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潤滑油多功能添加劑,屬于潤滑油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潤滑油是用在各種類型汽車、機械設備上以減少摩擦,保護機械及加工件的液體或半固體潤滑劑,主要起潤滑、輔助冷卻、防銹、清潔、密封和緩沖等作用。只要是應用于兩個相對運動的物體之間,而可以減少兩物體因接觸而產生的磨擦與磨損之功能,即為潤滑油。潤滑油一般由基礎油和添加劑兩部分組成。基礎油是潤滑油的主要成分,決定著潤滑油的基本性質,添加劑則可彌補和改善基礎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賦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潤滑油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的潤滑油添加劑,其性能單一,有必要采用合適的方式予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潤滑油多功能添加劑,以便更好地實現潤滑油多功能添加劑的使用功能,使產品較好的性能,改善產品使用性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潤滑油多功能添加劑,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雙酚F型環氧樹脂26~30份、偏苯三甲酸三辛酯24~28份、聚-4-甲基-1-戊烯24~28份、乙酸丁酯22~26份、丙酸戊酯24~28份、二乙二醇乙醚24~28份、丙酸異丁酯22~26份、甲基苯胺24~28份、氰乙基纖維素24~28份、硼砂粉末22~26份、熊果甘22~26份、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22~26份、三氧化鉬粉末24~28份、石棉粉22~26份、石墨粉20~24份、四水八硼酸二鈉24~28份、松煙墨22~26份、鈦酸鋇粉末20~24份、碳化鈣粉末22~26份、碳化硅粉末20~24份、六氫化鄰苯二甲酸酐20~24份、磷酸三甲酯20~24份、聚丙烯腈纖維18~22份、二鹽基性硬脂酸鉛14~18份、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12~16份、聚苯乙烯磺酸鈉12~16份、甘油硬脂酸酯12~16份、硬脂酸季戊四醇酯12~16份、異辛酸12~16份、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12~16份。
進一步地,上述潤滑油多功能添加劑,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雙酚F型環氧樹脂26份、偏苯三甲酸三辛酯24份、聚-4-甲基-1-戊烯24份、乙酸丁酯22份、丙酸戊酯24份、二乙二醇乙醚24份、丙酸異丁酯22份、甲基苯胺24份、氰乙基纖維素24份、硼砂粉末22份、熊果甘22份、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22份、三氧化鉬粉末24份、石棉粉22份、石墨粉20份、四水八硼酸二鈉24份、松煙墨22份、鈦酸鋇粉末20份、碳化鈣粉末22份、碳化硅粉末20份、六氫化鄰苯二甲酸酐20份、磷酸三甲酯20份、聚丙烯腈纖維18份、二鹽基性硬脂酸鉛14份、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12份、聚苯乙烯磺酸鈉12份、甘油硬脂酸酯12份、硬脂酸季戊四醇酯12份、異辛酸12份、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12份。
進一步地,上述潤滑油多功能添加劑,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雙酚F型環氧樹脂28份、偏苯三甲酸三辛酯26份、聚-4-甲基-1-戊烯26份、乙酸丁酯24份、丙酸戊酯26份、二乙二醇乙醚26份、丙酸異丁酯24份、甲基苯胺26份、氰乙基纖維素26份、硼砂粉末24份、熊果甘24份、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24份、三氧化鉬粉末26份、石棉粉24份、石墨粉22份、四水八硼酸二鈉26份、松煙墨24份、鈦酸鋇粉末22份、碳化鈣粉末24份、碳化硅粉末22份、六氫化鄰苯二甲酸酐22份、磷酸三甲酯22份、聚丙烯腈纖維20份、二鹽基性硬脂酸鉛16份、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14份、聚苯乙烯磺酸鈉14份、甘油硬脂酸酯14份、硬脂酸季戊四醇酯14份、異辛酸14份、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14份。
