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氣體處理裝置的石油化工用攪拌反應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氣體處理裝置的石油化工用攪拌反應罐,包括反應罐和氣體處理罐;所述反應罐開口處設置有上蓋;所述上蓋上設置有加料口;上蓋中部設置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主軸與旋轉軸固定連接;反應罐底部設置有攪拌片;所述攪拌片固定在第二電機的主軸上,且攪拌片的側面設置有電熱絲;上蓋通過第一氣體連接管與U型管的一端連接;所述U型管的另一端與第二氣體連接管的一端連接,且U型管底部與廢液收集罐連接;所述第二氣體連接管的另一端伸入到氣體處理罐中,且與氣體均布盤連接;本實用新型在罐體內設置螺旋絞龍,通過螺旋絞龍和反應罐底部的攪拌片來實現物料的循環攪拌,加快反應;通過活性炭吸附板達到徹底凈化的目的。
【專利說明】
一種帶氣體處理裝置的石油化工用攪拌反應罐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工設備,具體是一種帶氣體處理裝置的石油化工用攪拌反應罐。
【背景技術】
[0002]石油化工等行業排出的廢氣中的烴、醇、醛、酮、醚、酯、胺羧酸、芳香烴、酚類等各種有機化合物廢氣,對人體有害,引起的共同癥狀是疲乏無力、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心慌氣喘、血象變化等;有機廢氣還能引起光化學煙霧,造成二次污染;但是一般石油化工企業由于其廢氣成分復雜,用一種方法很難將其完全凈化,致使排放的尾氣中還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氣體,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的身體健康。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氣體處理裝置的石油化工用攪拌反應罐,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種帶氣體處理裝置的石油化工用攪拌反應罐,包括反應罐和氣體處理罐;所述反應罐開口處設置有上蓋;所述上蓋上設置有加料口 ;所述加料口上設置有加料口蓋;所述加料口蓋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與加料口固定;上蓋中部設置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主軸與旋轉軸固定連接;所述旋轉軸設置在反應罐內部,且旋轉軸上設置有螺旋絞龍;所述螺旋絞龍外部設置有套筒;所述套筒通過固定桿固定在反應罐內部;反應罐底部設置有攪拌片;所述攪拌片固定在第二電機的主軸上,且攪拌片的側面設置有電熱絲;所述第二電機固定設置在反應罐的底部;反應罐底部設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設置有出料擋板;上蓋通過第一氣體連接管與U型管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氣體連接管位于反應罐內的部分設置有集氣罩;第一氣體連接管上設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由冷凝水管、進水管和出水管組成;所述進水管與冷凝水管的底部接口連接;所述出水管與冷凝水管的頂部接口連接;所述U型管的另一端與第二氣體連接管的一端連接,且U型管底部與廢液收集罐連接;所述第二氣體連接管的另一端伸入到氣體處理罐中,且與氣體均布盤連接;氣體處理罐內部設置有紫外線發射器、臭氧發生器、第一活性炭吸附板和第二活性炭吸附板;所述紫外線發射器和臭氧發生器設置在第一活性炭吸附板上方;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板設置在第一活性炭吸附板下方;第二活性炭吸附板下方的氣體處理罐底部設置有排氣管。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上蓋和反應罐通過螺栓和螺母的相互旋合進行固定。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氣體均布盤設置成圓盤狀,底面設置有若干噴嘴,內部設置有氣體流道。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反應罐和氣體處理罐底面設置有支架。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實用新型在罐體內設置螺旋絞龍,通過螺旋絞龍和反應罐底部的攪拌片來實現物料的循環攪拌,加快反應;同時第一氣體連接管依次連接U型管、第二氣體連接管和氣體處理罐,將石油化工生產中產生的有機物廢氣徹底處理,避免了廢氣污染空氣和造成空氣異味;第一氣體連接管上設置冷凝器,有效的將廢液回收入廢液收集罐,防止廢液回流造成反應物被污染,同樣避免了廢液隨蒸汽流入氣體處理罐;采用紫外線光束照射進行裂解,同時采用臭氧與呈游離狀態污染物質原子聚合,生成新的、無害或低害物質,如C02、H20等,同時臭氧對有機物具有極強的氧化作用,對惡臭氣體及其它刺激性異味有立竿見影的清除效果,最終通過活性炭吸附板達到徹底凈化的目的。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帶氣體處理裝置的石油化工用攪拌反應罐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帶氣體處理裝置的石油化工用攪拌反應罐中冷凝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3為帶氣體處理裝置的石油化工用攪拌反應罐中氣體均布盤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1-加料口蓋,2-加料口,3-第一電機,4-上蓋,5-集氣罩,6_第一氣體連接管,7-冷凝器,8-第二氣體連接管,9-紫外線發射器,10-氣體均布盤,11-氣體處理罐,12-臭氧發生器,13-第一活性炭吸附板,14-第二活性炭吸附板,15-排氣管,16-支架,17-廢液收集罐,18-出料擋板,19-U型管,20-反應罐,21-出料口,22-第二電機,23-電熱絲,24-攪拌片,25-固定桿,26-套筒,27-螺旋絞龍,28-旋轉軸,29-螺栓,30-螺母,31-冷凝水管,32-進水管,33-出水管,34-氣體流道,35-噴嘴。