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干熄焦用氣體流量調節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調節干熄爐底部供氣裝置中周邊風環和中央風帽的送風比例,以使干 熄爐內的焦炭均勻冷卻的專用設備,特別涉及一種干熄焦用氣體流量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國內外的干熄焦裝置在千熄爐的底部均設有供氣裝置,通過該裝置供入的惰性氣體在 干熄爐內與紅熱焦炭充分換熱,從而達到冷卻焦炭的目的,同時將焦炭的熱量帶入余熱鍋 爐。而供氣裝置是通過其周邊風環和中央風帽向干熄爐內送風,為了有效熄滅干熄爐內的 紅焦,使焦炭均勻冷卻,周邊風環和中央風帽的送風比例顯得至關重要。因此, 一種可以 調節干熄爐底部供氣裝置周邊風環和中央風帽送風比例的裝置對于干法熄焦非常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干熄焦用氣體流量調節裝置,該裝置通過調節送風比例,使 干熄爐內的焦炭均勻冷卻,解決了焦炭冷卻不均勻、排出的焦炭中仍有紅焦等問題,同時 避免了為使焦炭完全冷卻而加大循環氣體量所導致的一系列投資增大的問題。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千熄焦用氣體流量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輪、減速機、連桿、翻板、翻 板軸、指示裝置及外殼箱體,該裝置外部設有外殼箱體,并沿中部分為兩部分,每一部分 的側面端部設有手輪,每個手輪分別與一臺減速機相連接,每一部分均設有若干個調節翻 板和翻板軸,通過連桿將每一部分的翻板軸連接起來與手輪聯動。手輪處設有指示裝置。
該裝置布置在干熄焦循環風機后干熄爐入口前的循環氣體管道上,用于調節干熄爐底 部供氣裝置周邊風環和中央風帽的送風比例,能夠有效解決進入干熄爐的惰性氣體分布不 均從而導致的焦炭冷卻不均勻的問題。
本發明的優點是調節靈活、控制準確、檢修方便、結構布置合理、投資省、占地少、 節能效果顯著、無泄露和不產生污染。
圖1是干熄焦用氣體流量調節裝置的主視結構圖2是干熄焦用氣體流量調節裝置的俯視結構圖3是干熄焦用氣體流量調節裝置的側向剖視圖。
l-手輪、2-減速機、3-連桿、4-翻板、5-翻板軸、6-指示裝置、7-外殼箱體。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一種干熄焦用氣體流量調節裝置,包括手輪l、減速機2、連桿3、翻板4、翻板軸5、 指示裝置6及外殼箱體7,該裝置外部設有外殼箱體7,按機械傳動及送風路徑的不同外 殼箱體7沿中部分為兩部分,每一部分的側面端部設有手輪1,每個手輪l分別與一臺減 速機2相連接,每一部分均設有若干個調節翻板4和翻板軸5,通過連桿3將每一部分的 翻板軸5連接起來,使每一部分的翻板4連動開閉,手輪1處設有指示裝置6,可定量地 調節翻板4的開度。左右兩個手輪1分別用來調節左右兩部分翻板4的丌度,從而調節通 過兩部分翻板4的惰性氣體量,即調節干熄爐底部供氣裝置周邊風環和中央風帽的送風比 例,可使干熄爐內的焦炭均勻冷卻。指示裝置6可直觀地顯示翻板4的開度,減速機2可 減輕操作工的勞動強度。
本干熄焦用氣體流量調節裝置,適用于所有的干熄焦裝置,該裝置能有效地調節干熄 爐底部供氣裝置周邊風環和中央風帽的送風比例,以使干熄爐內的焦炭均勻冷卻,具體實 施例中沒有一一列舉,都在本發明的權利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干熄焦用氣體流量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輪、減速機、連桿、翻板、翻板軸、指示裝置及外殼箱體,該裝置外部設有外殼箱體,并沿中部分為兩部分,每一部分的側面端部設有手輪,每個手輪分別與一臺減速機相連接,每一部分均設有若干個調節翻板和翻板軸,通過連桿將每一部分的翻板軸連接起來與手輪聯動,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干熄焦用氣體流量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手輪處設有 指示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干熄焦用氣體流量調節裝置,包括手輪、減速機、連桿、翻板、翻板軸、指示裝置及外殼箱體,該裝置外部設有外殼箱體,并沿中部分為兩部分,每一部分的側面端部設有手輪,每個手輪分別與一臺減速機相連接,每一部分均設有若干個調節翻板和翻板軸,通過連桿將每一部分的翻板軸連接起來與手輪聯動。手輪處設有指示裝置。本發明具有調節靈活、控制準確、檢修方便、結構布置合理、投資省、占地少、節能效果顯著、無泄露和不產生污染等優點。
文檔編號C10B41/00GK101205470SQ200710158809
公開日2008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12日
發明者張立明, 王亞東, 王明登, 袁朝暉, 陳健偉 申請人:中冶焦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