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柔性鎳的電鍍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鍍領域,具體涉及柔性鎳的電鍍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電子連接器有好多產品需要鍍鎳、鍍金,要求不高的一般電鍍層以鍍鎳、三元合金為主,要求高的電鍍層以鍍金、鍍銀為主。鍍金層一般都需要鎳打底,鎳鍍層作為中間鍍層,它的柔韌性和鍍層的均勻度,對后續鍍金,特別是對插孔件孔內的耐蝕性和插拔性至關重要。為提高鍍鎳層的柔韌性,一般的公司會用氨基磺酸鎳鍍液來代替硫酸鎳鍍液,這種工藝會大幅增加鍍鎳的成本。對于鍍層的均勻度和深鍍能力,一般會用深孔的走位劑,但藥水的成分越復雜,添加劑越多,控制起來越困難。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鍍鎳層柔韌性高、成本低的電鍍工藝。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柔性鎳的電鍍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O鍍前處理用頻率為28kHz的超聲波來除油,再將工件逆流清洗兩遍,將工件放入15% 20%的稀硫酸中去銹活化,稀硫酸的溫度15 20°C ;
2)鍍銅打底在工件表面鍍一層銅打底、鍍完后水洗、酸活化、水洗;
3 )滾筒鍍鎳將工件放入電鍍滾筒中,再將電鍍滾筒放入裝有鍍鎳溶液的槽中,鍍鎳溶液為220 260g/L的硫酸鎳、50 55g/L的氯化鎳、40 45g/L的硼酸、15 20 ml/L的鎳添加劑RN-12以及水的混合溶液,該鍍鎳溶液的PH值為2. 5 3. 5,溫度為50 60°C,電流密度為O. 3 O. 4A/dm2,滾筒轉速為7 9r/min ;
4)鈍化處理將工件水洗,再放入鈍化液中鈍化,鈍化液為濃度為25 52g/L的鉻酸、O. 4 I. 2g/L的磷酸、2 6g/L的硫酸鈷、2 28g/L的娃酸鈉的混合溶液,溫度為48 68°C,鈍化時間為10 23s,鈍化膜厚度為18 35mg/m2 ;
5)后續電鍍處理將工件逆流清洗三遍、脫水烘干、熱處理、拋光、檢驗、包裝。有益效果本發明在工件上先預鍍上一層銅作為打底,然后再用滾筒鍍鎳的方法鍍上一層鎳,之后再通過鈍化處理在工件表面添加一層氧化膜,該工藝不僅提高了工件與后續鍍層的結合力,還避免了工件的深孔位置受到腐蝕、鍍層表面不均勻等問題,既提高了鍍鎳層的柔韌性,又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I:
柔性鎳的電鍍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O鍍前處理用頻率為28kHz的超聲波來除油,再將工件逆流清洗兩遍,將工件放入15 %的稀硫酸中去銹活化,稀硫酸的溫度15 °C ;
2)鍍銅打底在工件表面鍍一層銅打底、鍍完后水洗、酸活化、水洗;
3 )滾筒鍍鎳將工件放入電鍍滾筒中,再將電鍍滾筒放入裝有鍍鎳溶液的槽中,鍍鎳溶液為220g/L的硫酸鎳、50g/L的氯化鎳、40g/L的硼酸、15ml/L的鎳添加劑RN-12以及水的混合溶液,該鍍鎳溶液的PH值為2. 5,溫度為50°C,電流密度為O. 3A/dm2,滾筒轉速為7r/min ;
4)鈍化處理將工件水洗,再放入鈍化液中鈍化,鈍化液為濃度為25g/L的鉻酸、O.4g/L的磷酸、2g/L的硫酸鈷、2g/L的硅酸鈉的混合溶液,溫度為48°C,鈍化時間為10s,鈍化膜厚度為18mg/m2 ;
5)后續電鍍處理將工件逆流清洗三遍、脫水烘干、熱處理、拋光、檢驗、包裝。實施例2
柔性鎳的電鍍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O鍍前處理用頻率為28kHz的超聲波來除油,再將工件逆流清洗兩遍,將工件放入
20%的稀硫酸中去銹活化,稀硫酸的溫度20 V ;
2)鍍銅打底在工件表面鍍一層銅打底、鍍完后水洗、酸活化、水洗;
