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地探鉆機,特別涉及一種自動化鉆探機械。
背景技術:
勘探鉆機由于可以用于石油鉆井勘探、地質勘探等,已經在石油地震勘探、煤田地震勘探和水利及其它建設工程等領域中被廣泛應用,現有的勘探鉆機在使用時通常是先根據目標勘探區域確定選取的鉆機種類,再將合適的鉆機運輸到需要勘探的目標勘探區域,利用鉆機進行勘探作業,勘探鉆機在運輸時需要先放置于運輸車輛上進行運輸,到達目的地以后再將鉆機進行卸車,隨后放置于目標勘探區域進行勘探作業,由于需要裝車和卸車,導致耗時長,且運輸時,由于運輸車輛振動導致山地鉆機運輸時出現螺栓和油管接頭松動,導致使用時有一定安全隱患。鉆機在使用過程中要用到起固定作用的鉆架,鉆架與鉆桿連接,通過提升鉆架來提升鉆桿。在現有技術中,都是通過人力來提升鉆架進而帶動鉆桿的提升,這種依靠人力的工作效率非常低。鑒于上述缺陷,實有必要設計一種自動化的可移動式勘探鉆機和自動化帶動鉆桿提升的勘探鉆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化鉆探機械,此裝置不僅可自行移動,還可以通過自動化帶動鉆桿提升,實現自動化的工作模式。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自動化鉆探機械,包括地探鉆機底座、地探鉆機、泥漿泵、柴油機和自動行走機構,所述地探鉆機、泥漿泵和柴油機均設置在所述地探鉆機底座上,所述地探鉆機底盤設置在所述自動行走機構上;所述自動行走機構包括至少一履帶總成,所述履帶總成通過履帶底盤設置在所述地探鉆機底盤下方,所述履帶總成與液壓馬達驅動連接;所述地探鉆機底座的四個角分別活動設置一自動工作校平機構,工作狀態下,所述自動工作校平機構支撐在地面上;不工作狀態下,所述自動工作校平機構從地面上收回至所述地探鉆機底座上。
依照本申請較佳實施例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鉆探機械,所述自動工作校平機構為支撐腿,所述支撐腿與所述地探鉆機底盤轉動連接,工作狀態下,所述支撐腿垂直地面,所述支撐腿通過油缸控制轉動。
依照本申請較佳實施例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鉆探機械,所述地探鉆機包括折疊油缸、鉆架、提升結構和鉆桿,所述折疊油缸一端與地探鉆機底座鉸接,另一端與所述鉆架鉸接,所述提升結構包括提升輪、導輪板和鋼絲繩,所述提升輪通過所述導輪板固定設置在所述鉆架上,所述提升輪上設有鋼絲繩,所述鋼絲繩與所述鉆桿的端部通過提引器連接,工作時,伸縮油缸將所述鉆架提起,所述鉆架提起帶動所述鉆桿提起;所述折疊鉆架包括豎直設置在地探鉆機底座上的第一鉆架、與第一鉆架端部鉸接的第二鉆架和與第二鉆架端部鉸接的第三鉆架,所述折疊油缸連接于所述地探鉆機底座與第二鉆架之間,所述折疊油缸可帶動第二鉆架轉動;所述第三鉆架的端部設有所述導輪板,所述導輪板與所述第三鉆架的端部可拆卸連接。
依照本申請較佳實施例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鉆探機械,所述鉆架為折疊鉆架,所述折疊鉆架包括豎直設置在地探鉆機底座上的第一鉆架、與第一鉆架端部鉸接的第二鉆架和與第二鉆架端部鉸接的第三鉆架,所述折疊油缸連接于所述地探鉆機底座與第二鉆架之間,所述折疊油缸可帶動第二鉆架轉動;所述第三鉆架的端部設有所述導輪板,所述導輪板與所述第三鉆架的端部可拆卸連接。
依照本申請較佳實施例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鉆探機械,所述第一鉆架和第二鉆架之間通過折疊板一鉸接,所述折疊板一包括第一板部一和第二板部一,所述第一板部一和所述第一鉆架的端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板部一與所述第二鉆架的底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板部一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板部一的端部鉸接,所述鉆架在折疊狀態時,所述第一板部一與所述第二板部一的夾角為90°,所述第一鉆架與所述第二鉆架垂直;所述鉆架被提升至工作狀態時,所述第一板部一與所述第二板部一的夾角為0°,所述第一板部一和所述第二板部一之間通過螺栓固定,所述第二鉆架位于所述第一鉆架上方。
依照本申請較佳實施例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鉆探機械,所述第二鉆架的頂端和所述第三鉆架的一端通過折疊板二鉸接,所述導輪板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三鉆架的另一端;所述折疊板二包括第一板部二和第二板部二,所述第一板部二與所述第二鉆架的頂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板部二與所述第三鉆架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板部二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板部二的端部鉸接,所述鉆架在折疊狀態時,所述第一板部二與所述第二板部二的夾角為360°,所述第二鉆架與所述第三鉆架重合;所述鉆架在工作狀態時,所述第一板部二與所述第二板部二的夾角為0°,所述第一板部二和所述第二板部二并通過螺栓固定,所述第三鉆架位于所述第二鉆架上方。
