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腔和活塞的組合及包括該組合的泵、馬達、吸震器及轉換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包括腔室和置于腔室內的活塞的組合的裝置,所述腔室和活塞彼此可沿一預定方向在第一、二位置之間相對運動。此類組合可被用于需要腔室和活塞組合的任何裝置中。這些裝置的實例是各種活塞泵、特別是手工操作的活塞泵、促動器、吸震器、馬達等。
背景技術:
現有人力操作的活塞泵的問題在于泵使用者的臂或腿直接受力。如果-如輪胎那樣的密閉體內的氣體或液體介質的壓力是被逐漸加大的,那么操作泵所需施加的力要隨著每一個行程來加大。如果介質是如水泵中的水一類的不可壓縮的液體,所加的力每個行程是一樣的。這使得操作者十分難受。在設計中,那些力的大小通常是根據期望的使用者臂或腿重量與初始能力及泵滿封密體所需時間來綜合確定的。活塞的直徑確定操作泵所施加的力的大小。泵運作時間還由泵缸筒的長度來確定。這就限定了一定高度的人使用此泵,自行車和汽車泵均是明顯的例子。高壓泵主要是為男性用戶優化的(設計起始點體重75kg、高度1.75m),它們忽略了婦女和十多歲的兒童才是競賽自行車的最大用戶群。
在必須用如與高壓自行車泵同一泵來獲得4-13Bar范圍的壓力時,如果該泵是手工操作的(地面)泵,那么低壓大體積輪胎的少泵運作時間與高壓小體積輪胎的小力結合就成為問題。如果相對大體積的低壓輪胎必須用一高壓泵來打氣的話,打氣時間超過需要的時間,但用戶根本感覺不到會給用戶不舒服感覺的反作用力。由于常常只要求泵最后行程的一部分往往不在此行程的終端,所以用高壓地面泵通常難以獲得高壓輪胎的正確壓力。而且由于操作力過高,很難控制活塞的運動和停止。在80年代初采用了新穎自行車和輪胎。這類自行車被廣泛地用作運輸工具。因此,在專利文獻中可以看到通用的活塞泵。這些泵借助于合理的力量和時間,能給低壓和高壓兩種輪胎打氣。這是通過同時使用幾個能被控制通斷的同軸/平行的汽缸和活塞來實現的(例如在專利文獻DE19518242A1、DE4439830A1、DE4434508A1及PCT/SE96/00158)。這些技術方案很貴,而且由于在泵中使用的關鍵件多幾倍而容易出故障。
在先前的自行車資料中,知道了其外部是帶一可動活塞的單個截頭錐形式的自行車地面泵。由于該錐是上下直立的,其目的顯然是要減少操作力。顯然不存在現有技術的這種活塞,其可在有不同直徑的一腔中運動,而且被恰當地密封和封閉。這并不令人驚奇,因為生產可靠的這種活塞不那么容易,尤其是在只有低壓大容積輪胎的時代的技術狀態下更是如此。對于這樣的用戶產品泄漏不會引起大的問題。對于當前的高壓泵或專用泵來說,可以說不存在泄漏問題。對于高壓和/或低壓或高壓的活塞結構來說,其不產生泄漏完全不同于低壓狀態。
美國專利US5503188涉及一種帶一可脹不滲透袋的有機結構管流終止器。此終止器與運動活塞不能相比。在泵罐中,被連續運動和/或擠壓的介質在活塞上產生動力載荷,而泵罐腔受擠壓的壁沿與活塞在兩個位置間運動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在面積和/或形狀方面被改變截面積。這會引起特定的密封問題。這些密封問題是通過本發明解決的。
英國專利GB2023715A和GB2070731A涉及一種帶一缸筒的泵,由于缸筒在模壓鑄造時,因生產技術原因而使缸筒有一點兒內錐度。該錐度使缸筒能從模具中取出。活塞有一羽翼狀端的密封件,此密封件在整個行程中完全有效。在一個50至100毫米的直徑上有0.15毫米的一錐度不能與本發明的相比,因為沿腔縱軸線的兩個橫截面之間面積的減少是那樣小(約0.5%),以至于在行程期間幾乎不會對橫截面的圓周長度或泵的運作力起影響。泵中的壓力很低也是原因之一。活塞的該小羽翼端能容易地使上述的十分小的錐度被封閉。在本申請中展示的活塞不能與這種現有技術相比,因為本活塞主要是用來克服很大數量上的橫截面積的變化。本發明中介紹的錐度根據比例表示的(除非另外說明),而且不是如在GB2070731A中那樣,為了表達容易而被夸大的。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靠和便宜的具有腔和活塞的組合的裝置,其設計可滿足對操作力的專門要求。
這些裝置可以是特定的活塞泵,但也可以是如促動器、吸振器或馬達之類的裝置。人力操作活塞泵不以犧牲打氣時間為目標,使用起來很舒適,非人力操作的裝置由于其低操作力將使操作成本及投資明顯降低。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的問題。發明概述總的說來,一種用于如泵一類的腔和活塞組合的新設計必須確保在全部打時運作期間內用于操作泵的力低到使操作者感到舒適;其行程的長度是適當的,特別是適合于婦女和十多歲的兒童;其操作時間不拖長;泵構成元件少、性能可靠、幾乎不需保養時間。
在第一方面,本發明涉及一種活塞和腔的組合,其中的腔由有一縱軸線的長腔室形成,此腔室在其第一縱長位置處有一第一橫截面區域的95%或更小的第二橫截面區域;在第一、二縱長位置之間其腔室橫面的變化至少大體上是連續的。活塞從腔室的第一縱向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動時能自行適應腔室的橫截面。
在本說明書中,橫截面推薦沿垂直于縱軸線的方向截取。
而且,由于事實上為了使活塞在第一、二縱長位置間運動期間能夠對腔室內壁密封,腔室截面在內壁的縱長截面的變化推薦為至少大體上是連續的,沒有突變。
在本說明書中,腔室的橫截面區域是腔室在選定截面上的內部空間的橫截面積。
因此,在下面會變得清楚的事實是內腔截面變化帶來了使之適應多種情況組合的可能性。
在一推薦實施例中,此組合作泵用,由此而使活塞的移動壓縮空氣然后經一閥送入例如送入一車胎中。活塞的面積和在該閥一側上的壓力就確定了提供通過閥的空氣流所需的力。這樣就產生了所要的力的適應。所提供的空氣體積取決于活塞的面積。但是,為了壓縮空氣,活塞的最初運動會相對容易些(此時的壓力相對低些),因此可用較大面積的活塞來進行此工作。因此,在一定長度的單獨一個行程期間,可以在給定的壓力下提供較大量的空氣。
自然,該面積實際的減少可以取決于所想用的組合及上述的力。
推薦第二截面的截面積為第一截面的95-15%之間,例如為95-70%,在某些情況下,第二截面的面積約為第一截面的50%。
可以采用各種不同的技術來實現腔室和活塞組合。這些技術在下面本發明的各個方面中進一步介紹。
在這些技術之一中的活塞具有
多個至少基本上是牢固的支承件,它們以可轉動方式緊固在一公共件上;可彈性變形的裝置,它由所述支承件支承并被用于密封腔室的內壁;該支承件相對縱軸線可在10°-40°之間轉動。
在此情況中,公共件可以固定在由操作者使用的一手把上,其中的支承件在腔室中沿相對手把離開的方向延伸。
最好支承件可以轉動,以便使之至少大體上與縱軸線平行。
此組合還可以有支承件朝腔室內壁推壓的偏壓裝置。
在另一技術中,其活塞包含可變形材料的可彈性變形的容器。
在此情況中,可變形材料可以是流體或液體如水、蒸汽和/或氣體或泡沫的混合物。
在通過縱軸方向的一橫截面中,該容器也可在第一縱長方向有一第一形狀,并在第二縱長方向上有一第二形狀,第一形狀不同于第二形狀。
而且,至少可變形材料的一部分是可壓縮的,其中的第一形狀的面積要比第二形狀的大。
作為一種替換,可變形材料可以至少大體上是不可壓縮的。
活塞可以有一與可變形容器連通的腔,此腔有可變的容積。此容積可由操作者改變,而且可有一彈簧偏壓的活塞。
在另一種技術中,其中的第一截面形狀與第二截面的不同,在第一、二縱長位置之間的此腔室截面形狀的變化至少大體上是連續的。
在此情況中,第一橫截面積至少比第二橫截面積大5%,推薦至少大10%,例如至少大20%,特別是至少大30%,如至少大40%,特別是至少大50%,如至少大60%,特別是至少大70%,如至少大80%,如至少大90%。
第一橫截面形狀可以至少大體上是圓的,而第二橫截面的形狀如橢圓那樣的長形,其第一尺寸至少為與第一尺寸呈一角度的尺寸的2倍,如至少3倍,最好為至少4倍。
此外,第一橫截面形狀可以至少大體上是圓的,而第二橫截面形狀有兩個或更多個大體上是如耳垂那樣的長條狀部分。
而且在第一縱長位置處的截面內,腔室的第一圓周長可以是此腔室第二縱長位置處的橫截面第二周長的80%-120%,如85%-115%,推薦值為90%-110%,例如95%-105%,特別是98%-102%。第一、二周長推薦為至少大體上是相同的。
一種任選的或補充的技術,其活塞具有一種可彈性變形材料,此材料在活塞以第一縱長位置運動到第二縱長位置期間,可自行適應腔室的截面,一具有大體上沿著縱長軸線的中心線的一螺卷形扁平彈簧,此簧被置于鄰近該可彈性變形的材料處,用以沿縱長方向支承該材料。
在此情況下,活塞還可以具有幾個被置于可彈性變形材料與彈簧之間的扁平支承裝置,此支承裝置可沿著彈簧與可彈性變形材料間的界面轉動。
該支承裝置可適用于從第一位置轉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上時,支承裝置的外界面可在該第一橫截面內,在二位置中時,其外界面可以在第二橫截面內。
在第二方面,本發明涉及一種活塞和腔室組合,其中腔室由帶縱軸線的長形腔組成;此腔室在其第一縱長位置上有一第一橫截面積,在其第二縱長位置處有一第二橫截面積,其在第一、二縱向位置間的橫截面變形至少大體上是連續的,該活塞在從腔的第一縱向位置移動至第二縱向位置期間能自行適應此腔的橫截面;此活塞具有多個大體上是堅固的支承件,它們以可轉動方式緊固在一公共件上;可彈性變形的裝置,它由所述支承件支承,用于對腔室內壁的密封;支承件可以相對縱軸線轉動10°-40°。
最好是支承件可轉動到使其至少大體上平行于縱軸線的位置。
此活塞能適應不同面積和/或形狀的方式是此活塞有多個固定-密封裝置的、以可轉動方式被緊固的裝置。在一推薦實施例中,該活塞是傘狀的。
