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焦化附屬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焦爐煙道吸力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為了穩定供入焦爐加熱系統的空氣量和煙道吸力,一般設置機、焦側分煙道翻板和總煙道翻板或閘板。機、焦側分煙道翻板分別和自動調節機的操作機構相連結,以便自動調節翻板的開度,保持分煙道吸力的規定值,穩定焦爐的加熱。
現有的焦爐煙道翻板在投用一段時間后易出現翻板軸下端磨損嚴重、翻板卡死、轉動阻力大和調節遲滯等問題,導致焦爐壓力制度紊亂,影響焦爐正常加熱,嚴重的甚至造成煙道吸力不足,焦爐的達產能力受到制約。
當焦爐煙道翻板卡死、轉動阻力大時,需要人工使用撬棍費很大力氣調節翻板開度,甚至動用起重設備將整個翻板架高,但仍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焦爐煙道吸力調節裝置,目的是確保能穩定和準確地調控入爐空氣量和煙道吸力,有利于焦爐溫度和壓力制度的穩定,以滿足煉焦生產對爐溫精準調控的要求。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焦爐煙道吸力調節裝置,包括豎直設置于煙道中的調節翻板和與調節翻板連接且為豎直設置的調節軸,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煙道中且位于所述調節翻板下方的軸底座,軸底座具有讓所述調節軸插入的安裝孔,調節軸內部設有沿軸向延伸的第一油道和沿徑向延伸且使潤滑介質流入安裝孔中的第二油道,第二油道與第一油道和安裝孔連通。
所述調節翻板在所述煙道中并排設置兩個且各個調節翻板分別與一個所述調節軸連接。
所述第二油道設置于所述調節軸的下端且第二油道為沿調節軸的徑向貫穿設置,所述第一油道為從調節軸的上端開始延伸至第二油道處。
所述調節翻板包括沿豎直方向依次設置且相連接的上板體和下板體以及與上板體和下板體連接的扁鋼。
所述扁鋼為豎直設置且沿水平方向設置多個。
所述調節軸的上端設有搬桿,兩個調節軸上所設的搬桿通過連桿連接。
所述的焦爐煙道吸力調節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煙道上且用于對所述調節軸提供支撐的支撐機構。
所述支撐機構包括設置于所述煙道上的煙道蓋板、設置于煙道蓋板上的支撐架、設置于支撐架上的支架蓋板、設置于支架蓋板上的軸承座和設置于軸承座內且套設于所述調節軸上的軸承,軸承座、支架蓋板、支撐架和所述煙道蓋板具有讓調節軸穿過的通孔。
所述支撐架與所述煙道蓋板之間的空隙處填充有耐火纖維氈。
所述軸承座內所設的軸承包括一調心球軸承和一推力球軸承,推力球軸承位于調心球軸承的下方且兩者之間設有一墊塊。
本實用新型的焦爐煙道吸力調節裝置,結構簡單、維修方便,調節翻板的運轉阻力小、輕便靈活、調節精確,從而能穩定和準確地調控入爐空氣量和煙道吸力,有利于焦爐溫度和壓力制度的穩定,滿足煉焦生產對爐溫精準調控的要求;而且本裝置耐磨損、抗煙氣腐蝕性能好,關鍵部件和接觸面能保證潤滑良好,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本說明書包括以下附圖,所示內容分別是:
圖1是本實用新型焦爐煙道吸力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X處放大圖;
圖3是圖2中Y處放大圖;
圖4是上板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中E-E剖視圖;
圖6是下板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6中F-F剖視圖;
圖8是調節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軸承座的剖視圖;
圖10是軸承蓋的剖視圖;
圖11是軸底座的剖視圖;
圖12是搬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13是連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14是指針的結構示意圖;
