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潤滑油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807414閱讀:328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一種潤滑油組合物、所述潤滑油組合物的制備方法以及由該方法制備得到的潤滑油組合物。



背景技術:

潤滑油品質的每一次提升,幾乎都是油品添加劑突破發展的結果。納米科學技術作為20世紀80年代末期誕生的新科技,在潤滑油中的應用較為突出,納米級金屬粉作為新型固體潤滑劑已成為潤滑時減少摩擦、降低磨損的有效的途徑之一。目前國內對納米添加劑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這主要是因為納米顆粒不易或者很難溶于油,也很難穩定地分散于潤滑油中。隨著人們對潤滑油的研究領域的不斷深入,發現通過減小粒徑,并用親油高分子對其進行修飾后,添加劑在潤滑油中表現出了優良的性能,明顯提高了基礎油的摩擦學性能,具有很好的開發應用前景。

現有技術中已經有大量關于無機納米粒子在潤滑油領域中的應用的報道。例如,CN1150958A公開了一種低密度耐高溫耐磨自潤滑納米微粒填充增強高分子復合材料,其由熱塑性耐高溫聚合物和納米微粒組成,所述納米微粒包括納米氮化硅、納米碳化硅和納米二氧化硅,該產品具有優良的自潤滑性能。CN1301319C公開了一種含有納米二氧化硅微粒的潤滑油組合物,該潤滑油組合物是一種性能優良的潤滑油極壓、抗磨組合物,該技術方案采用以基礎油和納米二氧化硅以及添加分散助劑與增效劑的方式實現了納米二氧化硅微粒的分散。CN1180079A和CN1354056A分別公開了經脂肪酸修飾金屬氧化物或氫氧化物的納米微粉以及經含硫代磷有機化合物修飾的金屬銅納米顆粒在潤滑油領域的應用。CN1827753A公開了一種含氟稀土納米 潤滑油添加劑及其制備方法,該添加劑包括基礎油以及含氮有機物表面包覆的氟化稀土納米粒子。CN101058760A公開了一種納米陶瓷潤滑油及其制備方法,其含有常規潤滑油的成分,并且在常規潤滑油基礎上添加了改性納米陶瓷顆粒,其屬于機械運行用潤滑油介質的制備領域,特別適用于汽車行業所使用的潤滑油及其制備方法。在該發明中,通過預分散方法成功制得穩定分散的納米陶瓷顆粒的濃縮液,進而制備出納米陶瓷顆粒重量百分含量為0.00001%-5%的納米陶瓷機油。CN101235337B公開了一種適用于汽車內燃機或動力傳動設備的滑動部分或滑動構件以顯著降低摩擦系數的潤滑油組合物,該潤滑油組合物含有潤滑油用基礎油、含氧有機化合物、金剛石納米顆粒和金剛石納米顆粒用分散劑。CN101555430A公開了一種潤滑油組合物,其含有基礎油料和納米碳球,所述納米碳球表面接枝有烷基,使其分散于基礎油料中,所述納米碳球為中空結構或填充有金屬、金屬合金、金屬氧化物、金屬碳化物、金屬硫化物、金屬氮化物或金屬硼化物。

此外,除了無機納米粒子之外,也有一些關于有機微粒凝膠在潤滑油領域中的應用的報道。例如,萊茵化學萊茵瑙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CN1856527A、CN1840622A和CN1861673A公開了一種在不可交聯的有機介質中的微粒凝膠以及交聯的微粒凝膠用于改性非可交聯的有機介質的溫度依賴性能的用途。然而,這幾篇專利申請無一例外地指出,所述微粒凝膠均是采用化學交聯的方式(例如,通過與多官能化合物共聚交聯或者通過過氧化物交聯)制備得到的微粒凝膠,而不是用高能輻射交聯的微粒凝膠。上述專利申請認為高能輻射交聯的微粒凝膠實際上不能以工業規模制備,放射性鈷源的高能輻射的使用伴有嚴重的安全問題,并且將輻射交聯的微粒凝膠用于塑料基質中時,在基質和分散相之間可以發生撕裂效應,從而損害了含有該微粒凝膠的塑料的機械性能、溶脹性能、應力腐蝕開裂性能等。然而,萊茵化學萊茵瑙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CN1856527A、CN1840622A和 CN1861673A中公開的潤滑油組合物的粘溫性能較差,該潤滑油組合物的粘度隨著溫度的降低會急劇增大,而隨著溫度的升高會急劇減小,但是在低溫下粘度過大或者在高溫下粘度過小均不利用潤滑油組合物的應用,這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該潤滑油組合物的應用。因此,亟需開發一種具有較好的粘溫性能的潤滑油組合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的潤滑油組合物粘溫性能較差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具有優良粘溫性能的潤滑油組合物、一種潤滑油組合物的制備方法以及由該方法制備得到的潤滑油組合物。

