC分類】B01D47/06
【公開號】CN204684869
【申請號】CN201520359417
【發明人】李永林
【申請人】武鋼集團昆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0月7日
【申請日】2015年5月29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