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旋挖鉆機及其導向滑輪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導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導向滑輪架,此外,本實用新型 還涉及一種樁工機械,尤其涉及一種旋挖鉆機。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各地的工程數量不斷增多,旋挖鉆機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廣泛應 用于市政建設、公路橋梁、高層建筑等各種基礎施工。其工作裝置主要包括變幅機構、桅桿 總成、隨動架、動力頭、主卷揚、輔卷揚、加壓裝置、鉆桿和鉆具等。其中,桅桿總成包括桅桿 和導向滑輪架。導向滑輪架上設置有導向滑輪,用于改變卷揚的鋼絲繩運動方向。導向滑輪架是 提升、下降鉆桿和物件起吊的重要支撐部件。目前,旋挖鉆機的導向滑輪架,分為主卷揚導向滑輪架和副卷揚導向滑輪架,兩種 導向滑輪架分別安裝于桅桿的不同位置,并分別對主卷揚、副卷揚和加壓卷揚的鋼絲繩進 行導向。兩種導向滑輪架的結構如下請參考圖1,圖1是現有技術中主卷揚導向滑輪架的結構示意圖。主卷揚導向滑輪1通過滑輪軸安裝在滑輪支撐架2上,滑輪支撐架2上還設置有 導繩管3,導繩管3平行于主卷揚導向滑輪1的安裝中心線,滑輪支撐件2通過回轉支承4 與旋轉機構5連接,旋轉機構5通過旋轉軸6安裝于連接架7,旋轉機構5可以繞旋轉軸6 旋轉。整個主卷揚導向滑輪架通過銷孔8與旋挖鉆機的桅桿連接。請參考圖2,圖2是現有技術中副卷揚導向滑輪架的結構示意圖。副卷揚導向滑輪17通過副卷揚導向滑輪軸11固定在側板15上,加壓卷揚導向滑 輪19通過加壓卷揚滑輪軸14固定在側板15上,在副卷揚導向滑輪軸11和加壓卷揚導向 滑輪軸14上分別設置有第一擋板10和第二擋板13,用于固定滑輪軸。連接管18用于連接 兩側的側板15,擋軸12設置于副卷揚導向滑輪17和加壓卷揚導向滑輪19之間,用于防止 滑輪之間工作時出現互相干擾的情況。整個副卷揚導向滑輪架通過軸16連接于桅桿。上述主卷揚導向滑輪1、副卷揚導向滑輪17和加壓卷揚導向滑輪19可以繞滑輪 軸自由旋轉,鋼絲繩經過上述導向滑輪時,上述導向滑輪隨鋼絲繩的運動轉動,實現導向功 能。 但是,上述現有技術,將主卷揚導向滑輪架和副卷揚導向滑輪架設計為兩個裝置, 分別安裝在桅桿的不同位置,采用這種方式的導向裝置,加工復雜、安裝繁瑣。因此,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的導向滑輪架,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需要解決 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導向滑輪架,能夠集主卷揚、副卷揚、加壓卷揚三個卷揚的導向功能為一體,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此外,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 具備上述導向滑輪架的旋挖鉆機。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導向滑輪架,用于將導向滑輪設置 于整機設備,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設置有第一滑輪軸,所述第一滑輪軸上設置有第一滑 輪;所述支架通過回轉支承與底座連接,所述底座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滑輪軸平行的第二 滑輪軸,所述第二滑輪軸上設置有第二滑輪和第三滑輪。優選地,所述支架包括用于連接所述回轉支承的底板,所述底板的相對兩側連接 有立板,所述第一滑輪軸插裝于兩個所述立板之間。優選地,所述立板與所述第一滑輪軸配合處的兩側板面上分別設置有法蘭。優選地,沿所述立板與所述底板的連接處固定設置有均與兩者相垂直的筋板。優選地,所述底座包括用于安裝所述回轉支承的底盤,在所述底盤的相對兩側均 設置有側板總成,所述第二滑輪軸插裝于兩個所述側板總成之間,與所述底盤相對側的所 述側板總成上設置有用于將所述底座連接于所述整機設備的銷孔。優選地,所述側板總成包括外側板和內側板,在所述外側板與所述內側板之間連 接有連接板。優選地,所述第二滑輪軸位于所述銷孔的上方。優選地,在所述底座與所述支架相連的一側設置有兩個擋塊,在所述支架上設置 有限位塊,且所述限位塊位于兩個所述擋塊之間,并可隨所述支架在兩個所述擋塊之間轉動。優選地,所述導向滑輪架還包括有置于所述第一滑輪軸一側且與所述第一滑輪軸 平行的第一導繩管,以及置于所述第二滑輪軸一側且與所述第二滑輪軸平行的第二導繩管。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旋挖鉆機,包括底盤,所述底盤上設置有主卷揚和桅桿, 所述桅桿上連接有副卷揚和加壓卷揚,所述桅桿上連接有上述導向滑輪架,所述導向滑輪 架位于所述副卷揚和所述加壓卷揚上方。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導向滑輪架,包括支架和底座,支架上設置有第一滑輪軸,第 一滑輪安裝于第一滑輪軸上,支架通過回轉支承與支座連接,通過回轉支承的轉動可以實 現支架的轉動,支座上設置有第二滑輪軸,第二滑輪軸上設置有第二滑輪和第三滑輪,第二 滑輪軸與第一滑輪軸相互平行。