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柱外缸拆缸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立柱外缸拆缸設備,底座中設置有空腔,空腔中設置有液壓缸一,液壓缸一中設置有活塞桿一,活塞桿一設置有夾具,夾具設置有液壓缸二,底座設置有通孔,通孔與空腔連通;三塊卡板依次連接構成夾具,液壓缸二與每一塊卡板連接,活塞桿一同時與三塊卡板接觸,底座上安裝有支架,前支架設置在通孔和后支架之間,支架上均設置有液壓缸三,液壓缸三中均設置有活塞桿二,活塞桿二均朝向通孔,活塞桿二設置有定位板,定位板與活塞桿二垂直固定,底座上設置有液壓箱,液壓缸三均與液壓箱連接。該拆卸設備利用液壓作為動力,將立柱夾緊固定,快速定位,通過兩個液壓缸交替推動,使得齒輪或者導向套快速被取下。
【專利說明】立柱外缸拆缸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立柱外缸拆缸設備。
【背景技術】
[0002]液壓支架是用來控制采煤工作面礦山壓力的結構物。采面礦壓以外載的形式作用在液壓支架上。在液壓支架和采面圍巖相互作用的力學系統中,若液壓支架的各支承件合力與頂板作用在液壓支架上的外載合力正好同一直線,則該液壓支架對此采面圍巖十分適應。液壓支架是一種利用液體壓力產生支撐力并實現自動移設來進行頂板支護和管理的一種液壓動力裝置,是綜合機械化采煤不可缺少的配套設備。液壓支架主要用于水平面和小于等于10度的緩傾斜厚煤層沿底板一次放頂煤采全高開采的長壁綜采工作面,也適用于急傾斜特厚煤層水平分層放頂煤綜采工作面。液壓支架的縱橫向穩定性好,防護性能強,移架速度快,對頂板適應性強。在大型液壓支架中,由于其體積大,安裝有多種立柱作為支撐和連接機構,立柱與其他部件之間采用齒輪或者導向套作為連接組件,齒輪或者導向套是利用螺紋旋合在立柱上,在進行拆裝時,由于其體積大,更換非常麻煩,傳統的方式是采用吊車吊裝立柱,然后進行拆卸,但是這種方式拆卸過程緩慢,而且無法準確地找準中心,晃動很大,無法將齒輪或者導向套快速取下。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拆卸大型立柱上的齒輪或者導向套時存在無法準確地找準中心,晃動很大的問題,設計了一種立柱外缸拆缸設備,該拆卸設備利用液壓作為動力,將立柱夾緊固定,快速定位,并且通過兩個液壓缸交替推動,使得齒輪或者導向套快速被取下,解決了現有拆卸大型立柱上的齒輪或者導向套時存在無法準確地找準中心,晃動很大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立柱外缸拆缸設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設置有空腔,空腔中設置有液壓缸一,液壓缸一固定在空腔的底面上,液壓缸一中設置有活塞桿一,活塞桿一的頂端設置在液壓缸一的外部,活塞桿一的頂端設置有夾具,夾具能夠隨著活塞桿一在鉛垂方向移動,夾具的外部設置有液壓缸二,液壓缸二安裝在液壓缸一上,活塞桿一、夾具和液壓缸二均設置在空腔中,底座的頂端面設置有通孔,且通孔與空腔連通;所述夾具包括三塊呈弧形結構的卡板,三塊卡板依次連接構成環形的夾具,夾具的內腔設置在通孔的正下方,液壓缸二分別與每一塊卡板連接,活塞桿一同時與三塊卡板接觸,夾具的中心線和通孔的中心線重合,所述底座的頂端面上安裝有兩組支架,通孔設置在支架連線的中心處,支架均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前支架設置在通孔和后支架之間,每組支架上均設置有液壓缸三,液壓缸三的中心線與通孔的中心線垂直,液壓缸三中均設置有活塞桿二,活塞桿二的中心線均與通孔的中心線垂直,且活塞桿二的一端均朝向通孔,活塞桿二朝向通孔的一端設置有定位板,定位板與活塞桿二垂直固定,所述底座上設置有液壓箱,液壓缸三均與液壓箱連接。
[0005]所述前支架包括兩塊相互平行的支撐板一,支撐板一之間設置有連接板一,連接板一的兩端分別與支撐板一垂直固定,液壓缸三設置在支撐板一之間,且液壓缸三的外壁底端與連接板一的頂端固定。