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0016]請參閱圖1-3,一種帶氣體處理裝置的石油化工用攪拌反應罐,包括反應罐20和氣體處理罐11;所述反應罐20開口處設置有上蓋4;所述上蓋4和反應罐20通過螺栓29和螺母30的相互旋合進行固定;上蓋4上設置有加料口 2;所述加料口 2上設置有加料口蓋I;所述加料口蓋I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與加料口 2固定;上蓋4中部設置有第一電機3;所述第一電機3的主軸與旋轉軸28固定連接;所述旋轉軸28設置在反應罐20內部,且旋轉軸28上設置有螺旋絞龍27;所述螺旋絞龍27外部設置有套筒26;所述套筒26通過固定桿25固定在反應罐20內部;螺旋絞龍27的設置由于將反應罐20底部的物料提升到上方再次落下參與反應,便于充分攪拌和反應;反應罐20底部設置有攪拌片24;所述攪拌片24固定在第二電機22的主軸上,且攪拌片24的側面設置有電熱絲23;所述第二電機22固定設置在反應罐20的底部,用于帶動攪拌片24對物料進行攪拌;所述電熱絲23用于對物料進行加熱,提高反應速率;反應罐20底部設置有出料口 21;所述出料口 21上設置有出料擋板18;所述出料擋板18的設置便于快速的放出反應后的物料;上蓋4通過第一氣體連接管6與U型管19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氣體連接管6位于反應罐20內的部分設置有集氣罩5;所述集氣罩5用于對反應產生的氣體進行集中;第一氣體連接管6上設置有冷凝器7;所述冷凝器由冷凝水管31、進水管32和出水管33組成;所述進水管32與冷凝水管31的底部接口連接;所述出水管33與冷凝水管32的頂部接口連接;冷凝器的設置用于將高溫氣體進行冷凝回收;所述U型管19的另一端與第二氣體連接管8的一端連接,且U型管19底部與廢液收集罐17連接;所述第二氣體連接管8的另一端伸入到氣體處理罐11中,且與氣體均布盤10連接;所述氣體均布盤10設置成圓盤狀,底面設置有若干噴嘴35,內部設置有氣體流道34;氣體均布盤10用于將氣體進行均勻分布,便于進行殺菌和吸附處理;氣體處理罐11內部設置有紫外線發射器9、臭氧發生器12、第一活性炭吸附板13和第二活性炭吸附板14;所述紫外線發射器9和臭氧發生器12設置在第一活性炭吸附板13上方,用于產生紫外線和臭氧對氣體進行殺菌消毒處理;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板14設置在第一活性炭吸附板13下方;第一活性炭吸附板13和第二活性炭吸附板14用于對氣體中的有害成分進行充分吸附;第二活性炭吸附板14下方的氣體處理罐11底部設置有排氣管15;反應罐20和氣體處理罐11底面設置有支架16。
[0017]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
【主權項】
1.一種帶氣體處理裝置的石油化工用攪拌反應罐,包括反應罐和氣體處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罐開口處設置有上蓋;所述上蓋上設置有加料口 ;所述加料口上設置有加料口蓋;所述加料口蓋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與加料口固定;上蓋中部設置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主軸與旋轉軸固定連接;所述旋轉軸設置在反應罐內部,且旋轉軸上設置有螺旋絞龍;所述螺旋絞龍外部設置有套筒;所述套筒通過固定桿固定在反應罐內部;反應罐底部設置有攪拌片;所述攪拌片固定在第二電機的主軸上,且攪拌片的側面設置有電熱絲;所述第二電機固定設置在反應罐的底部;反應罐底部設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設置有出料擋板;上蓋通過第一氣體連接管與U型管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氣體連接管位于反應罐內的部分設置有集氣罩;第一氣體連接管上設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由冷凝水管、進水管和出水管組成;所述進水管與冷凝水管的底部接口連接;所述出水管與冷凝水管的頂部接口連接;所述U型管的另一端與第二氣體連接管的一端連接,且U型管底部與廢液收集罐連接;所述第二氣體連接管的另一端伸入到氣體處理罐中,且與氣體均布盤連接;氣體處理罐內部設置有紫外線發射器、臭氧發生器、第一活性炭吸附板和第二活性炭吸附板;所述紫外線發射器和臭氧發生器設置在第一活性炭吸附板上方;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板設置在第一活性炭吸附板下方;第二活性炭吸附板下方的氣體處理罐底部設置有排氣管。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氣體處理裝置的石油化工用攪拌反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和反應罐通過螺栓和螺母的相互旋合進行固定。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氣體處理裝置的石油化工用攪拌反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均布盤設置成圓盤狀,底面設置有若干噴嘴,內部設置有氣體流道。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氣體處理裝置的石油化工用攪拌反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罐和氣體處理罐底面設置有支架。
【文檔編號】B01D53/76GK205462237SQ201620235921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5日
【發明人】呂燕
【申請人】唐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