在此組合用作泵時,該公共件最好被固定于供操作者用的一手把上,而且其中的支承件在腔室中沿離開手把的方向延伸。其優點是可通過迫使手把進入該腔室而增大的壓力會迫使支承件和密封裝置靠貼腔室壁,這樣可使密封增強。
為了確保在行程完成后也密封,此組合推薦有用于將支承件偏壓向腔室內壁的裝置。
在第三方面,本發明涉及一種活塞和腔室組合,其中的腔室由帶縱長軸線的長形腔室組成。
此腔室在其第一縱向位置處有一第一橫截面積,在其第二向位置處有一第二橫截面積,第一橫截面積大于第二橫截面積,腔室在其第一、二位置間的橫截面變化至少大體上是連續的;該活塞在從第一縱向位置移向第二縱向位置時可自行適應腔室的橫截面。
活塞具有包含可變形材料的彈性變形容器。
因此,通過提供可彈性變形的容器就可提供面積和/或形狀的變化。當然,為了使活塞在腔室內運動時跟隨該活塞的剩余部分,容器應牢固地固定于活塞上。
可變形材料可以是流體或如水蒸汽和/或氣體或泡沫那樣的流體混合物。這種材料或其一部分可以是可壓縮的,例如是氣體或氣體和水的混合物;但也可以至少大體上不可被壓縮的。
在橫截面面積變化時,容器的容積可以變化。因此在通過縱長方向的截面上,容器可以在其第一縱長方向上有第一形狀,在其第二縱長方向上有第二形狀,而且此第一、二形狀彼此不相同。在一種情況下,至少可變形材料的一部分是可壓縮的,而且第一形狀的面積比第二形狀的大。在此情況下,容器總的體積變化,由此而使流體應是可被壓縮的。作為替換或任選的方式,活塞可以有與可變形容器連通的第二腔室,第二腔有一可變化的容積。在此種方式中,當可變形容器改變容積時,該腔室就吸入流體。第二容器的容積可由操作者來變更。在此方式中,該容器的總壓力或最大/最小壓力可以更替變換。而且第二腔室也可有一彈簧偏壓的活塞。
可以推薦提供確定腔室容積的裝置,從而使得此腔內流體的壓力與此活塞和容器的第二縱長方向位置間的流體壓力有關。以這種方式可以使可變形容器中的壓力被改變,從而獲得合適的密封。
一種簡體方式是有一種確定裝置,用來確定該腔室中的壓力至少基本上相同于此活塞與容器第二縱長位置間的壓力。在此種情況下,在這兩種壓力之間可以配置一簡單活塞(為了不使可變形容器內的流體有任何損失)。
事實上,采用此活塞可以確定壓力之間的任何關系,因為此活塞可平移的腔室可以如組合主腔室相同的方式逐漸變細。
為了克服對腔室壁和形狀/尺寸變化兩者的磨擦力,可變容器可以具有帶如纖維增強那樣的增強結構的可彈性變形材料。
為了實現和保持容器與腔室壁之間合理的密封,推薦如由容器內流體產生的壓力那樣的內部壓力高于在活塞從第一縱向位置到第二縱向位置或相反方向運動期間的周圍環境的最高壓力。
在本發明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一種活塞和腔室組合,其中的腔室由帶縱長軸線的長形腔組成;此腔室在其第一縱向位置處有一第一橫截面形狀和面積,在其第二縱向位置處有一第二橫截面形狀及面積,而兩種截面形狀彼此不同,腔室橫截面形狀的變化至少在第一、二縱向位置之間大體上是連續的。
當活塞從腔室的第一位置運動到第二縱向位置期間能自行適應此腔室的橫截面。
此十分有益的方面的基礎是如幾何圖形的不同形狀在其面積與周長間有變化的關系。也就是說,兩個形狀間的變化可以一種連續方式進行,從而使得此腔室在其一縱向位置有一種橫截面形狀,在第二縱向位置處有另一種形狀,而且在此腔室的表面上保持最佳的平滑變化。
在本說明書中,橫截面的形狀是指無論其尺寸大小的總的形狀。兩個圓即使它們的直徑彼此不同但其形狀是一樣的。
推薦第一橫截面積至少比第二橫截面的大5%,最好至少大10%,如至少大20%,特別是至少大30%,如至少大40%,特別是至少大50%,如至少大60%,特別是至少大70%,如至少大80%,如至少大90%。
在一推薦實施例中,第一橫截面形狀至少大體上是圓的,而第二橫截面形狀是如橢圓那樣的長條形,其第一尺寸至少是與第一尺寸呈一角度的一尺寸的2倍如至少3倍,最好是至少4倍。
在另一推薦實施例中,第一橫截面形狀至少大體上是圓的,其第二橫截面形狀有兩個或更多個如耳垂狀的部分。
在第一縱向位置處的橫截面中,該腔室的第一圓周長是在第二縱向位置處的橫截面中的腔室第二周長的80%-120%,如85%-115%,最好為90%-110%,如95%-105%,特別是98%-102%時,可以有許多優點。由于事實上密封材料既要提供充份的密封又要改變其直徑,因此在對其直徑變化的腔壁進行密封時會產生問題。如果情況如本實施例中的那樣,其周長變化程度只是很小時,該密封可以更容易被控制,最好第一、二周長至少大體上一樣,從而使密封材料是被彎曲而不是被有明顯程度的抻長。
作為一種替換,在密封材料被彎曲或變形時,可以期望圓周長被稍微改變,亦即是其一側被彎曲引起壓縮,其另一側就被抻長。總的來說,期望提供一種形狀,其形狀所具有的周長至少要接近此密封材料的自動“選擇”時呈現出的周長。
一種可被用于此類組合中的活塞,它具有多個以可轉動方式緊固于一公共件上的至少大體上是堅固的支承件;可彈性變形的裝置,它由所述支承件支承、用于密封腔室內壁。
另一種活塞具有可彈性變形且含有可變形材料的容器。
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涉及活塞和腔塞組件,其中的腔室由帶縱長軸線的長形腔室組成,腔室在其第一縱向位置處有其第一橫截面面積,在其第二縱向位置處有其第二橫截面面積,第一橫截面積比第二橫截面的大,此腔室橫截面的變化至少在第一、二縱向位置之間大體上是連續的,此活塞具有一種可彈性變的材料,在活塞從腔塞的第一縱向位置運動到第二縱向位置時,此材料可自行適應腔室的橫截面,一有至少大體上沿著該縱軸線的中心線的螺卷形扁平彈簧,此彈簧被鄰近該可彈性變形的材料安放,用以沿縱向方向支承該材料。
此實施例解決了僅提供大量有彈性的材料作活塞的潛在問題。材料是彈性的這一事實會產生活塞變形的問題。而且如果壓力增加,會因此材料的彈性而使密封失效。如果尺寸需大的改變則帶來特殊問題。
在目前這一個方面中,該彈性材料是由一螺旋扁平彈簧支承的。此螺卷形彈簧可以被壓縮或擴張著適應此腔室的面積,而且彈簧材料的扁平結構可保證此彈簧不會因壓力而變形。
為了例如增大該彈簧和可變形材料間的接觸面積,活塞還具有被置于該彈簧與可彈性變形材料之間的扁平支承裝置,此支承裝置可沿著彈簧與可彈性變形材料間的界面轉動。
最好此支承裝置可適應于從第一位置轉動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上,其外界面可被置于該第一橫戴面內,在其第二位置中時則可被包含在第二橫截面。
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種活塞和腔室組合,其中的腔室由具有縱軸線的長形腔室形成,其中的活室可在此腔室中從第一縱向位置運動到第二縱向位置;此腔室至少在沿第一、二縱向位置間的腔室內壁部分處有可彈性變形內壁;
在活塞處于第一縱向位置時,此腔室在此位置處有其第一橫截面面積;在活塞處于第二縱向位置時,此腔室在此處有第二橫截面面積,第一橫截面積比第二橫截面積大,當活塞在第一、二位置間運動時,腔室橫截面積的變化至少在第一、二縱向位置之間大體上是連續的。
因此,這是一種對活塞適應腔室橫截面變化的組合的替換,它涉及到有適應能力的腔室。
當然,該活塞可以用至少大體上不可壓縮的材料來制造,或者一種組合可以是由此適應性腔室和如上述各方面的那樣的適應性活塞來組成。
活塞在沿縱軸線的截面上推薦有一個從第一縱向位置到第二縱向位置的方向的錐度。
提供適應性腔室的推薦方式是必需有一個腔室,此腔室具有一圍繞內壁的外支承結構;及由外支承結構和內壁確定的空間保持的流體。
在此方式中,流體或流體細合的選擇可以幫助確定腔室的特性,例如確定壁與活塞之間的密封及所需要的力等。
十分清楚根據所了解的組合,活塞和腔室之一可以是靜止的,另一個則可運動,或者兩者均可運動。這并不會影響此組合的功能。
當然,本組合可以用于數種目的,主要問題是提供一種新附加方式,此新方式滿足活塞運動對所要求的力需求。事實上,為了適應用于特定目的和/或力的組合,橫截面面積/形狀可以沿腔室長度加以變化。一種目的是提供婦女和十多歲兒童用的泵,此泵依然應該能提供一定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通過確定人可以在活塞的哪些位置上提供的力,并由此提供一具有合適橫截面積/形狀的腔室來要求一個在人體工程學方面改進了的泵。
此組合的另一種用途是吸震器,在吸震器中,面積/形狀確定轉化一定震動(力)所要求的條件。也可以提供一種促動器。在促動器中,導入腔室中的流體量在導入流體前根據活塞的實際位置會提供活塞的不同的轉移。
事實上,活塞的性質,第一、二縱向位置的相對位置及與此腔室相連接的各閥的布置可以提供具有不同壓力特性和不同力性能的泵、馬達、促動器及吸震器等。
如果此活塞泵是一種給輪胎充氣的手動泵,根據在PCT/DK96/00055(包括1997年4月18日在美國的接續申請)、PCT/DK97/00223和/或PCT/DK98/00507中公開的內容,它還可有一個合成一體的連接器。此連接器可以有一個任何種類的制成一體的壓力計。在本發明的例如用作充氣的地面泵或汽車泵的活塞泵內,一壓力計裝置可以與此泵構成一件體。
如圖4A-F、7A-E、7J、12A-C中那樣的一類活塞可以與任何種類的腔室組合。
一些如圖3A-C所示那樣的機械活塞和如圖6D-F中所示的復合活塞和一如圖7L所示那樣的有凸型恒定周長的腔的結合可以是一種良好的組合。
不論周長的變化如何,如圖9-12所示的那類復合活塞與一凸型腔室的組合也可被很好地使用。
展示于本說明書中的傘形活塞也有其敞開側,在此側處腔室內的介質壓力給“傘”加載。可使“傘”以上下方式很好地工作。
該可擴張的帶具有已公開展示的纖維結構裙邊的活塞在活塞上有相對該腔中壓力來說的過壓力。當然,在活塞上的壓力也可以等于或低于該腔室中的壓力-纖維不是受拉而是受壓。其最后的形狀可能不同于附圖中所示的形狀。在這種情況下,一載荷調節裝置可能必須作不同的轉動,從而使纖維可以必須被支承。在圖9D或12B中展示的載荷調節裝置可以被設計得使此裝置的活塞的運動,例如使該活塞桿延長在此活塞上形成真空,從而使該活塞處于活塞桿孔的另一側。活塞形態的變化要難得多,而且會導致毀壞。這會減低使用壽命。
