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觀察分層的分液容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體分離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方便觀察液體分層結構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當兩種或兩種以上不相溶的液體混合后,靜置一段時間,密度較輕的會位于上方,密度較重的會位于下方,液體之間有明顯地分層。
[0003]本申請人以二苯甲酮的制備為例進行說明,首先將苯和光氣進行反應,然后加入三氯化鋁作為催化劑,反應完畢之后,二苯甲酮溶液(含有少量苯)會和三氯化鋁溶液共存,因其不相溶,兩者會發生分層,為了去除三氯化鋁,我們會將下層的三氯化鋁溶液排出。
[0004]工業上(非實驗室中)現在對于三氯化鋁溶液的排出采用的是如下結構:將二苯甲酮和三氯化鋁的混合溶液放入等徑筒狀的分液容器中,分液容器的直徑為108mm,分液容器的下端為排液口,排液口上設有控制液體流量的流量調節閥。
[0005]采用上述結構的分液容器的直徑較大,不便對分層處進行觀察,容易出現三氯化鋁溶液殘留較多或者將較多二苯甲酮溶液排出的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便于觀察分層的分液容器,以解決不便對分液容器內的分層處進行觀察,導致下層溶液容易殘留過多或者上層溶液排出過多的問題。
[0007]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便于觀察分層的分液容器,包括罐體,罐體的下端設有排液口,罐體靠近排液口處設有流量調節閥,還包括兩頂桿,罐體內設有兩調節塊,兩調節塊相對設置,兩調節塊的上側鉸接在罐體的內壁上,罐體上開有兩安裝孔,兩頂桿分別與兩安裝孔滑動連接并穿過兩安裝孔,兩頂桿的一端分別與兩調節塊的背面相抵,兩調節塊位于流量調節閥的上方,調節塊的下側靠近流量調節閥。
[0008]在本文中,調節塊的背面是指調節塊靠近罐體內壁且面積較大的那一面。
[0009]本方案的原理在于:當分層處距離流量調節閥較遠時,可通過頂桿將調節塊的距離調遠,下層溶液可較快地流出。當分層處逐漸降低且距離流量調節閥較近時,可通過頂桿將調節塊的距離調近,方便對分層處進行觀察。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1、兩調節塊的上側鉸接在罐體的內壁上,兩頂桿的一端分別與兩調節塊的背面相抵,只需軸向滑動頂桿即可調節兩調節塊之間的距離。當頂桿之間的距離較遠時,兩調節塊之間的距離也較遠,下層溶液可較快地流出;當頂桿之間的距離較近時,兩調節塊之間的距離也較近,經過兩調節塊下側的液面也較窄,對分層處的觀察也更加地集中和清楚。2、調節塊的下側靠近流量調節閥,方便觀察分層處時及時地調節流量調節閥來控制溶液的排出,對下層溶液的控制較為準確,不容易出現下層溶液殘留過多或者上層溶液排出過多的情況。
[0011]進一步地,所述罐體呈圓筒狀,罐體的直徑為108mm,兩調節塊之間的最近距離為57 mm。罐體的尺寸為工業上承裝二苯甲酮和三氯化鋁的混合溶液罐體的常見尺寸,能承裝合適量的二苯甲酮和三氯化鋁的混合溶液。兩調節塊之間的最近距離為57 mm,能兼顧便于觀察和三氯化鋁溶液較快地流出。
[0012]進一步地,所述罐體、調節塊、頂桿和安裝孔均為對稱結構,均沿罐體的軸線對稱,便于加工和操作。
[0013]進一步地,所述頂桿的側面上沿其周向設有密封圈,防止溶液從安裝孔中流出。
[0014]進一步地,所述罐體上設有指示線,當分層處位于上方距離指示線較遠時,可調節頂桿使調節塊遠離,便于下層溶液快速流出;當分層處接近指示線時,可調節頂桿使調節塊靠近,便于進行觀察。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便于觀察分層的分液容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便于觀察分層的分液容器中頂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8]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罐體1、頂桿2、調節塊3、流量調節閥4、密封圈5、指示線6、排液口 7。
