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技術領域,適用于水電站隧洞鋼筋綁扎施工,尤其適用于有轉彎段的施工,亦可適用于鐵路、公路及水利水電工程中隧道轉彎襯砌段鋼筋綁扎施工的鋼筋臺車。
背景技術:
:
在公路、鐵路、水電站隧道施工中,隧道結構經常會出現轉彎段,轉彎段轉彎曲率不一,臺車要通過轉彎段,按照常規的方法:①軌道根據曲率彎曲成圓弧,只能針對單一項目使用,造成通用率低;②縮短鋼筋臺車單套長度,造成作業面小,臺車需多次就位。③由于有內外弧差的存在,彎道行走時在牽引力作用下會出現外弧輪子與軌道之間打滑的現象,或者通過外力頂推外側輪子行走這一方法來實現行走,行走時臺車晃動劇烈,行走速度慢,尤其在小轉彎半徑,依靠原來的方法已經不能滿足臺車通過轉彎,順利運行到指定位置。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臺車在彎道施工中軌道利用率低、臺車作業面小、行走速度慢的問題,提供一種通用率高,使臺車行走速度快,能滿足臺車通過轉彎、順利運行到指定位置,安全的適用于轉彎段施工的鋼筋臺車。適用于彎道施工的鋼筋臺車。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來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適用于轉彎段施工的鋼筋臺車,包括鋼筋臺車桁架、分別位于鋼筋臺車桁架兩側的多層側面平臺、臺車爬梯、行走系統、軌道,鋼筋臺車桁架兩對應底部縱梁上分別有多組連接孔,行走系統中有行走縱梁、裝在行走縱梁上的電機座中的帶減速器的電機,裝在行走縱梁上的通過鏈輪鏈條傳動機構受電機帶動在軌道上行走的內側行走鋼輪、外側行走鋼輪,內側行走鋼輪的直徑小于外側行走鋼輪,行走輪鉸座通過回轉軸鉸接在行走縱梁上,行走輪鉸座頂部裝有連接座,連接座上有多個連接孔,連接件通過連接座上的連接孔及底部縱梁上的連接孔將連接座與鋼筋臺車桁架中的底部縱梁連接,鋼筋臺車桁架為整個鋼筋臺車的主要受力部分,臺車行走系統可由2套主動輪組和2套從動輪組組成,臺車可設計成倉段長度,臺車行走系統與臺車架之間成可繞回轉軸軸線旋轉的結構,滿足大曲率彎段行走;內側行走鋼輪與外側行車鋼輪踏面直徑大小不一樣;鋼輪翼緣進行加高;鋼輪子踏面進行加寬。
上述的鋼筋臺車下部為門型架,保證有合理凈空,門形架與底部縱梁通過螺栓連接,實現力的有效傳遞。
上述的每層側面平臺由連接在鋼筋臺車桁架上的三角支架、裝在三角支架上的固定工作平臺、與三角支架上的伸縮孔或伸縮槽配合的伸縮平臺組成,伸縮平臺側面平臺為可伸縮式,三角架采用工字鋼制成,伸縮平臺采用槽鋼,伸縮平臺可抽出,以方便人員綁扎內外層鋼筋。最高兩層平臺為階梯式,滿足頂拱鋼筋綁扎施工,臺車頂層和下層設有防護工作平臺,保證下部人員通行安全,所有工作平臺都設有1.2m高的安全護欄,安全護欄用鋼管制作。
上述的臺車爬梯中有通過連接件與對應側面平臺連接的爬梯腹板、裝在爬梯腹板上的爬梯角鋼踏板,通過連接件裝在爬梯腹板上的圓鋼管護欄,方便人員上下。
上述的軌道中有H型鋼墊梁、固定于H鋼墊梁二端的連接板、通過軌道壓板和連接件固定在H型鋼墊梁上的軌道。
本實用新型①行走系統通過采取內外側鋼輪設計不同的踏面輪徑,實現在同樣轉速的情況下,運行距離不同,彌補內外弧軌道的長度偏差。②在臺車底縱梁上設有多組連接孔,根據曲率轉彎半徑的不同,連接座選擇所對應孔進行連接,保證鋼輪踏面中心能著落于軌道上,同時底部縱梁采用大剛度設計,下部無地腳千斤支撐,亦能滿足結構安全要求,解決地腳千斤在曲弧線軌道上無法與軌道正常壓接的情況。③在桁架與行走輪支座間設置成能轉動結構,根據運行時的需要,隨著軌道對其的約束,實現及時偏轉,實現不縮短單臺臺車長度的情況下,順利通過轉彎段。④鋼輪子,踏面寬度在與軌道正常配合尺寸的基礎上,進行加寬設計,以補償內外弧行走距離不等問題。⑤對鋼輪的翼緣進行了加高,避免臺車在運行過程中脫軌。⑥側面工作平臺設計成可伸縮式,滿足鋼筋臺車在行走過程中不碰撞已襯砌的混凝土結構面。⑦軌道按直線制作,安裝時采取以直代曲的方式替代圓弧軌道,提高軌道二次利用率。