本發明的發明人經過深入研究后發現,萊茵化學萊茵瑙有限公司申請的上述幾篇專利CN1856527A、CN1840622A和CN1861673A公開的潤滑油組合物中的分散相為采用多官能化合物或過氧化物通過化學交聯方式得到的微粒凝膠,雖然含有該凝膠微粒的潤滑油組合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有機介質的摩擦系數,但是這些潤滑油組合物的粘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大,溫度太高(粘度太小)或太低(粘度太大)均會限制該潤滑油組合物的使用,適用溫度范圍較窄。而通過輻照交聯方法制備的具有交聯結構的硅橡膠粒子與通過采用多官能化合物或過氧化物進行化學交聯制備的具有交聯結構的硅橡膠粒子具有完全不同的微觀結構。當潤滑油組合物中的分散相為通過輻照交聯方法制備的具有交聯結構的硅橡膠粒子時,對應的潤滑油組合物具有良好的粘溫性能,能夠非常好地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調節粘度,降低低溫粘度并提高高溫粘度,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由于溫度的變化對粘度造成的影響。此外,高能輻射實際上是非常清潔、安全和高效的能源,目前已被很多發達國家廣泛地用于醫療衛生、食品加工、工業生產等領域,反而是采用化學交聯方法(過氧化物)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如生產效率不高、過氧 化物殘留以及可能引起的環境污染等,這些都會限制其應用。

此外,由于硅油基礎油與硅橡膠粒子的化學結構基本一致,根據結構相似相容原理,兩者是完全相容的,硅橡膠粒子將會明顯提高硅油基礎油的邊界潤滑性能,并進一步改善粘溫性能和抗磨減摩性能,這對于提升硅油基礎油的潤滑性能、拓寬硅油基礎油的應用范圍均有著重要意義。

基于上述發現,本發明人完成了本發明。

具體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潤滑油組合物,其中,所述潤滑油組合物含有硅油基礎油和分散在所述硅油基礎油中的通過輻照交聯方法制備的具有交聯結構的硅橡膠粒子,所述硅油基礎油為連續相,所述硅橡膠粒子為分散相,且相對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硅油基礎油,所述硅橡膠粒子的含量為0.001-40重量份。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潤滑油組合物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將硅油基礎油乳液與通過輻照交聯方法制備的具有交聯結構的硅橡膠粒子乳液依次進行混合、共破乳和再分散,且相對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硅油基礎油乳液中的硅油基礎油,所述硅橡膠粒子乳液的固含量的用量為0.001-40重量份。

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制備得到的潤滑油組合物。

本發明提供的潤滑油組合物能夠隨著溫度的變化有效地調節粘度,與含有通過化學交聯的硅橡膠粒子的潤滑油組合物相比,其在低溫(40℃)下粘度更低,而在高溫(100℃)下粘度更高,能夠滿足溫度達到200℃以上場合的使用要求,因此,顯著拓寬了該潤滑油組合物的使用溫度范圍。

此外,本發明提供的潤滑油組合物可用于調配發動機油、齒輪油、液壓油等其他高溫工業油,尤其是應用于對粘溫性能要求較高的領域如發動機油,適用于調節粘溫性能較差的以雙環芳烴、多環芳烴以及非烴類基礎油為主要組分的潤滑組合物的粘溫性能,可以根據不同工作場所的需求,輕松調節出具有不同粘溫性能的潤滑油。

