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PCB電路板電鍍實驗用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迷你型哈林槽。
背景技術:
哈林槽實驗專用槽具,由特殊PP材料制成,耐酸堿,配有溫度計,是哈林槽實驗理想之槽。
哈林槽是PCB電路板電鍍用的實驗室最常用的設備,由于其它體積較小、簡單易操作,同時可以體現出電鍍藥水的性能,哈林槽的攪拌基本為空氣攪拌,而比較薄的軟板在電鍍時,由于空氣的注入,會導致哈林槽內的軟板飄動,并產生折痕,并且由于軟板無法固定,軟板距離陽極的距離很不穩定,影響實驗效果,因此亟需研發一種能夠將較薄的軟板進行固定,在空氣攪拌時,軟板不會飄動,從而達到與生產線的數據匹配的迷你型哈林槽。
技術實現要素: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哈林槽的攪拌基本為空氣攪拌,會導致哈林槽內的軟板飄動,并產生折痕,并且由于軟板無法固定,軟板距離陽極的距離很不穩定,影響實驗效果的缺點,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將較薄的軟板進行固定,在空氣攪拌時,軟板不會飄動、能夠保證實驗效果的迷你型哈林槽。
(2)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這樣一種迷你型哈林槽,包括有槽體、滑軌、螺桿、旋鈕、升降板、橫板、滑桿、第一電機、左軸承座、右軸承座、絲桿、固定塊、螺母、豎支桿、第一伸縮桿和第一套筒,槽體的左側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安裝有滑軌,滑軌的上部開有螺紋孔,螺紋孔內設有與其配合的螺桿,螺桿上連接有旋鈕,滑軌上滑動式地設有升降板,升降板頂部水平連接有橫板,橫板中部開有上下通透的一字槽,一字槽內設有滑桿,滑桿的左右兩端分別連接在一字槽內的左側壁和右側壁,橫板頂部左側安裝有第一電機和左軸承座,第一電機位于左軸承座的左側,橫板的頂部右側安裝有右軸承座,左軸承座和右軸承座之間安裝有絲桿,絲桿的左端與第一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接,絲桿中部設有固定塊,固定塊左右兩側的絲桿上的螺紋相反,固定塊左右兩側的絲桿上均安裝有螺母,螺母下部開有導孔,螺母通過導孔與滑桿滑動配合,螺母底部連接有豎支桿,左側豎支桿的底部水平連接有第一伸縮桿,右側豎支桿的底部水平連接有第一套筒,第一伸縮桿與第一套筒的上平面齊平,第一伸縮桿、第一套筒和豎支桿的內側均開有溝槽。
優選地,還包括有第二伸縮桿、第二套筒、滑套和緊固螺栓,豎支桿外側滑動式地設有滑套,左側豎支桿的滑套內側水平連接有第二伸縮桿,右側豎支桿的滑套內側水平連接有第二套筒,左右兩個滑套的外側均設有緊固螺栓。
優選地,還包括有固定環和矩形桿,豎支桿前后兩側的中部均設置有固定環,固定環內設有可在其內滑動的矩形桿。
優選地,還包括有滑塊、彈簧和倒錐形塊,第一伸縮桿和第一套筒的底部設有多個凹槽,多個凹槽沿第一伸縮桿和第一套筒的軸向均布,凹槽內滑動式地設有滑塊,滑塊的頂部與凹槽內頂部之間連接有彈簧,滑塊的底部設置有倒錐形塊。
優選地,矩形桿的材質為PP材料制成。
優選地,第一電機為伺服電機。
工作原理:對軟板進行電鍍使用時,逆時針擰動旋鈕,螺桿向左側移動,拉動升降板向上移動,移動到合適高度時,順時針擰動旋鈕,使螺桿將升降板固定在滑軌上。然后將軟板底端置于第一伸縮桿和第一套筒內側的溝槽上。啟動第一電機順時針轉動,絲桿隨之轉動,安裝在絲桿上的螺母隨之向固定塊方向運動,第一伸縮桿縮至第一套筒內。待豎支桿的內側面接近軟板的左右端面時,將軟板推入豎支桿內側的溝槽內。當左右兩側的豎支桿都與軟板接觸后關閉第一電機,將軟板進行固定。再次逆時針擰動旋鈕,使升降板向下移動,軟板進入槽體內,如此就可對軟板進行電鍍,并且在空氣攪拌時,軟板不會飄動,保證了實驗效果。