附圖說明:
圖1是適用于轉彎段施工的鋼筋臺車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圖3是適用于轉彎段施工的鋼筋臺車桁架示意圖。
圖4是適用于轉彎段施工的鋼筋臺車底縱梁與行走系統連接示意圖。
圖5是適用于轉彎段施工的鋼筋臺車側面平臺結構示意圖。
圖6是適用于轉彎段施工的鋼筋臺車爬梯結構示意圖。
圖7是適用于轉彎段施工的鋼筋臺車行走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7的左視圖。
圖9是適用于轉彎段施工的鋼筋臺車軌道結構示意圖。
圖10是圖9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2,本實施例適用于轉彎段施工的鋼筋臺車,包括鋼筋臺車桁架1、分別位于鋼筋臺車桁架兩側的多層側面平臺2、臺車爬梯3、行走系統4、軌道5。
參見圖1~圖4,鋼筋臺車桁架1中,立桿1—1為HW200x200,橫梁1—2為HW200X200,橫連接梁1—3為工18,立桿1—4為工18,剪撐1—5為75×75×5 角鋼,各單件之間通過M16X60螺栓連接。底橫梁與立桿間有8字斜撐1—6,材質為HW200X200。底部縱梁1—7材質為雙30槽鋼組焊,在底部縱梁上特設有多組連接孔1—8,根據曲率轉彎半徑的不同,連接座選擇所對應孔進行連接,保證輪子踏面中心能著落于軌道上,同時強度高,底部不用設置地腳千斤。鋼筋臺車下部為門型架。
參見圖1、圖2、圖5,伸縮式側面平臺2有5層,平臺由三角支架2—1,固定工作平臺2—2,伸縮平臺2—3構成。三角支架通過連接板2—4與立桿通過螺栓連接,三角支架上開設有護欄鋼管卡座,安全護欄高度1.2m,安全護欄用鋼管制作,伸縮平臺可在三角支架內層抽出,以方便人員綁扎內外層鋼筋,同時滿足在行走轉彎時避免碰觸已經澆筑的結構面。
參見圖2、圖6,臺車爬梯3設置在臺車桁架兩側,方便人員上下各層工作平臺,爬梯由爬梯腹板3—1 、爬梯角鋼踏板3—2,圓鋼管護欄3—3組成。爬梯腹板兩端開設有圓孔,通過銷軸與平臺三角支架上焊接的連接板連接,圓鋼管護欄與爬梯腹板通過螺栓連接。
參見圖1、圖2、圖4、圖7、圖8,行走系統由行走縱梁4—1,電機4—2,減速器4—3,小鏈輪4—4,鏈條4—5,大鏈輪4—6,調心滾子軸承4—7,輪軸4—8,大行走鋼輪4—9,小行走鋼輪4—91,行走輪鉸座4—10,回轉軸承4—11,連接座4—12組成。連接座上部有多個連接孔。
為適應曲率行走,在行走輪4—1上做了特殊設計:1)通過采取內外側鋼輪為不同直徑的踏面輪徑,實現在同樣轉速的情況下,運行距離不同,以彌補內外弧軌道的長度偏差。如內側鋼輪子直徑為320mm.與外側鋼輪子直徑為335和350mm分別搭配。2)對鋼輪的翼緣加高,避免臺車在運行過程中脫軌。3)鋼輪踏面寬度在與軌道正常配合尺寸的基礎上,進行加寬設計。4)行走系統與桁架間的可轉動結構,回轉軸承4—11上部與連接座連接,下部與行走輪鉸座4—10連接,連接座4—12上部通過連接件再與底部縱梁連接實現行走輪與連接座之間可旋轉,從而滿足輪子在軌道的約束下,自由旋轉,滿足行走要求。
參見圖1、圖2、圖9、圖10,軌道5采用H型鋼墊梁5—1,兩端加焊有連接板5—4,上鋪P43鋼軌5—2,軌道采用軌道壓板5—3固定,此種結構方式,剛度大,強度高,同時軌道采取分節制作,節與節之間采用螺栓連接,采取以直代曲的方式鋪設,軌道可滿足直線和曲線使用,大大提高通用率,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