進一步地,上述潤滑油多功能添加劑,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雙酚F型環氧樹脂30份、偏苯三甲酸三辛酯28份、聚-4-甲基-1-戊烯28份、乙酸丁酯26份、丙酸戊酯28份、二乙二醇乙醚28份、丙酸異丁酯26份、甲基苯胺28份、氰乙基纖維素28份、硼砂粉末26份、熊果甘26份、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26份、三氧化鉬粉末28份、石棉粉26份、石墨粉24份、四水八硼酸二鈉28份、松煙墨26份、鈦酸鋇粉末24份、碳化鈣粉末26份、碳化硅粉末24份、六氫化鄰苯二甲酸酐24份、磷酸三甲酯24份、聚丙烯腈纖維22份、二鹽基性硬脂酸鉛18份、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16份、聚苯乙烯磺酸鈉16份、甘油硬脂酸酯16份、硬脂酸季戊四醇酯16份、異辛酸16份、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16份。
進一步地,所述硼砂粉末由三種粒徑目數的粉體組成,其粒徑目數分別為30~50目、50~80目、80~100目,上述三種粉體的混合質量比例為3~12∶4~8∶1。
進一步地,所述三氧化鉬粉末由三種粒徑目數的粉體組成,其粒徑目數分別為30~50目、50~80目、80~100目,上述三種粉體的混合質量比例為4~12∶2~8∶1。
進一步地,所述丙酸戊酯的粘度在25℃為120~180mpa.s。
進一步地,所述石棉粉由三種粒徑目數的粉體組成,其粒徑目數分別為20~50目、50~70目、70~90目,上述三種粉體的混合質量比例為2~4∶3~5∶1。
進一步地,所述磷酸三甲酯的粘度在25℃為80~100mpa.s。
進一步地,上述潤滑油多功能添加劑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將所述質量份數的雙酚F型環氧樹脂、偏苯三甲酸三辛酯、聚-4-甲基-1-戊烯、乙酸丁酯、丙酸戊酯、二乙二醇乙醚、丙酸異丁酯、甲基苯胺、氰乙基纖維素、硼砂粉末、熊果甘、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三氧化鉬粉末、石棉粉、石墨粉、四水八硼酸二鈉、松煙墨、鈦酸鋇粉末、碳化鈣粉末、碳化硅粉末予以混合,超聲高速分散,超聲波頻率為20~40KHz,分散速度5000~5400r/min左右,分散時間為30~60min;
(2)加入所述質量份數的六氫化鄰苯二甲酸酐、磷酸三甲酯、聚丙烯腈纖維、二鹽基性硬脂酸鉛、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超聲高速分散,超聲波頻率為20~35KHz,分散速度4800~5200r/min左右,分散時間為30~50min;
(3)加入所述質量份數的聚苯乙烯磺酸鈉、甘油硬脂酸酯、硬脂酸季戊四醇酯、異辛酸、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超聲高速分散,超聲波頻率為20~30KHz,分散速度4600~4800r/min左右,分散時間為20~40min;混合均勻后制得本品。
該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中的潤滑油多功能添加劑,由以下組分組成:雙酚F型環氧樹脂、偏苯三甲酸三辛酯、聚-4-甲基-1-戊烯、乙酸丁酯、丙酸戊酯、二乙二醇乙醚、丙酸異丁酯、甲基苯胺、氰乙基纖維素、硼砂粉末、熊果甘、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三氧化鉬粉末、石棉粉、石墨粉、四水八硼酸二鈉、松煙墨、鈦酸鋇粉末、碳化鈣粉末、碳化硅粉末、六氫化鄰苯二甲酸酐、磷酸三甲酯、聚丙烯腈纖維、二鹽基性硬脂酸鉛、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苯乙烯磺酸鈉、甘油硬脂酸酯、硬脂酸季戊四醇酯、異辛酸、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本發明產品具有較為優越的阻燃、耐酸堿、防霉變抗菌性能,改善了產品性能。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中的潤滑油多功能添加劑,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雙酚F型環氧樹脂26~30份、偏苯三甲酸三辛酯24~28份、聚-4-甲基-1-戊烯24~28份、乙酸丁酯22~26份、丙酸戊酯24~28份、二乙二醇乙醚24~28份、丙酸異丁酯22~26份、甲基苯胺24~28份、氰乙基纖維素24~28份、硼砂粉末22~26份、熊果甘22~26份、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22~26份、三氧化鉬粉末24~28份、石棉粉22~26份、石墨粉20~24份、四水八硼酸二鈉24~28份、松煙墨22~26份、鈦酸鋇粉末20~24份、碳化鈣粉末22~26份、碳化硅粉末20~24份、六氫化鄰苯二甲酸酐20~24份、磷酸三甲酯20~24份、聚丙烯腈纖維18~22份、二鹽基性硬脂酸鉛14~18份、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12~16份、聚苯乙烯磺酸鈉12~16份、甘油硬脂酸酯12~16份、硬脂酸季戊四醇酯12~16份、異辛酸12~16份、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12~16份。
