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地下室工程外墻及頂板防水型后澆帶及變形縫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業,尤其是涉及一種地下室工程用外墻及頂板防 水型后澆帶及變形縫結構。
技術背景建筑物建造過程中及竣工后,由于建筑物的基礎的不同部位的沉降量 有差異及砼因溫差而熱脹冷縮等因素影響,建筑物會產生裂縫,從而破壞 建筑物結構并產生漏水。為了減少這些不利因素對建筑物造成的破壞,設 計人員在設計時預先在建筑物結構的變形敏感部位將結構斷開,預留一定 寬度的縫隙,這種縫隙被稱之為變形縫,或按一定間距設立一條比二側結 構體晚一段時澆灌混凝土 (即砼)的縫即后澆帶。但現有地下室工程的外 墻和頂板的后澆帶、變形縫結構不合理,防水效果不理想,有十縫九漏之 說,漏水導致結構體裂縫處的鋼筋生銹,使結構體的安全性也明顯下降。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200620095694.2)公開了一種樓地面 或屋面變形縫防漏水構造,其特征在于變形縫上方設置有蓋板,變形縫 的外側設有排水溝,蓋板的下側外端部設有向下扣置于排水溝內的支撐腳, 所述排水溝的上表面鋪設有防水層,所述蓋板及其支撐腳底部與排水溝接 觸的地方設有位于防水層上表面的防水隔離層,排水溝底部設有通往地下 排水系統的排水管道。該專利結構復雜且無法解決地下室工程的外墻或頂 板變形縫漏水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從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施 工方便,工程造價低,防水效果好的地下室工程外墻及頂板防水型后澆帶
及變形縫結構。頂板梁處的后澆帶及過度性變形縫不設型鋼,而采用整條梁加高10-30%的做法以彌補后澆帶及變形縫對結構的損害。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一種地下室工程外墻及頂板防水型后澆帶及變形縫結構,包括后澆帶 與變形縫的兩側的結構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結構體的表面沿后澆帶及變 形縫埋設有預埋鋼板,兩側的結構體迎水面及背水面之間分別連接有迎水 鋼板和背水鋼板。作為優選,所述的變形縫結構為外墻永久性變形縫結構,所述的結構 體為立柱,所述的立柱設置在外墻與后澆帶及變形縫之間,所述的預埋鋼 板埋設在立柱的迎水面和背水面的上,所述的迎水鋼板和背水鋼板與預埋 鋼板焊接,所述的迎水鋼板和背水鋼板為折形鋼板或波形鋼板,所述的永 久性變形縫內空置或填入遇水膨脹的材料。作為優選,所述的變形縫結構為頂板永久性變形縫結構,所述的結構 體由頂板及設置在頂板上的懸挑反梁構成,迎水面一側的預埋鋼板埋設在 懸挑反梁上,背水面一側的預埋鋼板埋設在頂板底面上;所述的迎水鋼板 和背水鋼板與預埋鋼板焊接,所述的迎水鋼板和背水鋼板為折形鋼板或波 形鋼板,所述的頂板永久性變形縫內空置或填入遇水膨脹的材料。作為優選,所述的變形縫結構為頂板過度性變形縫結構,所述的結構 體由頂板與型鋼構成,所述的型鋼設置在頂板的端部與變形縫之間,所述 的預埋鋼板埋設在頂板迎水面一側的型鋼之后,兩側預埋鋼板表面分別焊 接一角鋼以形成一個企口或在型鋼的翼部焊接一角鋼以形成一個企口 ,變 形縫兩側的企口的開口相對,所述的迎水鋼板的兩端放置在兩企口內與企 口活動連接;迎水鋼板的兩端與企口之間充填有遇水膨脹性材料,迎水鋼 板及企口的迎水面上抹有遇水膨脹的材料,遇水膨脹的材料上鋪設有防水 巻材;當地下室工程變形穩定之后或頂板上覆土之后,迎水面鋼板與企口固定連接,并在兩側型鋼底部固定有背水鋼板,在變形縫內注入有膨脹性的 高強砂漿或砼。作為優選,所述的變形縫結構為外墻過度性變形縫結構,所述的結構 體由立柱與型鋼構成,所述的立柱設置在的外墻端部,所述的型鋼設置在 立柱與變形縫之間,所述的預埋鋼板埋設在立柱迎水面一側的型鋼之后, 兩側預埋鋼板表面分別焊接一角鋼以形成一個企口或在型鋼的翼部焊接一 角鋼以形成一個企口,變形縫兩側的企口的開口相對,所述的迎水鋼板的兩端放置在兩企口內與企口活動連接;迎水鋼板的兩端與企口之間充填有 遇水膨脹性材料,迎水鋼板及企口的迎水面上抹有遇水膨脹的材料,遇水 膨脹的材料上鋪設有防水巻材;當地下室工程變形穩定之后或頂板上覆土 之后,迎水面鋼板與企口固定連接,并在兩側型鋼底部固定有背水鋼板,在 變形縫內注入有膨脹性的高強砂漿或砼。作為優選,所述的型鋼為工字鋼或H型鋼,型鋼與結構體的鋼筋的連 接為焊接。作為優選,所述的防水巻材呈折形狀或波形。作為優選,所述的遇水膨脹的材料為膨脹土或浸油的麻絲或遇水緩脹 的橡膠。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施工方便、工程造價低, 防水效果好等優點。