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雙電機u形薄煤層采煤機截割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357446閱讀:18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雙電機u形薄煤層采煤機截割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采煤機截割部,尤其是是一種適用于薄煤層煤礦進行大截深截割以及硬煤質工作面的雙電機U形薄煤層采煤機截割部。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對煤炭需求的激增及可開采煤炭資源的減少,薄煤層的開采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但目前滾筒式薄煤層采煤機在截割部技術上普遍存在著兩個問題第一,截割部裝機功率普遍較低,難以截割硬煤;第二,滾筒裝煤效果欠佳,截深較小。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分別是第一,薄煤層工作面要求機身高度不能太高且為了不影響過煤,電機尺寸受到限制,從而限制功率的加大;第二,目前滾筒式薄煤層采煤機行星機構安裝在搖臂伸出端部,使其直徑加大、長度減小,滾筒葉片高度明顯降低、截深減小,極大影響了滾筒裝煤效果和截割效率。為了保證薄煤層采煤機高產高效的工作,急需解決上述問題,研制新型薄煤層米煤機截割部。
發明內容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緊湊、搖臂直徑小、截深大、裝煤效果好的雙電機U形薄煤層采煤機截割部。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雙電機U形薄煤層采煤機截割部,包括搖臂殼體、第一截割電機、第二截割電機、搖臂減速箱、截割滾筒,所述的搖臂殼體包括平行設置的電機安裝腔和搖臂減速器輸出軸安裝腔,搖臂減速器輸出軸安裝腔呈細長形,電機安裝腔與搖臂減速器輸出軸安裝腔在同一側,輪廓形成U形;所述的第一截割電機和第二截割電機并列安裝于搖臂殼體的電機安裝腔內;所述的搖臂減速箱包括離合器、三級惰輪、四級圓柱齒輪和行星齒輪機構,所述的離合器置于搖臂減速箱的第三級截割軸組上,行星齒輪機構置于搖臂減速箱搖臂減速箱輸出軸的一端,所述截割滾筒經方形聯接套固定在搖臂減速箱輸出軸上;所述第一截割電機動力通過惰輪一傳遞到第二截割電機,再通過惰輪二傳遞給搖臂減速箱。所述的離合器經漸開線花鍵與第三級截割軸組連接;所述呈細長形的搖臂減速器輸出軸安裝腔的長度為830mm,外直徑為350mm。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雙截割電機,在滿足薄煤層工作面尺寸要求的前提下增大截割功率;搖臂殼體伸出端呈細長形,可使安裝在其上的截割滾筒的葉片高度增大,有效的提高了滾筒的裝煤效果,同時搖臂減速器輸出軸也適用于安裝截深較大的滾筒,能保證薄煤層采煤機高產高效的工作。工作時,兩個截割電機將動力通過惰輪一和惰輪二傳遞給搖臂減速箱,經四級圓柱齒輪和行星齒輪機構減速后傳遞給截割滾筒,截割滾筒與減速器輸出軸之間采用方形聯接套聯接;檢修時,通過拉動離合器手柄將傳動鏈第三級截割軸組漸開線花鍵聯接脫開,切斷傳動鏈以免檢修時發生意外。該截割部裝機功率大,開采能力強,裝煤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可安裝大截深滾筒,開采硬煤質工作面。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采煤機截割部結構視圖。圖中1 一搖臂殼體;1_1 一電機安裝腔;1_2—搖臂減速器輸出軸安裝腔;2_1—第一截割電機;2_2—第二截割電機;3—搖臂減速箱;3_1—惰輪一 ;3_2—惰輪二 ;3_3—第二級截割軸組;3-4—行星齒輪機構;3_5—搖臂減速箱輸出軸;4一截割滾筒;5—尚合器;5-1—漸開線花鍵;5-2—離合器 手柄;6—方形聯接套。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作進一步的描述本實用新型雙電機U形薄煤層采煤機截割部,主要由搖臂殼體I、第一截割電機2-1、第二截割電機2-2、搖臂減速箱3、截割滾筒4構成,所述的搖臂殼體I包括平行設置的電機安裝腔1-1和搖臂減速器輸出軸安裝腔1-2,搖臂減速器輸出軸安裝腔1-2呈細長形,呈細長形的搖臂減速器輸出軸安裝腔1-2的長度為830mm,外直徑為350mm。