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制氣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制造可燃氣體的設備,具體是一種利用山核桃殼制造 可燃氣體的制氣爐。
背景技術:
山核桃是營養豐富的佳果,在我囯(尤其在江南一帶)享有盛譽;其主要 產地是在浙江的臨安,產量約占全國的70%。山核桃果從樹上采下后,需要先 剝去果子的外皮殼,而后經過炒制加工,除去內殼后的核桃仁即可食用;其外 皮殼因無利用價值則被丟棄,靠自然腐爛、風化分解。由于山核桃果皮殼含堿 性又皮厚不易分解, 一直來嚴重污染著當地的環境,成為環保方面的一個難題; 特別在采摘山核桃果季節,大量的山核桃外皮殼堆積在湖邊,腐爛后的山核桃 外皮殼嚴重污染湖水,甚至會導致湖水中的魚大量死亡。另一方面,山核桃果 外皮殼作為一種資源,沒有得到很好利用造成白白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將山核桃殼制成 可燃燒氣體的裝置,所提供的制氣裝置應能有效地將山核桃殼加工成可燃燒的 氣體,不僅有利于保護環境,使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并且具有加工效率高、結 構簡單、造價低、使用方便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制氣爐,包括豎直放置的爐體,爐體頂端設有可開啟的爐蓋,其特征 在于爐體內腔的下部設有噴嘴,另有一進氣管從爐體外伸進爐體后與噴嘴連 通;所述進氣管在爐體外與鼓風機相連通;爐體上部還設有筒狀擋圈,所述筒 狀擋圈與爐體位于同一中心軸線上,筒狀擋圈的下邊緣固定在爐體內壁上,筒 狀擋圈上邊緣與爐蓋底邊之間形成導氣槽,爐壁上位于筒狀擋圈下邊緣與爐蓋底邊之間的區域內設置一與外界連通的出氣管,以使產生的可燃氣體從導氣槽 流入出氣管;所述出氣管在爐體外與燃氣灶相連通,.所述爐體內位于噴嘴與筒
狀擋圈之間的空腔為燃燒區。
爐體內腔的上部還水平設置一圓環形擋板,筒狀擋圈的下邊緣固定在擋板 的內圈上,擋板的外圈固定在爐體的內壁上。
所述筒狀擋圈的上邊緣均勻設置成有利于可燃氣體穿越的齒紋形,使筒狀 擋圈的上邊緣與爐蓋底邊之間形成齒紋形導氣槽。
所述的爐體上接出的出氣管經四通接頭分為三條分路,其中一條分路接入
一閥門后與進氣管接通;另一條分路上接入一閥門后連接至燃氣灶;第三條分 路上接入'閥門后與大氣相通。
所述的燃氣灶底部還通過氣液分離管連通至集水器。
所述的爐體底部還設置一出灰口 。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時,將山核桃外皮殼干燥后(一般曬干至 含水量小于20%)加入爐體內,然后點燃一引火體(如一張舊報紙)后投入爐內, 并啟動鼓風機鼓入空氣,使山核桃外皮殼在爐體內緩慢燃燒。由于山核桃外皮 殼富含碳氫有機質,在爐體內燃燒后,發牛熱化學反應和熱分解反應,能生成 一氧化碳、氫氣、甲烷和其他烷烴類可燃氣體;產生的可燃氣體經導氣槽進入 出氣管后,可在燃氣灶上點燃,供烹調食品使用。經測算,在制氣爐內投入5 公斤左右的山核桃外皮,產生的氣體可供一個家庭廚房使用4-5個小時。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制氣爐的有益效果是能夠有效地利用山核桃殼富含碳 氫有機質的特性,將其加工成可燃燒氣體;不僅可使原先廢棄的資源得到合理 利用,保護了生態環境;而且制成的可燃氣體能夠供給城鄉家庭使用、為社會 提供了新的能源。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制氣裝置結構簡單、制造容易, 一般加工單位均可制造,制造成本也較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爐體掀去爐蓋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包括一豎直布置的爐體4,爐體頂端設有爐蓋l;所 述爐蓋可取下或蓋在爐體的頂部,當爐蓋取下時,物料從爐體頂部加入爐體內。 爐體下部設有噴嘴5,另有一進氣管7從爐體外伸進爐體內,與噴嘴5相連通。 使用時,鼓風機8產生的氣體經進氣管7、噴嘴5進入爐體內。爐體4上部還設 有一筒狀擋圈3,所述筒狀擋圈6與爐體4位于同一中心軸線上。筒狀擋圈3的 下邊緣固定在圓環形擋板3-1的內圈上,擋板的外圈固定在爐體的內壁上。如 圖2所示,筒狀擋圈3的上邊緣制成齒紋形,使筒狀擋圈的上邊緣與爐蓋底邊l-l 之間形成有利于可燃氣體穿越的齒紋形導氣槽2;筒狀擋圈下邊緣、擋板、爐壁 與爐蓋底邊之間構成通槽2-1,所述通槽2-1與齒紋形導氣槽2相連通。爐壁上 位于筒狀擋圈下邊緣與爐蓋底邊之間的區域內還設置一與外界連通的出氣管 13,以使可燃性氣體依次經過齒紋形導氣槽2、通槽2-1后流入出氣管13;出 氣管又在爐體4外與燃氣灶11相連通,使得可燃性氣體直接通過燃氣灶燃燒。 物料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灰和殘留物,這些灰及殘留物隨蒸氣進入出 氣管13后,不僅會影響蒸氣的質量;甚至會堵塞出氣管13,影響出氣管的正常 輸送蒸氣。通過在爐體4上部設置具有過濾作用的筒狀擋圈3,使燃燒時產生的 可燃氣體先經齒紋形導氣槽2和通槽2-1后再進入出氣管;由于齒紋形導氣槽 很小,過濾攔截了大量煙灰及殘留物,使得這些物質無法隨可燃氣體一起進入出氣管。
