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煤泥分選機入料井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064311閱讀:550來源:國知局
一種煤泥分選機入料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固體分選設備,具體地說是應用在中心入料式煤泥分選機、脫泥斗等設備上的入料井。
【背景技術】
[0002]常用的煤泥分選機為圓形結構,入料井位于分選機頂部的中心位置,分選機底流閥的執行機構又位于入料井的頂部。傳統的入料井為切線式進料的中空圓筒,圓筒的底部為敞口式,圓筒的頂部四周密封,但在圓筒的頂部中心位置,預留有分選機底流閥拉桿(拉桿用于連接頂部的執行器和底部的閥門)通過的孔洞。分選機的入料礦漿一般靠高差自流入料或栗送入料,由于入料井頂部的中心位置是中空的孔洞,因此,在生產實踐中,常常出現礦漿從入料井頂部孔洞噴濺出來的現象,傳統的做法是在孔洞與拉桿之間增加密封墊,但由于拉桿是經常性的上下運動,因此,密封墊極易損壞。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入料井通過局部結構改進解決了煤泥分選機傳統入料井頂部噴濺礦漿的問題,入料礦漿不直接沖擊拉桿,避免了拉桿因受沖擊產生的左右晃動,提高了拉桿及與其連接的執行器、底流閥使用壽命的煤泥分選機入料井。
[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種煤泥分選機入料井,包括圓筒、進料管和中心管,其特征在于圓筒上端設有頂蓋,進料管呈5度到10度的下降坡度渦旋線狀,進料管沿著圓筒的外壁旋轉90度到360度之后進入圓筒并與圓筒壁相連接,中心管設在圓筒內,中心管的上端穿過圓筒頂蓋上的中心孔并與頂蓋焊接相連。
[0006]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中心管軸線與圓筒軸線相重合,以使中心管內部的礦漿液面是靜壓力,避免入料井內的礦漿沿中心管向上飛濺。
[0007]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進料管與圓筒內壁渦旋線相連,以使入料礦漿在渦旋線進料管的導流作用下順利地沿著入圓筒內壁旋轉向下,最終通過圓筒與中心管之間的下部敞口進入分選機。
[0008]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進料管沿著圓筒上端部的外壁旋轉90度到360度之后進入圓筒并與圓筒壁相連接,以盡可能縮短圓筒高度,使結構更緊湊、成本更低。
[0009]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中心管下端與圓筒下端平齊,中心管軸線與圓筒軸線重合。
[0010]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圓筒通過頂部的法蘭盤與分選機相連接,礦漿在渦旋線進料管的導流作用下,礦漿主流沿著圓筒內壁旋轉向下由圓筒與中心管之間的敞口進入分選機,由于中心管的上部與圓筒的頂蓋焊接在一起,且中心管貫穿了整個圓筒的高度,中空的中心管的下部與分選機內的礦漿是連通的,分選機內礦漿的靜壓力使中心管內部的礦漿液面與整個分選機的液面相同,中心管內的礦漿液面是靜壓力產生的,其液面高度是靜止的,因此,入料井內入料礦漿不像傳統入料井那樣可以穿過圓筒頂蓋中心的孔洞向上飛濺,入料礦漿不直接沖擊拉桿,避免了拉桿因受沖擊產生的左右晃動,因此提高了拉桿及與其連接的執行器、底流閥的使用壽命;另外,由于入料管由切線型改進為渦旋線型,入料礦漿與圓筒內壁的接觸面由切面改進為接觸面更大的渦旋面,因此,可以緩沖入料礦漿流,減小了礦漿流對圓筒內壁的沖擊和磨損,有利于延長入料井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11]圖1、圖2分別是新型入料井、傳統入料井的三維結構示意圖。
[0012]圖3、圖4分別是新型入料井、傳統入料井內礦漿流動方向示意圖。
[0013]圖中標記,進料管1,圓筒2,中空中心管3,拉桿4。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