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

本發明提供的潤滑油組合物含有硅油基礎油和分散在所述硅油基礎油中的通過輻照交聯方法制備的具有交聯結構的硅橡膠粒子,所述硅油基礎油為連續相,所述硅橡膠粒子為分散相,且相對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硅油基礎油,所述硅橡膠粒子的含量為0.001-40重量份。其中,所述硅橡膠粒子在硅油基礎油中呈穩定分散狀態。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潤滑油組合物,如上所述,相對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硅油基礎油,所述硅橡膠粒子的含量為0.001-40重量份。但為了使得硅油基礎油和硅橡膠粒子起到更好的協同配合作用,并進而使得到的潤滑油組合物具有更好的粘溫性能,優選地,相對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硅油基礎油,所述硅橡膠粒子的含量為0.001-10重量份,更優選為0.001-5重量份。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潤滑油組合物,優選地,所述硅橡膠粒子的平均粒徑為20-2000nm,更優選為50-1000nm,特別優選為70-500nm。當將所述硅橡膠粒子的平均粒徑控制在上述范圍內時,能夠更有效地調節潤滑油組合物的粘度,具有更好的低溫泵送和流動性能,有利于機械設備的冷啟動,而在高溫下也有利于形成較厚的油膜,降低表面摩擦,即,可適應更寬的使用溫度范圍。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潤滑油組合物,優選地,所述硅橡膠粒子的凝膠含量為60重量%以上,更優選為75重量%以上,特別優選為80重量%以上。當將所述硅橡膠粒子的凝膠含量控制在上述范圍內時,能夠隨著溫度的變化更有效地調節潤滑油組合物的粘度,可適應更寬的使用溫度范圍。在本發明中, 所述凝膠含量是本領域用于表征橡膠交聯程度的一種常用參數,其按照CN1402752A中公開的方法測得。

本發明對所述硅橡膠粒子的種類沒有特別地限定,例如,可以選自甲基硅橡膠粒子(包括二甲基硅橡膠粒子)、乙基硅橡膠粒子、羥基硅橡膠粒子、含氫甲基硅橡膠粒子、含氫羥基硅橡膠粒子、甲基乙烯基硅橡膠粒子、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橡膠粒子、甲基乙烯基三氟丙基硅橡膠粒子、亞苯基硅橡膠粒子、亞苯醚基硅橡膠粒子、腈硅橡膠粒子、硅硼橡膠粒子和氟硅橡膠粒子中的至少一種。

此外,本發明提供的硅橡膠粒子優選具有均相結構。在本發明中,所述“均相結構”是指在現有顯微技術下觀察,硅橡膠粒子內沒有發現分層、分相等不均相的現象。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潤滑油組合物,所述輻照交聯所用的高能射線源具體可以選自鈷源、紫外、高能電子加速器中的至少一種,優選地,所述高能射線源的波長小于0.1μm,例如為鈷源。此外,一般情況下,輻照的劑量應使得橡膠膠乳輻照交聯后的硅橡膠粒子的凝膠含量達到60重量%以上,優選達到75重量%以上,更優選達到80重量%以上。具體地,輻照的劑量可以為0.1-30Mrad,優選為0.5-20Mrad。

本發明對所述硅油基礎油的種類沒有特別地限制,可以為未改性硅油,也可以為未改性硅油,還可以為改性硅油與未改性硅油的混合物。

具體地,所述未改性硅油的實例包括但不限于:甲基硅油、乙基硅油、苯基硅油、甲基含氫硅油、甲基苯基硅油、甲基氯苯基硅油、甲基乙氧基硅油、甲基三氟丙基硅油、甲基乙烯基硅油、甲基羥基硅油、乙基含氫硅油、羥基含氫硅油和含氰硅油中的至少一種,優選為甲基硅油。

所述未改性硅油是指采用某些改性基團替代硅油中的部分甲基基團而得到的改性硅油,改性硅油不僅是一種具有普通二甲基硅油特長的特種硅 油,而且根據導入的不同改性基團,硅油被賦予多種新的特性,如水溶性、相容性或與各種其他材料的反應性、涂覆性等。所述改性硅油的實例包括但不限于:氨基改性硅油、環氧基改性硅油、聚醚改性硅油、羧基改性硅油、醇羥基改性硅油、酚羥基改性硅油、巰基改性硅油、聚有機硅氧烷-聚醚嵌段共聚改性硅油、烷基與聚醚改性硅油、烷基醚聚醚硅油、環氧基聚醚改性硅油、氨基聚醚嵌段硅油、甘油醚基硅油、磷酸酷基硅油、糖基聚醚硅油和甜菜堿基硅油中的至少一種。

