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斜井可洗井注水封隔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斜井可洗井注水封隔器,包括上接頭,所述上接頭下方固定連接中心管和洗井機構,所述中心管外壁由上至下依次套裝有螺紋連接的所述洗井機構、密封機構、鎖緊機構、解封機構和坐封機構,所述坐封機構下方設置具有防止封隔器中途坐封的防誤坐機構,所述防誤坐機構下方連接下接頭,所述洗井機構和所述鎖緊機構內部均設置洗井通道,所述密封機構內部與所述中心管之間形成洗井通道。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斜井可洗井注水封隔器,使用三級液缸,承受壓差大,坐封力強,可重復坐封解封,大大提高了施工成功率和分注的合格率。
【專利說明】
一種斜井可洗井注水封隔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油田井下分層注水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斜井可洗井注水封隔器。
【背景技術】
[0002]長期以來,油田注水井使用的注水封隔器在井斜大、油藏深、注水水質不合格、洗井流程不配套、停栗頻繁和栗壓不穩等情況下存在著坐封效果差、解封困難、洗井洗不通和操作不方便的問題,造成施工成功率低,分注合格率更低,現有的注水封隔器不能滿足生產需要。
【發明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斜井可洗井注水封隔器,以解決現有注水封隔器坐封效果差、解封困難、洗井洗不通、操作不方便和分注合格率低的問題。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5]—種斜井可洗井注水封隔器,包括上接頭、中心管、洗井機構、密封機構、鎖緊機構、解封機構、坐封機構、防誤坐機構和下接頭,所述上接頭的下方固定連接所述中心管和所述洗井機構,所述中心管外壁由上至下依次套裝有螺紋連接的所述洗井機構、所述密封機構、所述鎖緊機構、所述解封機構和所述坐封機構,所述坐封機構下方設置具有防止封隔器中途坐封的所述防誤坐機構,所述防誤坐機構下方連接所述下接頭,所述洗井機構和所述鎖緊機構內部均設置洗井通道,所述密封機構內部與所述中心管之間形成洗井通道。
[0006]進一步的,所述的洗井機構包括彈簧、洗井閥套、彈簧座、洗井閥塞、壓緊圈、橡膠密封件和帶閥面膠筒接頭,所述洗井閥套為上方內徑小于下方內徑的空心圓柱結構,所述洗井閥套上方與所述中心管徑向之間通過二號“O”型膠圈形成密封,所述洗井閥套的下方與所述中心管之間形成空心腔體,所述空心腔體頂部與所述彈簧頂部接觸,所述彈簧的下方與所述彈簧座固定連接,所述彈簧座的下方設置所述洗井閥塞,所述洗井閥塞與所述中心管徑向之間通過三號“O”型膠圈形成密封,所述洗井閥塞與所述洗井閥套徑向之間通過所述二號“O”型膠圈和所述壓緊圈形成密封,所述洗井閥塞的下方由所述橡膠密封件密封,所述洗井閥套下方設置洗井通道,所述洗井通道下方內壁與所述帶閥面膠筒接頭螺紋連接。
[0007]進一步的,所述密封機構包括外中心管、一號膠筒、一號隔環、二號膠筒、二號隔環、三號膠筒和壓帽,所述外中心管上方與所述帶閥面膠筒接頭螺紋連接,所述外中心管與所述帶閥面膠筒接頭徑向之間通過四號“O”型膠圈形成密封,所述外中心管為外壁下方設置凸臺的空心圓柱結構,所述凸臺上方自上而下依次嵌套所述一號膠筒、所述一號隔環、所述二號膠筒、所述二號隔環、所述三號膠筒和所述壓帽,所述壓帽與所述外中心管徑向之間通過五號“O”型膠圈形成密封,所述一號膠筒為長膠筒,所述二號膠筒和所述三號膠筒為短膠筒。
[0008]進一步的,所述鎖緊機構包括一號固定螺釘、分瓣爪、鎖套,所述分瓣爪與所述外中心管下方螺紋連接后,通過所述一號固定螺釘實現與所述外中心管的周向固定,所述分瓣爪與所述鎖套內壁均設置可實現單向鎖緊的單向倒齒馬牙結構,所述鎖套外壁與所述壓帽螺紋連接,所述鎖套外壁設置洗井通道。
