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粘性礦圓筒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冶金選礦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粘性礦圓筒篩。
【背景技術】
[0002]粘性礦,在火法冶煉工藝中,通常經過篩分、煅燒、熔煉等階段獲得相應的工業品加工原料,例如紅土鎳礦,在火法冶煉工藝中,通過篩分、煅燒、熔煉后可得到冶煉不銹鋼的原料,高碳鎳鐵。其中篩分工序是指將紅土鎳礦中的大粒級石頭分離出來,以免影響后繼工序的進行。在篩分中,圓筒篩因其操作簡單便捷、處理量大、篩選效率高等優點,成為紅土鎳礦篩分的選用設備。
[0003]目前業內使用的圓筒篩,尚未針對紅土鎳礦進行特殊設計,現業內所使用的普通圓筒篩的結構如圖1所示,其包括筒狀篩體1、槽體2 (包括支撐結構和槽體側板),筒狀篩體為工作部分,筒狀篩體設置在槽體內側,且與動力或傳動裝置連接,通過動力或傳動裝置驅動筒狀篩體繞筒體軸線轉動,軸線在一般情況下裝成不大的傾角,物料從筒狀篩體的一端給入,細級別物料從筒形工作表面的篩孔通過,進入到槽體中,粗粒物料從筒狀篩體的另一端排出。
[0004]然而,紅土鎳礦的粘性高于大多數其他鐵礦,且其粘性隨著其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強。在篩分工序中,紅土鎳礦極易粘附在圓筒篩槽體側板上,形成積料,至一定程度后在筒狀篩體轉動過程中即會摩擦筒狀篩體,導致動力或傳動裝置的負荷過大,磨損或損壞設備的情況發生,影響設備運行。若定期使用人工清除積料,則會提高勞動強度,增加生產成本,降低生產效率。
[0005]因此,針對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了一種新型粘性礦圓筒篩。
【實用新型內容】
[0006](一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粘性礦圓筒篩以現有的圓筒篩存在的因槽體積料無法及時清除帶來的筒狀篩體磨損及傳動裝置運行負荷過大的問題。
[0008]( 二)技術方案
[0009]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粘性礦圓筒篩,其包括槽體、筒狀篩體及旋轉驅動件,所述筒狀篩體位于槽體內側,旋轉驅動件與筒狀篩體連接,筒狀篩體的外側面沿軸向設置有刮料板。
[0010]其中,所述筒狀篩體包括多條篩條、加強法蘭及支撐梁,多條篩條的端部與加強法蘭連接以形成筒狀,支撐梁的兩端與加強法蘭連接,刮料板設置在支撐梁上。
[0011]其中,所述刮料板的外側邊為鋸齒狀。
[0012]其中,所述刮料板與支撐梁焊接或可拆卸連接。
[0013]其中,所述刮料板的材質為耐磨特種鋼。
[0014]其中,所述刮料板在筒狀篩體的外側面均布多條。
[0015]其中,所述槽體包括槽體側板和支撐結構,兩個所述槽體側板位于筒狀篩體的側下方,且由支撐結構支撐。
[0016]其中,所述槽體側板的下邊連接有篩下溜槽。
[0017]其中,所述槽體側板的上邊連接有防塵罩,以罩在所述筒狀篩體的上方。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粘性礦圓筒篩中,筒狀篩體在旋轉驅動件的驅動下旋轉,對筒狀篩體內的紅土鎳礦進行篩分,細級別物料從筒狀篩體工作表面的篩孔通道通過,進入到槽體中,由于筒狀篩體的外側面沿軸向設置有刮料板,在筒狀篩體旋轉過程中,刮料板隨著筒狀篩體旋轉也繞筒狀篩體的軸線轉動,進而對槽體上的物料進行及時的清理,避免形成積料而對筒狀篩體進行摩擦,這樣也避免了傳動裝置負荷過大和筒狀篩體因摩擦而損壞的情況發生;同時,本實用新型巧妙地在筒狀篩體設置刮料板的除積料的方案也克服了人工清除積料帶來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成本增加,生產效率降低的缺陷。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現有技術中的圓筒篩的斷面結構示意圖;
[0021]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粘性礦圓筒篩的斷面結構示意圖;
[0022]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粘性礦圓筒篩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0023]圖4是圖2中P處的局部放大圖;
[0024]圖5是圖3中刮料板的A向視圖。
[0025]圖中,1:筒狀篩體;2:槽體;3:篩下溜槽;4:防塵罩;5:刮料板;6:旋轉驅動件;101:篩條;102:支撐梁;103:加強法蘭;201:槽體側板;202:支撐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27]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粘性礦圓筒篩包括槽體2、筒狀篩體I及旋轉驅動件6,筒狀篩體I位于槽體2內側,旋轉驅動件6與筒狀篩體I連接,筒狀篩體I的外側面沿軸向設置有刮料板5,紅土鎳礦通過筒狀篩體I的一端進入筒狀篩體I內。
[0028]上述實施例中,筒狀篩體I在旋轉驅動件6的驅動下旋轉,對筒狀篩體I內的紅土鎳礦進行篩分,細級別物料從筒狀篩體I工作表面的篩孔通道通過,進入到槽體2中,由于筒狀篩體I的外側面沿軸向設置有刮料板5,在筒狀篩體I旋轉過程中,刮料板5隨著筒狀篩體I旋轉也繞筒狀篩體I的軸線轉動,進而對槽體2上的物料進行及時的清理,避免形成積料而對筒狀篩體I進行摩擦,這樣也避免了傳動裝置負荷過大和筒狀篩體I因摩擦而損壞的情況發生;同時,本實用新型巧妙地在筒狀篩體I設置刮料板5的除積料的方案也克服了人工清除積料帶來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成本增加,生產效率降低的缺陷。