此外,本發明提供的潤滑油組合物還可以含有常用的添加劑。所述添加劑的種類包括但不限于:防老劑、抗磨劑、防滑劑、抗氧劑、抗泡劑、防銹劑、清凈劑、分散劑、顏料、極壓組合物、摩擦保護組合物、清凈劑、偶聯劑等中的至少一種。所述添加劑的用量可以為本領域的常規選擇,對此本領域技術人員均能知悉,在此不作贅述。

本發明提供的潤滑油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將硅油基礎油乳液與通過輻照交聯方法制備的具有交聯結構的硅橡膠粒子乳液依次進行混合、共破乳和再分散,且相對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硅油基礎油乳液中的硅油基礎油,所述硅橡膠粒子乳液的固含量的用量為0.001-40重量份。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潤滑油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如上所述,相對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硅油基礎油乳液中的硅油基礎油,所述硅橡膠粒子乳液的固含量的用量為0.001-40重量份。但為了使得硅油基礎油與硅橡膠粒子起到更好的協同配合作用,并進而使得到的潤滑油組合物具有更好的粘溫性能,優選地,相對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硅油基礎油乳液中的硅油基礎油,所述硅橡膠粒子乳液的固含量的用量為0.001-10重量份,更優選為0.001-5重量份。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潤滑油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所述硅油基礎油乳液中硅油基礎油的含量和硅橡膠粒子乳液的固含量可以各自獨立地為10重量%以上,優選各自獨立地為20重量%以上,更優選各自獨立地為30重量%以上。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潤滑油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優選地,所述硅橡膠粒子乳液中硅橡膠粒子的平均粒徑為20-2000nm,更優選為50-1000nm,特別優選為70-500nm。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潤滑油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優選地,所述硅橡膠粒子乳液中硅橡膠粒子的凝膠含量為60重量%以上,更優選為75重量%以上,特別優選為80重量%以上。當將所述硅橡膠粒子乳液中硅橡膠粒子的凝膠含量控制在上述范圍內時,能夠隨著溫度的變化更有效地調節潤滑油組合物的粘度,可適應更寬的使用溫度范圍。

所述硅橡膠粒子乳液中的硅橡膠粒子優選具有均相結構。在本發明中,所述“均相結構”是指在現有顯微技術下觀察,橡膠粒子乳液中的橡膠粒子內沒有發現分層、分相等不均相的現象。

本發明提供的硅橡膠粒子乳液由硅橡膠乳液通過輻照交聯制備得到。在所述硅橡膠粒子乳液的制備過程中,輻照交聯所用的高能射線源具體可以選自鈷源、紫外、高能電子加速器中的至少一種,優選地,所述高能射線源的波長小于0.1μm,例如為鈷源。此外,一般情況下,輻照的劑量應使得橡膠乳液輻照交聯后的硅橡膠粒子的凝膠含量達到60重量%以上,優選達到75重量%以上,更優選達到80重量%以上。具體地,輻照的劑量可以為0.1-30Mrad,優選為0.5-20Mrad。

所述硅橡膠粒子乳液可以通過商購得到,也可以按照本領域技術公知的各種方法制備得到。例如,所述硅橡膠粒子乳液可以為按照本發明的申請人于2000年9月18日遞交的國際專利申請WO01/40356(優先權日1999年12月3日)以及本發明的申請人于2001年6月15日遞交的國際專利申請WO01/98395(優先權日2000年6月15日)制備全硫化粉末橡膠時所選用的乳液進行輻照交聯得到。此外,所述硅橡膠粒子乳液的實例包括但不限于:甲基硅橡膠粒子乳液(包括二甲基硅橡膠粒子乳液)、乙基硅橡膠粒子乳液、 羥基硅橡膠粒子乳液、含氫甲基硅橡膠粒子乳液、含氫羥基硅橡膠粒子乳液、甲基乙烯基硅橡膠粒子乳液、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橡膠粒子乳液、甲基乙烯基三氟丙基硅橡膠粒子乳液、亞苯基硅橡膠粒子乳液、亞苯醚基硅橡膠粒子乳液、腈硅橡膠粒子乳液、硅硼橡膠粒子乳液和氟硅橡膠粒子乳液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硅橡膠粒子乳液中硅橡膠粒子的凝膠含量優選為60重量%以上,更優選為75重量%以上,特別優選為80重量%以上。所述硅橡膠粒子乳液中硅橡膠粒子的平均粒徑優選為20-2000nm,更優選為50-1000nm,特別優選為70-500nm。此外,所述硅橡膠粒子乳液中的每一個橡膠微粒都是均相的,即在現有顯微技術觀察下微粒內沒有發現分層、分相等不均相的現象。

