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分層采油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油田開發中多油層分層采油井的井下采油控制裝置,是一種分層采油控制器。
背景技術:
為充分發揮各油層潛力,對多油層合采井,采用分層采油泵,來實現兩層或多層合采,提高單井產能。分層采油泵是將兩級泵連接方式進行組合,用封隔器分隔開兩個生產層段,每個泵的進液通道分別將兩個油層的流體采出,并在上部油管或上泵固定凡爾處匯合后采出。 現場應用中存在以下三個方面問題1、目前的分層采油泵只能實現兩層井的分采,對于兩層以上的無法實現。2、分采泵是將兩級泵通過組合而成,成本高O. 0萬元以上),由于泵身長度在IOm 左右,拉運困難,依據抽油泵運送規定,需用加長車廂的車輛拉運,以防彎曲損壞。3、需配套專門檢修設備,檢修難度大,檢修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分層采油控制器,排除油層間壓差干擾,替代現場應用的分采泵,提高多層合采井產能。克服分采泵存在的泵體長度大、拉運困難、檢修難度大、檢修成本高的不足。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分層采油控制器,主要由上接頭、偏心工作筒、閥座、柱塞、壓縮彈簧、調整座和下接頭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接頭的下端有外螺紋,在下接頭的上端有外螺紋,偏心工作筒螺紋連接在上接頭與下接頭之間;所述的偏心工作筒為圓柱體形,在偏心工作筒內有兩個平行的圓柱形通孔,并且兩個平行的圓柱形通孔的中心線與偏心工作筒中心線平行;第一個圓柱形通孔作為下層液體通過孔。第二個圓柱形通孔的下端有內螺紋,在第二個圓柱形通孔的下端螺紋固定有一個彈簧壓力調整座,在調整座的上部有壓縮彈簧,在壓縮彈簧的頂部有一個柱塞,柱塞下端的直徑與第二個圓柱形通孔的直徑相同;柱塞的上端為圓錐體形;在柱塞的上端有閥座,閥座固定在第二圓柱形通孔的上端;閥座為圓筒形,閥座的上部有底;閥座有橫向孔,閥座橫向孔與偏心工作筒壁上的進液孔連通;閥座的下端有軸向閥孔,柱塞上端圓錐體在閥座下端的閥孔內,閥座和柱塞起到單向閥作用;在兩個平行的圓柱形通孔之間有排液孔,排液孔的位置與壓縮彈簧相對。所述的閥座的橫向孔為長方形孔。簡述分層采油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參閱圖1。柱塞4將油套環形空間和油管分隔為兩個區域,當油層壓力大于油管內壓力0. IMPa,柱塞4向下運動,油層流體進入偏心工作筒2壁上的進液孔9 ;柱塞4向下運動的同時打開了柱塞4封閉的排液孔8,油層流體進入偏心工作筒2的第一圓柱形通孔,與下層的流體匯集到一起,輸送給抽油泵,被抽至地面。 反之,如果油管內壓力大于油層壓力,柱塞4在彈簧5和油管內壓的雙重作用向上運動,自動關閉進油系統,由此排除油層間壓差干擾。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分層采油控制器,能與封隔器、抽油泵配套使用,用封隔器將各油層分隔開,分層采油控制器依靠壓差推動柱塞往復運動,打開進油通道,形成各油層各自獨立的進油通道,由抽油泵排至地面。避免了各油層因壓力、儲層物性、 動用程度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引起層間矛盾和層間干擾,導致各油層潛力不能充分發揮。