所述硼砂粉末由三種粒徑目數的粉體組成,其粒徑目數分別為30~50目、50~80目、80~100目,上述三種粉體的混合質量比例為3~12∶4~8∶1。
所述三氧化鉬粉末由三種粒徑目數的粉體組成,其粒徑目數分別為30~50目、50~80目、80~100目,上述三種粉體的混合質量比例為4~12∶2~8∶1。
所述丙酸戊酯的粘度在25℃為120~180mpa.s。
所述石棉粉由三種粒徑目數的粉體組成,其粒徑目數分別為20~50目、50~70目、70~90目,上述三種粉體的混合質量比例為2~4∶3~5∶1。
所述磷酸三甲酯的粘度在25℃為80~100mpa.s。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發明。
實施例1
本實施例中的潤滑油多功能添加劑,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雙酚F型環氧樹脂26份、偏苯三甲酸三辛酯24份、聚-4-甲基-1-戊烯24份、乙酸丁酯22份、丙酸戊酯24份、二乙二醇乙醚24份、丙酸異丁酯22份、甲基苯胺24份、氰乙基纖維素24份、硼砂粉末22份、熊果甘22份、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22份、三氧化鉬粉末24份、石棉粉22份、石墨粉20份、四水八硼酸二鈉24份、松煙墨22份、鈦酸鋇粉末20份、碳化鈣粉末22份、碳化硅粉末20份、六氫化鄰苯二甲酸酐20份、磷酸三甲酯20份、聚丙烯腈纖維18份、二鹽基性硬脂酸鉛14份、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12份、聚苯乙烯磺酸鈉12份、甘油硬脂酸酯12份、硬脂酸季戊四醇酯12份、異辛酸12份、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12份。
所述硼砂粉末由三種粒徑目數的粉體組成,其粒徑目數分別為30~50目、50~80目、80~100目,上述三種粉體的混合質量比例為3∶4∶1。
所述三氧化鉬粉末由三種粒徑目數的粉體組成,其粒徑目數分別為30~50目、50~80目、80~100目,上述三種粉體的混合質量比例為4∶2∶1。
所述丙酸戊酯的粘度在25℃為120mpa.s。
所述石棉粉由三種粒徑目數的粉體組成,其粒徑目數分別為20~50目、50~70目、70~90目,上述三種粉體的混合質量比例為2∶3∶1。
所述磷酸三甲酯的粘度在25℃為80mpa.s。
上述潤滑油多功能添加劑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將所述質量份數的雙酚F型環氧樹脂、偏苯三甲酸三辛酯、聚-4-甲基-1-戊烯、乙酸丁酯、丙酸戊酯、二乙二醇乙醚、丙酸異丁酯、甲基苯胺、氰乙基纖維素、硼砂粉末、熊果甘、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三氧化鉬粉末、石棉粉、石墨粉、四水八硼酸二鈉、松煙墨、鈦酸鋇粉末、碳化鈣粉末、碳化硅粉末予以混合,超聲高速分散,超聲波頻率為20kHz,分散速度5400r/min左右,分散時間為60min;
(2)加入所述質量份數的六氫化鄰苯二甲酸酐、磷酸三甲酯、聚丙烯腈纖維、二鹽基性硬脂酸鉛、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超聲高速分散,超聲波頻率為20kHz,分散速度5200r/min左右,分散時間為50min;
(3)加入所述質量份數的聚苯乙烯磺酸鈉、甘油硬脂酸酯、硬脂酸季戊四醇酯、異辛酸、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超聲高速分散,超聲波頻率為20kHz,分散速度4800r/min左右,分散時間為40min;混合均勻后制得本品。
實施例2
本實施例中的潤滑油多功能添加劑,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雙酚F型環氧樹脂28份、偏苯三甲酸三辛酯26份、聚-4-甲基-1-戊烯26份、乙酸丁酯24份、丙酸戊酯26份、二乙二醇乙醚26份、丙酸異丁酯24份、甲基苯胺26份、氰乙基纖維素26份、硼砂粉末24份、熊果甘24份、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24份、三氧化鉬粉末26份、石棉粉24份、石墨粉22份、四水八硼酸二鈉26份、松煙墨24份、鈦酸鋇粉末22份、碳化鈣粉末24份、碳化硅粉末22份、六氫化鄰苯二甲酸酐22份、磷酸三甲酯22份、聚丙烯腈纖維20份、二鹽基性硬脂酸鉛16份、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14份、聚苯乙烯磺酸鈉14份、甘油硬脂酸酯14份、硬脂酸季戊四醇酯14份、異辛酸14份、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14份。
