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組合錨桿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371256閱讀:51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組合錨桿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組合錨桿支架,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煤礦井下巷道支護系統的可防止調心球墊產生自鎖的錨桿支架。
背景技術
目前,采用錨桿支護技術是我國煤礦井下巷道最常見的支護形式。而錨桿支架又是錨桿支護技術中所不可缺少的;


圖1中為目前最常用的錨桿支架結構,該錨桿支架有一個高強度拱形托盤101,在該拱形托盤上設有鋼帶102,該鋼帶設有錨桿孔103,在該錨桿孔內設有錨桿104 ;所述拱形托盤底部設有中心帶孔的中心回轉部件105,在該中心回轉部件內安裝有調心球墊106,所述中心回轉部件的內回轉面與所述調心球墊的外回轉面相配合;所述調心球墊沿錨桿中心線方向設有通孔107,所述調心球墊通過通孔與所述錨桿穿裝,在所述調心球墊下端設有一個旋調螺母108,該旋調螺母與所述錨桿螺紋連接;所述錨桿與所述鋼帶呈垂直設置,所述的中心回轉部件、通孔均與所述錨桿同中心線設置。采用上述結構的錨桿支架可對井下巷道起到很好的支護作用;但是該種結構的錨桿支架缺點也是相當明顯的;主要體現為當錨桿兩側的鋼帶長時間承受壓力時,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變形下彎,迫使鋼帶下端的錨桿支架向其底部的中心回轉部件擠壓,擠壓所產生的應力通過內回轉面傳導至調心球墊外回轉面,并通過調心球墊向錨桿下部的中心線方向傳導;最終導致調心球墊被卡在錨桿支架的中心回轉部件與錨桿之間無法轉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自鎖現象;調心球墊隨即失去了其調整錨桿中心線位置和緩解錨桿下部受力的作用;同時,由于擠壓所產生的應力過分集中在錨桿下部,因此容易導致錨桿下部的螺紋破損,更甚者直接導致錨桿斷裂,大大降低了錨桿支架的使用壽命。因此,針對以上不足,本實用新型急需提供一種新的組合錨桿支架。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組合錨桿支架,該組合錨桿支架可起到防止調心球墊因產生自鎖而喪失其調心及緩解錨桿集中受力的作用。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組合錨桿支架,該錨桿支架有一個拱形托盤,在該拱形托盤上設有鋼帶,該鋼帶設有錨桿孔,在該錨桿孔內設有錨桿;所述拱形托盤的圓拱部沿所述錨桿中心線方向設有應力通孔,所述拱形托盤通過應力通孔與所述錨桿穿裝;在所述拱形托盤下方設有調心球墊,在該調心球墊上部設有中心回轉部件,所述中心回轉部件的內回轉面與所述圓拱部的外回轉面相配合設置;所述調心球墊沿所述錨桿中心線方向設有調心通孔,所述調心球墊通過調心通孔與所述錨桿穿裝,所述調心球墊下端設有一個旋調螺母,該旋調螺母與所述錨桿螺紋連接。在所述拱形托盤與所述錨桿之間設有應力緩沖間隙。所述應力通孔的下端孔徑大于上端孔徑。所述的調心通孔與所述錨桿呈間隙配合設置。[0009]所述調心球墊的底端面成水平設置。所述鋼帶是w型鋼帶。 在所述調心球墊底端面與調心螺母之間設有墊圈。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優點:1、本實用新型采用所述中心回轉部件的內回轉面與所述圓拱部的外回轉面相配合設置的設計,使得所述調心球墊置于所述拱形托盤外,可有效防止因鋼帶下彎產生的應力作用在調心球墊上而使其產生自鎖現象的出現;使得調心球墊可相對自由的轉動,從而使調心球墊調整錨桿中心線位置和緩解錨桿下部受力的功能得到很好的保證。2、本實用新型采用在所述拱形托盤與所述錨桿之間設有應力緩沖間隙的設計,當鋼帶受應力向下彎曲時,所述錨桿支架受到應力,迫使所述應力通孔的孔壁沿所述中心回轉部件的內回轉面向錨桿中心線處擠壓,該應力緩沖間隙可為因受應力而產生變形位移的孔壁提供更大變形位移余量,有效地避免應力通孔的孔壁在擠壓過程中與錨桿接觸;因此,擠壓產生的應力不會傳導至錨桿上,從而有效的避免因應力集中于錨桿而導致的錨桿螺紋破損及錨桿斷裂等現象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組合錨桿支架的使用壽命,節約了施工成本。3、本實用新型采用所述應力通孔下端孔徑大于上端孔徑的設計,可使所述應力通孔的孔壁與所述錨桿中心線呈一定角度傾斜;可保證當應力通孔的孔壁在應力作用下產生變形時,其變形角度更大;可為所述應力通孔的孔壁提供更大變形位移余量,進一步避免應力通孔的孔壁在擠壓過程中與錨桿接觸;因此,擠壓產生的應力不會傳導至錨桿上,從而有效的避免因應力集中于錨桿而導致的錨桿螺紋破損及錨桿斷裂等現象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組合錨桿支架的使用壽命,節約了施工成本。