通過這些實施例,能得到可靠而便宜的適合于如可由婦女或十多歲兒童用的普通人力自行車泵那樣的人力操作泵。所示出的泵的壓縮腔(縱向和/或橫截面)和/或活塞的形狀是實例,它可以根據泵設計說明加以變化。本發明也可用于各種泵,例如用于多級活塞泵及雙作用泵;由馬達驅動的活塞泵;僅是腔室或活塞運動的泵;以及腔室和活塞兩者同時運動的那類泵,任何種類的介質均可在此類活塞泵中使用。這些泵可用于各種用途,例如用于壓縮空氣或液壓設備中。本發明也用于非人力操作的泵。所施加力的減少意味著設備的投資明顯降低及運作期間的能量明顯減少。腔室可以用如模壓鑄造、用帶錐冷擠管制作。
在活塞泵中,介質被吸入腔室中,之后介質被閥機構封閉。介質被此腔室和/或活塞的運動壓縮,之后-閥將壓縮過的介質從腔室中放出。在促動器中,介質可通過閥機構壓入一腔中,活塞和/或腔室是運動的,然后使連接的裝置運動。在吸震器中,腔室可被完全封閉,在腔室內的可壓縮介質可被此腔室或/和活塞的運動來壓縮。在腔室內的介質是不可壓縮的情況下,例如活塞可配設幾個提供運動摩擦的小槽,從而使運動變慢。
此外,本發明還可用于動力裝置,其中的介質用來使活塞和/或一腔室運動,活塞和/或腔室可繞如馬達那樣的軸線轉動。上述組合可以被使用于上述的各種場合中。
本發明還涉及泵流體的泵,此泵具有一上述各個方面之一的組合;用于處在該腔室外的一位置與該活塞連接的裝置;一與該腔室連接并具有閥裝置的流體入口;及一與腔室連接的流體出口。
在一種情況中,連接裝置有一個外部位置,在此外部位置處時,活塞處于其第一縱向位置;還有一個內部位置,在此內部位置處時,活塞處于第二縱向位置上。在期望加壓流體時,可推薦這類泵。
在另一種情況下,連接裝置有一外部位置,在此位置處時,活塞處于其第二縱向位置上;及一個內部位置,在內部位置處時,該活塞處于其第一縱向位置上。在只是期望運送流體而基本上沒有壓力時,推薦使用此類泵。
在泵被用來樹立置于地面上的情況下,而且通過強制向下使活塞/連接裝置壓縮流體,例如壓空氣時,從人體工程學方面看來,可以在活塞/連接裝置的最低位置處提供最大的力。因此,在第一種情況下,這就意味著,在那兒提供最高壓力。在第二種情況中,這只意味著在最低位置處具有最大面積及由此而確定的最大容積。但是,由于在輪胎那樣的設備中要求極大的一個壓力來打開輪胎的閥,為了能產生打開該閥的最終壓力,可以期望在連接裝置最低位置之前有一短的最小截面區域。而大的截面積可迫使更多流體進入輪胎(見圖2B)。
另外,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吸震器,它具有一個根據上述任意組合方的組合;用于從腔室外一位置處連接活塞的裝置,其中的連接裝置有一外部位置,在此位置處時,活塞處于其第一縱向位置上;及一內部位置,在此位置上時,活塞處于其第二縱向位置上。
吸震器還可以有一與該腔室相連接的流體入口,及包含的閥裝置。
吸震器還可以有一流體出口,此出口與該腔室相連接并有一閥裝置。
可以推薦將此腔室與活塞構成一至少大體上封閉的空室,此空室內含流體。當活塞從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運動時,該流體被壓縮。
當然,吸震器還可具有用于將活塞朝第一位置偏壓的裝置。
最后,本發明還涉及一種促動器,它具有一個根據上述任意組合方的組合;用于從腔室外一位置上與活塞連接的裝置;用于將流體導入該腔室,從而使活塞在第一、二縱向位置之間移動的裝置。
促動器可以有一流體入口,此入口與腔室相連接并具有一閥裝置。
還可有一與腔室相連接并可有一閥裝置的流體出口。
此外,促動器可以有一用于將活塞朝第一或第二位置偏壓的裝置。對附圖的簡要說明在下面將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推薦實施進行介紹。
下面通過附圖和圖表對本發明詳細解釋。在附圖或圖表展示下列內容橫截面,它意味著是垂直于活塞和/或腔室的運動方向的截面,而縱截面,它意味著是沿著所述運動方向的截面。各附圖為
圖1展示一單級單工作活塞泵的指示圖,此泵有一缸及一有固定直徑的活塞。
圖2A展示本發明的一活塞泵的指示圖,A部分展示活塞是運動的選擇方案,B部分展示腔室是運動的選擇方案;圖2B展示本發明的一泵的指示圖,圖中展示通過進一步增大壓力使橫截面從該泵行程的某一點再次增大。
圖3A展示一泵的縱截面圖,此泵的壓縮腔的橫截面有固定的不同截面積,其活塞在行程期間沿徑向-軸向變化的尺寸,展示了處于泵行程開始和結束處的活塞結構方案(第一實施例)。
圖3B展示處于行程開始狀態的圖3A所示活塞結構方案的放大圖。
圖3C展示處于行程結束狀態的圖3A所示活塞結構方案的放大圖。
圖3D展示本發明一地面泵腔室的縱截面,此腔室具有的尺寸使其操作力與現有的低壓(虛線)和高壓地面(破折線)泵相比大體上是恒定的,這三種力同時在圖中展示。
圖4A展示一泵的縱截面,此泵的加壓腔橫截面有固定的、不同截面積,其活塞在行程期間沿徑向-軸向變化尺寸,圖中展示在泵行程開始和結束處的活塞結構方案(第二實施例)。
圖4B展示在行程開始處的圖4A所示活塞結構方案的放大圖。
圖4C展示圖4A所示活塞結構方案在泵行程結束處時的放大圖。
圖4D展示圖4B的A-A剖面。
圖4E展示圖4C的B-B剖面。
圖4F展示圖4D加載部分的一替換方案。
圖5A展示一泵的縱截面,此泵加壓腔的橫截面有固定的不同的截面積,其活塞在泵行程期間沿徑向-軸向改變其尺寸,在此展示了在泵行程開始和結束時的活塞結構方案(第三實施例)。
圖5B展示處于行程開始時的圖5A所示活塞結構的放大圖。
圖5C展示處于行程結束時的圖5A所示活塞結構的放大圖。
圖5D展示圖5A的C-C剖面。
圖5E展示圖5A的D-D剖面。
圖5F展示圖5A的帶有活塞裝置的加壓腔,活塞裝置帶有復合材料制作的密封件。
圖5G展示在行程期間的圖5F所示活塞裝置的放大圖;圖5H展示處于行程結束處的圖5F所示活塞裝置的放大圖,展示了它仍處于壓力下和不承受任何壓力的兩種情況。
圖6A展示一泵的縱截面,泵加壓腔的橫截面有固定的、不同截面積,及展示在行程期間活塞沿徑向-軸向改變其直徑的活塞第四實施例,圖中展示了在泵行程開始和結束處時的活塞結構。
圖6B展示在行程開始處時的圖6A所示活塞結構的放大圖。
圖6C展示在行程結束處時的圖6A所示活塞結構的放大圖。
圖6D展示圖6A所示加壓腔及在行程期間沿徑向-軸向改變其尺寸的活塞第五實施例,圖中展示處于行程開始和結束處的活塞結構。
圖6E展示圖6D所示活塞結構在行程開始處的放大圖。
圖6F展示處于行程結束處的圖6D所示活塞結構的放大圖。
圖7A展示一泵的縱截面及活塞的第六實施例,該泵加壓腔有固定尺寸,其腔壁有一凹部;在泵行程期間,活塞沿徑向-軸向改變其尺寸;在圖中展示在泵行程開始和結束處的活塞結構。
圖7B展示在行程開始處的圖7A所示活塞結構的放大圖。
圖7C展示在行程結束處的圖7A所示活塞結構放大圖。
圖7D展示圖7B的E-E剖面。
圖7E展示圖7C的F-F剖面。
圖7F展示由一加壓腔的傅里葉系列展開式(Fourier Series Expansion)形成的橫截面實例,此腔的橫截面積減少,而其周長卻不變。
圖7G展示圖7A加壓腔的一變形的縱截面,它有固定的橫截面,這些橫截面被設計得在一個泵行程期間,在其周長接近于不變或變化程度極小的情況下其面積被減少。
圖7H展示圖7G的縱截面的G-G(虛線)和H-H橫剖面。
圖7I展示圖7H的縱截面的G-G(虛線)和H-H橫剖面。
圖7J展示圖7B的在圖7H中的截面H-H內的活塞的一個變型。
圖7K展示由一加壓腔的傅里葉展開式形成的橫截面的另一實例,此腔的橫截面在保持其周長不變的同時,其面積變小。
圖7L展示在一定約束控制下的橫截面的優化的凸形實例。
圖7M展示在一定約束控制下的橫截面的優化非凸形的實例。
圖8A展示一其有固定尺寸加壓腔壁凸部的泵的縱截面及在行程期間沿徑向軸向變化其尺寸的一活塞第七實施例,圖中展示在泵行程開始和結束處的活塞結構。
圖8B展示在行程開始處的圖8A所示活塞結構的放大圖。
圖8C展示在行程結束處的圖8A所示活塞結構的放大圖。
圖9A展示一其加壓腔橫截面有不同固定面積的泵的縱截面及在行程期間沿半徑向一軸向變化其尺寸的活塞第八實施例,在圖中展示在泵行程開始和結束處的活塞結構。
圖9B展示在行程開始處的圖9A所示活塞結構放大圖。
圖9C展示在行程結束處的圖9A所示活塞結構放大圖。
圖9D展示圖9B所示帶不同轉動結構的活塞。
圖10A展示與圖9A相似的活塞的第9實施例,其加壓腔有固定、不同面積的橫截面。
圖10B展示在行程開始時的活塞放大圖。
圖10C展示在行程結束時的活塞放大圖。
圖11A展示加壓腔橫截面有不同、固定面積的一泵的縱截面及在行程期間沿半徑方向-軸向變化其尺寸的活塞的第十實施例,在圖中展示在泵行程開始處和結束處的活塞結構。
圖11B展示在一行程開始處的活塞放大圖。
圖11C展示在一行程結束處的活塞放大圖。
圖12A展示其加壓腔橫截面有不同、固定面積的一泵縱截面及在行程期間沿半徑-軸向改變其尺寸的活塞第十一實施例,圖中展示在一行程開始處和結束處的活塞結構。
圖12B展示在一行程開始處的活塞放大圖。
圖12C展示在一行程結束處的活塞放大圖。
圖13A展示其加壓腔橫截面有可變、不同面積的泵的縱截面及有固定幾何尺寸的活塞,在圖中展示在泵行程開始處和結束處的此組合結構。
圖13B展示在泵行程開始處的該組合結構放大圖。
圖13C展示在泵行程期間的該組合結構放大圖。
圖13D展示在泵行程結束處的該組合結構放大圖。
圖14示其加壓腔橫截面有可變、不同面積的泵及有可變幾何尺寸的活塞的縱截面,在圖中展示在泵行程開始處、行程期間和結束處的此組合結構。
對推薦實施例的說明圖1展示所謂的指示圖表。此圖表示意性展示一傳統單級單向工作活塞泵的壓力P與泵行程體積V之間的絕熱關系,此泵具有固定直徑的缸。每個行程所加的操作力的增加可直接從此圖表上讀出,而且是與該缸直徑有兩次方程的關系。壓力P,因而也就是操作力F在行程期間直到缸體閥被擴張而擴開之前通常是增大的。
