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適應性脫除重烴的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高適應性脫除重烴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當裝置為雙塔流程時,S1、吸附過程;S2、再生過程;S3、冷吹過程;S4、吸附塔A進行再生和冷吹過程,吸附塔B進行吸附過程;S5、交替循環進行吸附、再生和冷吹過程;當裝置為三塔流程時,A、吸附過程;B、冷吹過程;C、再生過程;D、吸附塔A進行再生過程,吸附塔B進行吸附過程,吸附塔C進行冷吹過程;E、吸附塔A進行冷吹過程,吸附塔B進行再生過程,吸附塔C進行吸附過程;F、交替循環進行吸附、再生、冷吹過程。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適應性強、操作簡單,適合天然氣組分中重烴含量波動范圍很大的工況,能對天然氣中組分變化作出快速反應,提高液化工廠長時間穩定運行的能力。
【專利說明】
一種高適應性脫除重烴的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天然氣脫除重烴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高適應性脫除重烴的工藝。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用于天然氣液化裝置的天然氣主要有管輸天然氣和非常規天然氣(焦爐煤氣、沼氣等),由于管輸天然氣中含有重烴且國內的管輸天然氣組分變化頻繁,在其液化過程中經常遇見重烴在冷箱內凝結使冷箱凍堵,嚴重影響了天然氣液化工廠的穩定正常運行,還可能導致安全事故。因此,脫除天然氣中的重烴,保證進入液化單元的天然氣中重烴含量滿足液化要求具有重要的安全及經濟價值。
[0003]考慮到目前國內的天然氣液化裝置的特點,即采用吸附及低溫分離相結合的脫重烴工藝方法得到了最廣泛的應用(詳見專利CN201410280330.0、CN201310728979.X、 CN201380016729.1),其優點是工藝簡單,對于裝置規模小、氣源組分相對穩定且重烴總量 (C5+含量)偏低的液化裝置,可以有效降低設備投資,且能夠有效去除造成冷箱“凍堵”的組分。但是,對于氣源組分波動較大且重烴含量較多液化裝置而言,其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1.由于吸附劑的裝填量是按照重烴含量設計值設計,無法適應重烴含量超過設計值的原料天然氣組分。
[0004]2.無法對氣源組分快速變化進行快速響應,造成因重烴穿透吸附塔造成冷箱冷劑回路“凍堵”。如因“凍堵”停車,對冷箱升溫解凍,會造成裝置停產、大量天然氣放火炬等嚴重的經濟損失和資源浪費。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高適應性脫除重烴的工藝,通過設置預冷器和常溫吸附系統,采用先冷凝后吸附的方式實現脫除天然氣中的重烴,使進入吸附塔中天然氣的重烴含量不隨著原料氣中重烴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使脫除重烴后天然氣滿足天然氣液化的要求,防止冷箱凍堵,提高液化裝置的穩定運行能力,適合原料天然氣中重烴含量較高且波動范圍較大的工況。
[0006]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當吸附塔組包括吸附塔A和吸附塔B時:一種高適應性脫除重烴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51、吸附過程:原料天然氣通過原料天然氣通道先經過預冷器冷卻至-60?10°C,然后進入原料氣分離器實現原料天然氣中重烴的初步分離,液體部分經原料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進入預冷器內復溫后通過原料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進入重烴貯槽,氣體部分由原料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進入預冷器內復溫,再進入吸附塔A中進行吸附,脫除重烴后的氣體進入凈化氣出口管道,預冷器所需冷量由通過制冷劑管道的制冷劑提供;52、再生過程:再生氣經過再生氣加熱器升溫至200?280°C后進入吸附塔B中,使吸附塔B中的吸附劑升溫,同時吸附塔B中的重烴被解析出來,解析氣經再生氣冷卻器冷卻至5?60°C,再進入預冷器冷卻至-60?10°C,冷卻后的解析氣進入再生氣分離器中進行氣液分離,液體部分經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進入預冷器復溫后通過再生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進入重烴貯槽,氣體部分由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進入預冷器復溫到常溫;53、冷吹過程:冷吹氣進入吸附塔B,從吸附塔B出來的冷吹氣進入再生氣冷卻器冷卻至 5?6(TC,再進入預冷器冷卻至-60?10°C,冷卻后的冷吹氣進入再生氣分離器中進行氣液分離,液體部分經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進入預冷器復溫后通過再生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進入重烴貯槽,氣體部分由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進入預冷器復溫到常溫;54、吸附塔A進行再生和冷吹過程,吸附塔B進行吸附過程;55、吸附塔A、B交替循環進行吸附、再生和冷吹過程。
[0007]所述的再生氣在復溫后的原料天然氣中取得后進入再生氣取氣管道,然后再生氣進入再生加熱管道并由再生氣加熱器加熱后進入處于再生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冷吹氣由在復溫后的原料天然氣中取得后進入再生氣取氣管道直接進入處于冷吹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出來的氣體,復溫后通過復溫后再生氣管道與復溫后原料天然氣在復溫后原料氣管道中匯合。
[0008]所述的再生氣在凈化氣中取得后進入再生氣取氣管道,然后再生氣進入再生氣加熱管道并由再生氣加熱器加熱后進入處于再生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冷吹氣在凈化氣中取得后進入再生氣取氣管道直接進入處于冷吹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出來的氣體,復溫后通過復溫后再生氣管道經過再生氣壓縮機壓縮后與復溫后原料天然氣在復溫后原料氣管道中匯合。
[0009]所述的再生氣在凈化氣中取得后進入再生氣取氣管道,然后再生氣進入再生氣加熱管道并由再生氣加熱器加熱后進入處于再生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冷吹氣在凈化氣中取得后進入再生氣取氣管道直接進入處于冷吹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出來的氣體,復溫后通過復溫后再生氣管道排至原料天然氣壓縮機入口或作其他用途。