這種導向滑輪架結構緊湊,第一滑輪可以實現主導向滑輪 的功能,第二滑輪、第三滑輪分別可以實現副卷揚導向滑輪、加壓卷揚導向滑輪的功能。安 裝時,只要將整個裝置通過連接件直接裝配在整機設備上即可,有效規避了已有技術采用 兩個裝置分別獨立安裝的缺陷。這樣的結構設計,實現了集主卷揚、副卷揚、加壓卷揚導向 功能為一體,達到了結構簡單,整體安裝的技術效果。此外,采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 上述導向滑輪架的旋挖鉆機,安裝和拆卸導向滑輪架的過程也更加方便,結構更加合理。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在底座的底盤上,安裝回轉支承的一側設置有兩個擋 塊,在支架上設置有限位塊,且所述限位塊位于兩個擋塊之間,并可隨支架在兩擋塊之間轉 動。擋塊和限位塊配合,共同限制了支架的轉動范圍,避免由于支架轉動范圍過大,引起鋼 絲繩導向不穩。
圖1為現有技術中一種主卷揚導向滑輪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技術中一種副卷揚導向滑輪架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具體實施方式
中所提供的旋挖鉆機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具體實施方式
中所提供的導向滑輪架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所示導向滑輪架的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4所示導向滑輪架的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導向滑輪架,集主卷揚、副卷揚、加壓卷揚三個卷揚 導向功能為一體,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種具有上述導向滑 輪架的旋挖鉆機。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 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請參考圖4,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導向滑輪架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導向滑輪架包括支架34和底座38,支架34通過回 轉支承37與底座38連接。在支架34上,與回轉支承37的相對側,設置有第一滑輪軸33, 第一滑輪32安裝在第一滑輪軸33上;在底座38上,與回轉支承37相對側,設置有與第一 滑輪軸33平行的第二滑輪軸40,第二滑輪軸40上安裝有第二滑輪41和第三滑輪42。以該導向滑輪架安裝在旋挖鉆機桅桿上的工作過程為例,說明導向滑輪架的工作 原理。請一并參考圖3,當需要對鋼絲繩進行導向時,主卷揚4'的鋼絲繩通過本實用新型 所提供的導向滑輪架1'支架34上的第一滑輪32的內側,與旋挖鉆機吊錨架5'的大滑輪 連接,副卷揚3'的鋼絲繩通過第二滑輪41靠近桅桿的一側,與旋挖鉆機吊錨架5'的小滑 輪連接,加壓卷揚2'鋼絲繩通過第三滑輪42遠離桅桿的一側,與旋挖鉆機下桅桿加壓卷 揚上滑輪連接。第一滑輪32可以在第一滑輪軸33上轉動,同時,支架34也可以通過回轉 支承37轉動一定的范圍,實現對主卷揚4'鋼絲繩的導向;第二滑輪41和第三滑輪42可 以在第二滑輪軸40上轉動,實現對副卷揚3'和加壓卷揚2'鋼絲繩的導向。采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導向滑輪架,由一個裝置總成就可以實現對主卷揚、副 卷揚、加壓卷揚三個卷揚的導向,結構簡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需要多個導向滑輪架才能實 現卷揚的導向的技術問題,整體安裝十分方便。此外,由圖4中可以看出,第一滑輪軸33安裝在支架34上的長度寬于第一滑輪32 的厚度,第二滑輪軸40安裝在底座38上的長度寬于第二滑輪41和第三滑輪42厚度的總 和,使第一滑輪32以及第二滑輪41、第三滑輪42可以在軸上滑動;這樣,三個滑輪不僅可 以繞軸轉動還可以沿軸滑動,實現對鋼絲繩的良好導向。并且,由于第一滑輪32安裝在可 以轉動的支架34上,因此可以通過加大第一滑輪32的鋼絲繩與主卷揚的夾角,減小鋼絲繩 的磨損。下面進一步說明支架34和底座38的具體結構請參考圖5,圖5為圖4所示導向滑輪架的支架的結構示意圖。支架34包括底板343,回轉支承37安裝在底板343上,回轉支承37與底板343之間可以采用螺栓連接,在底板343上設置有依據回轉支承37形狀分布的螺栓孔344,如圖中 所示,若干螺栓孔344周向均勻分布。底板343的相對兩側分別連接有立板341,第一滑輪 軸33插裝在兩側立板341之間。與現有技術相比,上述用于支撐第一滑輪32的支架34通過回轉支承37與底座38 連接,自身不需要設置用于固定的連接架,也不需要設置用于安裝的銷孔。簡化設計,節省 材料的同時仍然可以實現原有的功能。在第一滑輪軸與立板341的連接處分別設置有法蘭345。法蘭345可以焊接或者 其他連接方式連接在立板341上。設置法蘭345可以方便第一滑輪軸33與立板341的連接,減少加工面。在立板341與底板343的連接處,分別設置有與兩者均垂直的筋板346。