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煤漿造氣綜合利用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煤漿造氣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結構簡單、可控性好,節能環保和安全的水煤漿造氣綜合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水煤漿工藝氣體只是輸往后工段,正常開停車時,工藝氣體不合格就必須放空,不但容易污染環境,而且浪費原材料,增加企業成本,嚴重時還會有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控性好,節能環保和安全的水煤漿造氣綜合利用裝置。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包括與水煤漿制氣爐進口相連的煤漿槽,所述的水煤漿制氣爐氣體出口通過管道分別與后工段,火炬和氣柜相連;所述的水煤漿制氣爐氣體出口與后工段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一閥門,所述的水煤漿制氣爐氣體出口與火炬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二閥門,所述的水煤漿制氣爐氣體出口與氣柜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三閥門。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可控性好、節能環保,安全和降低企業成本的優點。
圖I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所示,本發明包括與水煤漿制氣爐I進口相連的煤漿槽2,所述的水煤漿制氣爐I氣體出口通過管道分別與后工段3,火炬9和氣柜10相連;所述的水煤漿制氣爐I 氣體出口與后工段3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一閥門6,所述的水煤漿制氣爐I氣體出口與火炬9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二閥門7,所述的水煤漿制氣爐I氣體出口與氣柜10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三閥門8。所述的水煤漿制氣爐I氣體出口與后工段3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一三通4 ;所述的第一三通4第一端與水煤漿制氣爐I氣體出口相連,所述的第一三通 4第二端與后工段3相連,所述的第一三通4第三端與第二三通5的第一端相連;所述的第一三通4與后工段3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一閥門6。所述的第二三通5的第二端與火炬 9相連,所述的第二三通5的第二端與火炬9之間設置有第二閥門7。所述的第二三通5的第三端與氣柜10相連,所述的第二三通5的第三端與氣柜10之間設置有第三閥門8。本發明的工作原理為煤與氧進行部分氧化反應制得合成氨原料氣。煤漿由煤漿槽2經高壓隔膜泵加壓后連同空分送來的高壓氧四個對稱燒咀進入水煤漿制氣爐1,在水煤漿制氣爐I中水煤漿與氧發生如下主要反應CmHnSr+m/202- — mCO+ (n/2-r) H2+rH2S
CniHnSJmH2S- — mCO+ (m+n/2-r) H2+H2SCCHH2O-— H2+C02反應在6. 5MPa(G)、1350_1400°C下進行。氣化反應在水煤漿制氣爐I反應段瞬間完成,生成CO、H2, CO2, H2O和少量CH4、H2S等氣化氣。在水煤漿制氣爐I氣體出口設置氣體總管,在正常生產期間,關閉第二閥門7、第三閥門8,此時工藝氣體全部輸送到后工段3,進行脫硫等一些列生產過程。而當水煤漿制氣爐I每次開停車時,此時氣體成分是不合格的,后工段3無法利用,而放空對于原料消耗是極大的浪費,也會造成環境污染,為了充分利用這類不合格氣,將第一閥門6和第二閥門 7關閉,維持水煤漿制氣爐I約50%生產負荷,并將前期的約4個小時左右的不合格氣體送往間歇式固定床造氣的氣柜10內,作為其它系統的工藝氣體再利用;特殊情況下,關閉第一閥門6和第三閥門8,將水煤漿制氣爐I產生的廢氣送往火炬9燃燒,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水煤漿造氣綜合利用裝置,包括與水煤漿制氣爐(I)進口相連的煤漿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煤漿制氣爐(I)氣體出口通過管道分別與后工段(3),火炬(9)和氣柜(10)相連;所述的水煤漿制氣爐(I)氣體出口與后工段(3)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一閥門 (6),所述的水煤漿制氣爐(I)氣體出口與火炬(9)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二閥門(7),所述的水煤漿制氣爐(I)氣體出口與氣柜(10)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三閥門(8)。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水煤漿造氣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結構簡單、可控性好,節能環保和安全的水煤漿造氣綜合利用裝置;包括與水煤漿制氣爐進口相連的煤漿槽,所述的水煤漿制氣爐氣體出口通過管道分別與后工段,火炬和氣柜相連;所述的水煤漿制氣爐氣體出口與后工段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一閥門,所述的水煤漿制氣爐氣體出口與火炬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二閥門,所述的水煤漿制氣爐氣體出口與氣柜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三閥門;具有結構簡單、可控性好、節能環保,安全和降低企業成本的優點。
文檔編號C10J3/48GK102585909SQ20121005843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8日
發明者喬潔, 劉銳杰, 周翔, 楊國洞, 王攀, 郭秀紅, 顧朝暉 申請人:河南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