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鉸接型懸浮液壓立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鉸接型懸浮液壓立柱,尤其適用于機械化采煤工作面的超靜定液壓支架。
背景技術:
液壓支架是煤礦井下綜合機械化采煤工作面必不可少的設備之一。目前煤礦使用的液壓支架一般是四連桿結構的液壓支架,也稱四連桿液壓支架,四連桿液壓支架頂梁上、下的運動軌跡為一條雙紐線,具體見煤炭工業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的《煤礦支護手冊》第五篇第四章第二節內容和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的“十一五”高等學校國家規劃教材《礦山機械》一書中關于支護設備內容。由于四連桿液壓支架的結構特點,其使用的液壓立柱是雙伸縮液壓立柱和帶加長桿的單伸縮液壓立柱;雙伸縮液壓立柱存在著結構復雜、可靠性差、支撐力小、成本高、抗沖擊地壓能力差等問題;帶加長桿的單伸縮液壓立柱存 在著工作行程小、使用范圍小、調節不便、抗沖擊地壓能力差等問題。因此,研制新型的液壓立柱新技術產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承載能力大、工作行程大、成本低的鉸接型懸浮液壓立柱。技術方案本發明的鉸接型懸浮液壓立柱,包括活柱體、缸體、上耳座、下耳座、缸箍、卡箍、限位套、楔擋圈、螺柱、防塵圈、導向環、三通接口、接口、油管、四通、支撐鋼筋及密封組件、油堵;所述的上耳座與活柱體焊接為一體,下耳座與缸體焊接為一體,缸箍與缸體外圓上端焊接為一體,活柱體套裝在缸體內;所述活柱體外圓與缸體內圓的上部設有限位套,限位套上部設有螺柱,限位套的內、外圓分別設有內、外圓限位套密封組件;所述活柱體外圓與缸體內圓的下部設有卡箍,卡箍的上、下兩端分別設有上、下卡箍密封組件,由活柱體的外圓、缸體的內圓、限位套、卡箍、上卡箍密封組件和內、外圓限位套密封組件包圍形成較小可變密封腔體;由活柱體的內圓、缸體的內圓、上耳座、下耳座及下卡箍密封組件包圍形成較大可變密封腔體;所述的缸體的外圓下端設有連通較大可變密封腔體的接口,接口上設有油管,油管上設有四通;缸體的外圓上端設有連通較小可變密封腔體的三通接口。所述的螺柱與限位套接觸面的外圓上設有楔擋圈;所述的限位套內圓溝槽內設有上導向環,所述的卡箍外圓溝槽內設有下導向環。所述的上耳座設有鉸接軸圓通孔,所述的下耳座上設有鉸接軸圓通孔;所述的螺柱內開有安設防塵圈的溝槽。有益效果本發明適用于煤礦井下頂板支護的超靜定液壓支架上,與現有技術相t匕,其結構簡單,安全性好,可靠性強、承載能力大,工作行程大,拆卸安裝方便,抗沖擊地壓能力強,使用范圍寬,調節方便,成本低,具有廣泛的實用性。
圖I是本發明的外形結構圖。圖2是本發明的剖視結構圖。圖中上耳座一 14,下耳座一 I,活柱體一 7,缸體一 2,缸箍一 8,限位套一 10,模擋圈一16,螺柱一12,卡箍一5,防塵圈一15,三通接口一 18,接口一 23,油管一22,四通一21,支撐鋼筋一 20,上、下導向環一 11、4,上、下卡箍密封組件一 6、3,內、外圓限位套密封組件一 9、17,油堵一 19、24、25、26、27、28,盲孔一13,鉸接軸圓通孔一 30、29。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I、圖2所示,鉸接型懸浮液壓立柱主要有上耳座14、下耳座I、活柱體7、缸體2、缸箍8、限位套10、楔擋圈16、螺柱12、盲孔13、卡箍5、防塵圈15、上、下導向環11、4、三通 接口 18、接口 23、油管22、四通21、支撐鋼筋20及密封組件3、6、9、17、油堵19、24、25、26、27,28組成。所述的上耳座14與活柱體7焊接為一體,上耳座14設有鉸接軸圓通孔30 ;下耳座I與缸體2焊接為一體,下耳座I上設有鉸接軸圓通孔29。缸箍8與缸體2上端外圓焊接為一體,活柱體7套裝在缸體2內;所述活柱體7外圓與缸體2內圓的上部設有限位套10,所述的限位套10內圓溝槽內設有上導向環11,限位套10上端設有螺柱12,螺柱12可用金屬材料制成,也可用尼龍、玻璃鋼、塑料等非金屬材料制成。所述的螺柱12與限位套10接觸面的外圓上設有楔擋圈16,螺柱12的上端面上開有若干盲孔13,螺柱12內圓與活柱體7外圓接觸面上設有防塵圈15。限位套10的內、外圓分別設有內、外圓限位套密封組件9、17 ;所述活柱體7外圓與缸體2內圓的下部設有卡箍5,卡箍5安裝在活柱體7外圓下部開設的凹槽內,所述的卡箍5為兩半圓環結構,卡箍5外圓溝槽內設有下導向環4 ;卡箍5的上、下兩端分別設有上、下卡箍密封組件6、3 ;下導向環4和上、下卡箍密封組件6、3與缸體2內圓表面形成滑動配合密封關系;缸體2內圓上部設有臺階、溝槽及螺紋,缸體2內圓上部臺階、溝槽及螺紋與活柱體7外圓之間設有限位套10、楔擋圈16、螺柱12、上導向環