依照本申請較佳實施例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鉆探機械,所述鉆桿包括第一桿部和第二桿部,所述第一桿部和所述第二桿部之間通過鉆桿接手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桿部與所述鋼絲繩通過提引器連接。
依照本申請較佳實施例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鉆探機械,所述泥漿泵固定設置在一同步行走架上,所述地探鉆機底座上設置可供同步行走架滑動的滑道,在工作狀態時,將所述同步行走架滑動至所需位置后并將其固定在所述滑道上,使其與地探鉆機同步運行。
依照本申請較佳實施例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鉆探機械,所述泥漿泵的皮帶輪與柴油機的副軸皮帶輪傳動連接。
依照本申請較佳實施例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鉆探機械,所述同步行走架可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地探鉆機底座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存在以下技術效果:
本發明提供一種自動化鉆探機械,自動化鉆探機械工作、運輸,靈活性、安全性,具有以下優點:
一、在整個地探鉆機裝置的下方設置自動行走機構,通過此自動行走機構使得這個裝置可自行移動,解決了現有固定式勘探鉆機由于不能行走而造成運輸耗時長和運輸時由于振動導致連接部位松動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自動行走機構應用于地質勘探鉆機中,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無需對勘探鉆機進行裝車和卸車,提高運輸效率。
在現有技術中,由于勘探鉆機是通過裝車進行運輸的,由于在運輸中勘探鉆機里地面比較高,因此震動比較厲害。而本發明通過履帶行走帶動整個地探鉆機移動,履帶是直接緊貼地面的,勘探鉆機離地面很近,因此,可消除由于運輸震動產生連接部分松動的安全隱患,提高安全性能
二、在本技術方案中,鉆架與提升同心,即工作時,折疊鉆架全部打開,鋼絲繩將鉆桿提起,鉆桿從地探鉆機底座的動力孔穿過,上方的提升輪與下方的地探鉆機動力孔同心,提升輪上的鋼絲繩由于限位套的作用不產生傾斜,鋼絲繩受力均勻,鉆出來的孔誤差小,精確度高,極大的提高了地探鉆機的使用壽命和工作效率。
本技術方案還通過折疊油缸提升鉆架進而帶動鉆桿的提升,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了人力勞動。
三、地探鉆機與泥漿泵同步運行,根據需求移動泥漿泵以達到與地探鉆機同步運行的目的。而且,一個柴油機能同時帶動地探鉆機和泥漿泵,減少地探鉆機底座上設備的安裝,極大的減少了安裝空間,減少設備成本,使整齊布局更加協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自動化鉆探機械的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自動化鉆探機械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一種自動化鉆探機械的側視圖;
圖4為本發明履帶總成的主視圖;
圖5為本發明履帶總成的側視圖;
圖6為本發明折疊鉆架的展開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折疊鉆架的折疊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導輪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舉一具體實施例加以詳細說明。
請參考圖1、圖2和圖3,一種自動化鉆探機械,包括地探鉆機底座1、地探鉆機4、泥漿泵7、柴油機6和自動行走機構8,地探鉆機4、泥漿泵7和柴油機6均設置在地探鉆機底座1上,地探鉆機底盤1設置在自動行走機構8上。
請參考圖4和圖5,自動行走機構8包括至少一履帶總成81,履帶總成81設置在地探鉆機底盤1下方,履帶總成81與液壓馬達82驅動連接。在實施例中,液壓馬達82驅動履帶行走帶動整個設備移動。在本發明中,整個設備可通過一個履帶總成81移動也可以通過兩個履帶總成81移動,本發明不做限制,為了增加整個設備移動的穩定性,本實施例優選為兩個結構相同的履帶總成81,兩個履帶總成81對稱設置在地探鉆機底盤1的兩側。