[0006]所述后支架包括兩塊相互平行的支撐板二,支撐板二之間設置有連接板二,連接板二的兩端分別與支撐板二垂直固定,液壓缸三設置在支撐板二之間,且液壓缸三的外壁底端與連接板二的頂端固定,支撐板一設置在通孔和支撐板二之間。
[0007]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拆卸設備利用液壓作為動力,將立柱夾緊固定,快速定位,并且通過兩個液壓缸交替推動,使得齒輪或者導向套快速被取下,解決了現有拆卸大型立柱上的齒輪或者導向套時存在無法準確地找準中心,晃動很大的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1 一液壓箱;2—支撐板一 ;3—連接板一 ;4一定位板;5—導向套;6—齒間隙;7—液壓缸二 ;8—支撐板二 ;9一連接板二 ;10—立柱;11 一夾具;12—活塞桿一 ;13—液壓缸一 ;14一液壓缸二 ; 15—空腔;16—底座;17—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僅限于此。
[0011]實施例1:
[0012]如圖1所示,立柱外缸拆缸設備,包括底座16,所述底座16中設置有空腔15,空腔15中設置有液壓缸一 13,液壓缸一 13固定在空腔15的底面上,液壓缸一 13中設置有活塞桿一 12,活塞桿一 12的頂端設置在液壓缸一 13的外部,活塞桿一 12的頂端設置有夾具11,夾具11能夠隨著活塞桿一 12在鉛垂方向移動,夾具11的外部設置有液壓缸二 14,液壓缸二14安裝在液壓缸一 13上,活塞桿一 12、夾具11和液壓缸二 14均設置在空腔15中,底座16的頂端面設置有通孔17,且通孔17與空腔15連通;所述夾具11包括三塊呈弧形結構的卡板,三塊卡板依次連接構成環形的夾具11,夾具11的內腔設置在通孔17的正下方,液壓缸二 14分別與每一塊卡板連接,活塞桿一 12同時與三塊卡板接觸,夾具11的中心線和通孔17的中心線重合,所述底座16的頂端面上安裝有兩組支架,通孔17設置在支架連線的中心處,支架均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前支架設置在通孔17和后支架之間,每組支架上均設置有液壓缸三7,液壓缸三7的中心線與通孔17的中心線垂直,液壓缸三7中均設置有活塞桿二,活塞桿二的中心線均與通孔17的中心線垂直,且活塞桿二的一端均朝向通孔17,活塞桿二朝向通孔17的一端設置有定位板4,定位板4與活塞桿二垂直固定,所述底座16上設置有液壓箱1,液壓缸三7均與液壓箱I連接。立柱10通過吊車吊裝穿過通孔17,立柱10的底端通過夾具11夾緊,夾具11的開口閉合通過液壓缸二 14來進行控制,當立柱10插入到三塊弧形卡板中后,液壓缸二 14動作,將立柱10的中心與通孔17的中心重合,使得卡板合攏將立柱夾緊,保持立柱10在水平方向的固定,實現立柱的定位,通過液壓缸一 13的動作在鉛垂方向上移動立柱,調整導向套5和定位板4之間的高度,當定位板4與導向套5中的齒間隙6在同一高度后停止液壓缸一 13的動作,此時液壓缸三7開動作,利用活塞桿的伸縮將定位板4伸入到齒間隙6中推動導向套5在立柱10上轉動,同時液壓缸一 13帶動立柱10下移,保持導向套5與定位板4始終在同一高度,使得接觸能夠最穩定,兩組支架上的液壓缸三7推動定位板4交替推動轉盤,以液壓為動力,通過手動操作閥控制油缸的伸縮,以此達到拆解立柱導向套的目的。本方案能夠快速固定,找正中心,交替推動使得拆裝頻率能夠保持在穩定的頻率,便于人們操控,立柱的晃動小,更加安全,該拆卸設備利用液壓作為動力,將立柱夾緊固定,快速定位,并且通過兩個液壓缸交替推動,使得齒輪或者導向套快速被取下,解決了現有拆卸大型立柱上的齒輪或者導向套時存在無法準確地找準中心,晃動很大的問題。