[0010]當吸附塔組包括吸附塔A、吸附塔B和吸附塔C時:一種高適應性脫除重烴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A、吸附過程:原料天然氣通過原料天然氣通道先經過預冷器冷卻至-60?10°C,然后進入原料氣分離器實現原料天然氣中重烴的初步分離,液體部分由原料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進入預冷器內復溫后通過原料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排入重烴貯槽,氣體部分由原料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進入預冷器內復溫,再進入吸附塔A中進行吸附,脫除重烴后的氣體進入凈化氣出口管道,預冷器所需冷量由通過制冷劑管道的制冷劑提供;B、再生過程:冷吹氣經過再生氣加熱器升溫至200?280°C后進入吸附塔C中,使吸附塔 C中的吸附劑升溫,同時吸附塔C中的重烴被解析出來,解析氣經再生氣冷卻器冷卻至5?60 °C,再進入預冷器冷卻至-60?10°C,冷卻后的解析氣進入再生氣分離器中進行氣液分離, 液體部分經過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進入預冷器復溫后通過再生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進入重烴貯槽,氣體部分由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進入預冷器復溫到常溫;C、冷吹過程:冷吹氣進入吸附塔B對吸附劑及材料進行降溫,從吸附塔B出來的冷吹氣通過再生氣加熱管道進入再生氣加熱器加熱后作為再生氣;D、吸附塔A進行再生過程,吸附塔B進行吸附過程,吸附塔C進行冷吹過程;E、吸附塔A進行冷吹過程,吸附塔B進行再生過程,吸附塔C進行吸附過程;F、吸附塔A、吸附塔B、吸附塔C交替循環進行吸附、再生、冷吹過程。
[0011]所述的冷吹氣在復溫后的原料天然氣中取得后通過再生氣取氣管道直接進入處于冷吹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再生氣由從冷吹過程吸附塔出來的冷吹氣通過再生氣加熱管道進入再生氣加熱器加熱后進入處于再生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出來的氣體,復溫后與復溫后原料天然氣在復溫后原料氣管道中匯合。
[0012]所述的冷吹氣在凈化氣中取得后通過再生氣取氣管道直接進入處于冷吹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再生氣從冷吹過程吸附塔出來的冷吹氣通過再生氣加熱管道進入再生氣加熱器加熱后進入處于再生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出來的氣體, 復溫后經過再生氣壓縮機壓縮后與復溫后原料天然氣在復溫后原料氣管道匯合。
[0013]所述的冷吹氣在凈化氣中取得后通過再生氣取氣管道直接進入處于冷吹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再生氣從冷吹過程吸附塔出來的冷吹氣通過再生氣加熱管道進入再生氣加熱器加熱后進入處于再生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出來的氣體, 復溫后排至原料天然氣壓縮機入口或作其他用途。
[0014]所述制冷劑管道內流通介質是混合冷劑、丙烷、氟利昂或氨中的任意一種。
[0015]所述的混合冷劑為氮氣、甲烷、乙烯、乙烷、丙烷、丙烯、異戊烷、丁烷中的二種及二種以上的混合物質。
[0016]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1、利用先冷凝后吸附相結合的脫重烴工藝,能大范圍適應重烴的變化,同時天然氣預冷及再生氣冷卻是一獨立過程,不受其他因素影響,能對氣源組分快速變化進行快速響應, 最大程度的保證液化系統的穩定運行。
[0017]2、再生氣體經再生氣冷卻器及預冷器冷卻后分離再生氣中含有的重烴,可使再生氣體返回工藝氣體中時不會攜帶過多的重烴,降低了脫重烴塔的負荷,減小裝置投資。
[0018]3、采用兩塔流程時,設備及程控閥較少降低了設備投資。
[0019]4、采用三塔流程時,吹冷時可將已加熱的吸附塔的熱量轉移至下一塔,降低系統能耗。【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發明第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第二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第三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第四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第五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第六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_吸附塔A,2-吸附塔B,3-吸附塔C,4-再生氣加熱器,5-再生氣冷卻器,6-預冷器,7-原料氣分離器,8-再生氣分離器,9-原料天然氣管道,10-原料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1-原料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2-復溫后原料氣管道,13-再生氣取氣管道,14-再生氣加熱管道,15-凈化氣出口管道,16-再生氣分離器入口管道,17-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8-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9-制冷劑管道,20-再生氣流量控制閥,21-原料氣預冷后管道,22-再生氣壓縮機,23-復溫后再生氣管道,24-再生氣出吸附塔管道。【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〇〇22]【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當吸附塔組包括吸附塔A1和吸附塔B2時:該高適應性脫除重烴的裝置,包括吸附塔組、再生氣冷卻器5、預冷器6、原料氣分離器7、再生氣分離器8和制冷劑管道19,所述的吸附塔組包括吸附塔A1和吸附塔B2,吸附塔A1與吸附塔B2并聯設置,原料天然氣管道9 與預冷器6連通,預冷器6與原料氣分離器7的上部通過原料氣預冷后管道21連通,原料氣分離器7的底部與原料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0的一端連接,原料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0 