[0009]進一步的,所述解封機構包括解封套、二號固定螺釘和固定環,所述解封套的內壁中間設置凸臺,所述凸臺內部設置槽口,所述二號固定螺釘穿過所述槽口使所述解封套和所述中心管固定連接,所述中心管在所述凸臺下方設置用來安裝所述固定環的卡槽。
[0010]進一步的,所述坐封機構包括一號活塞、一號固定活塞、一號液缸套、二號活塞、二號固定活塞、二號液缸套、三號活塞、三號固定活塞、和三號液缸套,所述三號液缸套內壁下方設置卡槽,所述一號活塞、所述一號液缸套、所述二號活塞、所述二號液缸套、所述三號活塞和所述三號液缸套由上至下通過螺紋依次固定連接組成固定管柱,所述一號活塞上方與所述鎖套內螺紋連接,下方與所述一號固定活塞接觸,所述一號固定活塞內螺紋與所述中心管螺紋連接,所述二號固定活塞的內外螺紋分別與所述一號固定活塞的外螺紋和所述三號固定活塞的內螺紋連接,所述一號活塞與所述中心管徑向之間、所述二號活塞與所述一號固定活塞徑向之間、所述三號活塞與所述二號固定活塞徑向之間均通過六號“〇”型膠圈形成密封,所述一號活塞和所述一號固定活塞、所述二號活塞和所述二號固定活塞、所述三號活塞和所述三號固定活塞分別與所述一號液缸套、所述二號液缸套、所述三號液缸套通過七號“0”型膠圈形成密封。
[0011]進一步的,所述防誤坐機構包括卡簧座、卡塊簧、滑套和銷釘,所述卡簧座的內壁與所述三號固定活塞一側連接后形成空腔,所述卡簧座下方與所述卡塊簧連接,所述卡塊簧頂端與配合后能實現下井過程中單向鎖緊功能的所述卡槽接觸,所述卡塊簧底部與所述滑套接觸,所述滑套位于所述空腔內,所述滑套下方設置若干通孔,所述通孔通過所述銷釘與所述三號液缸套固定連接,所述滑套與所述三號液缸套通過八號“〇”型膠圈形成密封,所述滑套與所述下接頭通過九號“〇”型膠圈形成密封。
[0012]進一步的,所述上接頭的內壁設置密封槽由一號“0”型膠圈與所述中心管形成密封。
[0013]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斜井可洗井注水封隔器具有以下優勢:
[0014](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斜井可洗井注水封隔器,采用簡單方便的液壓坐封,使用三級液缸,壓差大,坐封力強,可重復坐封解封,同時能平衡因上部壓力造成的下推力,尤其在有層竄發生時能及時驗竄。
[0015](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斜井可洗井注水封隔器,選用尺寸大于膠筒的剛體。為保護封隔器膠筒下井過程中不受到損壞,采用的剛體尺寸應大于膠筒,以使封隔器順利下井,從而延長膠筒的使用壽命,同時也提高施工成功率和分注的合格率。
[0016](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斜井可洗井注水封隔器,采用單向倒齒馬牙鎖緊機構。用于單向鎖緊膠筒和上提管柱解封封隔器。封隔器坐封后分瓣爪倒齒馬牙與鎖套單向馬牙連為一體,使封隔器膠筒至始至終處于密封狀態,單向倒齒馬牙鎖緊機構比一般鎖緊機構簡單, 鎖緊安全可靠;封隔器解封簡單、方便,上提管柱時,封隔中心管上裝有的解封套將帶有單向倒齒馬牙的分瓣爪收攏,封隔器便順利解封。
[0017](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斜井可洗井注水封隔器,采用單向鎖緊防誤坐機構。使封隔器各部件在坐封以前始終為一體,在下井過程中無論是頓井口,還是封隔器整體與井壁間摩擦都不會使各部件的相互位置發生任何變化,避免了井斜的影響,確保了封隔器能夠安全達到坐封位置坐封。【附圖說明】
[0018]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斜井可洗井注水封隔器示意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洗井機構示意圖;[0021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鎖緊機構和解封機構示意圖;