圖2A展示本發明的活塞泵指示圖表。圖中展示,其壓力P的圖形與傳統泵的相似,但操作力的圖形兩者不同,本發明的操作力完全取決于選定的加壓腔橫截面面積。操作力完全取決于技術規格,例如取決于它不應該超過一特定的最大值,或者可根據人體工程學的要求來改變。在人力操作泵只是用來輸送介質而不明顯改變其壓力,在例如為水泵那樣的情況中,操作力是被專門要求的。加壓腔的縱和/或橫截面的形狀可以是任何一種曲線或/和直線。例如也可能隨著壓力的增大而橫截面也增大(見圖2B)。操作力的實例用粗虛線1或2表示的。相應先前提到的線1,2,也可以對不同的壁標記1和2。A部分涉及只有活塞運動的泵;B部分只涉及只有腔室運動的泵。泵的活塞和腔室同時運動的組合也是可行的。
圖2B展示一活塞泵指示圖表的實例,此泵的腔室橫截面積隨著壓力增加而加大。
圖3A、B、C、D展示了第一實施例的詳細情況。活塞在加壓腔中運動,該腔是圓柱形有錐形部分,共圓形橫截面直徑在氣體或液體介質的壓力增大時被減小。這取決于技術規格操作力不能超過預定的最大值。變化直徑之間的變換是逐漸的不產生階梯。這就意味著活塞能在腔中容易地滑動并自行適應橫截面的形狀和/或面積的變化而不喪失密封性能。如果操作力必須通過壓力增大而被降低。活塞的橫截面積以及周長的長度也被減小。圓周長度減少是根據壓縮到的撓曲程度或松弛程度。此活塞裝置的橫截面是相對壓腔壁有小40°可變角度的不等邊梯形,從而使它不能往后傾斜。在每個行程期間,密封裝置的尺寸沿三維變化。此活塞裝置的支承部例如是在密封裝置內的盤或成一體的肋,它安置在一個泵行程期間的非加壓側、起防止在壓力作用下的偏斜。活塞裝置的加載部分例如是有多個部分的彈簧墊,它可安裝在活塞的加壓側。這樣就朝壁擠壓柔性的密封部分。如果該泵在一些時間內不被使用和活塞已被疊合了一段時間的話,此方案是有利的。通過使活塞桿運動,此活塞裝置的密封部分的不等邊梯形被沿徑向和軸向推壓,從而使活塞的密封邊緣能追隨該加壓腔的直徑的減少。在行程的結束處,為了減少死空間的容積,此腔底部的中夾部分變得較高些。活塞桿可以主要由鎖定于該加壓腔的蓋來導引。由于處于其運動的兩個方向中的活塞密封該腔的壁,活塞桿例如可具有一帶彈簧力操作閥的進口槽,在腔室內超壓力時,該槽可被封閉。如在活塞裝置中不使用加載部分,此單獨的閥就會是多余的。在本發明的此泵方案中,泵的構件已被針對工作力最優化了。泵的內徑在泵腔主體部分的長度比現有的泵大。因此,雖然該腔的其余部分的容積要比現有泵腔的小,但其入口容積卻是較大的。這樣就可保證此泵比現有的泵的泵速大,但其所要求的最大操作力明顯地減少并比消費者傳說的感到舒適的值低。其腔室的長度可被減小,從而使得即使對婦女和十多歲兒童來說,此泵也變得實用。其一個行程的容積也比現有泵的大些。
圖3A展示具有在壁橫截面2、3、4和5處有不同截面積的加壓腔1的活塞泵。活塞桿用6表示。蓋7止檔活塞裝置并導引活塞桿6。在壁2、3、4和5的部分之間有過渡部16、17及18。腔1的縱軸線用19表示。活塞在泵行程開始處的標注碼為20,在結束處的為20’。
圖3B展示由彈性材料制作的密封部分8,及如具有部分9.1、9.2和9.3的彈簧墊那樣的加載部分9(其它部分未示出),及兩個鎖緊裝置11之間的活塞裝置連接于活塞桿6的支承部分10。活塞桿有入口12和閥13。在活塞裝置的密封部分8與加壓腔1的壁2之間有角α1。密封緣用37表示。距離a是在行程開始處的橫截面內從密封緣37到腔1中心線之間的距離。
圖3C展示在減少死空間容積的裝置15內的出口槽14。在腔1的壁與活塞裝置的密封部分8’之間有角度α2。距離a’是在行程終結處的一橫截面內從密封緣37到腔1中心軸線之間的距離。(圖中)展示出距離a’約為a的41%。加載部分用9’表示。
圖3D展示本發明的一地面泵(內徑φ為60-19.3毫米,長度為500毫米)的腔縱截面,腔的橫截面被選擇得使操作力大致保持恒定,而且力是根據人體工程學要求選定的例如在此圖中為277牛頓。也可以選擇其它大小的力。這只是為了對本發明的地面泵量化而給出的一個起始點。因為一個恒定操作力可以不進行人體工程學方面的校正。進行比較時,一現有技術低壓地面泵(內徑φ32mm,長470mm)的截面用虛線展示,而一現有技術高壓地面泵(內徑φ27mm,長550mm)的截面用破折線展示。清楚地展示出本發明的地面泵有比前兩者更大的行程容積,因而可更快地使輪胎膨大,而其操作力又比兩現有技術泵的小。
圖4A、4B、4C、4D、4E、4F展示了第二實施例的詳細結構。活塞裝置的密封部分是用彈性材料制作的,并由一支承裝置支承,支承裝置可繞與腔中心線平行的一軸線轉動。此運動的結果是支承的密封裝置的面積越大,該腔中的壓力越高。用于此支承部分的加載部分起動此支承裝置的運動。扁平狀彈簧形式的此加載部分能沿垂直于腔中心線的方向改變尺寸。在腔中的壓力越高,此彈簧就變得越剛強。在支承裝置環繞著轉動的軸上也可以有一個彈簧。通過減少密封部分的直徑使其長度增加。在可彈性變形材料只有一點兒可壓縮性的時候如橡皮的情況就是這樣的。因此在行程開始處。活塞桿向密封裝置突出。如果選用別的材料作密封部分,其長度可以維持不變,或者可以通過減小其直徑來變短。
圖4A展示具有帶不同橫截面面積部分的加壓腔21的一活塞泵。腔21在其高壓側有冷卻肋22,并且可用模壓成型制造。連活塞桿用23表示。蓋24導引所述活塞桿活塞36在泵行程的開始處,活塞36’在行程結束處。
圖4B展示可彈性變形的密封部分25,它借助未示出的裝置26緊固于活塞桿23。活塞桿23的一部分27向密封部分25突出。支承部分28鉸接在環29上。環29緊固于活塞桿23。支承部分28可環繞軸30轉動。加載部分31有一個彈簧,此彈簧被緊固在活塞23的一孔32中。密封緣用數碼38標注。
圖4C展示活塞桿23部分27幾乎被已彈性變形的密封裝置25’覆蓋,當前其長度被加長而直徑已被減小。密封緣用38’標注。密封緣38與中心線19間的距離a’約是在該所示橫截面中的距離a的40%。
圖4D展示圖4B的A-A剖面。加載部分31的一端被緊固在活塞桿23的孔32中。支承部分和環分別用數碼28及29標注。支承部分28由一未示出的止擋面33支承,并且由未示出的導引裝置34導引。
圖4E展示圖4C的B-B剖面。支承部分28和加載裝置31被朝活塞桿23運動。肋用數碼22標注。
圖4F展示加載裝置31的一替換方案,它在每個軸30上均有一個彈簧35。
圖5A、B、C、D、E、F、G、H展示第三實施例的詳細情況,它是第一實施例的變型。密封部分有對氣體和/或液體介質為柔性不可滲透隔膜。該材料可沿三個方向改變其尺寸而不褶皺。此密封部分安裝在一O形環上密封腔壁。O形環借一加載裝置對腔壁沿著圓周加載,加載裝置可以是一沿圓周的彈簧。O形環及該彈簧還由可環繞一緊固于活塞桿上的軸轉動的支承裝置支承,此支承裝置可用一彈簧加載。
圖5A展示一與圖3A所示相似的活塞泵縱截面。在泵行程開始和結束處的活塞分別用49和49’來標注。
圖5B展示處于行程開始處的一活塞裝置,它具有如加應力的皮革制品那樣的一密封裝置40,密封裝置40被緊固于如一O形環那樣的密封裝置41上。O形環是由彈簧42加載的,彈簧42被置于密封裝置41和40的圓周上。彈簧42有中心軸39。O形環41和/或彈簧42由支承裝置43支承,支承裝置43能在連接在活塞桿45上并被安置得在與中心軸線19垂直的一軸44上轉動。它包含一定數量的分離件43’,它們在泵(壓縮)行程期間受壓加載,它們被環繞著支承它們的密封裝置40、41及加載裝置的圓周安置。支承裝置43可由彈簧46加載。在腔2的壁與支承裝置43間有角度β1。活塞桿45沒有入口或閥。作為彈簧42(未示出)的一替換方案,彈簧形式的支承環和/或加載環可以被安裝在該O形環上。密封緣用48標注。
圖5C展示行程結束處的活塞裝置。密封裝置40’、41’要比在行程開始處的40、41粗些。用彈簧46’標注。在行程結束處的壁5與支承裝置之間有角度β2。在所示橫截面內密封緣48與中心軸線19之間的距離a’約是此行程開始處的截面內的距離a的22%。更小的距離例如為15%、10%或5%也是可能的。這僅取決于活塞在活塞桿上的支承的結構。因此,這種情況對于所有其它實施例也是適用的。
圖5D展示帶有支承裝置43、軸44及托架47的圖5A的C-C剖面。
圖5E展示圖5A的D-D剖面。
圖5F展示圖5G和圖5H的活塞118及118’在腔中的兩個位置。
圖5G展示用復合材料制作的一活塞。此活塞有不透滲彈性材料外皮110及纖維111。在處于內部壓力下時,纖維結構會產生變形。此種形式使活塞運動穩定。作為一種替換方案,此密封裝置可以具有-襯里、纖維及一覆蓋層(未示出)。如果襯里不緊密,還可以添加一層不透滲外皮(未示出)。在活塞受壓側的所有材料都順應該腔的特定環境要求。外皮安裝在密封部分112上。在此外皮和密封部分內可安裝一彈力環113,該環在其平面內可彈性變形,并可增強環114的加載。密封緣用117標注。
圖5H展示在泵行程結束處的活塞。如果仍然有過壓力存在,該圓頂就被壓成形狀115。如果過壓力被減低,例如是在介質被放出后超過壓力被減低,就形成形狀110’。