[0019]實施例基本如附圖1所示:一種便于觀察二苯甲酮和三氯化鋁的混合溶液分層的分液容器,包括罐體I和兩頂桿2。罐體I呈圓筒狀,罐體I的直徑為108mm,兩調節塊3之間的最近距離為57 mm,罐體I上設有指示線6,罐體I的下端設有排液口 7,罐體I靠近排液口 7處設有流量調節閥4。罐體I內設有兩調節塊3,兩調節塊3正對設置,兩調節塊3的上側鉸接在罐體I的內壁上。罐體I上開有兩安裝孔,兩安裝孔靠近調節塊3的上側,兩頂桿2分別滑動連接在兩安裝孔上,兩頂桿2的一端分別與兩調節塊3的背面相抵,頂桿2為直桿,頂桿2與調節塊3相抵的位置也靠近調節塊3的上側,便于較大幅度地調節調節塊3。如圖2所示,頂桿2的側面上沿其周向設有數圈密封圈5,密封圈5由彈性橡膠制成。兩調節塊3位于流量調節閥4的上方,調節塊3的下側靠近流量調節閥4。上述罐體1、調節塊3、頂桿2和安裝孔均為對稱結構,均沿罐體I的軸線對稱。
[0020]本實施例的工作如下:使流量調節閥4處于限流狀態,將二苯甲酮和三氯化鋁的混合溶液輸入至罐體I內,靜置一段時間后,會發生分層,二苯甲酮位于上層,三氯化鋁位于下層。開啟流量調節閥4,當分層處遠高于指示線6時,可將流量調節閥4適當調大,向外拉頂桿2,兩調節塊3之間的間距較大,可允許較大量的三氯化鋁溶液通過并從排液口 7排出。當分層處快要接近指示線6時,可適當將流量調節閥4調小,并向內推頂桿2,使兩調節塊3呈“漏斗”結構,兩調節塊3之間的距離會變小,兩調節塊3下側之間的距離為最小,可選用兩調節塊3下側的液面來觀察,因該處液面較窄,故較為容易觀察該處的分層情況。調節塊3的下側靠近流量調節閥4,能及時對排液情況進行控制,不容易出現三氯化鋁溶液殘留較多或者將較多二苯甲酮溶液排出的情況。
[0021]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
【主權項】
1.一種便于觀察分層的分液容器,包括罐體,罐體的下端設有排液口,罐體靠近排液口處設有流量調節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兩頂桿,罐體內設有兩調節塊,兩調節塊相對設置,兩調節塊的上側鉸接在罐體的內壁上,罐體上開有兩安裝孔,兩頂桿分別與兩安裝孔滑動連接并穿過兩安裝孔,兩頂桿的一端分別與兩調節塊的背面相抵,兩調節塊位于流量調節閥的上方,調節塊的下側靠近流量調節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便于觀察分層的分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呈圓筒狀,罐體的直徑為108mm,兩調節塊之間的最近距離為57 mm。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觀察分層的分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調節塊、頂桿和安裝孔均為對稱結構,均沿罐體的軸線對稱。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觀察分層的分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桿的側面上沿其周向設有密封圈。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觀察分層的分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上設有指示線。
【專利摘要】本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便于觀察分層的分液容器,包括罐體,罐體的下端設有排液口,罐體靠近排液口處設有流量調節閥,還包括兩頂桿,罐體內設有兩調節塊,兩調節塊相對設置,兩調節塊的上側鉸接在罐體的內壁上,罐體上開有兩安裝孔,兩頂桿分別滑動連接在兩安裝孔上,兩頂桿的一端與分別與兩調節塊的背面相抵,兩調節塊位于流量調節閥的上方,調節塊的下側靠近流量調節閥。當頂桿之間的距離較遠時,兩調節塊之間的距離也較遠,下層溶液可較快地流出;當頂桿之間的距離較近時,經過兩調節塊下側的液面也較窄,方便對分層處進行觀察。調節塊的下側靠近流量調節閥,方便觀察分層處時及時地調節流量調節閥來控制溶液的排出。
【IPC分類】B01D17/032, B01D17/12
【公開號】CN204910877
【申請號】CN201520568355
【發明人】李定山, 杜祥倫, 余超忠, 周天鵝
【申請人】重慶長風化學工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