[0022]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密封機構示意圖;
[0023]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坐封機構示意圖;
[0024]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防誤座機構和下接頭示意圖。
[0025]附圖標記說明:
[0026]丨-上接頭;2-中心管;[〇〇27] 3-洗井機構;31-彈簧;32-洗井閥套;33-彈簧座;34-洗井閥塞;35-壓緊圈;36-橡膠密封件;37-和帶閥面膠筒接頭;38-二號“0”型膠圈;39-三號“0”型膠圈;
[0028]4-密封機構;41-外中心管;42-—號膠筒;43-—號隔環;44-二號膠筒;45-二號隔環;46-三號膠筒;47-壓帽;48-四號“0”型膠圈;49-五號“0”型膠圈;
[0029] 5-鎖緊機構;51-—號固定螺釘;52-分瓣爪;53-鎖套;[0〇3〇]6-解封機構;61-解封套;62-二號固定螺釘;63-固定環;[〇〇31]7-坐封機構;71-—號活塞;72-—號固定活塞;73-—號液缸套;74-二號活塞;75-二號固定活塞;76-二號液缸套;77-三號活塞;78-三號固定活塞;79-和三號液缸套;791-卡槽;710-六號“0”型膠圈;711-七號“0”型膠圈;[〇〇32]8-防誤做機構;81-卡簧座;82-卡塊簧;83-滑套;84-銷釘;85-八號“0”型膠圈;86-九號“0”型膠圈;[〇〇33]9-下接頭;10-—號“0”型膠圈。【具體實施方式】
[0034]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〇〇35]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 “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0036]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通過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37]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38]—種斜井可洗井注水封隔器,如圖1至6所示,包括上接頭1、中心管2、洗井機構3、密封機構4、鎖緊機構5、解封機構6、坐封機構7、防誤坐機構8和下接頭9,所述上接頭I的下方固定連接所述中心管2和所述洗井機構3,所述中心管2外壁由上至下依次套裝有螺紋連接的所述洗井機構3、所述密封機構4、所述鎖緊機構5、所述解封機構6和所述坐封機構7,所述坐封機構7下方設置具有防止封隔器中途坐封的所述防誤坐機構8,所述防誤坐機構8下方連接所述下接頭9,所述洗井機構3和所述鎖緊機構5內部均設置洗井通道,所述密封機構4內部與所述中心管2之間形成洗井通道。
[0039]所述的洗井機構3包括彈簧31、洗井閥套32、彈簧座33、洗井閥塞34、壓緊圈35、橡膠密封件36和帶閥面膠筒接頭37,所述洗井閥套32為上方內徑小于下方內徑的空心圓柱結構,所述洗井閥套32上方與所述中心管2徑向之間通過二號“O”型膠圈38形成密封,所述洗井閥套32的下方與所述中心管2之間形成空心腔體,所述空心腔體頂部與所述彈簧31頂部接觸,所述彈簧31的下方與所述彈簧座33固定連接,所述彈簧座33的下方設置所述洗井閥塞34,所述洗井閥塞34與所述中心管2徑向之間通過三號“O”型膠圈39形成密封,所述洗井閥塞34與所述洗井閥套32徑向之間通過所述二號“O”型膠圈38和所述壓緊圈35形成密封,所述洗井閥塞34的下方由所述橡膠密封件36密封,所述洗井閥套32下方設置洗井通道,所述洗井通道下方內壁與所述帶閥面膠筒接頭37螺紋連接。
