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頻器高效除塵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變頻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變頻器高效除塵裝置,包括除塵器、進風口、出風口、均風網、控制主機、主陽極筒、旋轉架、陰極針A、陰極針B、陰極針C、陰極針D、陰極針E、陰極針F、陰極針G、陰極針H、陰極針架A、陰極針架B、陰極針架C、陰極針架D、輔助陽極筒A、輔助陽極筒B、輔助陽極筒C、輔助陽極筒D、輔助陰極針A、輔助陰極針B、輔助陰極針C、輔助陰極針D、陰極針架固定板、軸承、轉軸,所述控制主機在所述除塵器的上面,所述除塵器的一端連接所述進風口,所述除塵器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出風口,所述均風網、主陽極筒、旋轉架在所述除塵器的里面,所述均風網在所述進風口的旁邊。
【專利說明】
變頻器高效除塵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變頻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變頻器高效除塵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除塵裝置俗稱除塵器,是除去或降低煙氣中飛灰含量的裝置。除塵裝置的種類可以分為布袋除塵裝置、旋風除塵裝置、濕式除塵裝置、靜電除塵裝置、脫硫除塵裝置。廣泛應用于化工、石油、冶金、建筑、礦山、機械、輕紡等工業。
[0003]袋式除塵器類型大多是按照清灰方式來命名的,主要分為機械振動型袋式除塵器、大氣反吹型袋式除塵器和脈沖噴吹型袋式除塵器三種,對亞微米粒徑的細塵有較高的分級除塵效率處理氣體量的范圍大。
[0004]靜電除塵設備型式可概略地分為以下幾類:按氣流方向分為立式和臥式,按沉淀極極型式分為板式和管式,按沉淀極板上粉塵的清除方法分為干式濕式,旋傘式高效電除塵器及麿機專用高壓靜電除塵器等。用途:分離工業廢氣中的顆粒粉塵和細微粉塵。
[0005]旋風除塵設備是利用氣體加速旋轉而產生離心力,旋轉的固體粉塵從氣體中分離出來的原理進行除塵的設備。
[0006]濕式除塵器的類型,從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類:按結構型式可分為貯水式濕式除塵器、加壓水噴淋式及強制旋轉噴淋式濕式脫硫除塵器;按能耗大小可分為低能耗及高能耗;按氣液接觸式方可分為整體及分散接觸式濕式除塵器等。
[0007]旋風除塵裝置是利用旋轉的含塵氣體所產生的離心力,將粉塵從氣流中分離出來的一種干式氣-固分離裝置。當含塵氣流由進氣管進入旋風除塵裝置時,氣流將由直線運動變為圓周運動。密度大于氣體的塵粒與器壁接觸便失去慣性力而沿壁面下落,進入排灰管。旋轉下降的外旋氣流在到達錐體時,因圓錐形的收縮而向除塵裝置中心靠攏。當氣流到達錐體下端某一位置時,即以同樣的旋轉方向從旋風除塵裝置中部,由下而上繼續做螺旋形流動。最后凈化氣經排氣管排出器外。一部分未被捕集的塵粒也由此逃失。對于捕集、分離5-10μπι以上的粉塵效率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8]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變頻器高效除塵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靜電除塵覆蓋面積不足的問題。
[0009]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變頻器高效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塵器、進風口、出風口、均風網、控制主機、主陽極筒、旋轉架、陰極針A、陰極針B、陰極針C、陰極針D、陰極針E、陰極針F、陰極針G、陰極針H、陰極針架Α、陰極針架B、陰極針架C、陰極針架D、輔助陽極筒Α、輔助陽極筒B、輔助陽極筒C、輔助陽極筒D、輔助陰極針Α、輔助陰極針B、輔助陰極針C、輔助陰極針D、陰極針架固定板、軸承、轉軸,所述控制主機在所述除塵器的上面,所述除塵器的一端連接所述進風口,所述除塵器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出風口,所述均風網、主陽極筒、旋轉架在所述除塵器的里面,所述均風網在所述進風口的旁邊,所述旋轉架在所述主陽極筒的里面,所述轉軸貫穿所述旋轉架,所述陰極針架固定板在所述旋轉架的上面,所述轉軸連接所述軸承,所述輔助陽極筒A、輔助陽極筒B、輔助陽極筒C、輔助陽極筒D連接所述旋轉架,所述陰極針架A、陰極針架B、陰極針架C、陰極針架D在所述旋轉架上,所述陰極針A、陰極針B連接所述陰極針架A,所述陰極針C、陰極針D連接所述陰極針架B,所述陰極針E、陰極針F連接所述陰極針架C,所述陰極針G、陰極針H連接所述陰極針架D,所述輔助陽極筒A在所述陰極針B、陰極針C之間,所述輔助陽極筒B在所述陰極針D、陰極針E之間,所述輔助陽極筒C在所述陰極針F、陰極針G之間,所述輔助陽極筒D在所述陰極針A、陰極針H之間。
[0010]所述陰極針架A、陰極針架B、陰極針架C、陰極針架D連接所述陰極針架固定板。
[0011]所述輔助陰極針A在所述輔助陽極筒A的里面,所述輔助陰極針B在所述輔助陽極筒B的里面。
[0012]所述輔助陰極針C在所述輔助陽極筒C的里面,所述輔助陰極針D在所述輔助陽極筒D的里面。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1、本變頻器高效除塵裝置,在主陽極筒內設置可旋轉的四個輔助陽極筒,并把兩個陰極針設置在它們之間,增加了靜電除塵的使用面積和效果。
[0014]2、輔助陽極筒內設置輔助陰極針,增加使用范圍。
