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蘭炭干法熄焦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蘭炭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蘭炭干法熄焦系統。
背景技術:
在過去的很長時間內,蘭炭行業一直采用濕法熄焦(水撈焦)技術,即把煉成出爐 的高溫焦炭直接進入熄焦箱降溫。這種熄焦方法的缺陷顯而易見,300多攝氏度的赤熱蘭 炭遇冷水后,會產生攜帶大量含有多種有害物質(包括煤氣)和粉塵的水蒸汽并向空中散 落,會嚴重污染周圍環境。煉焦車間采用濕法熄焦,每噸蘭炭耗水量為0.2噸,按60萬噸核 算,一年浪費水為12萬噸,由于污染治理費用高昂,在煉焦投資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已成 為煉焦行業非常頭痛的問題,致使一些工業發達國家不再新建和改造焦爐。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蘭炭干法熄焦系統,可有效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還 可回收蘭炭顯熱、提高焦炭質量。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蘭炭干法熄焦系統,與蘭炭爐出焦箱相連接,包括封閉排焦室、壓力噴霧器、 氣體余熱回收裝置、循環風機,所述封閉排焦室由η級排焦箱、閉式履帶輸送機組成,其中η > 3,所述η級排焦箱 包括一級排焦箱、二級排焦箱、三級排焦箱,所述η級排焦箱依次相連,其中,所述一級排焦 箱的入口端與蘭炭爐出焦箱的出口端相連接,所述二級排焦箱的出口端通過閉式履帶輸送 機與三級排焦箱的入口端相連接,所述壓力噴霧器的出口端與所述一級排焦箱相連接,用于向其內部噴水霧,所述氣體余熱回收裝置的一端與封閉排焦室相連接,另一端通過循環風機連接于 所述閉式履帶輸送機,形成循環氣體系統,所述封閉排焦室、循環氣體系統保持微正壓狀態。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當一級排焦箱打開時,二級排焦箱處于關閉狀態,從蘭炭爐出焦箱所產出的蘭炭 落入二級排焦箱,壓力噴霧器向二級排焦箱開始噴水霧,水霧遇到熾熱的蘭炭后產生大量 蒸汽,使二級排焦箱處于微正壓狀態,部分蒸汽進入蘭炭爐,可有效提高煤氣品質。然后一 級排焦箱關閉,二級排焦箱開啟,蘭炭落入閉式履帶輸送機,由于二級排焦箱處于微正壓狀 態,煤氣不會隨蘭炭外泄,閉式履帶輸送機內部充滿了從循環氣體系統輸送的溫度較低的 微正壓循環氣體,蘭炭與循環低溫氣體直接接觸換熱,將蘭炭降溫至90度左右,同時氣體 被加熱升溫,升溫后的氣體進入氣體余熱回收裝置被冷卻,再由循環風機鼓入閉式履帶輸 送機。然后閉式履帶輸送機將蘭炭輸送至三級排焦箱,三級排焦箱開啟時,四級排焦箱處于 關閉狀態,當三級排焦箱關閉后,四級排焦箱才能開啟,依次進行,降溫之后的蘭炭從最后 一級排焦箱中輸出。整個過程中,一直處于微正壓狀態的封閉排焦室及其η級排焦箱、循環氣體系統可有效防止煤氣的外泄。作為改進,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恒壓補氣風機,所述恒壓補氣風機與所述循環風機相連接,用于對循環氣體系統補充氣體。優選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循環風機為變頻循環風機;所述的氣體余熱回收裝置包括變頻循環泵組;所述的循環氣體系統中的氣體為燃燒廢氣或惰性氣體。由上可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利用循環氣體在密閉系統中將蘭炭熄滅,可有效減少對環境的污 染;此外,熄焦過程中產生的余熱可用來加熱生產工業或生活用熱水,還可減少燃煤對大氣 SO2和CO2的排放,一般來說,年產60萬噸蘭炭的蘭炭廠,采用本實用新型進行熄焦的話,每 年可減少280t動力煤燃燒對大氣的污染,同時節約12萬噸水;(2)出爐蘭炭的顯熱約占焦爐能耗的30 40%,這部分能量相當于煉蘭炭能量的 5%,本實用新型在熄焦的同時可將其回收并充分利用,一般可回收約70%的蘭炭顯熱,同 時可以大大降低冶金產品成本;(3)本實用新型還可有效提高了焦炭的質量,提高了塊度的均勻性,降低了蘭炭的 反應性,產出的蘭炭含水量低于4%,這對降低煉電石、鐵合金成本、提高生電石和鐵合金產 量極為有利。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 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流程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η級排焦箱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閉式履帶輸送機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氣體余熱回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在此本實用新型的示意 性實施例以及說明用來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如圖1至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蘭炭干法熄焦系統的實施例,與蘭炭 爐出焦箱10相連接,包括封閉排焦室1、壓力噴霧器3、氣體余熱回收裝置4、循環風機5 ;封 閉排焦室1由η級排焦箱、閉式履帶輸送機2組成,其中η ^ 3,η級排焦箱包括一級排焦箱 11、二級排焦箱12、三級排焦箱13,η級排焦箱依次相連,其中,一級排焦箱11的入口端與 蘭炭爐出焦箱10的出口端相連接,二級排焦箱12的出口端通過閉式履帶輸送機2與三級 排焦箱13的入口端相連接;壓力噴霧器3的出口端與一級排焦箱11相連接,用于向其內部 噴水霧;氣體余熱回收裝置4的一端與封閉排焦室1相連接,另一端通過循環風機5連接于 閉式履帶輸送機2,形成循環氣體系統;封閉排焦室1、循環氣體系統保持微正壓狀態。