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防干磨、防漏油的井口光桿密封器潤滑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設計油田油井密封技術領域,具體說是一種防干磨、防漏油的井口光桿密封器潤滑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地大物博礦藏豐富,尤其是石油的儲備量位居世界前茅,在大量的石油開采過程中,絕大部分采用抽油機作業的方式,進而產生大量的油井井口。油井密封均采用光桿密封器,現有的光桿密封器存在如下問題:一、油井間出時存在干磨現象,使盤根磨損嚴重,經常造成井口大面積污染,更換盤根頻繁,個別間出嚴重井每天要更換一次盤根,油田開發后期的區塊,間出現象極為普遍。二、油品性質不好,如稠油和超稠油井,由于原油粘度過大,沒有條件采取地下摻稀油降粘等措施,使盤根磨損加快,更換盤根頻繁。三、高含水井,井口密封器內的盤根由于沒有潤滑,地下水對盤根腐蝕嚴重,造成盤根磨損加快,更換盤根頻繁。四、只有一級盤根密封,一旦出現磨損情況,必然造成井口漏油污染。然而,一種防干磨、防漏油的井口光桿密封器潤滑裝置尚未見報道。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防干磨、防漏油的井口光桿密封器潤滑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種防干磨、防漏油的井口光桿密封器潤滑裝置,包括:一座體,盤根盒蓋,第一、第二壓蓋,格蘭;所述座體一端設置有外螺紋,另一端設置有內螺紋;所述座體為兩端細中間粗的階梯軸結構,于階梯軸的中間形成潤滑腔,于階梯軸的外螺紋端形成第二盤根腔;所述階梯軸的外螺紋端與盤根盒蓋螺合連接,所述階梯軸的內螺紋端與光桿密封器的第一盤根腔端螺合固接。所述第二盤根腔內底部設有格蘭,中部設有盤根,上部設有第二壓蓋。所述第一盤根腔內下部設有盤根,頂部設有第一壓蓋。所述座體側壁上開設有螺紋孔,于座體上螺合固接有多個調整盤根松緊度的把柄。所述階梯軸的潤滑腔上端向內延伸形成第二凸臺;其下兩端向內延伸形成第一凸臺,所述第一凸臺與第一壓蓋抵接,所述第二凸臺與格蘭抵接。所述座體的潤滑腔側壁上貫穿設置有注油孔。所述盤根盒蓋為頂端向內延伸的凸緣結構,盤根盒蓋的凸緣處與第二壓蓋抵接。所述盤根盒蓋側壁上開設有螺紋孔,螺合固接有多個調整盤根松緊度的把柄。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在原井口密封器基礎上安裝,節約成本,安裝容易,操作簡單。[0016]2.本實用新型增加一級密封段,在防止潤滑油外漏的同時,還對井口光桿密封器起到二級密封的作用。3.本實用新型對光桿及盤根起到潤滑作用,加裝井口光桿密封器潤滑裝置后,只要定期加注機油或黃油,根據季節加入不同潤滑劑,就能消除由所有原因造成的光桿干磨、漏油現象。4.本實用新型降低更換井口密封器盤根的頻率,延長井口密封器內盤根使用壽命,節省成本,減少工人勞動強度,提高油井生產時率,杜絕井口漏油污染事故發生。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潤滑腔的剖面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盤根盒蓋剖面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盤根盒蓋截面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第二壓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種防干磨、防漏油的井口光桿密封器潤滑裝置,包括:一座體,盤根盒蓋3,第一、第二壓蓋6、2,格蘭4 ;所述座體一端設置有外螺紋,另一端設置有內螺紋;所述座體為兩端細中間粗的階梯軸結構,于階梯軸的中間形成潤滑腔5,于階梯軸的外螺紋端I形成第二盤根腔;所述階梯軸的外螺紋端I與盤根盒蓋3螺合連接,所述階梯軸的內螺紋端7與光桿密封器10的第一盤根腔端螺合固接。所述第二盤根腔內底部設有格蘭4,中部設有盤根,上部設有第二壓蓋2。所述第一盤根腔內下部設有盤根,頂部設有第一壓蓋6。所述座體側壁上開設有螺紋孔于座體上螺合固接有多個調整盤根松緊度的把柄8。所述階梯軸的潤滑腔5上端向內延伸形成第二凸臺11 ;其下兩端向內延伸形成第一凸臺12,所述第一凸臺12與第一壓蓋6抵接,所述第二凸臺11與格蘭4抵接。所述座體的潤滑腔5側壁上貫穿設置有注油孔9。所述盤根盒蓋3為頂端向內延伸的凸緣結構,盤根盒蓋3的凸緣處與第二壓蓋2抵接。所述盤根盒蓋3側壁上開設有螺紋孔,螺合固接有多個調整盤根松緊度的把柄8。實施例油井間出、油稠和高含水易造成盤根磨損,在原井口密封器基礎上安裝一個潤滑腔5,腔內可加注黃油,外部用絲扣連一機油壺,可實現24小時潤滑,在潤滑腔5的上部再加裝盤根密封,保證潤滑油不外泄的同時,起到再次密封井口的作用。節約成本,操作簡單。徹底解決井口盤根干磨現狀。[0037]經濟效益:1.