圖15是煙道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
1、左調節翻板;2、右調節翻板;3、搬桿;4、連桿;5、支撐架;6、支架蓋板;7、煙道蓋板;8、指針;9、煙道;10、扁鋼;11、調節軸;12、軸承;13、軸承座;14、軸承蓋;15、軸底座;16、第二油道;17、內連接螺紋;18、第一油道;19、加油通孔;20、鍵槽;21、墊塊;22、氈圈;23、鉤頭螺栓;24、密封墊圈;25、“凸”形通孔;26、鍵;27、鋼管;28、鉚釘;29、緊固件;30、螺栓通孔;31、密封墊板;32、耐火纖維氈;33、墊圈;34、止動墊圈;35、圓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目的是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實施。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焦爐煙道吸力調節裝置,包括豎直設置于煙道中的調節翻板、與調節翻板連接且為豎直設置的調節軸11和設置于煙道中且位于調節翻板下方的軸底座15。如圖11所示,軸底座15具有讓調節軸11插入的安裝孔,如圖8所示,調節軸11內部設有沿軸向延伸的第一油道18和沿徑向延伸且使潤滑介質流入安裝孔中的第二油道16,第二油道16與第一油道18和安裝孔連通。
具體地說,如圖1所示,調節翻板在煙道中并排設置兩個且各個調節翻板分別與一個調節軸連接,兩個調節翻板分別為左調節翻板1和右調節翻板2。調節翻板包括沿豎直方向依次設置且相連接的上板體和下板體以及與上板體和下板體連接的扁鋼,扁鋼為豎直設置且沿水平方向設置多個,以提高調節翻板的結構強度。
如圖4至圖7所示,上板體和下板體均為鑄造件,上板體和下板體上設置筋和若干螺栓通孔30,上板體和下板體通過螺栓、墊圈和螺母構成的緊固件與調節軸11固定連接,上板體和下板體并通過扁鋼10、鉚釘28連接成一體,以加強調節翻板的整體結構強度。上板體的下端與下板體的上端相連接且上板體和下板體的端部分別設有翻邊,翻邊上設置讓螺栓穿過的螺栓通孔30,通過螺栓、墊圈和螺母構成的緊固件29將上板體和下板體連接成一體。
調節軸11為鑄造件,如圖8所示,調節軸11沿軸向包括依次連接的上圓軸段、扁軸段和下圓軸段,扁軸段為位于調節軸11的中部且為扁形,上圓軸段和下圓軸段為同軸的圓軸部分,上圓軸段和下圓軸段的直徑比扁軸段的厚度尺寸略大。扁軸段上設置兩排對稱的若干螺栓通孔30,扁軸段通過由螺栓、墊圈和螺母構成的緊固件與調節板固定連接。在下圓軸段的下端中心線部位設置一個“一”字形第二油道16,即第二油道16設置于調節軸的下端且第二油道16為沿調節軸的徑向貫穿設置并在調節軸的外壁面上形成讓潤滑介質流出的開口,下圓軸段的下端插入軸底座15時,第二油道16處于軸底座15的安裝孔的中部位置。沿軸的垂直中心線,從軸上端頂部至下端部設置一個第一油道18與第二油道16相連通;在第一油道18的軸頂部位置設一內連接螺紋,用于安裝油杯。
如圖1和圖2所示,調節軸11的上端設有搬桿3和指針8,兩個調節軸11上所設的搬桿3通過連桿4連接,實現聯動。搬桿3和指針8與調節軸11通過鍵連接,如圖8、圖12和圖14所示,在調節軸11的上端部設有一鍵槽20,與搬桿3和指針8上設置的鍵槽20相匹配。
本的焦爐煙道吸力調節裝置還包括設置于煙道的頂部且用于對調節軸提供支撐的支撐機構,如圖2和圖3所示,該支撐機構包括設置于煙道上的煙道蓋板7、設置于煙道蓋板7上的支撐架5、設置于支撐架5上的支架蓋板6、設置于支架蓋板6上的軸承座13、設置于軸承座13上的軸承蓋14和設置于軸承座13內且套設于調節軸上的軸承12,軸承座13、軸承蓋14、支架蓋板6、支撐架5和煙道蓋板7具有讓調節軸11穿過的通孔。
如圖2和圖3所示,軸承座13內所設的軸承12包括一個調心球軸承和一個推力球軸承,推力球軸承位于調心球軸承的下方且兩者之間設有一個墊塊21,墊塊21具有讓調節軸11穿過的中心孔1,調心球軸承上并依次設有止動墊圈34和園螺母35。