[0029]其中,旋轉驅動件6包括鏈條和電機,鏈條繞在筒狀篩體I外,且與電機連接,電機通過鏈條帶動筒狀篩體I轉動。
[0030]具體地,如圖4所示,筒狀篩體I包括多條篩條101、加強法蘭103及支撐梁102,多條篩條101的端部與加強法蘭103連接以形成筒狀,細級別物料會從篩條101之間的空隙漏出至槽體側板201處,支撐梁102沿筒狀篩體I軸向設置,且支撐梁102的兩端與加強法蘭103連接,刮料板5設置在支撐梁102上,刮料板5與支撐梁102焊接或可拆卸連接(具體為螺栓連接),這樣可以提高刮料板5的安裝穩固性,其中通過可拆卸連接可以提高安裝的便捷性,若刮料板5有損壞可以便于更換。
[0031]優選地,如圖5所示,所述刮料板5的外側邊為鋸齒狀,鋸齒狀的設置可方便刮料板5伸入積料內,將積料清除。
[0032]具體地,刮料板5的材質為耐磨特種鋼,避免刮料板5的摩擦損耗,以提高刮料板
5的使用壽命。
[0033]—般地,刮料板5在筒狀篩體I的外側面均布多條,以減少單個刮料板5的使用負荷,提高工作效率。
[0034]具體地,槽體2包括槽體側板201、支撐結構202,兩個槽體側板201位于筒狀篩體I的側下方,且由支撐結構202支撐,槽體側板201的下邊連接有篩下溜槽3,細級別物料從筒狀篩體I工作表面的篩孔通道通過后,進入到槽體側板201上,然后經篩下溜槽3進入到輸送皮帶上。
[0035]優選地,所述槽體側板201的上邊連接有防塵罩4,以罩在所述筒狀篩體I的上方,防止紅土鎳礦分選時粉塵的外揚污染。
[003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粘性礦圓筒篩主要用于紅土鎳礦的篩分,當然也適用于其它粘性礦的篩分。
[0037]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粘性礦圓筒篩中,確保槽體側板201上積料與篩體保持一定間隙,通過在筒狀篩體I外側面沿軸向均勻布置(即呈中心對稱設置)鋸齒狀刮料板5,在筒狀篩體I轉動過程中,以將槽體側板201的積料清除,消除了槽體2測板上積料對筒狀篩體I的摩擦,防止了筒狀篩體I在積料作用下變形與損壞,也消除了電機和減速機在高負荷下運轉所帶來的風險。
[0038]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粘性礦圓筒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槽體、筒狀篩體及旋轉驅動件,所述筒狀篩體位于槽體內側,旋轉驅動件與筒狀篩體連接,筒狀篩體的外側面沿軸向設置有刮料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粘性礦圓筒篩,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狀篩體包括多條篩條、加強法蘭及支撐梁,多條篩條的端部與加強法蘭連接以形成筒狀,支撐梁的兩端與加強法蘭連接,刮料板設置在支撐梁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粘性礦圓筒篩,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板的外側邊為鋸齒狀。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粘性礦圓筒篩,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板與支撐梁焊接或可拆卸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粘性礦圓筒篩,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板的材質為耐磨特種鋼。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粘性礦圓筒篩,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板在筒狀篩體的外側面均布多條。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粘性礦圓筒篩,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體包括槽體側板、支撐結構,兩個所述槽體側板位于筒狀篩體的側下方,且由支撐結構支撐。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粘性礦圓筒篩,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體側板的下邊連接有篩下溜槽。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粘性礦圓筒篩,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體側板的上邊連接有防塵罩,以罩在所述筒狀篩體的上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冶金選礦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粘性礦圓筒篩。該粘性礦圓筒篩包括槽體、筒狀篩體及旋轉驅動件,筒狀篩體在旋轉驅動件的驅動下旋轉,對筒狀篩體內的紅土鎳礦進行篩分,細級別物料從筒狀篩體工作表面的篩孔通道通過,進入到槽體中,由于筒狀篩體的外側面沿軸向設置有刮料板,在筒狀篩體旋轉過程中,刮料板隨著筒狀篩體旋轉也繞筒狀篩體的軸線轉動,進而對槽體上的物料進行及時的清理,避免形成積料而對筒狀篩體進行摩擦,這樣也避免了傳動裝置負荷過大和筒狀篩體因摩擦而損壞的情況發生。
【IPC分類】B07B1/22, B07B1/52
【公開號】CN204866452
【申請號】CN201520372496
【發明人】王浩, 鄔斌, 丁智清, 林恩玉
【申請人】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