因為還包括有第二伸縮桿、第二套筒、滑套和緊固螺栓,豎支桿外側滑動式地設有滑套,左側豎支桿的滑套內側水平連接有第二伸縮桿,右側豎支桿的滑套內側水平連接有第二套筒,左右兩個滑套的外側均設有緊固螺栓。固定軟板前,先將第二伸縮桿和第二套筒移動到豎支桿的上部,并用緊固螺栓進行固定,待軟板固定好后,擰松緊固螺栓,第二伸縮桿和第二套筒向下移動并壓住軟板頂頂部,然后擰緊緊固螺栓,將第二伸縮桿和第二套筒固定在豎直桿上,如此就能進一步提高軟板固定效果。
因為還包括有固定環和矩形桿,豎支桿前后兩側的中部均設置有固定環,固定環內設有可在其內滑動的矩形桿。待軟板底端置于第一伸縮桿和第一套筒內側的溝槽上后,將矩形桿插入固定環上,矩形桿能夠擋住軟板,防止軟板前后傾斜。如此人們就不需要用手扶住軟板,使本實用新型在固定軟板時的操作更加方便。
因為還包括有滑塊、彈簧和倒錐形塊,第一伸縮桿和第一套筒的底部設有多個凹槽,多個凹槽沿第一伸縮桿和第一套筒的軸向均布,凹槽內滑動式地設有滑塊,滑塊的頂部與凹槽內頂部之間連接有彈簧,滑塊的底部設置有倒錐形塊。固定軟板時,待第二伸縮桿和第二套筒向下移動并壓住軟板頂頂部后,稍稍用力按下第二伸縮桿和第二套筒,倒錐形塊與軟板頂部接觸,并使彈簧微微壓縮,彈簧對軟板起到張緊作用,再進一步滴提高了對軟板的固定效果。
(3)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通過豎支桿、第一伸縮桿、第一套筒、第二伸縮桿和第二套筒形成矩形的活動框架,可調節長度和寬度,能夠適應不同長度的軟板的需要,在空氣攪拌時,軟板不會飄動、能夠保證實驗效果,并且本實用新型對軟板的接觸面積較小,不會影響電鍍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第四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凹槽、滑塊、彈簧和倒錐形塊的放大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槽體,2-滑軌,3-螺紋孔,4-螺桿,5-旋鈕,6-升降板,7-橫板,8-一字槽,9-滑桿,10-第一電機,11-左軸承座,12-右軸承座,13-絲桿,14-固定塊,15-螺母,16-豎支桿,17-第一伸縮桿,18-第一套筒,19-溝槽,20-第二伸縮桿,21-第二套筒,22-滑套,23-緊固螺栓,24-固定環,25-矩形桿,26-凹槽,27-滑塊,28-彈簧,29-倒錐形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迷你型哈林槽,如圖1-5所示,包括有槽體1、滑軌2、螺桿4、旋鈕5、升降板6、橫板7、滑桿9、第一電機10、左軸承座11、右軸承座12、絲桿13、固定塊14、螺母15、豎支桿16、第一伸縮桿17和第一套筒18,槽體1的左側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安裝有滑軌2,滑軌2的上部開有螺紋孔3,螺紋孔3內設有與其配合的螺桿4,螺桿4上連接有旋鈕5,滑軌2上滑動式地設有升降板6,升降板6頂部水平連接有橫板7,橫板7中部開有上下通透的一字槽8,一字槽8內設有滑桿9,滑桿9的左右兩端分別連接在一字槽8內的左側壁和右側壁,橫板7頂部左側安裝有第一電機10和左軸承座11,第一電機10位于左軸承座11的左側,橫板7的頂部右側安裝有右軸承座12,左軸承座11和右軸承座12之間安裝有絲桿13,絲桿13的左端與第一電機10的輸出軸相連接,絲桿13中部設有固定塊14,固定塊14左右兩側的絲桿13上的螺紋相反,固定塊14左右兩側的絲桿13上均安裝有螺母15,螺母15下部開有導孔,螺母15通過導孔與滑桿9滑動配合,螺母15底部連接有豎支桿16,左側豎支桿16的底部水平連接有第一伸縮桿17,右側豎支桿16的底部水平連接有第一套筒18,第一伸縮桿17與第一套筒18的上平面齊平,第一伸縮桿17、第一套筒18和豎支桿16的內側均開有溝槽19。