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結構示意圖 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 體的說明。本實用新型將變形縫按時間再細分為過度性變形縫和永久性變形兩 種,即在工程交付使用后三至五年時,變形縫的兩側建筑物結構即不再變 形的為過度性變形縫,否則為永久性的變形縫。實施例1:本實施例是一種外墻永久性變形縫結構,如圖1所示,在外墻(16)靠變形縫(1)的兩側設立柱(2),立柱(2)的迎水面(17)和背水面(18) 的外表面上沿變形縫分別埋有預埋鋼板(3),預埋鋼板(3)距縫有30-250mm 的間距,兩側立柱(2)之間迎水面(17) —側連接有防水用的迎水鋼板(4), 背水面一側連接有防水用的背水鋼板(5),迎水鋼板(4)和背水鋼板(5) 分別與變形縫(1)兩側的預埋鋼板(3)焊接,迎水鋼板(4)和背水鋼板 (5)的寬度約等于變形縫(1)與兩側預埋鋼板(3)之間的距離,迎水鋼 板(4)和背水鋼板(5)采用折形鋼板或波形鋼板,變形縫(1)內空置或 填入遇水膨脹的材料。 實施例2:本實施例是一種頂板永久性的變形縫結構,如圖2所示,地下室工程 的頂板(7)為反梁式結構頂板,在頂板(7)迎水面(17) —側表面上, 靠變形縫(1)的兩側不設立永久性的柱而設立懸挑反梁(8),懸挑反梁(8) 的上表面及頂板(7)的背水面(18)即下表面沿變形縫(1)預埋有預埋 鋼板(3),預埋鋼板(3)距變形縫(1)有30-150腿的間距,迎水鋼板(4)
和背水鋼板(5)分別與變形縫(1)兩側的預埋鋼板(3)焊接,迎水鋼板 (4)和背水鋼板(5)的寬度約等于變形縫(1)兩側預埋鋼板(3)之間 的距離,迎水鋼板(4)和背水鋼板(5)采用折形鋼板或波形鋼板(5), 變形縫(1)內空置或填入遇水膨脹的材料。 實施例3:本實施例是一種頂板后澆帶及過度性變形縫結構,如圖3所示,后澆 帶及變形縫(1)寬O. l-0.5m,在頂板(7)的兩側鋼筋砼與變形縫(1)之 間預埋H型鋼或工字型鋼(9)。變形縫(1)兩側頂板(7)內距縫O. 1-0. 3m 范圍內各預埋一塊預埋鋼板(3),預埋鋼板(3)埋設在頂板(7)迎水面 (17) —側緊靠H型鋼或工字型鋼(9)之后,迎水面(17) —側的預埋鋼 板(3)的外表面與一塊厚4-6mm的角鋼(11)的一側邊相焊接以形成高寬 各30-100腿的企口 (12),兩企口的開口相對;也可在H型鋼或工字型鋼 (3)的翼部直接焊角鋼以形成企口(12)。在兩企口 (12)之間放置一塊厚 4-8mm的經防腐處理的平直的迎水鋼板(4),兩企口 (12)與迎水鋼板(4) 活動連接,平直的活動迎水鋼板(4)的兩側在水平方向距企口 (12)端部 不小于5mm的空隙,并應以遇水膨脹性材料(6)填實,遇水膨脹的材料為 膨脹土或浸油的麻絲或遇水緩脹的橡膠;平直的迎水鋼板(4)的背水面一 側的遇水膨脹性材料(6)距企口 (12)的口部應不小于4mra的空隙以便以 后將迎水面鋼板(4)與型鋼(9)在焊接點(14)處焊接。迎水鋼板(4) 能適用水平方向和豎向變形;迎水鋼板(4)及企口 (12)的上表面外側抹 厚1-3腿膨脹土漿,且上加蓋防水巻材(10)以起保護作用,該巻材(10) 應呈折形狀或波浪形以適用變形。企口 (12)內的迎水鋼板(4)安裝后且 砼的強度達到要求后即可進行基坑填土;在地下室工程變形穩定以后或頂 板上的覆土后,再將活動迎水面鋼板(4)與H型鋼或工字型鋼(9)在悍接 點(14)處焊接,在型鋼(9)底部即背水面(18)也用厚的平直的背水鋼 板(5)與兩側型鋼(9)在焊接點(14)處焊接,并在變形縫(1)內注入 膨脹性的高強砂漿或砼讓變形縫(1)與兩側的結構體形成整體的結構和防 水體。頂板后澆帶及變形縫兩側的結構體下有臨時性的柱子,當后澆帶及 變形縫內用膨脹性的高強砂漿或砼澆灌后并且達至強度后即可將柱子拆 除。實施例4:本實施例是一種外墻后澆帶及過度性變形縫結構,如圖4所示,本實 施例與實施例3不同之處在于外墻(16)的兩側鋼筋砼與預埋H型鋼或 工字型鋼(9)之間設有永久性的立柱(2),預埋鋼板(3)埋設在外墻(16) 端部的立柱(2)處的迎水面(17) —側,緊靠H型鋼或工字型鋼(9)之 后,其它基本同實施例3。