此外,在所述硅橡膠粒子乳液的輻照交聯制備過程中,可以不使用交聯助劑,也可以使用交聯助劑。所述交聯助劑可以選自單官能團交聯助劑、二官能團交聯助劑、三官能團交聯助劑、四官能團交聯助劑和五官能團以上交聯助劑中的任意一種。所述單官能團交聯助劑的實例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中的至少一種;所述二官能團交聯助劑的實例包括但不限于: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中的至少一種;所述三官能團交聯助劑的實例包括但不限于: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和/或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所述四官能團交聯助劑的實例包括但不限于: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和/或乙氧化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所述五官能團以上交聯助劑的實例包括但不限于: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在本文中,所述(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這些交聯助劑可以以任意方式組合使用,只要它們在輻照下有助于交聯即可。此外,所述交聯助劑的加入量一般為膠乳中干膠重量的0.1-10重量%,優選為0.5-9重量%,更優選為0.7-7重量%。

此外,本發明提供的潤滑油組合物的制備方法還可以包括將添加劑與硅油基礎油乳液和硅橡膠粒子乳液一同進行混合。

所述硅油基礎油乳液中的硅油基礎油以及添加劑的種類已經在上文中有所描述,在此不作贅述。

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硅油基礎油乳液通過往硅油基礎油中加入乳化劑,然后利用乳化設備進行乳化而得到。其中,所述乳化劑的種類可以為本領域的常規選擇,例如,可以選自現有的各種非離子表面活性劑、陽離子表面活性劑、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兩性表面活性劑、聚丙烯酰胺乳化劑、酯類非離子助劑和端羥基封閉的非離子助劑中的至少一種,具體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在此不作贅述。此外,所述乳化設備可以選自乳化攪拌機、膠體磨和均質器中的至少一種。

本發明對所述混合、共破乳和再分散的方式沒有特別地限定,只要能夠使得硅橡膠粒子有效分散在硅油基礎油中、從而得到以硅油基礎油作為連續相并且以硅橡膠粒子為分散相的潤滑油組合物即可。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混合、共破乳和再分散的方式包括:(1)將所述硅橡膠粒子乳液加入所述硅油基礎油乳液中并通過機械攪拌混合,使得所述硅橡膠粒子乳液分散在所述硅油基礎油乳液中,得到初步分散的組合物;(2)將所述初步分散的組合物進行共破乳,然后去除其中的水分,得到破乳液;(3)將所述破乳液進行再分散,直至分散后的硅橡膠粒子的平均粒徑達到20-2000nm的范圍內、優選達到50-1000nm的范圍內、更優選達到70-500nm的范圍內。通過這種優選的混合、共破乳和再分散的方式能夠使得硅橡膠粒子以原始粒徑分散在硅油基礎油中,得到的潤滑油組合物的粘溫性能更佳。

步驟(1)中所述的機械攪拌混合可以在現有的各種機械混合設備中進行,例如,可以在高速攪拌機、捏合機等機械混合設備中進行。本發明對所述機械攪拌混合的條件也沒有特別地限制,只要在使通過輻照交聯方法制備 的具有交聯結構的硅橡膠粒子乳液和硅油基礎油乳液的性能沒有任何變化的前提下,使通過輻照交聯方法制備的具有交聯結構的硅橡膠粒子乳液分散或懸浮于硅油基礎油乳液中即可,對此本領域技術人員均能知悉,在此不作贅述。