圖6A、B、C展示第四實施例詳細情況。此活塞裝置具有橡膠管,此管有被例如用織物圈或圍成環形的粗線形式的加強件。環繞加強件的切線與該管中心線之間的自然角度(=所謂的編織角)是經過計算為54°44’。在受內部壓力時,管不會改變其尺寸(長度、直徑),設定增強件不伸長。在本實施例中,活塞裝置的直徑在壓力增加時相對腔室橫截面直徑減小的情況也減小。編織角應比自然狀態下的編織角更寬大。由于活塞裝置的特性,加壓腔縱截面主要部分的形狀大致為一錐形。在該泵行程結束處,在加壓介質已被從此腔排除時,該活塞裝置增大其直徑,因而其長度被減小。該直徑增大不是實際問題。從活塞對加壓腔壁的密封力應該被增大的壓力增大。通過選擇編織角使活塞直徑減少得比該加壓腔橫截面的直徑減少小一些就可以做到這一點。因此,該編織角也可以選得小于自然編織角和/或等于自然編織角。總的來說,編織角的選擇完全取決于設計技術規格,因此它可以比自然編織角大、小或相等。甚至還可以使編織角在活塞內從一處到另一處時變更其大小。另一種可能是在活塞的同一橫截面內存在著有相等和/或不等編織角的增強層。可以使用任何一種增強材料和增強方式。增強層可以放置于活塞縱截面上任何位置處。襯里和/或復蓋層可以多于一層。也可以不用復蓋層。此活塞裝置也可以有支承裝置和加載裝置,例如用上面已展示過的那些。為了能夠適應腔室橫截面面積較大的變化,活塞裝置有一點兒不同結構是需要的。目前的錐有處于張力狀態下的纖維,纖維在靠近活塞桿的錐頂部里和在活塞桿底部的此錐的敞開側繞在一起。纖維也可用來對活塞桿自行緊固。纖維的方式例如可這樣來設計從而使得使介質加壓的泵腔內壓力越高,纖維就經受越高的張力。當然,根據技術規格,也可有別的放置方式。纖維使錐的外皮變形,從而使錐能自行適應腔的橫截面。纖維可以松散地置于襯里內,復蓋層與襯里之間的槽溝內,或者與這兩者或兩者之一構成一體。如果在此錐內還不存在壓力,那么為了獲得對壁的合適的密封就需要加載裝置。例如環、板形式的彈簧力構件那樣的加載件例如在模壓成形過程中,通過插件形式設置在外皮內。由于現在的活塞是以張力形式被加載的,故此錐在活塞桿上的連接要好于上述各實施例。因此更加平衡,而且需要的材料更少。活塞的外皮和復蓋層可以用順應此特定環境條件的可彈性變形的材料來制作,而纖維可以用合適的非彈性或彈性材料制作。
圖6A展示-有腔60的泵的縱截面。壁部61、62、63、64、65是圓柱形的61、65和錐形的62、63、64的壁。在所述壁部之間有過渡部66、67、68、69。在泵行程開始和結束處分別有活塞59和59’。
圖6B展示活塞裝置50,一個有增強件51的撓性管子。該管子用壓板或類似物緊固于活塞桿6。活塞桿6上有肋56和57。肋56防止活塞裝置50相對活塞桿6朝蓋7運動。肋57則防止活塞裝置50相對活塞桿6離開蓋7運動。別的裝配方式也是可以的(未示出)。在該管子的外面有一突部53密封腔60的壁。除了加強件50外,管子還有襯里55。作為一個實例,還示出了蓋層54。活塞裝置縱斷面形狀是一例子。密封緣用58表示。
圖6C展示處于該行程結束處的活塞裝置。在此處的氣體和/或液體介質處于壓力之下。活塞裝置可以這樣的方式來設計,從而使其直徑改變只有借用半徑方向變化才能發生(未示出)。
圖6D展示處于在圖6A所示腔中的一行程開始處和結束處的圖6E的活塞189和圖6F中的活塞189’。
圖6E展示-活塞裝置,它有大體上為有角2ε1的錐形。圖中展示在該腔側沒有過壓時的情況。活塞裝置以其頂部安裝在活塞桿180上。該錐在活塞加壓側是敞口的。蓋181有示作突起182的一密封部分,此部分帶有密封緣188;及有作為支承裝置的插入彈簧力件183、作為支撐裝置的纖維184;及襯里185。上述元件183對該蓋181提供載荷,從而在此腔側不存在過壓的情況下,使所述突部182密封腔壁。纖維184可以置于溝槽186內,溝槽被適當地置于蓋181和襯里185之間。襯里185可以是不滲透的-如果不是不滲透的,可以在加壓側的襯里185上安裝一獨立層209(未示出)。纖維安裝在靠著活塞桿180的圓錐的頂部187內和/或相互安裝,在活塞桿180的底端處,纖維也與之一樣地安裝。
圖6F展示在行程結束處的活塞裝置。此時的頂角為2ε2,密封緣188與該中心線19間的距離a’約為在所示截面內在行程開始處的距離a的44%。
圖7A、B、C、D、E展示泵第五實施例的詳細結構。其活塞被設計為另一種復合結構,活塞具有一種沿三維方向均有極好彈性的基礎材料,此材料有高度的張馳能力。如果材料本身不緊密,它在此活塞裝置加壓側上的例如一柔性膜層作用下變得緊密。其軸向剛性是用幾個構成一體的加強筋來實現的,加強筋以一種方式安置在橫截面內,以最佳方式充滿此截面,而且隨著此橫截面的直徑變小而使彼此的間隔距離減小,這在大多數情況下意味著此加壓腔中的壓力是較高的。在此活塞的縱截面內,加強筋被安置待在此活塞裝置的表面方向與和軸線方向之間有幾個角度。壓力越高,這些角度就減少得越多,因而使它們幾乎接近軸線方向。因此,現在的力被傳遞到支承裝置,例如傳到與活塞桿連接的一墊上。活塞裝置可以大批量生產,因此并不貴。如果需要,加強件和所述柔性膜層形式的密封裝置可以用所述基礎材料在一次運作中注射模壓成型。例如,加強件也可以在頂部粘接在一起,這樣就使處理更加容易。還可以在注射模壓成型期間或之后,通過在所述基礎材料中“燃燒”它而使之成為膜層。如果基礎材料是熱塑性的,這種處理極為方便。鉸接接合是不能“燃燒”。
圖7F、G、H、I、J、K、L、M展示裝配于腔內的活塞第六實施例及比腔的實施例。活塞第六實施例是圖7A、B、C、D、E的活塞的變型。如果在沿著運動方向的兩個位置之間的活塞和/或腔的橫截面面積是連續的,而且仍然那樣大,這會造成泄漏。使該截面的其它參量的變化減至最小程度是有好處的。此情況可利用例如一圓形截面(固定形狀)來說明圓的周長是πD,而其面積為1/4πD2(D是該圓直徑)。這就是說,D的減小僅給圓周長線性減小,但給其面積二次方地減小。僅減小面積而仍然維持其周長不變也是可能的。如果形狀的,例如在此時的是圓的形狀也是固定的,那么就有一定的最小面積。通過利用在下面提到的傅立葉系列展開式,可以進行其中形狀為一個參量的高級數學計算。加壓腔和/或活塞的橫截面可以有任何形狀,它可以通過至少一條曲線來確定,此曲線是封閉的,并可用兩個唯一的模塊參數化法傅立葉系列展開式來大體上確定。每個座標函數中的一個為f(x)=c02Σp=1∞cpcos(px)+Σp=1∞dpsin(px)]]>式中cp=2π∫0πf(x)cos(px)dx]]>dp=2π∫0πf(x)sin(px)dx]]>0 ≤x≤2π,x∈Rp≥0,p∈NCp=f(x)的cos加權平均值dp=f(x)的sin加權平均值p=代表三角學精度的數量級圖7F、7K展示通過利用下列公式的一組不同參量的所述曲線實施。在這些實例中,僅兩個參量被使用。如果使用更多的參量,就可以找到最佳化曲線,這些曲線可以適應其它重要要求,例如對曲線的過渡曲線的要求;過渡曲線具有一特定最大半徑和/或例如在密封部分的最大張力,使密封部分在給定壓力下的張力不會超過該最大值。作為一個實例圖7L、7M展示最優化的凸曲線和非凸曲線,這些曲線可以在界面介線長度被固定及其數學曲率為最小的約束條件下應用于各種可能的變形。通過利用起始面積和起始界面長度,就可以計算出對于一所期望的特定標定面積的最小曲率。
展示在此腔中的縱截面中的此活塞主要是在其橫截面的界面曲線是圓的情況下畫出來的。這就是說在該腔具有如圖7F、7K、7L、7M中所示的那些非圓橫截面的情況下,該活塞在此縱截面內的形狀是不同的。
根據此公式可以畫出全部封閉曲線,例如C曲線(參看PCT/DK97/00223,圖1A)。這些曲線的一個特征是當一直線從位于截面平面內的數學極點畫出時,此線至少與該曲線相交一次,這些曲線對于在此截面平面的一條直線對稱,而且還可以用下面的單個傅立葉系列展開式來產生這些曲線。在該橫截面的曲線相對位于該橫截面平面內并通過該數學極點的一直線對稱時,活塞或腔就會更加易于生產。這樣的常規曲線可以用單個付立葉系列展開式來近似地確定f(x)=c02+Σp=1∞cpcos(px)]]>式中cp=2π∫0πf(x)cos(px)dx]]>0≤x≤2π,x∈Rp≥0,p∈NCp=f(x)的加權平均值,p=代表三角學精度的數量級當一條直線是從該數學極點被畫出時,此直線永遠只與該曲線相交一次。該腔和/或活塞橫截面的專門形成的部分可以用下列公式近似地確定f(x)=c02+Σp=1∞cpcos(3px)]]>式中f(x)=r0+a.sin2(n2)x2m]]>cp=6π∫0π3f(x)cos(3px)dx]]>0≤x≤2π,x∈Rp≥0,p∈NCp=f(x)的加權平均值,p=代表三角學精度的數量級而且在此處的在極座標系統中的此截面是用下列公式近似地代表的 式中r0≥0,a≥0,m≥0,m∈R,n≥0,n∈R,0≤≤2π,而且式中r=在驅動銷的圓截面中的“瓣”的極限,r0=環繞驅動箱的圓截面的半徑,a=“瓣”長度的比例因素,Vmax=r0+am=用于確定“瓣”寬度的參量,n=用于確定瓣數量的參量,φ=劃定該曲線范圍的角度由于活塞裝置密封部分的性質而將入口置于靠近行程結束處。
這些特定的腔可以用注射模壓成形來生產,例如也可用所謂的超塑成形法來生產,在超塑成形法中,鋁板被加熱,然后用空氣壓力將它們全壓入工具腔中,或者也可利用工具運動來成形。
圖7A展示有加壓腔70的一活塞泵,在其縱截面中有圓柱形部分71,直到連續凹曲面部分73的過渡部分72,及另一個到差不多是圓柱形部分75的過渡部分74。活塞裝置76和76’分別處在此泵行程開始處和結束處。在出口槽77的終端處裝有一未出的單向閥78。
圖7B展示具有彈性材料79的活塞裝置76,此裝置在低壓作用下給出的活塞縱截面大體上呈錐狀。材料79起加載裝置的作用。底部有可沿半徑方向褶皺的密封裝置80,裝置80還部分起加載裝置的作用。主支承裝置具有加強件81和82,其中的加強件81主要是將活塞密封緣83朝加壓腔70的壁支承,另一個加強件82將載荷從密封裝置80和基礎材料79向支承裝置84例如墊傳遞,該墊本身是由活塞桿6支承的。密封裝置80在此活塞裝置76中的此位置上仍然有點兒褶被,從而使會將密封緣83加載到更高壓力的褶皺85可置于腔70中。加強件82用接頭86連接于頂部。在活塞裝置76的此位置中,加強件81和82與中心軸線19間的夾角在γ和δ之間,其中δ角大體與加壓腔70的中心線19平行。活塞76的表面與中心線19間的角度為φ1。
圖7C展示處于該泵行程結束處的活塞裝置76’。密封裝置80已褶皺在—起,而且彈性材料79亦巳濟壓在一起,結果使加強件81、82大體上與中心線19平行。活塞裝置76’的表面與中心線19之間的角度φ2為正值,而且差不多等于零。在此所示截面中的密封緣83與中心線之間的距離α’約為此行程開始時刻的距離α的39%。其密封裝置用數碼80’標注。
圖7D展示了活塞裝置76的E-E橫截面,用以展示活塞桿6、密封裝置80的基本彈性材料79、加強件8l、82以及褶皺87。
圖7E展示了活塞裝置76’的F-F橫截面,用以展示密封裝置80的基礎彈性材料79、加強件81和82及褶皺87,清楚地展示了基礎彈性材料79正被擠壓在一起。