[°04°] 所述密封機構4包括外中心管41、一號膠筒42、一號隔環43、二號膠筒44、二號隔環45、三號膠筒46和壓帽47,所述外中心管41上方與所述帶閥面膠筒接頭37螺紋連接,所述外中心管41與所述帶閥面膠筒接頭37徑向之間通過四號“O”型膠圈48形成密封,所述外中心管41為外壁下方設置凸臺的空心圓柱結構,所述凸臺上方自上而下依次嵌套所述一號膠筒42、所述一號隔環43、所述二號膠筒44、所述二號隔環45、所述三號膠筒46和所述壓帽47,所述壓帽47與所述外中心管41徑向之間通過五號“O”型膠圈49形成密封,所述一號膠筒42為長膠筒,所述二號膠筒44和所述三號膠筒46為短膠筒。
[0041]所述鎖緊機構5包括一號固定螺釘51、分瓣爪52、鎖套53,所述分瓣爪52與所述外中心管41下方螺紋連接后,通過所述一號固定螺釘51實現與所述外中心管41的周向固定,所述分瓣爪52與所述鎖套53內壁均設置可實現單向鎖緊的單向倒齒馬牙結構,所述鎖套53外壁與所述壓帽47螺紋連接,所述鎖套53外壁設置洗井通道。
[0042 ]所述解封機構6包括解封套61、二號固定螺釘62和固定環63,所述解封套61的內壁中間設置凸臺,所述凸臺內部設置槽口,所述二號固定螺釘62穿過所述槽口使所述解封套61和所述中心管2固定連接,所述中心管2在所述凸臺下方設置用來安裝所述固定環63的卡槽。
[0043] 所述坐封機構7包括一號活塞71、一號固定活塞72、一號液缸套73、二號活塞74、二號固定活塞75、二號液缸套76、三號活塞77、三號固定活塞78、和三號液缸套79,所述三號液缸套79內壁下方設置卡槽791,所述一號活塞71、所述一號液缸套73、所述二號活塞74、所述二號液缸套76、所述三號活塞77和所述三號液缸套79由上至下通過螺紋依次固定連接組成固定管柱,所述一號活塞71上方與所述鎖套53內螺紋連接,下方與所述一號固定活塞72接觸,所述一號固定活塞72內螺紋與所述中心管2螺紋連接,所述二號固定活塞75的內外螺紋分別與所述一號固定活塞72的外螺紋和所述三號固定活塞78的內螺紋連接,所述一號活塞 71與所述中心管2徑向之間、所述二號活塞74與所述一號固定活塞72徑向之間、所述三號活塞77與所述二號固定活塞75徑向之間均通過六號“0”型膠圈710形成密封,所述一號活塞71 和所述一號固定活塞72、所述二號活塞74和所述二號固定活塞75、所述三號活塞77和所述三號固定活塞78分別與所述一號液缸套73、所述二號液缸套76、所述三號液缸套79通過七號“0”型膠圈711形成密封。[〇〇44]所述防誤坐機構8包括卡簧座81、卡塊簧82、滑套83和銷釘84,所述卡簧座81的內壁與所述三號固定活塞78—側連接后形成空腔,所述卡簧座81下方與所述卡塊簧82連接, 所述卡塊簧82頂端與配合后能實現下井過程中單向鎖緊功能的所述卡槽791接觸,所述卡塊簧82底部與所述滑套83接觸,所述滑套83位于所述空腔內,所述滑套83下方設置若干通孔,所述通孔通過所述銷釘84與所述三號液缸套79固定連接,所述滑套83與所述三號液缸套79通過八號“0”型膠圈85形成密封,所述滑套83與所述下接頭9通過九號“0”型膠圈86形成密封。
[0045]所述上接頭1的內壁設置密封槽由一號“0”型膠圈10與所述中心管2形成密封。
[0046] —種斜井可洗井注水封隔器其施工方式如下:
[0047]坐封:將所述斜井可洗井注水封隔器按照設計要求下到預定深度。從油管內加壓, 壓力經三號液缸套79上的傳壓孔作用在滑套83上,壓力達到4MPa時,銷釘84被剪斷,滑套83 上行,卡塊簧82脫離約束,同時壓力通過中心管2的傳壓孔作用在洗井閥塞34上,使之帶動橡膠密封件36下行,密封洗井閥套32,關閉洗井通道,同時壓力通過中心管2和一號固定活塞72、二號固定活塞75和三號固定活塞78的傳壓孔作用在一號活塞71、二號活塞74和三號活塞77上,使之推動一號液缸套73、二號液缸套76、三號液缸套79、鎖套53和壓帽47上行,壓縮一號膠筒42、一號隔環43、二號膠筒44、二號隔環45和三號膠筒46,密封油套環形空間,鎖緊機構將封隔器鎖定在密封位置;
[0048]洗井:需要洗井時,從油套環空注入洗井液,洗井液通過洗井閥套32外壁上的洗井通道推動洗井閥塞34上行,液體沿著中心管2外徑與帶閥面膠筒接頭37內徑、外中心管41內徑之間的洗井通道從鎖套53外壁上的洗井通道由油管返出;