本發明對步驟(2)中共破乳的方式沒有特別地限定,例如,可以采用加破乳劑、離心分離、加熱攪拌、冷凍干燥和真空烘干中的至少一種進行共破乳。

步驟(3)中所述的再分散可以在均化器、玻珠研磨機、三輥研磨機、單螺桿擠出機、多螺桿擠出機、捏合機、溶解器和超聲波分散器中的至少一種混合設備中進行,優選在均化器、三輥研磨機和超聲波分散器中進行,這三種優選的混合設備具有加工產量高、混合效果好、后續清潔比較簡單的優點。最優選地,步驟(3)中所述的再分散在均化器中進行。在分散過程中,根據不同的分散質量要求,需要將樣品循環冷卻,再反復通過混合設備進行多次分散,直至分散在硅油基礎油中的硅橡膠粒子的平均粒徑達到20-2000nm范圍內,優選達到50-1000nm范圍內,更優選達到70-500nm范圍內。此外,本發明對所述再分散的條件沒有特別地限定,只要使得硅油基礎油和硅橡膠粒子在分散過程中性能不發生破壞,并使得硅橡膠粒子的粒徑達到20-2000nm、優選達到50-1000nm、更優選達到70-500nm即可,對此本領域技術人員均能知悉,在此不作贅述。

本發明還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制備得到的潤滑油組合物。

以下將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

(一)實施例及對比例中所用的原料如下:

二甲基硅油乳液,北京海貝思公司生產,二甲基硅油含量為35重量%,黏度為350cp(1cp=1mPa.s)。

二甲基硅油乳液,北京海貝思公司生產,二甲基硅油含量為35重量%, 黏度為500cp。

二甲基硅橡膠乳液,中國石化生產,牌號為vp-661,固含量為35重量%,凝膠含量為88重量%,其中硅橡膠的平均粒徑為100nm,在顯微鏡下觀察,該二甲基硅橡膠乳液中的二甲基硅橡膠粒子內沒有發現分層、分相現象。該二甲基硅橡膠乳液是通過往1kg二甲基硅橡膠膠乳添加15g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攪拌1小時混合均勻,之后通過鈷源輻照得到,輻照劑量20Mrad。

過氧化物交聯二甲基硅橡膠乳液按照專利CN1840622A公開的方法進行制備得到,橡膠膠乳是二甲基硅橡膠膠乳(與制備二甲基硅橡膠乳液vp-661所采用的二甲基硅橡膠膠乳相同),采用的交聯劑為過氧化二異丙苯(DCP),最終獲得的過氧化物交聯二甲基硅橡膠粒子乳液中二甲基硅橡膠粒子的平均粒徑100nm,固含量為35重量%,凝膠含量為88重量%。

(二)以下實施例和對比例中的潤滑油組合物的粘度:采用HAAKE RheoStress RS300流變儀(附帶TC501溫控裝置)、C60/1°Ti模塊進行測定,分別測試40℃、60℃、80℃、100℃下的粘度。

實施例1

該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提供的潤滑油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將100重量份350cp的二甲基硅油乳液和1重量份二甲基硅橡膠乳液vp-661混合并進行機械攪拌均勻,然后在95℃的油浴中高速攪拌(攪拌速度為10000rpm/min,下同)6小時進行共破乳,然后去除其中的水,得到破乳液。將上述破乳液在高壓均質機中均化循環三次,均質壓力均為100MPa,得到潤滑油組合物,其粘度見表1。

實施例2

該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提供的潤滑油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將100重量份350cp的二甲基硅油乳液和3重量份二甲基硅橡膠乳液vp-661混合并進行機械攪拌均勻,然后在95℃的油浴中高速攪拌6小時進行共破乳,然后去除其中的水,得到破乳液。將上述破乳液在高壓均質機中均化循環三次,均質壓力均為100MPa,得到潤滑油組合物,其粘度見表1。

實施例3

該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提供的潤滑油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將100重量份350cp的二甲基硅油乳液和5重量份二甲基硅橡膠乳液vp-661混合并進行機械攪拌均勻,然后在95℃的油浴中高速攪拌6小時進行共破乳,然后去除其中的水,得到破乳液。將上述破乳液在高壓均質機中均化循環三次,均質壓力均為100MPa,得到潤滑油組合物,其粘度見表1。