圖7F展示了一腔的一系列橫截面,在這些截面中,其面積在某些步驟中已被減少,但其周長卻保持不變——這些是由兩個唯一的標準參數化法傅立葉系列展開式,每個坐標函數中的一個確定的。在頂部,左邊是所說一系列截面的初始截面。在此圖的底部,展示了一組所用的參量。這一系列橫截面展示了該橫截面的面積減少。在圖中的粗體數字展示不同形狀的截面積減少,在左上角的一個展示初始時的面積大小。右邊底部橫截面形狀的面積大約為頂部左邊的形狀的面積的28%。
圖7G展示腔162的縱截面,該腔沿中心線的橫截面積在變化,但保持其周長。活塞用數碼163標注。該腔具有與壁部155、156、157及158的橫截面的面積不同的部分。在所述壁部之間有過渡部159、160及161。展示出有剖面G-G、H-H及I-I。G-G剖面有圓形截面,而截面H-H152約有G-G截面面積之一的90%-70%。
圖7H展示圖7G的橫剖面H-H152,并以虛線標示比較截面G-G150。截面H-H有約為截面G-G面積的90%-70%。所示平滑的過渡部151是在此腔中最小的一部分,它有約為G-G截面面積的50%。
圖7I展示圖7G的I-I橫截面,并用虛線標示比較的G-G截面。截面I-I有約為70%的G-G截面的面積。過渡部153是平滑的,展示出它在此腔中是最小部分。
圖7J展示圖7A-C有從圖7G起的截面H-H的活塞的變型。此活塞用不滲透的彈性材料制作,因此無需單獨的密封裝置。距離c和d是不同的,并由此而在相同橫截面H-H中的活塞的變形也不同。
圖7K展示腔的一系列橫截面,其中某些橫截面面積是減少的,但其周長保持不變-這些是通過兩個唯一的標準參數化法傅立葉系列展開式、每個坐標函數中的一個來確定的。在頂部左邊的是所述一系列橫截面中的起始截面。所用的一組參量被展示在該圖底部。此一系列截面展示了該橫截面面積的減小,但是通過保持周長不變,也可能使這些面積增大,在圖中以粗體標示的數碼展示不同形狀的減少的截面面積大小,左上角的數字是起始面積的大小。底部右面的面積約是該起始面積大小的49%。
圖7L展示適合于一定固定長界面曲線的最優化的一些曲線。用于相應于圖7L所示的該圖最大曲率的最小曲率半徑的一般公式為r=12π(L-L2-(4πA1)]]>該長度y是由y=12L2-4πA1]]>確定的。
式中 r=最小曲率半徑L=界面長度=常數A1=起始域面積A0的被減少值以圖3D的情況為實例;域面積A0=π(30)2,界面長度L=60π=188.5,它們相應于半徑30的盤的周界長度和面積。該長度要求保持不變,但其面積要求被減少到值A1。期望的最后的截面圖形應該有面積A1=π(19/2)2=283.5。具有該界面的可能的最小曲率的凸曲線現在是r=1.54,k=1/r=0.65,
x=89.4在該圖中的曲線不是按比例畫的,此圖只是展示基本原理。該曲線還可以通過彎曲變換起始線被進一步優化,這樣可以改善活塞對壁的密封。
圖7M展示一種對于一定固定長度的界面曲線最優化的非凸曲線及一個可能的最小曲率。用于相應于圖7L中所示圖形最大曲率的最小曲率半徑的公式是r=A1π+4]]>用x標定的長度是由下式x=12L-(1+π)A1π+4]]>確定的。式中 r=最小曲率半徑L=界面長度=常數A1=起始域面積A0要求減少后的面積。
具有邊界曲線可能的最小曲率的該非凸曲線(具有明顯的弦狀中間雙曲線的改變)為r=6.3,k=1/r=0.16,x=42在圖上的曲線不是按比例的,此圖只展示基本原理。
圖8A、B、C展示泵的第七實施例,其活塞裝置被設計成另一種復合結構,此泵在密閉腔中具有例如空氣那樣的可壓縮氣體介質(也可以是僅是如水那樣的不可壓縮液體介質或可壓縮和不可壓縮的介質組合),此腔設計為如一種增強的軟管。也可以使在該活塞裝置加壓側上的襯里、加強件和覆蓋層不同于其非加壓側的-其外皮可以制作成預制成形外皮,使之在泵行程期間保持該形狀。也可以將外皮制成二個或更多部分,它們本身是預制成形的,一部分在此活塞裝置的非加壓側,另一則在加壓側上(請參看圖8B,分別為x部分及y+z部分)。在泵行程期間,這兩部分相交鉸接(請看圖8B之xy和zz)。在該橫截面的腔加設密封緣可以導致在其密封緣處的活塞截面改變,因而會使該活塞內的體積變化。此體積變化可引起可壓縮介質的壓力變化和產生變化了的密封力。此外,在將該活塞上的截荷傳遞到活塞桿的過程中,可壓縮介質還起一種支承部分的的作用。
圖8A展示加壓腔90的縱截面,它具有連續面曲線91,在縱截面中在泵行程開始處和結束處分別有活塞92和92’。腔90的高壓部分具有出口槽93和入口槽94,兩槽分別有單向閥95、96(未示出)。如果用于低壓的話,單向閥95可以省略。
圖8B展示了直接高溫加硫硫化在活塞桿97上的活塞92,活塞在襯里99、加強件100和覆蓋層101之內有可壓縮介質103。外皮99、100、101的x部分如在活塞裝置92的加壓部分處的Y和Z部分一樣是預成形的。在外皮的部分x和y之間有鉸鏈xy。X部分與中心線19間有平均角度η1。部分y和x相互連接,兩者之間有角度K1,K1角度選擇得使該力主要被導向活塞桿。在部分Y和Z之間有角度λ,λ角選擇得在此腔內的壓力愈高,愈使這部分垂直于中心線。在Z部的兩個一半之間有鉸鏈ZZ。密封緣用102標注。
圖8C展示在行程結束處的該活塞。外皮的部分x’與中心線之間有夾角η2,部分x’和Y’間有夾角K2,Y’和Z’之間的角度λ幾乎沒有改變。Z的兩半部分間的夾角接近于零。此腔在所示截面內的中心線19與密封緣102間的距離α’約為在此行程開始處時的距離α的40%。此時的密封緣用102’標注,被壓縮的介質用103’標注。
圖9A、B、C、D展示具有固定尺寸的腔室和能改變其尺寸的活塞第八實施例的組合的詳細結構。活塞是一種可充滿腔室橫截面的可膨脹體。在行程期間,活塞可在密封緣上及其附近不斷地改變其大小。材料可以是可彈性變形的襯里和如纖維(例如玻璃纖維、硼纖維、炭纖維和aramid纖維)織物、原纖維、或類似物那樣的支承裝置的復合物。根據纖維結構及在活塞上的總載荷(圖示活塞已有一些內部過壓)活塞可以變成近似于球、橢圓曲面(“拉哥比球”樣形狀)或任何其它形狀。例如此腔橫截面面積的減少使此可膨脹體沿此截面方向的大小減少,而且由于是纖維結構可能減少三維尺寸,其依據是“格子結構效應”。在該結構中,纖維彼此獨立地作層狀切變。覆蓋層也是用可彈性變形材料制作的,適合于此腔內的特定環境狀況。如果該襯里和覆蓋層不是不滲透的,可以在該體內用一個單獨的囊袋供該體裝填氣體和/或液體介質之用。該支承裝置例如纖維在該體內壓力高于其外面時,可靠其自身提供強度,因為此強度比拉伸強度大。可以推薦這種受壓條件,以便獲得適合的密封和使用時間。由于腔內的壓力可以連續地變化,可膨脹體內的壓力也應該做到這種變化,而且是稍稍高一點,而且通過維持(該體內的介質量)恒定,此體內的壓力在泵行程的任何一處均應該永遠高于腔內的。此最后的方案僅能用于低壓(泵)。否則,活塞可能在該腔中阻塞。對于腔室的更高壓力可以需要一種方案,從而使其內部壓力根據腔內壓力的變化而變化,但應總是要略高一點。這可以用幾種不同的方案-載荷調節裝置來實現。這些方案的基本原理是改變活塞內部的介質的體積和/或壓力和/或改變該內部介質的溫度。別的原理也可以被應用,例如正確選擇活塞外皮的材料如選一種專用橡皮,這種材料確定變形能力的是E模量;或者正確選擇可膨脹體內的相對量及它的可壓縮性。在該活塞內應用了不可壓縮介質。通過在該密封緣處的橫截面面積大小的變化,可以改變活塞的體積,其原因是沿運動方向的活塞尺寸是不變的。這種體積變化使不可壓縮介質從在一中空活塞桿內的一彈簧力操作的活塞流出或流入。也可以將該彈簧力操作的活塞放在其它合適的地方。由活塞體積改變產生的壓力和由于所述彈簧力產生的壓力改變的組合導致了一定密封力。所述彈簧力起對密封力精細調整的作用。通過可壓縮和不可壓縮介質的一定組合,使不可壓縮介質交流就可以有一種改進的載荷調節;這里的不可壓縮介質起載荷調節裝置的作用。進一步的改進是,通過該腔內活塞的操作力交換所述彈簧時,由于較低的密封力和較低的摩擦力,使活塞易于縮回,在選擇一種能被快速變暖的特定介質后,可以實現使活塞內介質的溫度升高。
圖9A展示圖8A的壓力腔的縱截面,此截面內在行程開始處有圖9B的活塞146,在行程結束處有圖9C的活塞146’。
圖9B展示有一可膨脹體的活塞146,膨脹體壁具有纖維130的方式,使該膨脹體成一球狀曲面。覆蓋層及襯里分別用131和132標注。在此球內部有不透滲的囊袋133。此球直接安裝在活塞桿120上。此球的一端用蓋121、在另一端用蓋122鎖緊。活塞桿120的空心通道125在此球內壁上有一孔123,從而使如裝在該球內的一種不可壓縮的介質那樣的加載裝置能自由地在活塞桿120的管道125流動。管道125的另一端被由彈簧127加載的可動活塞封閉。該彈簧安裝在活塞桿128上。彈簧127調節該球內的壓力和密封力。密封表面129與該腔室的相鄰壁近于線性接觸。該纖維(在本說明書的附圖中)只是示意性地被展示。
圖9C展示在行程結束處的圖9B的活塞,在此處的截面面積最小。該球此時有較大的密封表面134,此密封面與相鄰的腔壁均勻接觸。隨著不可壓縮介質124’被擠出被貯存的球,活塞126運動到與圖9B所示出的相應位置。為了減少摩擦力,覆蓋層在該密封表面可以有未示出的肋,或可以有低摩擦系數涂層(腔壁也可以這樣處理,但沒有示出)。蓋121和122兩者均不可沿活塞桿120運動。格子結構效應只是該外皮剩余材料的一部分。其它部分被展示為如一“凸肩”135,凸肩會明顯地減少使用時間,而且還增加摩擦。此外,密封緣用129’標示。在所示橫截面中的腔中心線與密封緣129間的距離α’約為在行程開始處的距離α的48%。
圖9D展示密封力的一種改進的調節在球內部有可壓縮介質136和不可壓縮介質137。介質壓力可以用有一密封環139的活塞138及直接與操作力有關的活塞桿140來調節。活塞138可在該球的腔141中滑動。止擋145將球緊固在活塞桿140上。
圖10A、B、C展示一改進的活塞,在此活塞中,該外皮的剩余部分在該腔室小截面附近可以被釋放,這意味著使用時間的延長和減少摩擦。此方法涉及這樣的一個事實此活塞在活塞桿上的懸置可以平移或轉過活塞桿到達離腔中有最高壓力的活塞側更遠的一個位置。在該可動蓋和活塞桿上的止擋之間的彈簧起另一個載荷調整裝置的作用。