[0013]所述前支架包括兩塊相互平行的支撐板一 2,支撐板一 2之間設置有連接板一 3,連接板一 3的兩端分別與支撐板一 2垂直固定,液壓缸三7設置在支撐板一 2之間,且液壓缸三7的外壁底端與連接板一 3的頂端固定;所述后支架包括兩塊相互平行的支撐板二 8,支撐板二 8之間設置有連接板二 9,連接板二 9的兩端分別與支撐板二 8垂直固定,液壓缸三7設置在支撐板二 8之間,且液壓缸三7的外壁底端與連接板二 9的頂端固定,支撐板一2設置在通孔17和支撐板二 8之間。液壓缸三7是具有足夠的重量,加上內部的液壓油、活塞桿以及與導向套5的推力等,在工作時液壓油的輸入以及輸出,使得其重量產生變化,如果單獨采用一個支架,即前支架或者后支架,容易導致液壓缸三7會產生失衡現象,導致活塞桿對導向套5的推動產生震動,甚至傾斜,使得其受力位置產生變化,影響對立柱的拆卸工作,所以本方案通過在每一組支架中同時設置前支架和后支架,利用前支架和后支架對液壓缸三7進行前后方位的支撐,保持液壓缸三7的平衡,使得液壓缸三7在工作時能夠承受足夠的受力變化而不產生移動。
[0014]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法實質上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立柱外缸拆缸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6),所述底座(16)中設置有空腔(15),空腔(15)中設置有液壓缸一(13),液壓缸一(13)固定在空腔(15)的底面上,液壓缸一(13)中設置有活塞桿一(12),活塞桿一(12)的頂端設置在液壓缸一(13)的外部,活塞桿一(12)的頂端設置有夾具(11),夾具(11)能夠隨著活塞桿一(12)在鉛垂方向移動,夾具(11)的外部設置有液壓缸二(14),液壓缸二(14)安裝在液壓缸一(13)上,活塞桿一(12)、夾具(11)和液壓缸二(14)均設置在空腔(15)中,底座(16)的頂端面設置有通孔(17),且通孔(17)與空腔(15)連通;所述夾具(11)包括三塊呈弧形結構的卡板,三塊卡板依次連接構成環形的夾具(11 ),夾具(11)的內腔設置在通孔(17)的正下方,液壓缸二( 14)分別與每一塊卡板連接,活塞桿一(12)同時與三塊卡板接觸,夾具(11)的中心線和通孔(17)的中心線重合,所述底座(16 )的頂端面上安裝有兩組支架,通孔(17 )設置在支架連線的中心處,支架均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前支架設置在通孔(17)和后支架之間,每組支架上均設置有液壓缸三(7),液壓缸三(7)的中心線與通孔(17)的中心線垂直,液壓缸三(7)中均設置有活塞桿二,活塞桿二的中心線均與通孔(17)的中心線垂直,且活塞桿二的一端均朝向通孔(17),活塞桿二朝向通孔(17)的一端設置有定位板(4),定位板(4)與活塞桿二垂直固定,所述底座(16)上設置有液壓箱(I),液壓缸三(7)均與液壓箱(I)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外缸拆缸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包括兩塊相互平行的支撐板一(2),支撐板一(2)之間設置有連接板一(3),連接板一(3)的兩端分別與支撐板一(2 )垂直固定,液壓缸三(7 )設置在支撐板一(2 )之間,且液壓缸三(7 )的外壁底端與連接板一(3)的頂端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柱外缸拆缸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包括兩塊相互平行的支撐板二(8),支撐板二(8)之間設置有連接板二(9),連接板二(9)的兩端分別與支撐板二( 8 )垂直固定,液壓缸三(7 )設置在支撐板二( 8 )之間,且液壓缸三(7 )的外壁底端與連接板二( 9 )的頂端固定,支撐板一(2 )設置在通孔(17 )和支撐板二( 8 )之間。
【文檔編號】E21D15/60GK204113312SQ201420482368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6日
【發明者】任學習, 趙彬, 穆佳有, 劉明飛, 鄭科 申請人:四川神坤裝備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