權利要求1、一種地下室工程外墻及頂板防水型后澆帶及變形縫結構,包括后澆帶與變形縫的兩側的結構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結構體的表面沿后澆帶及變形縫埋設有預埋鋼板,兩側的結構體迎水面及背水面之間分別連接有迎水鋼板和背水鋼板。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工程外墻及頂板防水型后澆帶及變形縫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變形縫結構為外墻永久性變形縫結構,所 述的結構體為立柱,所述的立柱設置在外墻與后澆帶及變形縫之間,所述 的預埋鋼板埋設在立柱的迎水面和背水面的上,所述的迎水鋼板和背水鋼 板與預埋鋼板焊接,所述的迎水鋼板和背水鋼板為折形鋼板或波形鋼板, 所述的永久性變形縫內空置或填入遇水膨脹的材料。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工程外墻及頂板防水型后澆帶及變 形縫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變形縫結構為頂板永久性變形縫結構,所 述的結構體由頂板及設置在頂板上的懸挑反梁構成,迎水面一側的預埋鋼板埋設在懸挑反梁上,背水面一側的預埋鋼板埋設在頂板底面上;所述的 迎水鋼板和背水鋼板與預埋鋼板焊接,所述的迎水鋼板和背水鋼板為折形 鋼板或波形鋼板,所述的頂板永久性變形縫內空置或填入遇水膨脹的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工程外墻及頂板防水型后澆帶及變形 縫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變形縫結構為頂板過度性變形縫結構,所述 的結構體由頂板與型鋼構成,所述的型鋼設置在頂板的端部與變形縫之間, 所述的預埋鋼板埋設在頂板迎水面一側的型鋼之后,兩側預埋鋼板表面分 別焊接一角鋼以形成一個企口或在型鋼的翼部焊接一角鋼以形成一個企口,變形縫兩側的企口的開口相對,所述的迎水鋼板的兩端放置在兩企口 內與企口活動連接;迎水鋼板的兩端與企口之間充填有遇水膨脹性材料, 迎水鋼板及企口的迎水面上抹有遇水膨脹的材料,遇水膨脹的材料上鋪設 有防水巻材;當地下室工程變形穩定之后或頂板上覆土之后,迎水面鋼板與 企口固定連接,并在兩側型鋼底部固定有背水鋼板,在變形縫內注入有膨 脹性的高強砂漿或砼。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工程外墻及頂板防水型后澆帶及變形 縫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變形縫結構為外墻過度性變形縫結構,所述 的結構體由立柱與型鋼構成,所述的立柱設置在的外墻端部,所述的型鋼 設置在立柱與變形縫之間,所述的預埋鋼板埋設在立柱迎水面一側的型鋼 之后,兩側預埋鋼板表面分別焊接一角鋼以形成一個企口或在型鋼的翼部 焊接一角鋼以形成一個企口,變形縫兩側的企口的開口相對,所述的迎水 鋼板的兩端放置在兩企口內與企口活動連接;迎水鋼板的兩端與企口之間 充填有遇水膨脹性材料,迎水鋼板及企口的迎水面上抹有遇水膨脹的材料, 遇水膨脹的材料上鋪設有防水巻材;當地下室工程變形穩定之后或頂板上 覆土之后,迎水面鋼板與企口固定連接,并在兩側型鋼底部固定有背水鋼 板,在變形縫內注入有膨脹性的高強砂漿或砼。
6、 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地下室工程外墻及頂板防水型后澆帶及 變形縫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鋼為工字鋼或H型鋼,型鋼與結構體的 鋼筋的連接為焊接。
7、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地下室工程外墻及頂板防水型后澆帶 及變形縫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巻材呈折形狀或波形。
8、根據權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地下室工程外墻及頂板防水型后澆帶及變形縫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遇水膨脹的材料為膨脹土或浸 油的麻絲或遇水緩脹的橡膠。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地下室工程外墻及頂板防水型后澆帶及變形縫結構,包括后澆帶與變形縫的兩側的結構體,所述的結構體的表面沿后澆帶及變形縫埋設有預埋鋼板,兩側的結構體迎水面及背水面之間分別連接有迎水鋼板和背水鋼板,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施工方便、工程造價低,防水效果好等優點。
文檔編號E21D11/38GK201212157SQ20082012056
公開日2009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1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1日
發明者勇 夏, 朱文江, 朱邃科 申請人:朱邃科;朱文江;夏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