圖10A所示本發明的一泵腔的縱截面,此腔有兩個活塞位置,分別為168和168’。
圖10B展示有一可膨脹外皮的活塞,外皮有至少具兩層纖維結構形式的纖維171,外皮在膨脹最終產生近似球的形狀或橢圓體形狀。如果外皮不緊密,活塞內可以有一不透滲層172。介質是一種如空氣一類的可壓縮介質和如水那樣的不可壓縮介質的組合。外皮170安裝在活塞桿端部處的蓋175內,蓋175固定于此活塞桿176上。外皮的另一端以鉸接方式緊固在可以在活塞桿176被導引的一可動蓋177上。蓋177被彈簧178朝此腔室的加壓部分擠壓,彈簧178的另一端壓向固定于活塞桿176的墊179。該密封緣用167標注。
圖10C展示在泵行程結束處的圖10B的活塞。彈簧178’已被壓縮。對不可壓縮的介質173’和174’同樣有效。外皮170’被變形,因而現在有大密封表面167’。密封緣167與該腔中心線間的距離α’約為在此行程開始處的距離α的43%。
圖11A、B、C展示在沿活塞桿運動方向的兩個端部處均有一可動蓋,這樣可將材料的多余部分帶走。這是一種對于單作用活塞泵內的活塞的改進,而且現在它特別可以用于雙作用泵的活塞。在雙作用泵中,行程和回縮行程均是泵工作行程。該外皮由于有活塞桿上的止擋,在運作期間其運動被間接地限止。止擋安置得使該腔內介質的壓力不能使活塞脫開活塞桿。
圖11A展示該腔的縱截面,此腔在一行程的開始處和結束處有活塞208和208’。
圖11B展示活塞208的第九實施例。該球的外皮與圖10的外皮差不多。現在一不滲透層在內部被緊緊地擠壓在頂部的蓋191內和在底部的蓋192中。這些蓋的詳細結構沒有展示,并且可以采用所有的裝配方法來安裝它們。兩蓋191和192均可平移或轉過活塞桿195。這可以采用各種方法,例如采用沒有在圖上展示的不同類型的軸承來實現。在頂上的蓋191由于在活塞內有止擋196防止向上運動而僅能向下運動。密封力的“調節”(機構)具有在球內的可壓和不可壓縮介質206和205的組合及在活塞桿195內的彈簧力操作的活塞126。介質可以通過孔199、200、201自由地流過該活塞桿壁207。在頂部和底部的所述蓋中的O型環或類以物202、203分別用來使蓋191、192對活塞桿密封。被展示為活塞桿195頂端處的一螺紋件組件的蓋204緊固該活塞桿。相應的止擋根據所要求的外皮的運動可被安置在活塞桿上的其它任何地方。
圖11C展示在泵行程結束處的圖11B所示活塞。在頂部的蓋191已從止擋196處移過了一段X距離,底部的蓋192則被壓向止擋197。此時可壓縮介質和不可壓縮介質分別以206’和205’標注。
圖12A、B、C、展示了一相對以前的活塞改進的活塞。此改進是通過載荷調節裝置及由于更小的密封接觸力,尤其是由于更小的橫截面面積使磨擦的減少而得到的密封力的更好調節來實現的。此改進的調節涉及這樣的事實活塞內的壓力現在由于在同一活塞桿上有一對活塞存在和在活塞桿上的操作力無關,因此直接受腔室內的壓力影響。如果操作力可變化,例如被增大,因為密封力仍然恒定和不會出現喪失密封,這在泵行程停止期間可有特定的優點。在泵行程結束處,在腔內壓力被減少時,由于較低的磨擦力而使縮回更容易些。在是雙作用泵的情況下,載荷調節裝置例如可通過未示出的此載荷調節裝置的雙作用方案,來受該活塞兩側的影響。所示的此活塞結構順應一種技術規定,例如在腔內壓力的增大會使活塞內的壓力增大。別的技術規定可導致其它結構。該關系可以被設計得使該增大可以不是線性關系。此結構是由活塞桿連接的一對活塞。它們可以有相同的面積、不同的大小和/或變化面積。
由于特定的纖維結構和總的合載荷(——它顯得有點兒過載-)該活塞在縱截面內的形狀是菱形的。在此截面內的兩個角起密封面的作用,它們由于此腔的橫截面較小而減小了接觸面積。接觸面的大小仍然可以有外皮的加筋外表面而增大。該腔壁和/或活塞的外側可以涂尼龍或能由低磨擦材料制作的涂層。
一種腔的可能性沒有畫在圖上,此腔例如具有圖7F的腔的橫截面,腔中有一個活塞,此腔室(在此情況下的一個實例)根據圖12A-C有三個分開的活塞,在第一圓形橫截面(見圖7F頂部左邊)。它們每個均密封、彼此密封和對界面曲線密封,但在該腔沿縱軸線的別的位置上,對三耳垂形突出部之一密封并相互密封(見圖7F如頂部右邊),而該縱軸線上另外一個位置上,只是密封三個耳垂形突部之一。
圖12A展示一活塞腔組合的縱截面,在腔216中有處于一行程開始處和結束處的第十實施例的活塞222和222’。
圖12B展示一個活塞,其主要結構在圖11B和11C中已介紹過。其外皮在外側有肋210;外皮和內部的不滲透層190在頂部被擠壓于內件211和外件212之間,內、外件則用螺紋件擰在一起。在底部也有類似結構的內件213和外件214。在活塞內部有可壓和不可壓縮介質215和219。活塞內部的壓力被一由腔216中的壓力直接促動的活塞結構來調節。在底部內的活塞148安裝在活塞桿217上,該底部與加壓腔直接連接。在另一側,安裝著另一個活塞149,此活塞與活塞222的介質連通。活塞桿217被一滑動軸承218導引-別的種類的軸承也可被采用(沒有畫在圖上)。在活塞桿217兩端側的活塞可以有不同的直徑-甚至也可能用兩個腔代替兩個活塞可在其內運動的缸221,腔可是根據本發明的一種-順便提一下,此活塞和/或這些活塞也可以是一種本發明的活塞。密封緣、活塞桿、及活塞148與孔223之間的距離分別用220、224及d1標注。
圖12C展示在行程結束處的一活塞,但此處仍在腔216中有高壓。密封緣為220’。載荷調整裝置148’有一不同的從孔223到此腔的距離。活塞148’和149’顯示其被安置在比從圖12B的223起的更大距離上d2圖13A、B、C展示一具有不同橫截面積的可彈性變形壁的-加壓腔和具有固定幾何形狀的一活塞的泵組合。在一殼內例如具有固定幾何尺寸的缸筒內安置著一可膨脹腔,此腔能被介質(不可壓縮的和/或可壓縮的介質)擴張。所述殼也可以被省去。可膨脹壁具有如為一種襯里-纖維-覆蓋層復合件,或者再添加一不滲透外皮。活塞密封表面的角度比該腔壁相對平行與運動(方向)的軸線的對比角度要大一點兒。所述角度間的這種差值和由活塞發生一點滯后(通過在該腔壁內例如有一種粘稠的不可壓縮介質和/或載荷調整裝置的正確調節調整裝置類似于所展示的用于活塞的那種)引起的該壁瞬時變形。這一事實提供一密封緣,此密封緣與該腔中心線間的距離在兩活塞和/或腔室位置之間運動期間可以變化。這樣就產生了一個行程期間的橫截面積的變化,并由此而提供一可設計的操作力。該活塞沿運動方向的截面也可以有與相對該腔壁的角度相同或負角度。在這些情況中,該活塞的突部應被弄圓。在最后提及的情況中,提供變化的橫截面積更為困難,因此也更加難于提供可設計的操作力。該腔壁可以配置所有已展示的載荷調節裝置(在圖12B中展示了一種),如果需要,還可以配置形狀調節裝置。該活塞在腔中的速度可以對密封有影響。
圖13A展示了在腔室231的四個活塞位置處的活塞230。具有固定幾何尺寸的殼234圍繞著膨脹壁234,在壁234內有可壓縮和不可壓縮的介質232和233。可以有用于使此壁膨脹的閥結構(未示出)。不加壓側的活塞形狀只是展示密封緣原理用的一個實例。在所示橫截面中,在行程結束和開始處之間的距離相比前者約為后者的39%。
圖13B展示行程開始后的活塞。從密封緣235到中心線236之間的距離為Z1。活塞密封緣235與腔中心線236之間的角度為ξ。腔壁與中心線之間的角度為υ。角υ顯得小于角ξ。此密封緣235安排得使角υ變得如角ξ一樣大。
不再展示此活塞的其它實施例。
圖13C展示在行程期間的活塞。密封緣235與中心線236間的距離為Z2,它比距離Z1小。
圖13D展示差不多要到達行程結束處的活塞。從密封緣235到中心線236的距離Z3,它比Z2小。
圖14展示具有可變形狀的腔壁和活塞的組合。在行程期間,活塞與腔壁相互適應,能使之有連續的密封。圖13A所示的腔室現在被展示出只具有不可壓縮介質237,在行程開始處有活塞222,而活塞222’被展示正處于行程結束之前一點兒處的情況。能改變尺寸的活塞的其它所有實施例均可在此實施例中使用。正確選擇活塞速度和介質237的粘度會對運作有好的影響。展示在圖14中的腔縱截面也可以變更。
附圖標記腔室和活塞的組合及使用此組合的泵、馬達、吸震器和轉換機構的標注碼1 腔室(加壓)圖3A2 壁部分圖3A3 腔室(加壓)圖3A4 壁部分圖3A5 壁部分圖3A6 活塞桿圖3A7 蓋圖3A8 密封部分 圖3B8’密封部分 圖3C9 加載部分 圖3B9’加載部分 圖3C9.1 部分 圖3B9.2 部分 圖3B9.3 部分 圖3B10支承部分 圖3B11鎖緊裝置 圖3B12入口 圖3B13閥圖3B14出口通道 圖3C15裝置 圖3C16過渡部圖3A17過渡部圖3A18過渡部圖3A19中心軸線 圖3A20活塞 圖3A20’ 活塞 圖3A21腔室(加壓)圖4A22冷卻肋圖4A23活塞桿圖4A24蓋圖4A25密封部分 圖4B25密封部分 圖4C26裝置 圖4B27(活塞桿)部分 圖4B28支承部分 圖4B29環圖4B30軸圖4B31部分 圖4B32孔圖4B33止擋表面 圖4D34導引裝置 圖4D35彈簧 圖4C36活塞 圖4A36’ 活塞 圖4A37密封緣圖3B38密封緣圖4B38’ 密封緣圖4C39中心線圖5B40密封裝置 圖5B40’ 密封裝置 圖5C41密封裝置/O形環圖5B41’ 密封裝置 圖5C42彈簧 圖5B43支承裝置 圖5B43’ 支承裝置 圖5B44軸圖5B45活塞桿圖5B46彈簧 圖5B46’ 彈簧 圖5C47支架 圖5D48密封緣圖3B49活塞 圖3A49’ 活塞 圖3A50活塞裝置 圖6B50’ 活塞裝置 圖6C51加強件圖6B52壓板 圖6B53突起 圖6B54覆蓋層圖6B54’ 覆蓋層圖6C55襯里 圖6B55’ 襯里 圖6C56肋圖6B57肋圖6B58密封緣圖6B59活塞 圖6A59’ 活塞 圖6A60(加壓)腔室圖6A61-65 壁部分圖6A66-69 過渡部圖6A70(加壓)腔室圖7A71(圓柱形)部分 圖7A72過渡部圖7A73(凹曲面)部分 圖7A74過渡部圖7A75(圓柱形)部分圖7A76活塞圖7A76’ 