的另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原料氣分離器7的頂部與原料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1的一端連接,原料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1另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復溫后原料氣管道12的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復溫后原料氣管道12的另一端與吸附塔A1和吸附塔B2的入口連通,吸附塔A1和吸附塔B2的出口還分別連接有凈化氣出口管道15和再生氣出吸附塔管道24,凈化氣出口管道15與凈化氣收集裝置連通,再生氣出吸附塔管道24另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再生氣出吸附塔管道24的管路上還設置有再生氣冷卻器5,再生氣分離器入口管道16的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再生氣分離器入口管道16的另一端與再生氣分離器8的上部連接,再生氣分離器8的底部與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8的一端連接,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8的另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再生氣分離器8的頂部與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的一端連接,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另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復溫后再生氣管道23的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復溫后再生氣管道23的另一端與復溫后原料氣管道12連接,制冷劑管道19與預冷器6連通,并為預冷器6提供冷量,所述的復溫后原料氣管道12的管路上設置有再生氣流量控制閥 20,所述的原料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0經過預冷器6的管路上設置有原料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所述的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8經過預冷器6的管路上設置有再生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〇〇23]還包括再生氣取氣管道13,再生氣取氣管道13—端與復溫后原料氣管道12連接, 再生氣取氣管道13另一端與吸附塔A1和吸附塔B2的入口連接,再生氣取氣管道13上還設置有再生氣加熱管道14,再生氣加熱管道14的管路上設置有再生氣加熱器4。
[0024]—種高適應性脫除重烴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51、吸附過程:原料天然氣通過原料天然氣通道9先經過預冷器6冷卻至-60?10°C,然后進入原料氣分離器7實現原料天然氣中重烴的初步分離。液體部分由原料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0進入預冷器6內復溫后通過原料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進入重烴貯槽,氣體部分由原料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1進入預冷器6內復溫,再進入吸附塔A1中進行吸附,脫除重烴后的氣體進入凈化氣出口管道15,預冷器6所需冷量由通過制冷劑管道19的制冷劑提供;52、再生過程:再生氣經過再生氣加熱器4升溫至200?280°C后進入吸附塔B2中,使吸附塔B2中的吸附劑升溫,同時吸附塔B2中的重烴被解析出來,解析氣經再生氣冷卻器5冷卻至5?60°C,再進入預冷器6冷卻至-60?10°C,冷卻后的解析氣進入再生氣分離器8中進行氣液分離,液體部分經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8進入預冷器6復溫后通過再生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進入重烴貯槽,氣體部分由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進入預冷器6復溫到常溫;53、冷吹過程:冷吹氣進入吸附塔B2,從吸附塔B2出來的冷吹氣進入再生氣冷卻器5冷卻至5?60°C,再進入預冷器6冷卻至-60?10°C,冷卻后的冷吹氣進入再生氣分離器8中進行氣液分離,液體部分經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8進入預冷器6復溫后通過再生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進入重烴貯槽,氣體部分由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進入預冷器6復溫到常溫;54、吸附塔A1進行再生和冷吹過程,吸附塔B2進行吸附過程;55、吸附塔A1、B2交替循環進行吸附、再生和冷吹過程。
[0025]所述的再生氣在復溫后的原料天然氣中取得后進入再生氣取氣管道13,然后再生氣進入再生加熱管道14并由再生氣加熱器4加熱后進入處于再生狀態的吸附塔,所述的冷吹氣在復溫后的原料天然氣中取得后進入再生氣取氣管道13直接進入處于冷吹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來的氣體復溫后通過復溫后再生氣管道23與復溫后原料天然氣在管道12中匯合。
[0026]【實施例二】:如圖2所示,當吸附塔組包括吸附塔A1和吸附塔B2時:該高適應性脫除重烴的裝置,包括吸附塔組、再生氣冷卻器5、預冷器6、原料氣分離器7、再生氣分離器8和制冷劑管道19,所述的吸附塔組包括吸附塔A1和吸附塔B2,吸附塔A1與吸附塔B2并聯設置,原料天然氣管道9 與預冷器6連通,預冷器6與原料氣分離器7的上部通過原料氣預冷后管道21連通,原料氣分離器7的底部與原料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0的一端連接,原料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0 的另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原料氣分離器7的頂部與原料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1的一端連接,原料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1與預冷器6連接,復溫后原料氣管道12的一端與預冷器6 連接,復溫后原料氣管道12的另一端與吸附塔A1和吸附塔B2的入口連通,吸附塔A1和吸附塔B2的出口還分別連接有凈化氣出口管道15和再生氣出吸附塔管道24,凈化氣出口管道15 與凈化氣收集裝置連通,再生氣出吸附塔管道24另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再生氣出吸附塔管道24的管路上還設置有再生氣冷卻器5,再生氣分離器入口管道16的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 再生氣分離器入口管道16的另一端與再生氣分離器8的上部連通,再生氣分離器8的底部與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8的一端連接,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8的另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再生氣分離器8的頂部與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的一端連接,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另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復溫后再生氣管道23的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復溫后再生氣管道23的另一端與復溫后原料氣管道12連接,制冷劑管道19與預冷器6連通,并為預冷器6提供冷量,所述的再生氣取氣管道13的管路上設置有再生氣流量控制閥20,所述的原料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0經過預冷器6復溫后的管路上設置有原料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所述的再生氣器分離液體出口管道18經過預冷器6復溫后的管路上設置有再生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