筋板346 可以是焊接在立板341和底板343上。在立板341與底板343連接處均設置筋板346能夠 加強支架的整體強度,不需要將立板和底板設置的太厚,便可以有效的保證承載工作的強 度要求,可以減少整體設計的重量。如圖所示,筋板346的形狀可以設計成三角形,該筋板346的兩條直角邊沿立板 341和底板343設置,從而進一步地節省材料,減輕重量。請參考圖6,圖6為圖4所示導向滑輪架的底座的結構示意圖。底座38包括底盤384,底盤384用于安裝與支架34連接的回轉支承,在底盤384 上設置有安裝孔,若干安裝孔的分布形狀依據與回轉支承的連接需要確定,設置成與圖5 所示支架34上的螺栓孔344相配合的形狀。底盤384的相對兩側均設置有側板總成,第二 滑輪軸40插裝在兩個側板總成之間,在側板總成上,與底盤384的相對側設置有銷孔389, 可以插裝如圖4中所示的銷軸44,用以將底座38連接在整機設備上。底座38固定安裝在整機設備上,保證導向滑輪架整體的穩定性,在為支架34提供 支撐的同時,其本身也通過第二滑輪軸40承載第二滑輪41和第三滑輪42,實現對另外兩個 卷揚鋼絲繩的導向。另外,為了更有利于安裝回轉支承,在底盤384的一側兩個側板總成之間設置第 一安裝板385、第二安裝板385 ‘,根據回轉支承的安裝形狀,設置第一安裝板385和第二安 裝板385'的連接形狀。第一安裝板385和第二安裝板385'的設置可以加強回轉支承安 裝的穩定性。小側板383安裝在兩個側板總成的外側連接兩個側板總成,可以提高了底座 38的穩定性和強度。上述側板總成可以包括外側板381和內側板386,在兩者支間設置有連接板3810。 將側板總成設計成兩個側板連接的結構,可以減少整機重量同時便于設置銷孔389,將底座 38安裝在整機設備上。當然,側板總成也可以設置成整體板的結構,但此時要加厚板的厚度。在同一側的上下連接板3810之間設置有連接弧板3811,一方面可以加強底座的 強度,另一方面采用將底座插裝在整機設備上時,設置弧形的連接弧板3811也可以滿足配 合面的形狀要求。進一步地,可以將第二滑輪軸40設置在上述銷孔389的上方,這樣可以實現整機 受力的合理布局。為了將第二滑輪軸40的位置設置的高于銷孔389,結合側板總成的結構,可以將側板總成的內側板386的寬度設置的寬于外側板381,第二滑輪軸40設置在內側板386高 出外側板381的板面上,銷孔389則分別設置在內側板386、外側板381上相對重合的位置, 安裝時,將設置有第二滑輪軸40的一側安裝在上方。這里所說的“上方”,是指導向滑輪架 在安裝工作狀態時,豎直高度的上方。眾所周知,旋挖鉆機的工況較為惡劣,實際作業過程中,鋼絲繩往往會出現非正常 的沖擊或者抖動,為避免支架34在上述狀況下相對于底座38或者桅桿產生較大的相對轉 動,本方案在支架34與底座38之間設置有限位結構。具體地,在底盤384上設置有兩個擋塊382,兩個擋塊382設置在底盤384與第二 滑輪軸40平行的邊上,并且相對回轉支承的回轉中心向對稱設置。擋塊382可以是焊接在 底盤384上,也可以采用螺栓連接等其他方式與底盤384連接;與前述擋塊382相應地,在 支架34上設置有限位塊36,限位塊36的位置位于兩個擋塊382之間。限位塊36的一端與 支架34之間可以為螺栓連接,另一端則是不固定的設置在底座38與支架34之間,可以隨 支架34在兩個擋塊382之間轉動一定角度。當然,擋塊382也可以設置在底盤384的其他位置處,只要滿足限位塊與擋塊配合 限制支架34的轉動角度均可。擋塊32與限位塊36配合,限制支架34的轉動范圍,避免支架34轉動范圍過大引 起鋼絲繩導向不準,出現滑繩。應當理解,上述限位結構并不局限于圖中所示的結構,只要 滿足使用需要均在本申請請求保護的范圍內。另外,在第二滑輪軸40與底座38的連接處,可以設置滑輪軸套388,在用于安裝銷 軸的銷孔389周邊可以設置銷軸軸套3812,方便軸的安裝。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導向滑輪架還包括有安裝在支架上的第一導繩管35,第一導 繩管35與第一滑輪軸33平行;在底座38上安裝有第二導繩管39,第二導繩管39與第二 滑輪軸40平行;第一滑輪軸33與第一導繩管35、第二滑輪軸40與第二導繩管39配合,能 夠更好的實現鋼絲繩導向,防止脫繩現象。此外,上述第一滑輪軸與第一導繩管之間的平行設置以及第二滑輪軸和第二導繩 管的平行設置并不是嚴格的限制,允許有一定的加工誤差或者偏差。上述第一導繩管35、第二導繩管39可以是焊接在支架34和底座38上,還可以選 用插裝等其他連接方式。在第一滑輪軸33上設置有與第一滑輪32配合的第一襯套31,在第二滑輪軸40上 設置有與第二滑輪41、第三滑輪42配合的第二襯套43,襯套的設置可以配合第一滑輪和第 二滑輪的轉動和滑動,減少滑輪在軸上轉動和滑動的磨損。除上述導向滑輪架,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旋挖鉆機,請一并參見圖3,該圖示 出了該旋挖鉆機的整體結構示意圖。該旋挖鉆機包括底盤,所述底盤上設置有主卷揚和桅桿,桅桿上連接有副卷揚和 加壓卷揚,在桅桿上設置有上述導向滑輪架,該導向滑輪架位于副卷揚和加壓卷揚上方。需 要說明的是,該旋挖鉆機的其他結構部件請參考現有技術,本文不再贅述。