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組合式除塵布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組合式除塵布袋,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設置的布袋上口、袋身、支撐環和布袋下口,所述布袋上口和布袋下口采用袋筒整體外翻形成,所述布袋上口包裹有彈簧鋼圈,所述布袋下口包裹有玻璃纖維繩,所述袋身外周縫合有若干外圍包裹濾布的支撐環,所述支撐環與袋身垂直,各個支撐環相互平行排列;所述袋身表面設置有褶皺層,所述袋身總表面積大于袋口與所述彈簧鋼圈等周長的直筒型的布袋的總表面積。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袋身總表面積大于袋口與所述彈簧鋼圈等周長的直筒型的布袋的總表面積。設置褶皺層增加過濾面積,使得過濾充分。
【專利說明】
一種組合式除塵布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除塵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除塵布袋。
【背景技術】
[0002]本部分中的陳述僅僅提供了與本發明公開的內容有關的背景信息,且可能不構成現有技術。
[0003]隨著國家對環保要求日趨嚴格,袋式除塵器的應用越加廣泛。袋式除塵器的除塵布袋一般制作層筒狀結構,在開口緣的卡口部縫入金屬環狀固定件,除塵布袋與固定件一體化。當除塵布袋因破損或篩眼堵塞需要更換時,除塵布袋會被廢棄,固定件也將不能重復利用。取出固定件時,需要切開防塵布袋,耗費勞力,又因防塵布袋骯臟容易導致二次環境污染,所以此種除塵布袋的使用受到限制。
[0004]故現有技術有待改進和發展。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省時省力、不易導致二次污染的除塵布袋。
[0006]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除塵布袋,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設置的布袋上口、袋身、支撐環和布袋下口,所述布袋上口和布袋下口采用袋筒整體外翻形成,所述布袋上口包裹有彈簧鋼圈,所述布袋下口包裹有玻璃纖維繩,所述袋身外周縫合有若干外圍包裹濾布的支撐環,所述支撐環與袋身垂直,各個支撐環相互平行排列;所述袋身表面設置有褶皺層,所述袋身總表面積大于袋口與所述彈簧鋼圈等周長的直筒型的布袋的總表面積。
[0007]所述袋身總表面積大于袋口與所述彈簧鋼圈等周長的直筒型的布袋的總表面積。設置褶皺層增加過濾面積,使得過濾充分。除塵布袋的上袋口、袋身、下袋口整體加工而成,減少結合點,提高布袋的抗粉塵氣流沖刷能力和抵御頻繁收縮變形能力,減少灰塵的集聚。除塵布袋工作時不會因縫合不牢固或縫紉線斷開而產生布袋上下口與袋身裂縫、破損、脫開等現象,保證除塵效率和除塵布袋的使用壽命。過濾布袋采用防靜電濾布縫制,經過抗靜電劑處理,抗靜電性能突出,適用于粉塵靜電大的工況環境的煙塵過濾和產品收集。
[0008]所述袋身的截面為沿其周向設置有多個向外突出的波形的截面。
[0009]所述波形為圓弧波形,多個所述圓弧波形彼此緊挨、且均勻分布于所述袋身的周向。
[0010]所述袋身還包括內層袋,所述內層袋的橫截面呈圓形,且內層袋的橫截面直徑小于所述袋身的橫截面直徑,所述內層袋整體內嵌于外層袋袋身內,內層袋的底端與袋身的底端相縫合。
[0011]所述內層袋整體呈圓桶形或錐臺形。
[0012]所述內層袋的高度小于袋身的高度。
[0013]所述內層袋的頂端縫有錐形袋。設置內層袋為了在該除塵布袋在除塵的過程中受力均勻,提高其使用壽命,可以將所述內層袋整體設計為呈圓桶形。為了進一步提高該除塵布袋的除塵效果,可以將所述內層袋的高度設計小于外層袋的高度,使內層袋的頂端和外層袋的頂端也存在空隙,使除塵布袋的端部也能進行二次除塵。由于在除塵的過程中,除塵的風速較大,對除塵布袋的磨損也極大,因此,可以將內層袋的頂端縫有錐形袋,以減少除塵時的氣流阻力,延長除塵袋的使用壽命。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5]所述袋身總表面積大于袋口與所述彈簧鋼圈等周長的直筒型的布袋的總表面積。設置褶皺層增加過濾面積,使得過濾充分。除塵布袋的上袋口、袋身、下袋口整體加工而成,減少結合點,提高布袋的抗粉塵氣流沖刷能力和抵御頻繁收縮變形能力,減少灰塵的集聚。除塵布袋工作時不會因縫合不牢固或縫紉線斷開而產生布袋上下口與袋身裂縫、破損、脫開等現象,保證除塵效率和除塵布袋的使用壽命。過濾布袋采用防靜電濾布縫制,經過抗靜電劑處理,抗靜電性能突出,適用于粉塵靜電大的工況環境的煙塵過濾和產品收集。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實施例:
[0018]如圖1的實施例的示意圖所示,以Φ292χ10000πιπι的除塵布袋為例,對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019]所述內濾式除塵布袋包括一體成型的布袋上口4、袋身1、布袋下口 2和支撐環7,所述布袋上口 4和布袋下口 2采用袋筒整體外翻形成,所述布袋上口 4包裹有彈簧鋼圈5,所述布袋下口 2包裹有玻璃纖維繩3,所述袋身I外周縫合有若干外圍包裹濾布的支撐環7,所述支撐環7與袋身I垂直,支撐環相互平行排列,袋身I縫合有縱向縫合線6。
[0020]袋身I使用防靜電玻璃纖維過濾布材料,裁剪后縱向采用鏈式三針縫制成直徑292mm的濾袋筒,最外側縫紉線距布邊3mm;在30kg的拉力下,保證袋身I的長度為10m。在袋筒上標記出袋身上、下口翻轉點、翻轉長度以及七個支撐環的位置。
[0021 ] 所述布袋上口 4制成如下:袋身上口外翻185mm,內部包裹直徑294mm、寬度20mm的彈簧鋼圈5,周向采用四道縫紉線縫合,第一道縫線緊靠彈簧鋼圈5縫合,起到固定彈簧鋼圈5的作用;袋筒翻轉濾布邊緣處與袋身I使用兩道縫紉線卷邊縫合,形成180mm的上加強層,最外側縫線線跡距邊緣應有3mm的距離。
[0022]所述布袋下口2為袋筒向外翻轉出125mm,翻轉點包裹有大于袋身周長Imm的直徑8-12_玻璃纖維繩3,周向用四道縫紉線縫合,第一道縫紉線緊靠玻璃纖維繩3縫合,起到固定玻璃纖維繩3的作用;袋筒翻轉濾布邊緣處與袋身I使用兩道縫紉線卷邊縫合,形成120mm的下加強層,最外側縫線線跡距邊緣應有2-3mm的距離。
[0023]支撐環7的縫合,先將與袋身I同一材質,裁切200mm寬的過濾布,折疊成50mm寬布條將支撐環7包裹,使支撐環7位于布條中間并且上下各有兩層過濾布然后用縫紉線在支撐環7兩側將其固定。用濾布包裹好的支撐環7再與袋身I標記好的位置進行縫合,縫合時支撐環7與袋身I垂直,兩側各有兩道縫合線。以此類推,縫制七個支撐環,支撐環之間相互平行。
[0024]布袋制作共設7道支撐環,第一道支撐環距離布袋下口 850mm,第二道環距第一道支撐環為1050mm,第三道支撐環距第二道支撐環為1350mm,第四、第五、第六、第七道環均為1350mm。由于是內部過濾,進風方式為下進風,含塵氣流安裝板下方進入到濾袋內,濾袋下方受力較大,因此靠近濾袋下口處支撐環的距離較小,確保濾袋能夠承受較大的壓力。
[002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過濾布袋采用防靜電濾布縫制,經過抗靜電劑處理,抗靜電性能突出,適用于粉塵靜電大的工況環境的煙塵過濾和產品收集。
[0026]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術語“一個實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實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002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組合式除塵布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設置的布袋上口、袋身、支撐環和布袋下口,所述袋身還包括內層袋,所述內層袋的橫截面呈圓形,且內層袋的橫截面直徑小于所述袋身的橫截面直徑,所述內層袋整體內嵌于外層袋袋身內,內層袋的底端與袋身的底端相縫合;所述內層袋整體呈圓桶形或錐臺形;所述內層袋的高度小于袋身的高度;所述內層袋的頂端縫有錐形袋; 所述布袋上口和布袋下口采用袋筒整體外翻形成,所述布袋上口包裹有彈簧鋼圈,所述布袋下口包裹有玻璃纖維繩,所述袋身外周縫合有若干外圍包裹濾布的支撐環,所述支撐環與袋身垂直,各個支撐環相互平行排列;所述袋身表面設置有褶皺層,所述袋身總表面積大于袋口與所述彈簧鋼圈等周長的直筒型的布袋的總表面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塵布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身的截面為沿其周向設置有多個向外突出的波形的截面。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除塵布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為圓弧波形,多個所述圓弧波形彼此緊挨、且均勻分布于所述袋身的周向。
【文檔編號】B01D46/02GK205549876SQ201620258604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3月31日
【發明人】單靈陽, 李成雄, 付春喜
【申請人】朗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