存在干磨現象油井平均七天換一次盤根(9個),停井半個小時,一年一 口油井需要更換盤根468個,累計停井26小時。以實驗井曙1-24-369井為例,該井間出嚴重,未使用該潤滑器前平均每周換一次盤根,每季度需要清污一次。使用該潤滑器目前以半年時間,未更換過井口盤根,也沒有發生過井口漏油污染事件。2.每口油井井口污染需要清污費用平均在800元左右,存在干磨油井平均每季度發生嚴重污染一次。3.加裝盤根潤滑器后,每口井每半年更換一次盤根(13個),停井半個小時,一年一口油井需要盤根26個,對比節省442個(每個盤根5.13元),每口井每年減少停井25個小時。每年僅盤根一項一口井就能節約材料費2267元,減少清污費用支出3200元。4.使用盤根潤滑器后,工人勞動強度大大降低。推廣前景:以某采油作業五區為例:總開井數325 口,存在干磨油井160 口,每年作業區可減少盤根使用70720個,節省材料費36.3萬元;節省清污費用51.2萬元;減少停井4000小時(因停井影響油井產量未做計算)。東北某油田存在干磨現象油井幾千口,如果全部使用盤根潤滑器,在節約大量成本的同時,延長油井時率,降低工人勞動強度。
權利要求1.一種防干磨、防漏油的井口光桿密封器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座體,盤根盒蓋,第一、第二壓蓋,格蘭; 所述座體一端設置有外螺紋,另一端設置有內螺紋; 所述座體為兩端細中間粗的階梯軸結構,于階梯軸的中間形成潤滑腔,于階梯軸的外螺紋端形成第二盤根腔; 所述階梯軸的外螺紋端與盤根盒蓋螺合連接,所述階梯軸的內螺紋端與光桿密封器的第一盤根腔端螺合固接。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桿密封器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盤根腔內底部設有格蘭,中部設有盤根,上部設有第二壓蓋。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桿密封器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盤根腔內下部設有盤根,頂部設有第一壓蓋。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桿密封器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體側壁上開設有螺紋孔,于座體上螺合固接有多個調整盤根松緊度的把柄。
5.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桿密封器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階梯軸的潤滑腔上端向內延伸形成第二凸臺;其下兩端向內延伸形成第一凸臺,所述第一凸臺與第一壓蓋抵接,所述第二凸臺與格蘭抵接。
6.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桿密封器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體的潤滑腔側壁上貫穿設置有注油孔。
7.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桿密封器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盤根盒蓋為頂端向內延伸的凸緣結構,盤根盒蓋的凸緣處與第二壓蓋抵接。
8.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桿密封器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盤根盒蓋側壁上開設有螺紋孔,螺合固接有多個調整盤根松緊度的把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防干磨、防漏油的井口光桿密封器潤滑裝置,包括一座體,盤根盒蓋,第一、第二壓蓋,格蘭;所述座體一端設置有外螺紋,另一端設置有內螺紋;所述座體為兩端細中間粗的階梯軸結構,于階梯軸的中間形成潤滑腔,于階梯軸的外螺紋端形成第二盤根腔;所述階梯軸的外螺紋端與盤根盒蓋螺合連接,所述階梯軸的內螺紋端與光桿密封器的第一盤根腔端螺合固接。所述第二盤根腔內底部設有格蘭,中部設有盤根,上部設有第二壓蓋。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在原井口密封器基礎上安裝,節約成本,安裝容易,操作簡單。在防止潤滑油外漏的同時,還對井口光桿密封器起到二級密封的作用。
文檔編號E21B33/03GK202926278SQ20122062879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3日
發明者柳轉陽, 李賀龍, 陳偉東, 楊波, 郭勇, 徐貽文, 張偉, 梁海龍, 楊立華, 孫付營, 趙奇峰, 郭寅君, 吳波 申請人:柳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