工作原理如下當一級排焦箱11打開時,二級排焦箱12處于關閉狀態,從蘭炭爐出焦箱10所產出的蘭炭落入二級排焦箱,壓力噴霧器3向二級排焦箱12開始噴水霧,水霧遇到熾熱的蘭 炭后產生大量蒸汽,使二級排焦箱12處于微正壓狀態,部分蒸汽進入蘭炭爐,可有效提高 煤氣品質。然后一級排焦箱11關閉,二級排焦箱12開啟,蘭炭落入閉式履帶輸送機2,由于 二級排焦箱12處于微正壓狀態,煤氣不會隨蘭炭外泄,閉式履帶輸送機2內部充滿了從循 環氣體系統輸送的溫度較低的微正壓循環氣體,蘭炭與循環低溫氣體直接接觸換熱,將蘭 炭降溫至90度左右,同時氣體被加熱升溫,升溫后的氣體進入氣體余熱回收裝置4被冷卻, 再由循環風機5鼓入閉式履帶輸送機2。然后閉式履帶輸送機2將蘭炭輸送至三級排焦箱 13,三級排焦箱13開啟時,四級排焦箱14處于關閉狀態,當三級排焦箱13關閉后,四級排 焦箱14才能開啟,依次進行,降溫之后的蘭炭從最后一級排焦箱中輸出。整個過程中,一直 處于微正壓狀態的封閉排焦室1及其η級排焦箱、循環氣體系統可有效防止煤氣的外泄。本實施例還包括恒壓補氣風機6,恒壓補氣風機6與循環風機5相連接,用于對循 環氣體系統補充氣體,當循環氣體壓力降低時,恒壓補氣風機6自動對系統補充氣體,從而 達到系統壓力的穩定。在本實施例中,循環風機5為變頻循環風機,這樣循環風機的轉速可以通過變頻 控制改變,進一步控制氣體的循環量,增加或減少換熱量,從而可有效控制蘭炭的出口溫 度;氣體余熱回收裝置4包括變頻循環泵組41,這樣循環氣體冷卻后的溫度可以由其控制, 還可通過變頻對循環泵組41的流量控制增加或減少換熱量,從而使廢氣出口溫度控制在 一定范圍之內。在本實施例中,循環氣體系統中的氣體采用的是燃燒廢氣,實際操作時也可采用 惰性氣體。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 個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以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適用于幫 助理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 例,在具體實施方式
以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 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權利要求一種蘭炭干法熄焦系統,與蘭炭爐出焦箱相連接,其特征是包括封閉排焦室、壓力噴霧器、氣體余熱回收裝置、循環風機,所述封閉排焦室由n級排焦箱、閉式履帶輸送機組成,其中n≥3,所述n級排焦箱包括一級排焦箱、二級排焦箱、三級排焦箱,所述n級排焦箱依次相連,其中,所述一級排焦箱的入口端與蘭炭爐出焦箱的出口端相連接,所述二級排焦箱的出口端通過閉式履帶輸送機與三級排焦箱的入口端相連接,所述壓力噴霧器的出口端與所述一級排焦箱相連接,用于向其內部噴水霧,所述氣體余熱回收裝置的一端與封閉排焦室相連接,另一端通過循環風機連接于所述閉式履帶輸送機,形成循環氣體系統,所述封閉排焦室、循環氣體系統保持微正壓狀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蘭炭干法熄焦系統,其特征是還包括恒壓補氣風機,所述恒 壓補氣風機與所述循環風機相連接,用于對循環氣體系統補充氣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蘭炭干法熄焦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的循環風機為變頻循環 風機。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蘭炭干法熄焦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的氣體余熱回收裝置包 括變頻循環泵組。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蘭炭干法熄焦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的循環氣體系統中的氣 體為燃燒廢氣或惰性氣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蘭炭干法熄焦系統,與蘭炭爐出焦箱相連接,包括封閉排焦室、壓力噴霧器、氣體余熱回收裝置、循環風機,封閉排焦室由n級排焦箱、閉式履帶輸送機組成,n級排焦箱包括一級排焦箱、二級排焦箱、三級排焦箱,n級排焦箱依次相連,其中,一級排焦箱的入口端與蘭炭爐出焦箱的出口端相連接,二級排焦箱的出口端通過閉式履帶輸送機與三級排焦箱的入口端相連接,壓力噴霧器的出口端與一級排焦箱相連接,氣體余熱回收裝置的一端與封閉排焦室相連接,另一端通過循環風機連接于閉式履帶輸送機,形成循環氣體系統,封閉排焦室、循環氣體系統保持微正壓狀態。本實用新型可有效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還可回收蘭炭顯熱、提高焦炭質量。
文檔編號C10B39/02GK201770652SQ201020293668
公開日2011年3月23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16日
發明者王東輝 申請人:王東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