如圖3和圖9所示,軸承座13是一帶翻邊底座和四個三角形筋板的圓形鑄造件,翻邊底座上等距設置四個螺栓通孔30,通過螺栓、墊圈和螺母構成的緊固件29和密封墊圈24將軸承座固定在支架蓋板6上;軸承座上沿等距設置四個螺栓孔,通過由螺栓、墊圈和螺母構成的緊固件29和密封墊圈24將軸承蓋14固定在軸承座上;軸承座的一側設置一45°角的加油通孔19,通孔上部位置設一內連接螺紋17,用于安裝油杯;軸承座的內側沿豎直方向依次設有四種不同直徑的孔洞,用于放置止動墊圈34、調心球軸承、墊塊21和推力球軸承,軸承座內側下部設一溝槽,用于放置氈圈22。
如圖3和圖10所示,軸承蓋14為圓形翻邊底座的鑄造件,蓋的內側設有上小下大的兩種不同直徑的孔洞,蓋內側上部設一溝槽,用于放置氈圈22;翻邊底座等距對稱設置螺栓通孔30,通過由螺栓、墊圈和螺母構成的緊固件和密封墊圈24將軸承蓋固定在軸承座13上。
如圖1和圖11所示,軸底座15是安裝在煙道底部的預埋件,軸底座15是一個帶四方形翻邊底座的圓筒形鑄造件,其中心處所設的安裝孔的直徑略大于調節軸11下端的直徑。
如圖2和圖12所示,搬桿3為鋼構件,安裝在調節軸11的端頭部位。搬桿的頭部是一帶內孔的圓柱形加工件,內孔的一側設有鍵槽20;搬桿的把手為加工件,分上把手、下把手,把手的中部和尾部各設一通孔30,中部通孔用于插勾頭螺栓23,尾部通孔用于插銷軸;搬桿的頭部與把手之間通過焊接聯接;左搬桿的上把手兩孔之間設一“凸”形通孔25,用于插止擋件,防止翻板向反方向調節,“凸”形部分是焊接在把手上的圓形加工件。
搬桿3通過鍵26、勾頭螺栓23被定位鎖緊在調節軸11上。左搬桿和右搬桿通過銷軸與連桿4相聯,連桿4與自動調節機相連結。見圖1、圖8。
如圖13所示,連桿4是一加工件,兩端頭部為半圓形,連桿4的兩端中心線位置各設一通孔30,連桿4的兩端通過銷軸、墊圈和開口銷與兩個搬桿3轉動連接,構成連桿機構,可以實現兩個調節翻板的聯動。
如圖2所示,支架5是用槽鋼制作的長方形加工件,支架的上沿與下沿的四個邊設有若干等距螺栓通孔30,上沿通孔30通過螺栓、墊圈、螺母和密封墊板31將支架蓋板6固定在支架上,下沿通孔30通過由地腳螺栓、墊圈和螺母構成的緊固件將支架固定在煙道蓋板7上;裝配時,支架內部與煙道蓋板7之間的空隙處填滿耐火纖維氈32。
如圖2和圖3所示,支架蓋板6是用鋼板與法蘭制作的長方形鋼構件,在支架蓋板的兩端中心線位置各設一圓孔,圓孔的直徑略大于園軸11的直徑,在圓孔的四周設有若干梯形筋板,筋板的頂部設一直徑大于圓孔的法蘭26,筋板頭部之間的距離與法蘭26直徑相同;筋板與蓋板、法蘭與筋板之間是通過焊接連接成一整體;在蓋板的四個邊設有孔距與支架5孔距對應的螺栓通孔30,通過由螺栓、墊圈和螺母構成的緊固件和密封墊板31將支架蓋板固定在支架5上。
如圖2、圖3和圖15所示,煙道蓋板7是用鋼板和鋼管制作的長方形鋼構件,在蓋板的兩端中心線位置各設一圓孔,圓孔的直徑大于調節軸11的直徑,在圓孔上焊接一同心的內徑相同的鋼管27,鋼管27的高度略小于支撐架5的高度。
如圖14所示,指針8為一加工件,指針的尾部為一半圓形,與尾部銜接部分是一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一角為指針頭部;指針的尾部設一直徑略大于調節軸11端頭部直徑的圓孔,圓孔的一側設有一鍵槽20,鍵槽20寬度與軸11端頭上的鍵槽20寬度相同,指針安裝于調節軸11的端頭部。
如圖3所示,墊塊21為一厚鋼板加工件,墊塊為圓形,中心部位為一圓孔,圓孔直徑與軸承12的內徑相同,墊塊的外圍上沿呈一坡形;裝配時,墊塊設置于上、下兩個軸承12之間。
如圖3所示,墊圈33為一厚鋼板加工件,為圓圈形,內徑略大于調節軸11上端頭部的直徑;裝配時,墊圈設置于搬桿3之下、軸承蓋14之上。
本實用新型的焦爐煙道吸力調節裝置具有如下的優點:
1、兩個調節翻板的組合設計,使單個調節翻板的自身重量減輕50%左右。由于重量降低,調節翻板的運轉阻力小,更加輕便靈活,翻板開度易于調控。
2、結構簡單,便于維修。正常使用時,兩個調節翻板之間通過連桿聯成一個整體運轉,當運轉阻力增大、調節遲滯或卡死不動時,可將其中一個調節翻板的搬桿與連桿脫開進行單獨處理,由于單個調節翻板的重量較輕,故處理起來相對容易、簡單。另外,只要其中一個調節翻板能靈活轉動,就不會對煙道吸力造成大的影響,不會影響焦爐的正常加熱。
3、調節軸11、軸底座15采用1Cr13材質,可提高調節軸11、軸底座15的耐磨損、抗煙氣腐蝕的性能,能延長本裝置的使用壽命。
4、本裝置耐磨損、抗煙氣腐蝕性能好,關鍵部件和接觸面能保證潤滑良好,使用壽命長。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