電機安裝腔1-1與搖臂減速器輸出軸安裝腔1-2在同一側,輪廓形成U形;所述的第一截割電機2-1和第二截割電機2-2并列安裝于搖臂殼體I的電機安裝腔1-1內;所述的搖臂減速箱3包括離合器5、第三級惰輪3-3、四級圓柱齒輪和行星齒輪機構3-4,所述的離合器5置于搖臂減速箱3的第三級截割軸組3-3上,離合器5經漸開線花鍵5-1與第三級截割軸組3-3連接,離合器5的外端設有離合器手柄5-2 ;行星齒輪機構3-4置于搖臂減速箱3搖臂減速箱輸出軸3-5的一端,所述截割滾筒4經方形聯接套6固定在搖臂減速箱輸出軸3-5上;所述第一截割電機2-1動力通過惰輪一 3-1傳遞到第二截割電機2-2,再通過惰輪二 3-2傳遞給搖臂減速箱3。工作原理及工作過程該截割部采用雙截割電機,在滿足薄煤層工作面尺寸要求的前提下增大截割功率;搖臂殼體伸出端1-1呈細長形,從而使截割滾筒4的葉片高度明顯增大,有效的提高了滾筒的裝煤效果,同時其細長形的結構也適用于安裝截深較大的滾筒。工作時,第一截割電機2-1和第二截割電機2-2將動力通過惰輪一 3-1和惰輪二 3-2傳遞給搖臂減速箱3,經四級圓柱齒輪和行星齒輪機構3-4減速后傳遞給截割滾筒4,截割滾筒4與搖臂減速箱輸出軸3-5之間采用方形聯接套6聯接;檢修時,通過拉動離合器手柄5-2將傳動鏈第三級截割軸組3-3的漸開線花鍵聯接5-1脫開,切斷傳動鏈以免檢修時發生意外。
權利要求1.一種雙電機U形薄煤層采煤機截割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搖臂殼體(I)、第一截割電機(2-1)、第二截割電機(2-2)、搖臂減速箱(3)、截割滾筒(4),所述的搖臂殼體(I)包括平行設置的電機安裝腔(1-1)和搖臂減速器輸出軸安裝腔(1-2),搖臂減速器輸出軸安裝腔(1-2)呈細長形,電機安裝腔(1-1)與搖臂減速器輸出軸安裝腔(1-2)在同一側,輪廓形成U形;所述的第一截割電機(2-1)和第二截割電機(2-2)并列安裝于搖臂殼體(I)的電機安裝腔(1-1)內;所述的搖臂減速箱(3)包括離合器(5)、第三級截割軸組(3-3)、四級圓柱齒輪和行星齒輪機構(3-4),所述的離合器(5)置于搖臂減速箱(3)的第三級截割軸組(3-3)上,行星齒輪機構(3-4)置于搖臂減速箱(3)搖臂減速箱輸出軸(3-5)的一端,所述截割滾筒(4)經方形聯接套(6)固定在搖臂減速箱輸出軸(3-5)上;所述第一截割電機(2-1)動力通過惰輪一(3-1)傳遞到第二截割電機(2-2 ),再通過惰輪二( 3-2 )傳遞給搖臂減速箱(3)。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電機U形薄煤層采煤機截割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離合器(5)經漸開線花鍵(5-1)與第三級截割軸組(3-3)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電機U形薄煤層采煤機截割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呈細長形的搖臂減速器輸出軸安裝腔(1-2)的長度為830mm,外直徑為350mm。
專利摘要一種雙電機U形薄煤層采煤機截割部,包括搖臂殼體、兩個截割電機、搖臂減速箱、截割滾筒。搖臂殼體的電機安裝腔與搖臂殼體伸出端在同一側,其輪廓形成U形,且搖臂殼體伸出端呈細長形;搖臂減速箱包括離合器、三級惰輪、四級圓柱齒輪和行星齒輪機構,離合器置于傳動鏈第三級截割軸組上,行星齒輪機構置于傳動鏈末端,兩個截割電機將動力通過惰輪一和惰輪二傳遞給搖臂減速箱,經四級圓柱齒輪和行星齒輪機構減速后傳遞給截割滾筒,通過拉動離合器手柄將傳動鏈第三級截割軸組的漸開線花鍵聯接脫開,切斷傳動鏈以免檢修時發生意外。該截割部裝機功率大,開采能力強,裝煤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可安裝大截深滾筒,開采硬煤質工作面。
文檔編號E21C25/06GK202578679SQ20122019958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7日
發明者劉送永, 袁野, 江紅祥, 崔新霞, 付林, 高魁東 申請人:中國礦業大學, 江蘇中機礦山設備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