所述硼砂粉末由三種粒徑目數的粉體組成,其粒徑目數分別為30~50目、50~80目、80~100目,上述三種粉體的混合質量比例為8∶6∶1。
所述三氧化鉬粉末由三種粒徑目數的粉體組成,其粒徑目數分別為30~50目、50~80目、80~100目,上述三種粉體的混合質量比例為8∶5∶1。
所述丙酸戊酯的粘度在25℃為150mpa.s。
所述石棉粉由三種粒徑目數的粉體組成,其粒徑目數分別為20~50目、50~70目、70~90目,上述三種粉體的混合質量比例為3∶4∶1。
所述磷酸三甲酯的粘度在25℃為90mpa.s。
上述潤滑油多功能添加劑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將所述質量份數的雙酚F型環氧樹脂、偏苯三甲酸三辛酯、聚-4-甲基-1-戊烯、乙酸丁酯、丙酸戊酯、二乙二醇乙醚、丙酸異丁酯、甲基苯胺、氰乙基纖維素、硼砂粉末、熊果甘、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三氧化鉬粉末、石棉粉、石墨粉、四水八硼酸二鈉、松煙墨、鈦酸鋇粉末、碳化鈣粉末、碳化硅粉末予以混合,超聲高速分散,超聲波頻率為30kHz,分散速度5200r/min左右,分散時間為45min;
(2)加入所述質量份數的六氫化鄰苯二甲酸酐、磷酸三甲酯、聚丙烯腈纖維、二鹽基性硬脂酸鉛、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超聲高速分散,超聲波頻率為27kHz,分散速度5000r/min左右,分散時間為40min;
(3)加入所述質量份數的聚苯乙烯磺酸鈉、甘油硬脂酸酯、硬脂酸季戊四醇酯、異辛酸、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超聲高速分散,超聲波頻率為25kHz,分散速度4700r/min左右,分散時間為30min;混合均勻后制得本品。
實施例3
本實施例中的潤滑油多功能添加劑,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雙酚F型環氧樹脂30份、偏苯三甲酸三辛酯28份、聚-4-甲基-1-戊烯28份、乙酸丁酯26份、丙酸戊酯28份、二乙二醇乙醚28份、丙酸異丁酯26份、甲基苯胺28份、氰乙基纖維素28份、硼砂粉末26份、熊果甘26份、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26份、三氧化鉬粉末28份、石棉粉26份、石墨粉24份、四水八硼酸二鈉28份、松煙墨26份、鈦酸鋇粉末24份、碳化鈣粉末26份、碳化硅粉末24份、六氫化鄰苯二甲酸酐24份、磷酸三甲酯24份、聚丙烯腈纖維22份、二鹽基性硬脂酸鉛18份、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16份、聚苯乙烯磺酸鈉16份、甘油硬脂酸酯16份、硬脂酸季戊四醇酯16份、異辛酸16份、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16份。
所述硼砂粉末由三種粒徑目數的粉體組成,其粒徑目數分別為30~50目、50~80目、80~100目,上述三種粉體的混合質量比例為12∶8∶1。
所述三氧化鉬粉末由三種粒徑目數的粉體組成,其粒徑目數分別為30~50目、50~80目、80~100目,上述三種粉體的混合質量比例為12∶8∶1。
所述丙酸戊酯的粘度在25℃為180mpa.s。
所述石棉粉由三種粒徑目數的粉體組成,其粒徑目數分別為20~50目、50~70目、70~90目,上述三種粉體的混合質量比例為4∶5∶1。
所述磷酸三甲酯的粘度在25℃為100mpa.s。
上述潤滑油多功能添加劑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將所述質量份數的雙酚F型環氧樹脂、偏苯三甲酸三辛酯、聚-4-甲基-1-戊烯、乙酸丁酯、丙酸戊酯、二乙二醇乙醚、丙酸異丁酯、甲基苯胺、氰乙基纖維素、硼砂粉末、熊果甘、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三氧化鉬粉末、石棉粉、石墨粉、四水八硼酸二鈉、松煙墨、鈦酸鋇粉末、碳化鈣粉末、碳化硅粉末予以混合,超聲高速分散,超聲波頻率為40kHz,分散速度5000r/min,分散時間為30min;
(2)加入所述質量份數的六氫化鄰苯二甲酸酐、磷酸三甲酯、聚丙烯腈纖維、二鹽基性硬脂酸鉛、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超聲高速分散,超聲波頻率為35kHz,分散速度4800r/min,分散時間為30min;
(3)加入所述質量份數的聚苯乙烯磺酸鈉、甘油硬脂酸酯、硬脂酸季戊四醇酯、異辛酸、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超聲高速分散,超聲波頻率為30kHz,分散速度4600r/min左右,分散時間為20min;混合均勻后制得本品。
針對實施例1、實施例2和實施例3中的產品和某市售產品進行性能測量,所測得的數據如表1所示。防火阻燃等級測試采用UL94標準。
表1性能測試結果
可見,本發明產品具有較好的耐腐蝕、防火阻燃、防霉變、抗菌性能。
以上所述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