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分濃度壺及包含該篩分濃度壺的濃細度測量儀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篩分濃度壺及包含該篩分濃度壺的濃細度測量儀,所述篩分濃度壺包括上壺體、篩網筒和下壺體;所述上壺體由漏斗部、壺頸和過渡連接部構成,下壺體由過渡連接部和底座部構成;上壺體過渡連接部與下壺體過渡連接部螺紋連接,兩者之間形成一個篩網筒容置腔,篩網筒側壁與該容置腔的側壁之間設有容置間隙,篩網筒的底部與下壺體過渡連接部的底部形成容漿腔。本實用新型操作簡便、測量時間短、測量精度高,有利于節約資源和提高回收率,適用于各類礦山的浮選廠、磁選廠、冶煉廠、實驗室和其它行業對不溶性固體物料在水介質中比例及固體物料細度的測定。
【專利說明】篩分濃度壺及包含該篩分濃度壺的濃細度測量儀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礦漿濃細度檢測【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篩分濃度壺及包含該篩分濃 度壺的濃細度測量儀。
【背景技術】
[0002] 大部分金屬礦選礦,均首先將礦石粉碎,并加水磨細,而后采用浮選、磁選、氫化等 方法實施。其回收率指標的高低,礦漿濃度細度起著十分重要作用。
[0003] 現有的濃細度測量器材和方法,均首先對礦漿稱重,重量存入預設的程序中,據礦 石比重計算出固體物料重量和在礦漿總量中所占比例(即濃度);而后再將礦漿倒入相應 目數的篩子中篩除小于該目數的合格物料,剩余不合格物料重新裝回原容器中加滿水,稱 出重量并計算出不合格固體物料重量,進而推算出合格固體在固體總量中所占的比例(即 細度)。其濃、細度或在儀器顯示屏上顯示或由操作者在算成表上查取。
[0004] 上述測量方法的主要問題是:因操作步驟多而不易被一般生產人員掌握、承裝礦 漿的容器口部較小而倒出倒入困難、測量精度較難保證等。
[0005] 因此,該測量器材在絕大部分礦山企業未得到推廣應用。礦漿濃細度仍由選礦管 理人員采用手摸壺量或烘干篩分辦法,靠經驗定性分析和管理,不適應實時對礦漿動態監 測需要,影響了選礦回收率的提高。
【發明內容】
[0006]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是不用將礦漿倒出倒入即可直接篩分、操作方 法簡單、測量精度高的篩分濃度壺。
[0007]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篩分濃度壺包括上壺體、篩網筒和下壺體;所 述上壺體由漏斗部、壺頸和過渡連接部構成,下壺體由過渡連接部和底座部構成;上壺體 過渡連接部與下壺體過渡連接部活動連接,兩者之間形成一個篩網筒容置腔,篩網筒側壁 與該容置腔的側壁之間設有容置間隙,篩網筒的底部與下壺體過渡連接部的底部形成容漿 腔。
[0008] 測定礦漿濃細度時:將礦漿裝滿篩分濃度壺并稱重,將稱得的重量減去篩分濃度 壺壺重得到當前礦漿的重量W4,然后根據公式(1)、(2)即可計算出礦漿濃度P。
【權利要求】
1. 一種篩分濃度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壺體(1)、篩網筒(2)和下壺體(3);所述上壺 體⑴由漏斗部(11)、壺頸(12)和過渡連接部(13)構成,下壺體⑶由過渡連接部(31) 和底座部(32)構成;上壺體過渡連接部(13)與下壺體過渡連接部(31)活動連接,兩者之 間形成一個篩網筒容置腔,篩網筒(2)的側壁與該容置腔的側壁之間設有容置間隙(51), 篩網筒(2)的底部與下壺體過渡連接(31)的底部形成容漿腔(52)。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篩分濃度壺,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限位平流管(4),所述限位平 流管(4)水平固定在上壺體漏斗部下方的壺頸(12)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篩分濃度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壺體過渡連接部(13)通過內 螺紋與篩網筒(2)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篩分濃度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壺體過渡連接部(13)通過外 螺紋與下壺體過渡連接部(31)連接。
5. -種包含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篩分濃度壺的濃細度測量儀,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主 機,該主機包括秤盤(61)、壓力傳感器(62)、處理器、主機機殼(64)、IXD顯示屏(65);所述 壓力傳感器(62)安裝在秤盤(61)下面并位于主機機殼(64)內,其輸出連接處理器;LCD顯 示屏(65)安裝在主機機殼(64)上,處理器輸出與IXD顯示屏(65)連接。
【文檔編號】B07B1/18GK204148111SQ201420565738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7日
【發明者】于躍田, 宋超 申請人:于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