[0015]—種煤泥分選機入料井,包括圓筒、進料管和中心管,其特征在于圓筒上端設有頂蓋,進料管呈5度到10度的下降坡度渦旋線狀,進料管沿著圓筒的外壁旋轉90度到360度之后進入圓筒并與圓筒壁相連接,中心管設在圓筒內,中心管的上端穿過圓筒頂蓋上的中心孔并與頂蓋焊接相連;所述的中心管軸線與圓筒軸線相重合,以使中心管內部的礦漿液面是靜壓力,避免入料井內的礦漿沿中心管向上飛濺;所述的進料管與圓筒內壁渦旋線相連,以使入料礦漿在渦旋線進料管的導流作用下順利地沿著入圓筒內壁旋轉向下,最終通過圓筒與中心管之間的下部敞口進入分選機;所述的進料管沿著圓筒上端部的外壁旋轉90度到360度之后進入圓筒并與圓筒壁相連接,以盡可能縮短圓筒高度,使結構更緊湊、成本更低;所述的中心管下端與圓筒下端平齊,中心管軸線與圓筒軸線重合。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圓筒通過頂部的法蘭盤與分選機相連接,礦漿在渦旋線進料管的導流作用下,礦漿主流沿著圓筒內壁旋轉向下由圓筒與中心管之間的敞口進入分選機,由于中心管的上部與圓筒的頂蓋焊接在一起,且中心管貫穿了整個圓筒的高度,中空的中心管的下部與分選機內的礦漿是連通的,分選機內礦漿的靜壓力使中心管內部的礦漿液面與整個分選機的液面相同,中心管內的礦漿液面是靜壓力產生的,其液面高度是靜止的,因此,入料井內入料礦漿不像傳統入料井那樣可以穿過圓筒頂蓋中心的孔洞向上飛濺,入料礦漿不直接沖擊拉桿,避免了拉桿因受沖擊產生的左右晃動,因此提高了拉桿及與其連接的執行器、底流閥的使用壽命;另外,由于入料管由切線型改進為渦旋線型,入料礦漿與圓筒內壁的接觸面由切面改進為接觸面更大的渦旋面,因此,可以緩沖入料礦漿流,減小了礦漿流對圓筒內壁的沖擊和磨損,有利于延長入料井的使用壽命。
[0016]實施例1:
[0017]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入料礦漿在渦旋線進料管1的導流作用下,主礦漿流沿著入料井圓筒2內壁旋轉向下,最終全部礦漿向下通過圓筒與中空中心管之間的下部敞口進入分選機內部。中空中心管3的上部與圓筒2的頂蓋焊接在一起,且中心管3貫穿了整個圓筒的高度,中空的中心管3的下部與分選機內的礦漿是連通的,由于分選機內礦漿的靜壓力使中心管內部的礦漿液面與整個分選機的液面相同,由于中心管內的礦漿液面是靜壓力產生的,其液面高度是靜止的,因此,新型入料井內入料礦漿不像傳統入料井那樣可以穿過圓筒2頂蓋中心的孔洞向上飛濺。由于新型入料井相比傳統入料井,入料管由切線型改進為渦旋線型,入料礦漿與圓筒內壁的接觸面由切面改進為接觸面更大的渦旋面,因此,可以緩沖入料礦漿流,減小了礦漿流對圓筒內壁的沖擊和磨損,有利于延長入料井的使用壽命。
[0018]本實用新型產生的另一個有益的效果是穿過入料井中心的拉桿置于中空的中心管內,入料礦漿不直接沖擊拉桿,避免了拉桿因受沖擊產生的左右晃動,因此提高了拉桿及與其連接的執行器、底流閥的使用壽命。
【主權項】
1.一種煤泥分選機入料井,包括圓筒、進料管和中心管,其特征在于圓筒上端設有頂蓋,進料管呈5度到10度的下降坡度渦旋線狀,進料管沿著圓筒的外壁旋轉90度到360度之后進入圓筒并與圓筒壁相連接,中心管設在圓筒內,中心管的上端穿過圓筒頂蓋上的中心孔并與頂蓋焊接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煤泥分選機入料井,其特征在于中心管軸線與圓筒軸線相重合。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煤泥分選機入料井,其特征在于進料管與圓筒內壁渦旋線相連。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煤泥分選機入料井,其特征在于進料管沿著圓筒上端部的外壁旋轉90度到360度之后進入圓筒并與圓筒壁相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煤泥分選機入料井,其特征在于中心管下端與圓筒下端平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分選設備,具體地說是一種煤泥分選機入料井,包括圓筒、進料管和中心管,其特征在于圓筒上端設有頂蓋,進料管呈5度到10度的下降坡度渦旋線狀,進料管沿著圓筒的外壁旋轉90度到360度之后進入圓筒并與圓筒壁相連接,中心管設在圓筒內,中心管的上端穿過圓筒頂蓋上的中心孔并與頂蓋焊接相連,本實用新型入料井內入料礦漿不直接沖擊拉桿,提高了拉桿及與其連接的執行器、底流閥的使用壽命;入料管由切線型改進為渦旋線型,入料礦漿與圓筒內壁的接觸面由切面改進為接觸面更大的渦旋面,因此,可以緩沖入料礦漿流,減小了礦漿流對圓筒內壁的沖擊和磨損,有利于延長入料井的使用壽命。
【IPC分類】B03B11/00
【公開號】CN204974154
【申請號】CN201520556769
【發明人】西作海, 崔學奇, 張白玉, 孫本超, 張光偉, 潘保東
【申請人】威海市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7月29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