[0049]解封:上提管柱中心管2,帶動解封套61上行,收攏分瓣爪52,與鎖套53脫開,于是被壓縮的一號膠筒42、一號隔環43、二號膠筒44、二號隔環45和三號膠筒46恢復原狀,整套封隔器解封。
[005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斜井可洗井注水封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頭(1)、中心管(2)、洗井機構 (3)、密封機構(4)、鎖緊機構(5)、解封機構(6)、坐封機構(7)、防誤坐機構(8)和下接頭(9),所述上接頭(1)的下方固定連接所述中心管(2)和所述洗井機構(3),所述中心管(2)夕卜 壁由上至下依次套裝有螺紋連接的所述洗井機構(3)、所述密封機構(4)、所述鎖緊機構 (5)、所述解封機構(6)和所述坐封機構(7),所述坐封機構(7)下方設置具有防止封隔器中 途坐封的所述防誤坐機構(8),所述防誤坐機構(8)下方連接所述下接頭(9),所述洗井機構(3)和所述鎖緊機構(5)內部均設置洗井通道,所述密封機構(4)內部與 所述中心管(2)之間形成洗井通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斜井可洗井注水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洗井機構 (3)包括彈簧(31)、洗井閥套(32)、彈簧座(33)、洗井閥塞(34)、壓緊圈(35)、橡膠密封件 (36)和帶閥面膠筒接頭(37),所述洗井閥套(32)為上方內徑小于下方內徑的空心圓柱結構,所述洗井閥套(32)上方 與所述中心管(2)徑向之間通過二號“0”型膠圈(38)形成密封,所述洗井閥套(32)的下方與 所述中心管(2)之間形成空心腔體,所述空心腔體頂部與所述彈簧(31)頂部接觸,所述彈簧 (31)的下方與所述彈簧座(33)固定連接,所述彈簧座(33)的下方設置所述洗井閥塞(34), 所述洗井閥塞(34)與所述中心管(2)徑向之間通過三號“0”型膠圈(39)形成密封,所述洗井 閥塞(34)與所述洗井閥套(32)徑向之間通過所述二號“0”型膠圈(38)和所述壓緊圈(35)形 成密封,所述洗井閥塞(34)的下方由所述橡膠密封件(36)密封,所述洗井閥套(32)下方設 置洗井通道,所述洗井通道下方內壁與所述帶閥面膠筒接頭(37)螺紋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斜井可洗井注水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機構(4) 包括外中心管(41)、一號膠筒(42)、一號隔環(43)、二號膠筒(44)、二號隔環(45)、三號膠筒(46)和壓帽(47),所述外中心管(41)上方與所述帶閥面膠筒接頭(37)螺紋連接,所述外中心管(41)與所 述帶閥面膠筒接頭(37)徑向之間通過四號“0”型膠圈(48)形成密封,所述外中心管(41)為 外壁下方設置凸臺的空心圓柱結構,所述凸臺上方自上而下依次嵌套所述一號膠筒(42)、 所述一號隔環(43)、所述二號膠筒(44)、所述二號隔環(45)、所述三號膠筒(46)和所述壓帽(47),所述壓帽(47)與所述外中心管(41)徑向之間通過五號“0”型膠圈(49)形成密封,所述 一號膠筒(42)為長膠筒,所述二號膠筒(44)和所述三號膠筒(46)為短膠筒。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斜井可洗井注水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機構(5) 包括一號固定螺釘(51)、分瓣爪(52)、鎖套(53),所述分瓣爪(52)與所述外中心管(41)下方螺紋連接后,通過所述一號固定螺釘(51)實 現與所述外中心管(41)的周向固定,所述分瓣爪(52)與所述鎖套(53)內壁均設置可實現單 向鎖緊的單向倒齒馬牙結構,所述鎖套(53)外壁與所述壓帽(47)螺紋連接,所述鎖套(53) 外壁設置洗井通道。