還包括有第二伸縮桿20、第二套筒21、滑套22和緊固螺栓23,豎支桿16外側滑動式地設有滑套22,左側豎支桿16的滑套22內側水平連接有第二伸縮桿20,右側豎支桿16的滑套22內側水平連接有第二套筒21,左右兩個滑套22的外側均設有緊固螺栓23。
還包括有固定環24和矩形桿25,豎支桿16前后兩側的中部均設置有固定環24,固定環24內設有可在其內滑動的矩形桿25。
還包括有滑塊27、彈簧28和倒錐形塊29,第一伸縮桿17和第一套筒18的底部設有多個凹槽26,多個凹槽26沿第一伸縮桿17和第一套筒18的軸向均布,凹槽26內滑動式地設有滑塊27,滑塊27的頂部與凹槽26內頂部之間連接有彈簧28,滑塊27的底部設置有倒錐形塊29。
矩形桿25的材質為PP材料制成。
第一電機10為伺服電機。
工作原理:對軟板進行電鍍使用時,逆時針擰動旋鈕5,螺桿4向左側移動,拉動升降板6向上移動,移動到合適高度時,順時針擰動旋鈕5,使螺桿4將升降板6固定在滑軌2上。然后將軟板底端置于第一伸縮桿17和第一套筒18內側的溝槽19上。啟動第一電機10順時針轉動,絲桿13隨之轉動,安裝在絲桿13上的螺母15隨之向固定塊14方向運動,第一伸縮桿17縮至第一套筒18內。待豎支桿16的內側面接近軟板的左右端面時,將軟板推入豎支桿16內側的溝槽19內。當左右兩側的豎支桿16都與軟板接觸后關閉第一電機10,將軟板進行固定。再次逆時針擰動旋鈕5,使升降板6向下移動,軟板進入槽體1內,如此就可對軟板進行電鍍,并且在空氣攪拌時,軟板不會飄動,保證了實驗效果。
因為還包括有第二伸縮桿20、第二套筒21、滑套22和緊固螺栓23,豎支桿16外側滑動式地設有滑套22,左側豎支桿16的滑套22內側水平連接有第二伸縮桿20,右側豎支桿16的滑套22內側水平連接有第二套筒21,左右兩個滑套22的外側均設有緊固螺栓23。固定軟板前,先將第二伸縮桿20和第二套筒21移動到豎支桿16的上部,并用緊固螺栓23進行固定,待軟板固定好后,擰松緊固螺栓23,第二伸縮桿20和第二套筒21向下移動并壓住軟板頂頂部,然后擰緊緊固螺栓23,將第二伸縮桿20和第二套筒21固定在豎直桿上,如此就能進一步提高軟板固定效果。
因為還包括有固定環24和矩形桿25,豎支桿16前后兩側的中部均設置有固定環24,固定環24內設有可在其內滑動的矩形桿25。待軟板底端置于第一伸縮桿17和第一套筒18內側的溝槽19上后,將矩形桿25插入固定環24上,矩形桿25能夠擋住軟板,防止軟板前后傾斜。如此人們就不需要用手扶住軟板,使本實用新型在固定軟板時的操作更加方便。
因為還包括有滑塊27、彈簧28和倒錐形塊29,第一伸縮桿17和第一套筒18的底部設有多個凹槽26,多個凹槽26沿第一伸縮桿17和第一套筒18的軸向均布,凹槽26內滑動式地設有滑塊27,滑塊27的頂部與凹槽26內頂部之間連接有彈簧28,滑塊27的底部設置有倒錐形塊29。固定軟板時,待第二伸縮桿20和第二套筒21向下移動并壓住軟板頂頂部后,稍稍用力按下第二伸縮桿20和第二套筒21,倒錐形塊29與軟板頂部接觸,并使彈簧28微微壓縮,彈簧28對軟板起到張緊作用,再進一步滴提高了對軟板的固定效果。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