[0027]還包括再生氣取氣管道13,再生氣取氣管道13—端與凈化氣出口管道15連接,再生氣取氣管道13另一端與吸附塔A1和吸附塔B2的入口連接,再生氣取氣管道13上還設置有再生氣加熱管道14,再生氣加熱管道14的管路上設置有再生氣加熱器4。
[0028]還包括復溫后再生氣管道23的管路上還設置有再生氣壓縮機22。
[0029]—種高適應性脫除重烴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51、吸附過程:原料天然氣通過原料天然氣通道9先經過預冷器6冷卻至-60?10°C,然后進入原料氣分離器7實現原料天然氣中重烴的初步分離,液體部分由原料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0進入預冷器6內復溫后通過原料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進入重烴貯槽,氣體部分由原料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1進入預冷器6內復溫,再進入吸附塔A1中進行吸附,脫除重烴后的氣體進入凈化氣出口管道15,預冷器6所需冷量由通過制冷劑管道19的制冷劑提供;52、再生過程:再生氣經過再生氣加熱器4升溫至200?280°C后進入吸附塔B2中,使吸附塔B2中的吸附劑升溫,同時吸附塔B2中的重烴被解析出來,解析氣經再生氣冷卻器5冷卻至5?60°C,再進入預冷器6冷卻至-60?10°C,冷卻后的解析氣進入再生氣分離器8中進行氣液分離,液體部分經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8進入預冷器6復溫后通過再生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進入重烴貯槽,氣體部分由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進入預冷器6復溫到常溫;53、冷吹過程:冷吹氣進入吸附塔B2,從吸附塔B2出來的冷吹氣進入再生氣冷卻器5冷卻至5?60°C,再進入預冷器6冷卻至-60?10°C,冷卻后的冷吹氣進入再生氣分離器8中進行氣液分離器,液體部分經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8進入預冷器6復溫后通過再生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進入重烴貯槽,氣體部分由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進入預冷器6 復溫到常溫;54、吸附塔A1進行再生和冷吹過程,吸附塔B2進行吸附過程;55、吸附塔A1、B2交替循環進行吸附、再生和冷吹過程。
[0030]所述的再生氣在凈化氣中取得后進入再生氣取氣管道13,然后再生氣進入管道14 并由再生氣加熱器4加熱后進入處于再生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冷吹氣在凈化氣中取得后進入再生氣取氣管道13直接進入處于冷吹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出來的氣體復溫后通過復溫后再生氣管道23經過再生氣壓縮機22壓縮后與復溫后原料天然氣在管道12中匯合。
[0031]【實施例三】:如圖3所示,當吸附塔組包括吸附塔A1和吸附塔B2時:該高適應性脫除重烴的裝置,包括吸附塔組、再生氣冷卻器5、預冷器6、原料氣分離器7、再生氣分離器8和制冷劑管道19,所述的吸附塔組包括吸附塔A1和吸附塔B2,吸附塔A1與吸附塔B2并聯設置,原料天然氣管道9 與預冷器6連通,預冷器6與原料氣分離器7的上部通過原料氣預冷后管道21連通,原料氣分離器7的底部與原料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0的一端連接,原料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0 的另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原料氣分離器7的頂部與原料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1的一端連接,原料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1與預冷器6連接,復溫后原料氣管道12的一端與預冷器6 連接,復溫后原料氣管道12的另一端與吸附塔A1和吸附塔B2的入口連通,吸附塔A1和吸附塔B2的出口還分別連接有凈化氣出口管道15和再生氣出吸附塔管道24,凈化氣出口管道15 與凈化氣收集裝置連通,再生氣出吸附塔管道24另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再生氣出吸附塔管道24的管路上還設置有再生氣冷卻器5,再生氣分離器入口管道16的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 再生氣分離器入口管道16的另一端與再生氣分離器8的上部連通,再生氣分離器8的底部與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8的一端連接,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8的另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再生氣分離器8的頂部與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的一端連接,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另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復溫后再生氣管道23的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復溫后再生氣管道23的另一端去原料氣壓縮機或其他用途,制冷劑管道19與預冷器6連通,并為預冷器6提供冷量,所述的再生氣取氣管道13的管路上設置有再生氣流量控制閥20,所述的原料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0經過預冷器6復溫后的管路上設置有原料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所述的再生氣器分離液體出口管道18經過預冷器6復溫后的管路上設置有再生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
[0032]還包括再生氣取氣管道13,再生氣取氣管道13—端與凈化氣出口管道15連接,再生氣取氣管道13另一端與吸附塔A1和吸附塔B2的入口連接,再生氣取氣管道13上還設置有再生氣加熱管道14,再生氣加熱管道14的管路上安裝有再生氣加熱器4。