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斜井可洗井注水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封機構(6) 包括解封套(61)、二號固定螺釘(62)和固定環(63),所述解封套(61)的內壁中間設置凸臺, 所述凸臺內部設置槽口,所述二號固定螺釘(62)穿過所述槽口使所述解封套(61)和所述中 心管(2)固定連接,所述中心管(2)在所述凸臺下方設置用來安裝所述固定環(63)的卡槽。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斜井可洗井注水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封機構(7)包括一號活塞(71)、一號固定活塞(72)、一號液缸套(73)、二號活塞(74)、二號固定活塞(75)、二號液缸套(76)、三號活塞(77)、三號固定活塞(78)、和三號液缸套(79),所述三號液缸套(79)內壁下方設置卡槽(791),所述一號活塞(71)、所述一號液缸套(73)、所述二號活塞(74)、所述二號液缸套(76)、所述三號活塞(77)和所述三號液缸套(79)由上至下通過螺紋依次固定連接組成固定管柱,所述一號活塞(71)上方與所述鎖套(53)內螺紋連接,下方與所述一號固定活塞(72)接觸,所述一號固定活塞(72)內螺紋與所述中心管(2)螺紋連接,所述二號固定活塞(75)的內外螺紋分別與所述一號固定活塞(72)的外螺紋和所述三號固定活塞(78)的內螺紋連接, 所述一號活塞(71)與所述中心管(2)徑向之間、所述二號活塞(74)與所述一號固定活塞(72)徑向之間、所述三號活塞(77)與所述二號固定活塞(75)徑向之間均通過六號“O”型膠圈(710)形成密封,所述一號活塞(71)和所述一號固定活塞(72)、所述二號活塞(74)和所述二號固定活塞(75)、所述三號活塞(77)和所述三號固定活塞(78)分別與所述一號液缸套(73)、所述二號液缸套(76)、所述三號液缸套(79)通過七號“O”型膠圈(711)形成密封。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斜井可洗井注水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誤坐機構(8)包括卡簧座(81 )、卡塊簧(82)、滑套(83)和銷釘(84), 所述卡簧座(81)的內壁與所述三號固定活塞(78)—側連接后形成空腔,所述卡簧座(81)下方與所述卡塊簧(82)連接,所述卡塊簧(82)頂端與配合后能實現下井過程中單向鎖緊功能的所述卡槽(791)接觸,所述卡塊簧(82)底部與所述滑套(83)接觸,所述滑套(83)位于所述空腔內,所述滑套(83)下方設置若干通孔,所述通孔通過所述銷釘(84)與所述三號液缸套(79)固定連接,所述滑套(83)與所述三號液缸套(79)通過八號“O”型膠圈(85)形成密封,所述滑套(83)與所述下接頭(9)通過九號“O”型膠圈(86)形成密封。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斜井可洗井注水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頭(I)的內壁設置密封槽由一號“O”型膠圈(10)與所述中心管(2)形成密封。
【文檔編號】E21B33/128GK205714079SQ201620400600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5日
【發明人】程智遠, 韓永亮, 劉志斌, 周后俊, 徐玉龍, 張鵬, 駱勁羽, 詹鴻運, 王學正, 任正軍
【申請人】中國石油集團渤海鉆探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