[0015]3、均風網可阻攔吸入空氣內的雜質。
[0016]4、陰極針架固定板可固定四個陰極針架,防止旋轉產生損壞。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圖中包括1-除塵器,2-進風口,3-出風口,4-均風網,5-控制主機,6-主陽極筒,7-旋轉架,8-陰極針A,9-陰極針B,10-陰極針C,11-陰極針D,12-陰極針E,13-陰極針F,14-陰極針G,15-陰極針H,16-陰極針架A,17-陰極針架8,18-陰極針架(:,19-陰極針架0,20-輔助陽極筒4,21-輔助陽極筒8,22-輔助陽極筒(:,23-輔助陽極筒D,24-輔助陰極針A,25-輔助陰極針B,26-輔助陰極針C,27-輔助陰極針D,28-陰極針架固定板,29-軸承,30-轉軸。
實施例
[0019]本實施例包括除塵器1、進風口2、出風口 3、均風網4、控制主機5、主陽極筒6、旋轉架7、陰極針AS、陰極針B9、陰極針C10、陰極針D11、陰極針E12、陰極針F13、陰極針G14、陰極針Hl 5、陰極針架Al 6、陰極針架B17、陰極針架Cl 8、陰極針架D19、輔助陽極筒A20、輔助陽極筒B21、輔助陽極筒C22、輔助陽極筒D23、輔助陰極針A24、輔助陰極針B25、輔助陰極針C26、輔助陰極針D27、陰極針架固定板28、軸承29、轉軸30,控制主機5在除塵器I的上面,除塵器I的一端連接進風口 2,除塵器I的另一端連接出風口 3,均風網4、主陽極筒6、旋轉架7在除塵器I的里面,均風網4在進風口 2的旁邊,旋轉架7在主陽極筒6的里面,轉軸30貫穿旋轉架7,陰極針架固定板28在旋轉架7的上面,轉軸30連接軸承29,輔助陽極筒A20、輔助陽極筒B21、輔助陽極筒C22、輔助陽極筒D23連接旋轉架7,陰極針架A16、陰極針架B17、陰極針架C18、陰極針架D19在旋轉架7上,陰極針A8、陰極針B9連接陰極針架A16,陰極針ClO、陰極針Dl I連接陰極針架B17,陰極針E12、陰極針F13連接陰極針架C18,陰極針G14、陰極針H15連接陰極針架D19,輔助陽極筒A20在陰極針B9、陰極針ClO之間,輔助陽極筒B21在陰極針D11、陰極針E12之間,輔助陽極筒C22在陰極針F13、陰極針G14之間,輔助陽極筒D23在陰極針AS、陰極針Hl 5之間。
[0020]陰極針架A16、陰極針架B17、陰極針架C18、陰極針架D19連接陰極針架固定板28。
[0021]輔助陰極針A24在輔助陽極筒A20的里面,輔助陰極針B25在輔助陽極筒B21的里面。
[0022]輔助陰極針C26在輔助陽極筒C22的里面,輔助陰極針D27在輔助陽極筒D23的里面。
[0023]利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啟發下,設計出類似的技術方案,而達到上述技術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變頻器高效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塵器、進風口、出風口、均風網、控制主機、主陽極筒、旋轉架、陰極針A、陰極針B、陰極針C、陰極針D、陰極針E、陰極針F、陰極針G、陰極針H、陰極針架A、陰極針架B、陰極針架C、陰極針架D、輔助陽極筒A、輔助陽極筒B、輔助陽極筒C、輔助陽極筒D、輔助陰極針A、輔助陰極針B、輔助陰極針C、輔助陰極針D、陰極針架固定板、軸承、轉軸,所述控制主機在所述除塵器的上面,所述除塵器的一端連接所述進風口,所述除塵器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出風口,所述均風網、主陽極筒、旋轉架在所述除塵器的里面,所述均風網在所述進風口的旁邊,所述旋轉架在所述主陽極筒的里面,所述轉軸貫穿所述旋轉架,所述陰極針架固定板在所述旋轉架的上面,所述轉軸連接所述軸承,所述輔助陽極筒A、輔助陽極筒B、輔助陽極筒C、輔助陽極筒D連接所述旋轉架,所述陰極針架A、陰極針架B、陰極針架C、陰極針架D在所述旋轉架上,所述陰極針A、陰極針B連接所述陰極針架A,所述陰極針C、陰極針D連接所述陰極針架B,所述陰極針E、陰極針F連接所述陰極針架C,所述陰極針G、陰極針H連接所述陰極針架D,所述輔助陽極筒A在所述陰極針B、陰極針C之間,所述輔助陽極筒B在所述陰極針D、陰極針E之間,所述輔助陽極筒C在所述陰極針F、陰極針G之間,所述輔助陽極筒D在所述陰極針A、陰極針H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頻器高效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陰極針架A、陰極針架B、陰極針架C、陰極針架D連接所述陰極針架固定板。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頻器高效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陰極針A在所述輔助陽極筒A的里面,所述輔助陰極針B在所述輔助陽極筒B的里面。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頻器高效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陰極針C在所述輔助陽極筒C的里面,所述輔助陰極針D在所述輔助陽極筒D的里面。
【文檔編號】B03C3/04GK205436010SQ201521091276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5日
【發明人】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天津中電博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