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的錨桿支架結構示意圖(剖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剖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俯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參見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組合錨桿支架,該錨桿支架有一個拱形托盤1,在該拱形托盤上設有鋼帶2,本實施例中所述鋼帶采用w型鋼帶;所訴鋼帶設有錨桿孔3,在該錨桿孔內設有錨桿4,本實施例中所述錨桿孔沿所述錨桿中心線方向設置;所述拱形托盤的圓拱部5沿所述錨桿中心線方向設有應力通孔6,所述拱形托盤通過應力通孔與所述錨桿穿裝;在所述拱形托盤下方設有調心球墊7,在該調心球墊上部設有中心回轉部件8,所述中心回轉部件的內回轉面9與所述圓拱部的外回轉面10相配合設置;所述調心球墊的底端面成水平設置,該調心球墊沿所述錨桿中心線方向設有調心通孔11,所述調心球墊通過調心通孔與所述錨桿穿裝,所述的調心通孔與所述錨桿呈間隙配合設置;所述調心球墊下端設有一個旋調螺母12,該旋調螺母與所述錨桿螺紋連接;在所述調心球墊底端面與調心螺母之間設有墊圈13。本實施例采用所述中心回轉部件的內回轉面與所述圓拱部的外回轉面相配合設置的設計,使得所述調心球墊置于所述拱形托盤外,可有效防止因鋼帶下彎產生的應力作用在調心球墊上而使其產生自鎖現象的出現;使得調心球墊可相對自由的轉動,從而使調心球墊調整錨桿中心線位置和緩解錨桿下部受力的功能得到很好的保證。本實施例在所述拱形托盤與所述錨桿之間設有應力緩沖間隙,該應力緩沖間隙寬度根據實際工作任意選取。本實用新型采用在所述拱形托盤與所述錨桿之間設有應力緩沖間隙的設計,當鋼帶受應力向下彎曲時,所述錨桿支架受到應力,迫使所述應力通孔的孔壁沿所述中心回轉部件的內回轉面向錨桿中心線處擠壓,該應力緩沖間隙可為因受應力而產生變形位移的孔壁提供更大變形位移余量,有效地避免應力通孔的孔壁在擠壓過程中與錨桿接觸;因此,擠壓產生的應力不會傳導至錨桿上,從而有效的避免因應力集中于錨桿而導致的錨桿螺紋破損及錨桿斷裂等現象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組合錨桿支架的使用壽命,節約了施工成本。本實施例中所述的w型鋼帶、錨桿孔、錨桿、旋調螺母和墊圈均為本領域公知技術;關于上述各部件的規格、型號在本實施例中不再過多贅述。實施例二:本實施例中的組合錨桿支架是在實施例一基礎上的改進,實施例一中公開的技術內容不重復描述,實施例一公開的內容也屬于本實施例公開的內容。參見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應力通孔的下端孔徑大于上端孔徑;所述應力通孔的孔壁14與所述錨桿中心線呈一定角度傾斜。這種設計可保證當應力通孔的孔壁在應力作用下產生變形時,其變形角度更大;可為所述應力通孔的孔壁提供更大變形位移余量,進一步避免應力通孔的孔壁在擠壓過程中與錨桿接觸;因此,擠壓產生的應力不會傳導至錨桿上,從而有效的避免因應力集中于錨桿而導致的錨桿螺紋破損及錨桿斷裂等現象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組合錨桿支架的使用壽命,節約了施工成本。
權利要求1.一種組合錨桿支架,該錨桿支架有一個拱形托盤,在該拱形托盤上設有鋼帶,該鋼帶設有錨桿孔,在該錨桿孔內設有錨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托盤的圓拱部沿所述錨桿中心線方向設有應力通孔,所述拱形托盤通過應力通孔與所述錨桿穿裝;在所述拱形托盤下方設有調心球墊,在該調心球墊上部設有中心回轉部件,所述中心回轉部件的內回轉面與所述圓拱部的外回轉面相配合設置;所述調心球墊沿所述錨桿中心線方向設有調心通孔,所述調心球墊通過調心通孔與所述錨桿穿裝,所述的調心通孔與所述錨桿呈間隙配合設置,所述調心球墊下端設有一個旋調螺母,該旋調螺母與所述錨桿螺紋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錨桿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拱形托盤與所述錨桿之間設有應力緩沖間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合錨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應力通孔的下端孔徑大于上端孔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組合錨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調心球墊的底端面成水平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組合錨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鋼帶是w型鋼帶。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組合錨桿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調心球墊底端面與調心螺母之間設有墊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組合錨桿支架,該錨桿支架的拱形托盤下方設有調心球墊,在該調心球墊上部設有中心回轉部件,所述中心回轉部件的內回轉面與所述圓拱部的外回轉面相配合設置;本實用新型采用所述中心回轉部件的內回轉面與所述圓拱部的外回轉面相配合設置的設計,可有效防止因鋼帶下彎產生的應力作用在調心球墊上而使其產生自鎖現象的出現。
文檔編號E21D21/00GK202991075SQ20122049820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
發明者吳擁政, 林健, 顏立新, 姜鵬飛 申請人: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