實施例4

該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提供的潤滑油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將100重量份350cp的二甲基硅油乳液和7.5重量份二甲基硅橡膠乳液vp-661混合并進行機械攪拌均勻,然后在95℃的油浴中高速攪拌6小時進行共破乳,然后去除其中的水,得到破乳液。將上述破乳液在高壓均質機中均化循環三次,均質壓力均為100MPa,得到潤滑油組合物,其粘度見表1。

實施例5

該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提供的潤滑油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將100重量份350cp的二甲基硅油乳液和10重量份二甲基硅橡膠乳液vp-661混合并進行機械攪拌均勻,然后在95℃的油浴中高速攪拌6小時進 行共破乳,然后去除其中的水,得到破乳液。將上述破乳液在高壓均質機中均化循環三次,均質壓力均為100MPa,得到潤滑油組合物,其粘度見表1。

實施例6

該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提供的潤滑油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將100重量份500cp的二甲基硅油乳液和1重量份二甲基硅橡膠乳液vp-661混合并進行機械攪拌均勻,然后在95℃的油浴中高速攪拌6小時進行共破乳,然后去除其中的水,得到破乳液。將上述破乳液在高壓均質機中均化循環三次,均質壓力均為100MPa,得到潤滑油組合物,其粘度見表2。

實施例7

該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提供的潤滑油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將100重量份500cp的二甲基硅油乳液和3重量份二甲基硅橡膠乳液vp-661混合并進行機械攪拌均勻,然后在95℃的油浴中高速攪拌6小時進行共破乳,然后去除其中的水,得到破乳液。將上述破乳液在高壓均質機中均化循環三次,均質壓力均為100MPa,得到潤滑油組合物,其粘度見表2。

實施例8

該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提供的潤滑油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將100重量份500cp的二甲基硅油乳液和5重量份二甲基硅橡膠乳液vp-661混合并進行機械攪拌均勻,然后在95℃的油浴中高速攪拌6小時進行共破乳,然后去除其中的水,得到破乳液。將上述破乳液在高壓均質機中均化循環三次,均質壓力均為100MPa,得到潤滑油組合物,其粘度見表2。

對比例1

該對比例用于說明參比的潤滑油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按照實施例8的方法制備潤滑油組合物,不同的是,將5重量份二甲基硅橡膠乳液vp-661用5重量份的過氧化物交聯二甲基硅橡膠乳液替代,得到參比潤滑油組合物,其粘度見表2。

實施例9

該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提供的潤滑油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將100重量份500cp的二甲基硅油乳液和7.5重量份二甲基硅橡膠乳液vp-661混合并進行機械攪拌均勻,然后在95℃的油浴中高速攪拌6小時進行共破乳,然后去除其中的水,得到破乳液。將上述破乳液在高壓均質機中均化循環三次,均質壓力均為100MPa,得到潤滑油組合物,其粘度見表2。

實施例10

該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提供的潤滑油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將100重量份500cp的二甲基硅油乳液和10重量份二甲基硅橡膠乳液vp-661混合并進行機械攪拌均勻,然后在95℃的油浴中高速攪拌6小時進行共破乳,然后去除其中的水,得到破乳液。將上述破乳液在高壓均質機中均化循環三次,均質壓力均為100MPa,得到潤滑油組合物,其粘度見表2。

表1

表2

從實施例8與對比例1的對比可以看出,與含有通過過氧化物交聯得到的硅粉末橡膠粒子的潤滑油組合物相比,含有通過輻照交聯方法得到的具有交聯結構的硅粉末橡膠粒子的潤滑油組合物在低溫時(40℃)粘度更低,而在高溫時(100℃)粘度更高,因此,本發明提供的潤滑油組合物具有更好的粘溫性能,從而具有更好的低溫泵送和流動性能,有利于機械設備的冷啟動,而在高溫下也有利于形成較厚的油膜,降低表面摩擦,提高潤滑效果,同時可適應更寬的溫度使用范圍,并且能夠減小摩擦,節能效果更佳。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發明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征,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本發明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此外,本發明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發明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發明所公開的內容。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