所述爐體4內位于噴嘴5與筒狀擋圈3之間的空腔為燃燒區4-1,使用時, 將山核桃外皮殼從爐體頂部加入爐體內,并通過報紙之類的引火體點燃后,使 山核桃外皮殼在爐體內緩慢燃燒(悶燒)。若需要在中途繼續加入山核桃外皮殼 的話,需要先將進氣管外接的鼓風機8關閉后,才能進行操作。
所述爐體4上接出的出氣管13經四通接頭12分為三條分路,其中一條分 路接入一閥門A后與進氣管7接通;另一條分路上接入一閥門B后連接至燃氣 灶ll;第三條分路上接入一閥門C后與大氣相通。鼓風機8鼓入的空氣一部分 經進氣管7進入燃燒區4-1中,使山核桃殼悶燒后產生可燃氣體;另一部分空 氣經進氣管7進入出氣管13,與爐體4內腔排出的可燃性氣體以適當的比例混 合,可提高燃氣灶11的火焰燃燒質量。通過調節閥門A,可以增大或減少進入 出氣管的外界氣體。混合后的氣體經閥門B連接至燃氣灶,通過調節閥門B,可 增強或減弱燃氣灶火苗的大小。同時也可以通過調節鼓風機的風力大小,強或 減弱燃氣灶火苗的大小。燃燒區4-1中產生多余氣體經閥門C排出。
所述燃氣灶11底部還通過氣液分離管10將可燃性氣體凝結的液體連通至 集水器9。
所述爐體的底部還設置一出灰口 6 (如圖1所示),燃燒結束后留下的大量 灰和殘留物可從出灰口中取出。
權利要求1、一種制氣爐,包括豎直放置的爐體(4),爐體頂端設有可開啟的爐蓋(1),其特征在于爐體內腔的下部設有噴嘴(5),另有一進氣管(7)從爐體外伸進爐體后與噴嘴連通;所述進氣管在爐體外與鼓風機(8)相連通;爐體(4)上部還設有筒狀擋圈(3),所述筒狀擋圈與爐體位于同一中心軸線上,筒狀擋圈的下邊緣固定在爐體內壁上,筒狀擋圈上邊緣與爐蓋底邊之間形成導氣槽(2),爐壁上位于筒狀擋圈下邊緣與爐蓋底邊之間的區域內設置一與外界連通的出氣管(13),以使產生的可燃氣體從導氣槽流入出氣管;所述出氣管在爐體外與燃氣灶(11)相連通,所述爐體內位于噴嘴與筒狀擋圈之間的空腔為燃燒區(4-1)。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氣爐,其特征在于爐體(4)內腔的上部還水平 設置一圓環形擋板(3-1),筒狀擋圈的下邊緣固定在擋板的內圈上,擋板的外圈 固定在爐體的內壁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氣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狀擋圈(3)的上 邊緣制成齒紋形,使筒狀擋圈的上邊緣與爐蓋底邊之間形成有利于可燃氣體穿 越的齒紋形導氣槽(2)。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氣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爐體(4)上接出的出 氣管(13)經四通接頭(12)分為三條分路,其中一條分路接入一閥門后與進氣管 (7)接通;另一條分路上接入一閥門后連接至燃氣灶(ll);第三條分路上接入 一閥門后與大氣相通。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氣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氣灶(ll)底部還 通過氣液分離管(10)連通至集水器(9)。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氣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爐體(4)底部還設置 一出灰口(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制造可燃氣體的設備。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的制氣裝置應能有效地將山核桃殼加工成可燃燒的氣體,不僅有利于保護環境,且具有加工效率高、結構簡單、造價低、使用方便的特點。技術方案是一種制氣爐,包括爐體,爐體頂端設有爐蓋,爐體內腔的下部設有噴嘴,有一進氣管從爐體外伸進爐體后與噴嘴連通;進氣管在爐體外與鼓風機相通;爐體上部設有筒狀擋圈,筒狀擋圈的下邊緣固定在爐體內壁上,筒狀擋圈上邊緣與爐蓋底邊之間形成導氣槽,爐壁上位于筒狀擋圈下邊緣與爐蓋底邊之間的區域內設置與外界連通的出氣管,使產生的可燃氣體從導氣槽流入出氣管;出氣管在爐體外與燃氣灶相通,爐體內位于噴嘴與筒狀擋圈之間空腔為燃燒區。
文檔編號C10J3/20GK201254558SQ20082016355
公開日2009年6月10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28日
發明者程日軍, 程祖黃 申請人:程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