11、防塵圈15及內、外圓限位套密封組件9、17 ;限位套10、螺柱12、上導向環11、內圓限位套密封組件9及防塵圈15與活柱體7外圓表面形成滑動配合密封關系。由活柱體7的外圓、缸體2的內圓、限位套10、內、外圓限位套密封組件9、17和上卡箍密封組件6包圍形成較小可變密封腔體;所述的缸體2的外圓上端設有連通較小可變密封腔體的三通接口 18 ;三通接口 18的三個進出液通孔上分別設有三個油堵19、26、27。由活柱體7的內圓、缸體2的內圓、上耳座14、下耳座I及下卡箍密封組件3包圍形成較大可變密封腔體;所述的缸體2外圓下端設有連通較大可變密封腔體的接口 23、油管22及四通21,接口 23與油管22焊接連通,油管22與四通21焊接連通,四通21的三個進出液通孔上分別設有三個油堵24、25,28,四通21與缸體2外圓表面之間設有支撐鋼筋20。懸浮液壓立柱升柱時,高壓液體通過缸體2外圓下部接口 23的進出液通孔進入懸浮液壓立柱的較大可變密封腔體,隨著液體的注入,立柱的較小可變密封腔體的液體通過缸體2外圓上部三通接口 18的進出液通孔排回油箱,從而達到升柱的目的。懸浮液壓立柱降柱時,高壓液體通過缸體2外圓上部三通接口 18的進出液通孔向立柱的較小可變密封腔體注入液體,隨著液體的注入,立柱的較大可變密封腔體的液體通過缸體2外圓下部接口 23的進出液通孔泄回油箱,從而達到降柱的目的。
高壓液體每注入和泄出一次,立柱便支撐和降柱一次,這樣液壓立柱便完成一個 工作循環。
權利要求
1.一種鉸接型懸浮液壓立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活柱體(7)、缸體(2)、上耳座(14)、下耳座(I)、缸箍(8)、卡箍(5)、限位套(10)、楔擋圈(16)、螺柱(12)、防塵圈(15)、上、下導向環(11、4)、三通接口(18)、接口(23)、油管(22)、四通(21)、支撐鋼筋(20)及密封組件(3、6、9、17)、油堵(19、24、25、26、27、28);所述的上耳座(14)與活柱體(7)焊接為一體,下耳座(I)與缸體(2)焊接為一體,缸箍(8)與缸體(2)上端外圓焊接為一體,活柱體(7)套裝在缸體(2)內;所述活柱體(7)外圓與缸體(2)內圓的上部設有限位套(10),限位套(10)上部設有螺柱(12),限位套(10)的內、外圓溝槽內分別設有內、外圓限位套密封組件(9、17);由活柱體(7)的外圓、缸體(2)的內圓、限位套(10)、卡箍(5)、上卡箍密封組件(6)和內、夕卜圓限位套密封組件(9、17)包圍形成較小可變密封腔體;由活柱體(7)的內圓、缸體(2)的內圓、上耳座(14)、下耳座(I)及下卡箍密封組件(3)包圍形成較大可變密封腔體;所述活柱體(7)外圓與缸體(2)內圓的下部設有卡箍(5),卡箍(5)的上下兩端分別設有上、下卡箍密封組件(6、3),所述的缸體(2)的外圓下端設有連通較大可變密封腔體的接口(23),接口(23)與油管(22)焊接連通,油管(22)與四通(21)焊接連通;缸體(2)的外圓上端設有連通較小可變密封腔體的三通接口( 18 )。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鉸接型懸浮液壓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柱(12)與限位套(10)接觸面的外圓上設有楔擋圈(16)。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鉸接型懸浮液壓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套(10)內圓溝槽內設有上導向環(11),所述的卡箍(5)外圓溝槽內設有下導向環(4)。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鉸接型懸浮液壓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耳座(14)設有鉸接軸圓通孔(30 ),所述的下耳座(I)上設有鉸接軸圓通孔(29 )。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鉸接型懸浮液壓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柱(12)內開有安設防塵圈(15)的溝槽。
全文摘要
一種鉸接型懸浮液壓立柱,活柱體與上耳座焊接為一體,缸體與下耳座焊接為一體,缸箍與缸體上部外圓焊接為一體;活柱體下部套裝在缸體內,由活柱體外圓、缸體內圓、限位套及密封組件包圍形成較小可變密封腔體,由活柱體內圓、缸體內圓、上耳座、下耳座及密封組件包圍形成較大可變密封腔體;缸體外圓下部焊有接口、油管及四通并連通較大可變密封腔體,缸體外圓上部焊有三通接口并連通較小可變密封腔體;適用于煤礦井下采煤工作面的液壓支架,其結構工藝簡單,穩定性好,承載能力大,重量輕,成本低。
文檔編號E21D15/44GK102704959SQ201210235138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9日
發明者劉敏, 孫澤勛, 李麗, 李炳文, 洪建云, 王建武, 王振乾 申請人:中國礦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