3 )滾筒鍍鎳將工件放入電鍍滾筒中,再將電鍍滾筒放入裝有鍍鎳溶液的槽中,鍍鎳溶液為260g/L的硫酸鎳、55g/L的氯化鎳、45g/L的硼酸、20ml/L的鎳添加劑RN-12以及水的混合溶液,該鍍鎳溶液的PH值為3. 5,溫度為60°C,電流密度為O. 4A/dm2,滾筒轉速為9r/min ;
4)鈍化處理將工件水洗,再放入鈍化液中鈍化,鈍化液為濃度為52g/L的鉻酸、I.2g/L的磷酸、6g/L的硫酸鈷、28g/L的硅酸鈉的混合溶液,溫度為68°C,鈍化時間為23s,鈍化膜厚度為35mg/m2 ;
5)后續電鍍處理將工件逆流清洗三遍、脫水烘干、熱處理、拋光、檢驗、包裝。實施例3
柔性鎳的電鍍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O鍍前處理用頻率為28kHz的超聲波來除油,再將工件逆流清洗兩遍,將工件放入18%的稀硫酸中去銹活化,稀硫酸的溫度18°C ;
2)鍍銅打底在工件表面鍍一層銅打底、鍍完后水洗、酸活化、水洗;
3 )滾筒鍍鎳將工件放入電鍍滾筒中,再將電鍍滾筒放入裝有鍍鎳溶液的槽中,鍍鎳溶液為240g/L的硫酸鎳、52g/L的氯化鎳、42g/L的硼酸、18ml/L的鎳添加劑RN-12以及水的混合溶液,該鍍鎳溶液的PH值為3,溫度為55°C,電流密度為O. 35A/dm2,滾筒轉速為8r/min ;
4)鈍化處理將工件水洗,再放入鈍化液中鈍化,鈍化液為濃度為35g/L的鉻酸、O.8g/L的磷酸、4g/L的硫酸鈷、15g/L的硅酸鈉的混合溶液,溫度為55°C,鈍化時間為16s,鈍化膜厚度為26mg/m2 ;
5)后續電鍍處理將工件逆流清洗三遍、脫水烘干、熱處理、拋光、檢驗、包裝。
權利要求
1.柔性鎳的電鍍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鍍前處理用頻率為28kHz的超聲波來除油,再將工件逆流清洗兩遍,將工件放入15% 20%的稀硫酸中去銹活化,稀硫酸的溫度15 20°C ; (2)鍍銅打底在工件表面鍍一層銅打底、鍍完后水洗、酸活化、水洗; (3)滾筒鍍鎳將工件放入電鍍滾筒中,再將電鍍滾筒放入裝有鍍鎳溶液的槽中,鍍鎳溶液為220 260g/L的硫酸鎳、50 55g/L的氯化鎳、40 45 g/L的硼酸、15 20 ml/L的鎳添加劑RN-12以及水的混合溶液,該鍍鎳溶液的PH值為2. 5 3. 5,溫度為50 60°C,電流密度為0. 3 0. 4A/dm2,滾筒轉速為7 9r/min ; (4)鈍化處理將工件水洗,再放入鈍化液中鈍化,鈍化液為濃度為25 52g/L的鉻酸、 .0.4 I. 2g/L的磷酸、2 6g/L的硫酸鈷、2 28g/L的娃酸鈉的混合溶液,溫度為48 68°C,鈍化時間為10 23s,鈍化膜厚度為18 35mg/m2 ; (5)后續電鍍處理將工件逆流清洗三遍、脫水烘干、熱處理、拋光、檢驗、包裝。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的柔性鎳的電鍍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鍍前處理用超聲波來除油,再水洗,然后放入稀硫酸中去銹活化;2)鍍銅打底在工件表面鍍一層銅打底、鍍完后水洗、酸活化、水洗;3)滾筒鍍鎳將工件放入電鍍滾筒中,再將電鍍滾筒放入裝有鍍鎳溶液的槽中;4)鈍化處理將工件水洗,再鈍化;5)后續電鍍處理將工件清洗、脫水烘干、熱處理、拋光、檢驗、包裝。本發明在工件上先預鍍上一層銅作為打底,然后再用滾筒鍍鎳的方法鍍上一層鎳,再通過鈍化處理在工件表面添加一層氧化膜,該工藝不僅提高了工件與后續鍍層的結合力,還避免了工件的深孔位置受到腐蝕、鍍層表面不均勻等問題,既提高了鍍鎳層的柔韌性,又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C25D3/12GK102965697SQ201210549488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8日
發明者任善宇 申請人:南通廣聯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