[0033]—種高適應性脫除重烴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51、吸附過程:原料天然氣通過原料天然氣通道9先經過預冷器6冷卻至-60?10°C,然后進入原料氣分離器7實現原料天然氣中重烴的初步分離,液體部分由原料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0進入預冷器6內復溫后通過原料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進入重烴貯槽,氣體部分由原料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1進入預冷器6內復溫,再進入吸附塔A1中進行吸附,吸附后的氣體進入凈化氣出口管道15,預冷器6所需冷量由通過制冷劑管道19的制冷劑提供;52、再生過程:再生氣經過再生氣加熱器4升溫至200?280°C后進入吸附塔B2中,使吸附塔B2中的吸附劑升溫,同時吸附塔B2中的重烴被解析出來,解析氣經再生氣冷卻器5冷卻至5?60°C,再進入預冷器6冷卻至-60?10°C,冷卻后的解析氣進入再生氣分離器8中進行氣液分離,液體部分經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8進入預冷器6復溫后通過再生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進入重烴貯槽,氣體部分由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進入預冷器6復溫到常溫;53、冷吹過程:冷吹氣進入吸附塔B2,從吸附塔B2出來的冷吹氣進入再生氣冷卻器5冷卻至5?60°C,再進入預冷器6冷卻至-60?10°C,冷卻后的冷吹氣進入再生氣分離器8中進行氣液分離,液體部分經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8進入預冷器6復溫后通過再生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進入重烴貯槽,氣體部分由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進入預冷器6復溫到常溫;54、吸附塔A1進行再生和冷吹過程,吸附塔B2進行吸附過程;55、吸附塔A1、B2交替循環進行吸附、再生和冷吹過程。
[0034]所述的再生氣在凈化氣中取得后進入管13,然后再生氣進入管道14并由再生氣加熱器4加熱后進入處于再生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冷吹氣在凈化氣中取得后進入再生氣取氣管道13直接進入處于冷吹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出來的氣體,經過預冷器復溫后通過復溫后再生氣管道23排至原料天然氣壓縮機入口或作其他用途。
[0035]以上三個實施例采用雙塔流程的方式,優點在于吸附塔、閥門以及管路數量較少, 降低了設備投資。[〇〇36]【實施例四】:如圖4所示,當吸附塔組包括吸附塔A1、吸附塔B2和吸附塔C3時:該高適應性脫除重烴的裝置,包括吸附塔組、再生氣冷卻器5、預冷器6、原料氣分離器7、再生氣分離器8和制冷劑管道19,所述的吸附塔組包括吸附塔A1、吸附塔B2和吸附塔C3,吸附塔A1、吸附塔B2和吸附塔C3并聯設置,原料天然氣管道9與預冷器6連通,預冷器6與原料氣分離器7的上部通過原料氣預冷后管道21連通,原料氣分離器7的底部與原料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0的一端連接,原料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0的另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原料氣分離器7的頂部與原料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1的一端連接,原料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1另一端與預冷器6鏈接,復溫后原料氣管道12的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復溫后原料氣管道12的另一端與吸附塔 A1、吸附塔B2和吸附塔C3的入口連通,吸附塔A1、吸附塔B2和吸附塔C3的出口還分別連接有凈化氣出口管道15、再生氣出吸附塔管道24和再生氣加熱管道14,凈化氣出口管道15與凈化氣收集裝置連通,再生氣出吸附塔管道24另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再生氣加熱管道14另一端與吸附塔A1、吸附塔B2和吸附塔C3的入口連通,再生氣出吸附塔管道24的管路上還設置有再生氣冷卻器5,再生氣分離器入口管道16與再生氣分離器8的上部連通,再生氣分離器8 的底部與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8的一端連接,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8的另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再生氣分離器8的頂部與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的一端連接,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的另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復溫后再生氣管道23的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復溫后再生氣管道23的另一端與復溫后原料氣管道12匯合,制冷劑管道19與預冷器6連通,并為預冷器6提供冷量,所述的復溫后原料氣管道12的管路上設置有再生氣流量控制閥20,所述的原料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0經過預冷器6復溫后的的管路上設置有原料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所述的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8經過預冷器6復溫后的的管路上設置有再生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〇〇37]還包括再生氣取氣管道13,再生氣取氣管道13—端與復溫后原料氣管道12連接, 再生氣取氣管道13的另一端與吸附塔組入口連接。所述的吸附塔A1、吸附塔B2和吸附塔C3 的出口與入口之間還設置有再生氣加熱管道14,再生氣加熱管道14上還設置有再生氣加熱器4〇
[0038] —種高適應性脫除重烴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A、吸附過程:原料天然氣通過原料天然氣通道9先經過預冷器6冷卻至-60?10°C,然后進入原料氣分離器7實現原料天然氣中重烴的初步分離,液體部分由原料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0進入預冷器6內復溫后通過原料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排入重烴貯槽,氣體部分由原料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1進入預冷器6內復溫,再進入吸附塔A1中進行吸附,脫除重烴后的氣體進入凈化氣出口管道15,預冷器6所需冷量由通過制冷劑管道19的制冷劑提供;B、再生過程:從冷吹過程吸附塔B2出來的冷吹氣經過再生氣加熱器4升溫至200?280 °C后進入吸附塔C3中,使吸附塔C3中的吸附劑升溫,同時吸附塔C3中的重烴被解析出來,解析氣經再生氣冷卻器5冷卻至5?60°C,再進入預冷器6冷卻至-60?10°C,冷卻后的解析氣進入再生氣分離器8中進行氣液分離,液體部分經過預冷器6復溫后通過再生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進入重烴貯槽,氣體部分經過預冷器6復溫到常溫;C、冷吹過程:冷吹氣進入吸附塔B2,從吸附塔B2出來的冷吹氣通過管道14進入再生氣加熱器4加熱后作為再生氣;D、吸附塔A1進行再生過程,吸附塔B2進行吸附過程,吸附塔C3進行冷吹過程;E、吸附塔A1進行冷吹過程,吸附塔B2進行再生過程,吸附塔C3進行吸附過程。[〇〇39] F、吸附塔A、B、C交替循環進行吸附、再生、冷吹過程。