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旋挖鉆機及其導向滑輪架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 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 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 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導向滑輪架,用于將導向滑輪設置于整機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 架上設置有第一滑輪軸,所述第一滑輪軸上設置有第一滑輪;所述支架通過回轉支承與底 座連接,所述底座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滑輪軸平行的第二滑輪軸,所述第二滑輪軸上設置 有第二滑輪和第三滑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向滑輪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用于連接所述回轉 支承的底板,所述底板的相對兩側連接有立板,所述第一滑輪軸插裝于兩個所述立板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導向滑輪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與所述第一滑輪軸配合 處的兩側板面上分別設置有法蘭。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導向滑輪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立板與所述底板的連接處 固定設置有均與兩者相垂直的筋板。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向滑輪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用于安裝所述回轉 支承的底盤,在所述底盤的相對兩側均設置有側板總成,所述第二滑輪軸插裝于兩個所述 側板總成之間,與所述底盤相對側的所述側板總成上設置有用于將所述底座連接于所述整 機設備的銷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導向滑輪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板總成包括外側板和內側 板,在所述外側板與所述內側板之間連接有連接板。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導向滑輪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輪軸位于所述銷孔的 上方。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導向滑輪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與所述支架相連的一 側設置有兩個擋塊,在所述支架上設置有限位塊,且所述限位塊位于兩個所述擋塊之間,并 可隨所述支架在兩個所述擋塊之間轉動。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導向滑輪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滑輪架還包括 有置于所述第一滑輪軸一側且與所述第一滑輪軸平行的第一導繩管,以及置于所述第二滑 輪軸一側且與所述第二滑輪軸平行的第二導繩管。
10.一種旋挖鉆機,包括底盤,所述底盤上設置有主卷揚和桅桿,所述桅桿上連接有副 卷揚和加壓卷揚,其特征在于,所述桅桿上連接有上述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導向滑 輪架,所述導向滑輪架位于所述副卷揚和所述加壓卷揚上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導向滑輪架,用于將導向滑輪設置于整機設備,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設置有第一滑輪軸,所述第一滑輪軸上設置有第一滑輪;所述支架通過回轉支承與底座連接,所述底座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滑輪軸平行的第二滑輪軸,所述第二滑輪軸上設置有第二滑輪和第三滑輪。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導向滑輪架,由一個裝置總成實現了對主卷揚、副卷揚、加壓卷揚三個卷揚的導向功能,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此外,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旋挖鉆機包括底盤,所述底盤上設置有主卷揚和桅桿,所述桅桿上連接有副卷揚和加壓卷揚,所述桅桿連接有所述的導向滑輪架,所述導向滑輪架位于所述副卷揚和所述加壓卷揚上方。
文檔編號E21B19/02GK201778663SQ20102053867
公開日2011年3月30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20日
發明者李遠虎, 梁守軍, 聶剛, 郭燕, 黃志文 申請人:北京南車時代機車車輛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