圖1是本實用新型分層采油控制器結構剖面示意圖。圖中,1-上接頭,2-偏心工作筒,3-閥座,4-柱塞,5-壓縮彈簧,6-調整座,7-下接頭,8-排液孔,9-進液孔。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以一個分層采油控制器為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分層采油控制器,主要由上接頭1、偏心工作筒2、閥座3、柱塞4、壓縮彈簧5、調整座6和下接頭7組成。在上接頭1的下端有外螺紋,在下接頭7的上端有外螺紋,偏心工作筒2螺紋連接在上接頭1與下接頭7之間。所述的偏心工作筒2為圓柱體形,在偏心工作筒2內有兩個平行的圓柱形通孔,并且兩個平行的圓柱形通孔的中心線與偏心工作筒2中心線平行。第一個圓柱形通孔作為下層液體通過孔。第二個圓柱形通孔的下端有內螺紋,在第二個圓柱形通孔的下端螺紋固定有一個彈簧壓力調整座6,旋轉調整座6能調節調整座6對壓縮彈簧5的的壓力。在調整座6的上部有壓縮彈簧5,在壓縮彈簧5的頂部有一個柱塞4,柱塞4下端的直徑與第二個圓柱形通孔的直徑相同,能封堵排液孔8。柱塞4的上端為圓錐體形;在柱塞4的上端有閥座3,閥座 3固定在第二圓柱形通孔的上端。閥座3為圓筒形,閥座3的上部有底。閥座3有橫向孔, 橫向孔為長方形孔。閥座3橫向孔與偏心工作筒2壁上的進液孔9連通,偏心工作筒2壁上的進液孔9為圓形孔。閥座3的下端有一個軸向閥孔(中心孔),柱塞4上端圓錐體在閥座3下端的閥孔內,閥座3和柱塞4起到單向閥作用。在兩個平行的圓柱形通孔之間有四個排液孔8,排液孔8的位置與壓縮彈簧5相對。
權利要求1.一種分層采油控制器,主要由上接頭(1)、偏心工作筒O)、閥座(3)、柱塞、壓縮彈簧(5)、調整座(6)和下接頭(7)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接頭(1)的下端有外螺紋,在下接頭(7)的上端有外螺紋,偏心工作筒( 螺紋連接在上接頭(1)與下接頭(7)之間;所述的偏心工作筒( 為圓柱體形,在偏心工作筒( 內有兩個平行的圓柱形通孔,并且兩個平行的圓柱形通孔的中心線與偏心工作筒O)中心線平行;第二個圓柱形通孔的下端有內螺紋,在第二個圓柱形通孔的下端螺紋固定有一個彈簧壓力調整座(6),在調整座(6)的上部有壓縮彈簧(5),在壓縮彈簧(5)的頂部有一個柱塞,柱塞(4)下端的直徑與第二個圓柱形通孔的直徑相同;柱塞的上端為圓錐體形;在柱塞的上端有閥座(3),閥座 (3)固定在第二圓柱形通孔的上端;閥座C3)為圓筒形,閥座(3)的上部有底;閥座(3)有橫向孔,閥座C3)橫向孔與偏心工作筒( 壁上的進液孔(9)連通;閥座C3)的下端有軸向閥孔,柱塞(4)上端圓錐體在閥座( 下端的閥孔內;在兩個平行的圓柱形通孔之間有排液孔(8),排液孔⑶的位置與壓縮彈簧(5)相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層采油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閥座(3)的橫向孔為長方形孔。
專利摘要分層采油控制器,應用于油田多油層分層采油。偏心工作筒螺紋連接在上接頭與下接頭之間;在偏心工作筒內有兩個平行的圓柱形通孔;在第二個圓柱形通孔的下端螺紋固定有一個彈簧壓力調整座,在調整座的上部有壓縮彈簧、柱塞和閥座,閥座固定在第二圓柱形通孔的上端;閥座有橫向孔,閥座橫向孔與偏心工作筒壁上的進液孔連通;閥座的下端有軸向閥孔,柱塞上端圓錐體在閥座下端的閥孔內;在兩個平行的圓柱形通孔之間有排液孔。效果是能與封隔器、抽油泵配套使用,用封隔器將各油層分隔開,依靠壓差推動柱塞往復運動,打開進油通道,形成各油層各自獨立的進油通道,由抽油泵排至地面。
文檔編號E21B43/14GK202064913SQ201120120018
公開日2011年12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2日
發明者何志英, 劉亭, 劉運強, 李亞峰, 樊紅旗, 郭超, 金正謙, 高偉時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