[0040]所述的再生氣從冷吹過程吸附塔出來的冷吹氣通過再生氣加熱管道14管路上的再生氣加熱器4加熱后進入處于再生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冷吹氣由在復溫后的原料天然氣中取得后通過再生氣取氣管道13直接進入處于冷吹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出來的再生氣經過預冷器6復溫后通過復溫后再生氣管道23與進入管道12匯合。[〇〇41 ]【實施例五】:如圖5所示,當吸附塔組包括吸附塔A1、吸附塔B2和吸附塔C3時:該高適應性脫除重烴的裝置,包括吸附塔組、再生氣冷卻器5、預冷器6、原料氣分離器7、再生氣分離器8和制冷劑管道19,所述的吸附塔組包括吸附塔A1、吸附塔B2和吸附塔C3,吸附塔A1、吸附塔B2和吸附塔C3并聯設置,原料天然氣管道9與預冷器6連通,預冷器6與原料氣分離器7的上部通過原料氣預冷后管道21連通,原料氣分離器7的底部與原料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0的一端連接,原料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0的另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原料氣分離器7的頂部與原料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1的一端連接,原料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1另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復溫后原料氣管道12的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復溫后原料氣管道12的另一端與吸附塔 A1、吸附塔B2和吸附塔C3的入口連通,吸附塔A1、吸附塔B2和吸附塔C3的出口還分別連接有凈化氣出口管道15、再生氣出吸附塔管道24和再生氣加熱管道14,凈化氣出口管道15與凈化氣收集裝置連通,再生氣出吸附塔管道24另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再生氣加熱管道14另一端與吸附塔A1、吸附塔B2和吸附塔C3的入口連通,再生氣出吸附塔管道24的管路上還安裝有再生氣冷卻器5,再生氣分離器入口管道16與再生氣分離器8的上部連通,再生氣分離器8 的底部與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8的一端連接,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8的另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再生氣分離器8的頂部與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的一端連接,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的另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復溫后再生氣管道23的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復溫后再生氣管道23的另一端與復溫后原料氣管道12匯合,制冷劑管道19與預冷器6連通,并為預冷器6提供冷量,所述的再生氣取氣管道13的管路上設置有再生氣流量控制閥20,所述的原料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0經預冷器6復溫后的管路上設置有原料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所述的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8經預冷器6復溫后的管路上設置有再生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
[0042]還包括再生氣取氣管道13,再生氣取氣管道13—端與凈化氣出口管道15連接,再生氣取氣管道13的另一端與吸附塔組入口連接。所述的吸附塔A1、吸附塔B2和吸附塔C3的出口與入口之間還設置有再生氣加熱管道14,再生氣加熱管道14上還安裝有再生氣加熱器4〇
[0043]還包括復溫后再生氣管道23的管路上還設置有再生氣壓縮機22。
[0044] —種高適應性脫除重烴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A、吸附過程:原料天然氣通過原料天然氣通道9先經過預冷器6冷卻至-60?10°C,然后進入原料氣分離器7實現原料天然氣中重烴的初步分離,液體部分由原料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0進入預冷器6內復溫后通過原料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排入重烴貯槽,氣體部分由原料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1進入預冷器6內復溫,再進入吸附塔A1中進行吸附,脫除重烴后的氣體進入凈化氣出口管道15,預冷器6所需冷量由通過制冷劑管道19的制冷劑提供;B、再生過程:從冷吹過程吸附塔B2出來冷吹氣經過再生氣加熱器4升溫至200?280 °C 后進入吸附塔C3中,使吸附塔C3中的吸附劑升溫,同時吸附塔C3中的重烴被解析出來,解析氣經再生氣冷卻器5冷卻至5?60°C,再進入預冷器6冷卻至-60?10°C,冷卻后的解析氣進入再生氣分離器8中進行氣液分離,液體部分經過預冷器6復溫后通過再生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進入重烴貯槽,氣體部分經過預冷器6復溫到常溫;C、冷吹過程:冷吹氣進入吸附塔B2,從吸附塔B2出來的冷吹氣通過管道14進入再生氣加熱器4加熱后作為再生氣;D、吸附塔A1進行再生過程,吸附塔B2進行吸附過程,吸附塔C3進行冷吹過程;E、吸附塔A1進行冷吹過程,吸附塔B2進行再生過程,吸附塔C3進行吸附過程。
[0045]F、吸附塔A、B、C交替循環進行吸附、再生、冷吹過程。