在本實施例中,兩個履帶總成81通過履帶底盤83對稱設置,履帶總成81包括驅動輪811、從動輪813和履帶812,履帶底盤83與地探鉆機底盤1固定連接,驅動輪811和從動輪813活動設置在履帶底盤83上,履帶812的內表面繞過驅動輪811和從動輪813形成環帶連接,液壓馬達82固定在履帶底盤83上并與驅動輪811驅動連接,一個液壓馬達82驅動一個驅動輪811。液壓馬達82工作時,驅動驅動輪811轉動,由于驅動輪811與履帶812是嚙合的,驅動輪811帶動履帶812轉動,由于履帶812和從動輪813是嚙合的,履帶812帶動從動輪813轉動,因此,履帶812在地面上行走,整個設備也隨著履帶812行走而移動。
請參考圖6、圖7和圖8,地探鉆機4包括折疊油缸42、鉆架43、提升結構和鉆桿45,鉆架提升結構包括折疊油缸42、鉆架43、提升結構和鉆桿45,折疊油缸42一端與地探鉆機底座1鉸接,另一端與鉆架43鉸接,提升結構包括提升輪46、導輪板44和鋼絲繩48,提升輪46通過導輪板44固定設置在鉆架43上,提升輪46上設有鋼絲繩48,鋼絲繩48與鉆桿45的端部通過提引器連接,工作時,伸縮油缸將鉆架提起,鉆架43提起帶動鉆桿45提起。
在本實施例中,鉆架43為折疊鉆架,折疊鉆架包括豎直設置在地探鉆機底座1上的第一鉆架431、與第一鉆架431端部鉸接的第二鉆架433和與第二鉆架433端部鉸接的第三鉆架435,折疊油缸42連接于地探鉆機底座1與第二鉆架433之間,折疊油缸42可帶動第二鉆架433轉動;第三鉆架435的端部設有導輪板44,導輪板44與第三鉆架435的端部可拆卸連接,如通過螺栓螺紋連接。
第一鉆架431和第二鉆架433之間通過折疊板一432鉸接,折疊板一432包括第一板部一4321和第二板部一4322,第一板部一4321和第一鉆架431的端部固定連接,第二板部一4322與第二鉆架433的底端固定連接,第一板部一4321的端部和第二板部一4322的端部鉸接,鉆架43在折疊狀態時,第一板部一4321與第二板部一4322的夾角為90°,第一鉆架431與第二鉆架432垂直;鉆架43被提升至工作狀態時,第一板部一4321與第二板部一4322的夾角為0°,第一板部一4321和第二板部一4322之間通過螺栓固定,第二鉆架433位于第一鉆架431上方,第一鉆架431與第二鉆架433呈一條直線。
第二鉆架433的頂端和第三鉆架435的一端通過折疊板二434鉸接,導輪板44固定設置在第三鉆架435的另一端;折疊板二434包括第一板部二和第二板部二,第一板部二與第二鉆架33的頂端固定連接,第二板部二與第三鉆架435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一板部二的端部和第二板部二的端部鉸接,鉆架43在折疊狀態時,第一板部二與第二板部二的夾角為360°,第二鉆架433與第三鉆架435重合,即第二鉆架433與第三鉆架435是平行的;鉆架43在工作狀態時,第一板部二與第二板部二的夾角為0°,第一板部二和第二板部二并通過螺栓固定,第三鉆架435位于第二鉆架433上方。鉆架3在工作狀態時,第一鉆架431、第二鉆架433和第三鉆架呈435一條直線,第三鉆架435位于第二鉆架433上方,第二鉆架433位于第一鉆架431上方。在本實施例中,折疊板一432的寬度大于第一鉆架431和第二鉆架433的寬度,折疊板二434的寬度大于第二鉆架433和第三鉆架435的寬度,方便第二鉆架433以及第三鉆架435的折疊。在本實施例中,第三鉆架435的長度小于第二鉆架433的長度。
在本實施例中,導輪板44包括與鉆架43連接的底板、與底板連接設置在底板兩側的側板,提升輪46設置在兩側板之間,兩側板之間設有用于對鋼絲繩8起到限位作用并可轉動的限位套47。兩側板之間設有連桿,連桿上套接有可轉動的限位套47,限位套47的位置設置在提升輪46的外側偏下的位置處,兩提升輪46的側邊均設有,也就是一共設置了兩個。
在本實施例中,鉆桿45包括第一桿部451和第二桿部453,第一桿部451和第二桿部453之間通過鉆桿接手452固定連接,第二桿部453與鋼絲繩48通過提引器連接。工作時,折疊鉆架43全部打開,鋼絲繩48將鉆桿45提起,鉆桿45從地探鉆機底座1的動力孔穿過,上方的提升輪46與下方的地探鉆機動力孔同心,提升輪46上的鋼絲繩48由于限位套47的作用不產生傾斜,鋼絲繩48受力均勻,鉆出來的孔誤差小,精確度高,極大的提高了地探鉆機的使用壽命和工作效率。
泥漿泵6固定設置在一同步行走架7上,地探鉆機底座1上設置可供同步行走架7滑動的滑道,在工作狀態時,將同步行走架7滑動至所需位置后并將其通過螺栓固定在滑道上,使其與地探鉆機4同步運行。
在本實施例中,地探鉆機4是通過油缸控制在地探鉆機底座1上移動的,移動到所需位置,通過螺栓固定在地探鉆機底座1上。在本實施例中,同步行走架7、柴油機5和地探鉆機4都是同步移動并運行的。
地探鉆機底座1的四個角分別活動設置一自動工作校平機構,工作狀態下,自動工作校平機構支撐在地面上;不工作狀態下,自動工作校平機構從地面上收回至地探鉆機底座1上。
在本實施例中,自動工作校平機構為支撐腿3,支撐腿3與地探鉆機底盤1轉動連接,工作狀態下,支撐腿3垂直地面,支撐腿3通過油缸控制轉動。不工作時,旋轉支撐腿3,支撐腿3與地面脫離,并旋轉至在地探鉆機底座1上。在本實施例中,支撐腿3為柱型結構。
以上公開的僅為本申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但本申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在本申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