[0046]所述的再生氣由冷吹過程吸附塔出來的冷吹氣通過再生氣加熱管道14管路上的再生氣加熱器4加熱后進入處于再生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冷吹氣在凈化氣出口管道15中取得后通過再生氣取氣管道13直接進入處于冷吹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出來的再生氣經過預冷器6復溫后通過復溫后再生氣管道23上的再生氣壓縮機 22壓縮后與管道12匯合。[〇〇47]【實施例六】:如圖6所示,當吸附塔組包括吸附塔A1、吸附塔B2和吸附塔C3時:該高適應性脫除重烴的裝置,包括吸附塔組、再生氣冷卻器5、預冷器6、原料氣分離器7、再生氣分離器8和制冷劑管道19,所述的吸附塔組包括吸附塔A1、吸附塔B2和吸附塔C3,吸附塔A1、吸附塔B2和吸附塔C3并聯設置,原料天然氣管道9與預冷器6連通,預冷器6與原料氣分離器7的上部通過原料氣預冷后管道21連通,原料氣分離器7的底部與原料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0的一端連接,原料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0的另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原料氣分離器7的頂部與原料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1的一端連接,原料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1另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復溫后原料氣管道12的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復溫后原料氣管道12的另一端與吸附塔 A1、吸附塔B2和吸附塔C3的入口連通,吸附塔A1、吸附塔B2和吸附塔C3的出口還分別連接有凈化氣出口管道15、再生氣出吸附塔管道24和再生氣加熱管道14,凈化氣出口管道15與凈化氣收集裝置連通,再生氣出吸附塔管道24另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再生氣加熱管道14另一端與吸附塔A1、吸附塔B2和吸附塔C3的入口連通,再生氣出吸附塔管道24的管路上還設置有再生氣冷卻器5,再生氣分離器入口管道16與再生氣分離器8的上部連通,再生氣分離器8 的底部與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8的一端連接,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8的另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再生氣分離器8的頂部與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的一端連接,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的另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復溫后再生氣管道23的一端與預冷器6連接,復溫后再生氣管道23的另一端去原料壓縮機入口或作其他用途,制冷劑管道19與預冷器6連通,并為預冷器6提供冷量,所述的再生氣取氣管道13的管路上設置有再生氣流量控制閥20,所述的原料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0經預冷器6復溫后的管路上設置有原料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所述的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8經預冷器6復溫后的管路上設置有再生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
[0048]還包括再生氣取氣管道13,再生氣取氣管道13—端與凈化氣出口管道15連接,再生氣取氣管道13的另一端與吸附塔組入口連接。所述的吸附塔A1、吸附塔B2和吸附塔C3的出口與入口之間還設置有再生氣加熱管道14,再生氣加熱管道14上還安裝有再生氣加熱器4〇
[0049] —種高適應性脫除重烴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A、吸附過程:原料天然氣通過原料天然氣通道9先經過預冷器6冷卻至-60?10°C,然后進入原料氣分離器7實現原料天然氣中重烴的初步分離,液體部分由原料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0進入預冷器6內復溫后通過原料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排入重烴貯槽,氣體部分由原料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1進入預冷器6內復溫,再進入吸附塔A1中進行吸附,脫除重烴后的氣體進入凈化氣出口管道15,預冷器6所需冷量由通過制冷劑管道19的制冷劑提供;B、再生過程:從冷吹過程吸附塔B2出來冷吹氣經過再生氣加熱器4升溫至200?280 °C 后進入吸附塔C3中,使吸附塔C3中的吸附劑升溫,同時吸附塔C3中的重烴被解析出來,解析氣經再生氣冷卻器5冷卻至5?60°C,再進入預冷器6冷卻至-60?10°C,冷卻后的解析氣進入再生氣分離器8中進行氣液分離,液體部分經過預冷器6復溫后通過再生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進入重烴貯槽,氣體部分經過預冷器6復溫到常溫;C、冷吹過程:冷吹氣進入吸附塔B2,從吸附塔B2出來的冷吹氣通過管道14進入再生氣加熱器4加熱后作為再生氣;D、吸附塔A1進行再生過程,吸附塔B2進行吸附過程,吸附塔C3進行冷吹過程;E、吸附塔A1進行冷吹過程,吸附塔B2進行再生過程,吸附塔C3進行吸附過程。
[0050]F、吸附塔A、B、C交替循環進行吸附、再生、冷吹過程。
[0051]所述的再生氣由冷吹過程吸附塔出來的冷吹氣通過再生氣加熱管道14管路上的再生氣加熱器4加熱后進入處于再生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冷吹氣在凈化氣出口管道15中取得后通過再生氣取氣管道13直接進入處于冷吹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出來的再生氣經過預冷器6復溫后通過復溫后再生氣管道23排入原料壓縮機入口或其他用途。[〇〇52]實施例四?六采用三塔吸附,其優點在于處于冷吹過程的吸附塔進行冷卻的同時,再生氣體對處于再生過程的吸附塔進行加熱,將處于冷吹過程的吸附塔內的吸附劑及材料蓄熱帶走再進入再生氣加熱器4,降低加熱再生所需的能量消耗。
[0053] 以上各實施例中的各設備在0.06MPa?6.0MPa (絕壓)下進行。
【主權項】
1.一種高適應性脫除重烴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51、吸附過程:原料天然氣通過原料天然氣通道(9)先經過預冷器(6)冷卻至-60?10 °C,然后進入原料氣分離器(7)實現原料天然氣中重烴的初步分離,液體部分經原料氣分離 器液體出口管道(10)進入預冷器(6)內復溫后通過原料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進入重烴貯 槽,氣體部分由原料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1)進入預冷器(6)內復溫,再進入吸附塔A(l) 中進行吸附,脫除重烴后的氣體進入凈化氣出口管道(15),預冷器(6)所需冷量由通過制冷 劑管道(19)的制冷劑提供;52、再生過程:再生氣經過再生氣加熱器(4)升溫至200?280°C后進入吸附塔B(2)中, 使吸附塔B(2)中的吸附劑升溫,同時吸附塔B(2)中的重烴被解析出來,解析氣經再生氣冷 卻器(5)冷卻至5?60°C,再進入預冷器(6)冷卻至-60?10°C,冷卻后的解析氣進入再生氣 分離器(8)中進行氣液分離,液體部分經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8)進入預冷器(6)復 溫后通過再生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進入重烴貯槽,氣體部分由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 (17)進入預冷器(6)復溫到常溫;53、冷吹過程:冷吹氣進入吸附塔B(2),從吸附塔B(2)出來的冷吹氣進入再生氣冷卻器 (5)冷卻至5?60°C,再進入預冷器(6)冷卻至-60?10°C,冷卻后的冷吹氣進入再生氣分離 器(8)中進行氣液分離,液體部分經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8)進入預冷器(6)復溫后 通過再生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進入重烴貯槽,氣體部分由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 進入預冷器(6)復溫到常溫;54、吸附塔A(l)進行再生和冷吹過程,吸附塔B(2)進行吸附過程;55、吸附塔A(1)、B(2)交替循環進行吸附、再生和冷吹過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生氣在復溫后的原料天然氣中取 得后進入再生氣取氣管道(13),然后再生氣進入再生氣加熱管道(14)并由再生氣加熱器 (4)加熱后進入處于再生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冷吹氣在復溫后的原料天然氣中取得后進 入再生氣取氣管道(13)直接進入處于冷吹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 道(17)出來的氣體,復溫后通過復溫后再生氣管道(23)與復溫后原料天然氣在復溫后原料 氣管道(12)中匯合。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生氣在凈化氣中取得后進入再生 氣取氣管道(13),然后再生氣進入再生氣加熱管道(14)并由再生氣加熱器(4)加熱后進入 處于再生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冷吹氣在凈化氣中取得后進入再生氣取氣管道(13)直接進 入處于冷吹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出來的氣體,復溫后通 過復溫后再生氣管道(23)經過再生氣壓縮機(22)壓縮后與復溫后原料天然氣在復溫后原 料氣管道(12)中匯合。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生氣在凈化氣中取得后進入再生 氣取氣管道(13),然后再生氣進入再生氣加熱管道(14)并由再生氣加熱器(4)加熱后進入 處于再生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冷吹氣在凈化氣中取得后進入再生氣取氣管道(13)直接進 入處于冷吹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出來的氣體,復溫后通 過復溫后再生氣管道(23)排至原料天然氣壓縮機入口或作其他用途。5.—種高適應性脫除重烴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吸附過程:原料天然氣通過原料天然氣通道(9)先經過預冷器(6)冷卻至-60?10°C,然后進入原料氣分離器(7)實現原料天然氣中重烴的初步分離,液體部分由原料氣分離器 液體出口管道(10)進入預冷器(6)內復溫后通過原料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排入重烴貯槽, 氣體部分由原料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1)進入預冷器(6)內復溫,再進入吸附塔A(l)中 進行吸附,脫除重烴后的氣體進入凈化氣出口管道(15),預冷器(6)所需冷量由通過制冷劑 管道(19)的制冷劑提供;B、再生過程:冷吹氣經過再生氣加熱器(4)升溫至200?280°C后進入吸附塔C(3)中,使 吸附塔C(3)中的吸附劑升溫,同時吸附塔C(3)中的重烴被解析出來,解析氣經再生氣冷卻 器(5)冷卻至5?60°C,再進入預冷器(6)冷卻至-60?10°C,冷卻后的解析氣進入再生氣分 離器(8)中進行氣液分離,液體部分經過再生氣分離器液體出口管道(18)進入預冷器(6)復 溫后通過再生氣分離器液位控制閥進入重烴貯槽,氣體部分由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 (17)進入預冷器(6)復溫到常溫;C、冷吹過程:冷吹氣進入吸附塔B(2)對吸附劑及材料進行降溫,從吸附塔B(2)出來的 冷吹氣通過再生氣加熱管道(14)進入再生氣加熱器(4)加熱后作為再生氣;D、吸附塔A(l)進行再生過程,吸附塔B(2)進行吸附過程,吸附塔C(3)進行冷吹過程;E、吸附塔A(l)進行冷吹過程,吸附塔B(2)進行再生過程,吸附塔C(3)進行吸附過程;F、吸附塔A(l)、吸附塔B(2)、吸附塔C(3)交替循環進行吸附、再生、冷吹過程。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吹氣在復溫后的原料天然氣中 取得后通過再生氣取氣管道(13)直接進入處于冷吹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再生氣由從冷吹 過程吸附塔出來的冷吹氣通過再生氣加熱管道(14)進入再生氣加熱器(4)加熱后進入處于 再生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出來的氣體,復溫后與復溫后 原料天然氣在復溫后原料氣管道(12)中匯合。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吹氣在凈化氣中取得后通過再生 氣取氣管道(13)直接進入處于冷吹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再生氣從冷吹過程吸附塔出來的 冷吹氣通過再生氣加熱管道(14)進入再生氣加熱器(4)加熱后進入處于再生過程的吸附 塔,所述的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出來的氣體,復溫后經過再生氣壓縮機(22)壓 縮后與復溫后原料天然氣在復溫后原料氣管道(12)匯合。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吹氣在凈化氣中取得后通過再生 氣取氣管道(13)直接進入處于冷吹過程的吸附塔,所述的再生氣從冷吹過程吸附塔出來的 冷吹氣通過再生氣加熱管道(14)進入再生氣加熱器(4)加熱后進入處于再生過程的吸附 塔,所述的再生氣分離器氣體出口管道(17)出來的氣體,復溫后排至原料天然氣壓縮機入 口或作其他用途。9.根據權利要求1?8任意一項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劑管道(19)內流通 介質是混合冷劑、丙烷、氟利昂或氨中的任意一種。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冷劑為氮氣、甲烷、乙烯、乙 烷、丙烷、丙烯、異戊烷、丁烷中的二種及二種以上的混合物質。
【文檔編號】B01D53/00GK106085528SQ201610384855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日 公開號201610384855.8, CN 106085528 A, CN 106085528A, CN 201610384855, CN-A-106085528, CN106085528 A, CN106085528A, CN201610384855, CN201610384855.8
【發明人】池紅軍, 文向南
【申請人】成都深冷液化設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