活塞圖7C77出口通道圖7C78單向閥 圖7A79加載裝置/材料 圖7D80密封裝置圖7B80’ 密封裝置圖7C81,82加固件 圖7B83密封緣 圖7B84支承裝置圖7B85褶皺圖7B86連接點 圖7B87褶皺圖7C90(加壓)腔室 圖8A91(凸曲線)部分圖8A92,92’活塞 圖8A93出口通道圖8A94入口通道圖8A95,96單向閥 圖8A97活塞桿 圖8B99襯里圖8B100 加強件 圖8B101 覆蓋層 圖8B102 密封緣 圖8B102’ 密封緣 圖8C103 (可壓縮)介質圖8B103’ (可壓縮)介質圖8C110 外皮圖5G110’ 外皮 圖5H111 纖維 圖5G112 密封部分 圖5G113 彈簧力環 圖5G114 環圖5G115 形狀 圖5H117 密封緣圖9C118-118’ 活塞 圖5F120 活塞桿圖9B121,122 蓋圖9B123 孔圖9B124 (不可壓縮)介質圖9B124’ (不可壓縮)介質圖9C125 (中空)腔室圖9B126 (可動)活塞圖9B127 彈簧 圖9B128 活塞桿圖9B129 密封緣圖9B130 纖維 圖9B131 復蓋層圖9B132 線圖9B133 (不滲透)袋囊 圖9B134 密封表面 圖9C135 突肩 圖9C136 (不可壓縮)介質圖9D137 (可壓縮)介質 圖9D138,138’ 活塞 圖9D139 (密封)環 圖9D140 活塞桿圖9D141 缸筒 圖9D143 活塞 圖9D145 止擋 圖9D146,146’ 活塞 圖9A148 (可動)活塞圖12B148’ (可動)活塞 圖12C149 (可動)活塞圖12B149’ (可動)活塞 圖12C150 G-G截面 圖7H151 過渡部圖7H152 H-H截面 圖7G153 過渡部圖7I154 截面 圖7I155-158 壁部分圖7G159-161 過渡部圖7G162 腔室 圖7G163 活塞 圖7G167,167’ 密封緣圖10B168,168’ 活塞 圖10A169 (加壓)腔室圖10A170 外皮 圖10B170’外皮 圖10C171 纖維 圖10B172 (不透滲)層圖10B173 (可壓縮)介質 圖10B173’ (可壓縮)介質 圖10C174 (不可壓縮)介質圖10B174’ (不可壓縮)介質 圖10C175 蓋圖10B176活塞桿圖10B177可動蓋圖10B178彈簧 圖10B178’ 彈簧 圖10C179止擋 圖10B180活塞桿圖6E181覆蓋層圖6E182突起 圖6E183彈簧力件 圖6E184支承裝置/纖維 圖6E185線圖6E186通道 圖6E187(錐)頂部 圖6E188密封緣圖6E189,189’ 活塞 圖6D190(不滲透)層圖11B191,192 (可動的)蓋圖11B193,194 (緊密擠壓的)緣圖11B195活塞桿圖11B196,197 止擋 圖11B198’ 密封緣圖11C199-201孔圖11B202,203 O(形)環 圖11B204(不可動的)蓋 圖11B205(不可壓縮)介質圖11B206(可壓縮)介質 圖11B207壁圖11B208,208’ 活塞 圖11A209(不滲透)層圖6E210 肋圖12B211,213 (里面)部分圖12B212,214 (外面)部分圖12B215 (不壓縮)介質 圖12B215’(可壓縮)介質 圖12C216 腔室 圖12A217 活塞桿圖12B218 (滑動)軸承圖12B219 (不可壓縮)介質圖12B219’(不可壓縮)介質圖12C220 密封緣圖12B220’密封緣圖12C221 缸筒 圖12B222,222’ 活塞 圖12A223 孔圖12B224 活塞桿230 活塞 圖13A231 腔室 圖13A232 (可壓縮)介質 圖13A233 (不可壓縮)介質圖13A234 殼圖13A235 密封緣圖13A236 中心線圖13A237 (不可壓縮)介質圖14238 壁圖13AX,Y,Z (外皮)部分圖8BX’,Y’,Z’ 部分 圖8CXY,ZZ鉸鏈 圖8BX’Y’,Z’Z’ 鉸鏈 圖8Cα1角圖3Bα2角圖3Cβ1角圖5Bβ2角圖5Cε1角圖6Eε2角圖6Fδ角圖7Bγ角圖7Bλ角圖8Bλ,K1,η1角圖8BK2,η2角圖8Cξr角圖13Ba距離 圖3Ba’ 距離 圖3Cx長度 圖7L、Mx″ 距離 圖11Cy長度 圖7L、My1距離 圖9By2距離 圖9CZ1距離 圖13BZ2距離 圖13CZ3距離 圖13Dd1距離 圖12Bd2距離 圖12Cr半徑 圖7L、ML界面長度 圖7L、M
權利要求
1.一種活塞和腔室的組合,其特征在于該腔室由帶縱軸線的長形腔形成;該腔在其第一、二縱向位置分別有其第一、二截面積,第二截面面積是第一截面的95%或更小,至少在和一、二縱向位置之間的腔截面的變化大體上是連續的,當活塞從第一縱長位置向第二縱長位置運動時,能自行適應該腔的截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第二截面面積在第一截面面積的95%至15%之間。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第二截面面積在第一截面面積的95%至70%之間。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第二截面面積約為第一截面面積的50%。
5.如前面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該活塞具有多個以可轉動方式緊固于一公共件上的,至少大體上是堅固的支承件;由所述支承件支承,用于與腔內壁密封的可彈性變形裝置;支承件可相對縱軸線轉動10°至40°。
6.一種組合,組合中的支承件可以轉動到至少大體上與縱軸線平行的位置。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該公共件連接在供操作者使用的一手把上,而且其中的支承件在腔內沿相對手把離開的方向延伸。
8.如權利要求5或7所述組合,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將支承件偏壓向腔內壁的裝置。
9.如權利要求1-4其中之一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活塞有一個具有可變形材料的可彈性變形容器。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可變形材料是流體或如水、蒸汽和或氣體或泡沫的流體混合物。
11.如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在通過縱長方向的截面內,容器在第一、二縱長方向上分別有其第一、二形狀,第一、二形狀彼此不同。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可變形材料至少有一部是可壓縮的,且第一形狀的面積比第二形狀的大。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可變形材料至少大體上是不可壓縮的。
14.如權利要求9-13其中之一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活塞具有與可變形容器連通的腔,此腔有一可變的容積。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該容積可由操作者改變。
16.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該腔有一彈簧偏壓的活塞。
17.如權利要求14-16其中之一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還具有確定該腔容積的裝置,從而使此腔內的壓力與該活塞和該容器第二縱向位置之間的液體壓力有關系。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該確定裝置用于確定該腔內的壓力至少大體上與該活塞與容器第二縱向位置之間的壓力相同。
19.如前面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第一截面形狀與第二截面的不同,腔截面形狀的變化至少在第一、二縱向位置之間是大體上連續的。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組合,其特處在于,第一截面積比第二截面面積至少大5%,尤其至少大10%,如至少大20%,特別是至少大30%,如至少大40%,特別是至少大50%,如至少大60%,特別是至少大70%,如至少大80%,如至少大90%。
21.如權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第一截面至少大體上是圓形,第二截面是如橢圓那樣的長形,其第一尺寸至少是與第一尺寸呈角度的尺寸的2倍,如至少3倍,特別是至少4倍。
22.如權利要求19、20或21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第一截面形狀至少大體上是圓的,第二截面形狀具有二個或更多個如耳垂狀的長形部分。
23.如權利要求19-22其中之一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縱向位置處的截面內的腔第一周長是該在第二縱向位置處截面內的第二周長的80%-120%,如85%-115%,特別是90%-110%,如95%-105%,特別是98%-102%。
24.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第一、二周長至少大體上是一樣的。
25.如權利要求1-4其中之一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該活塞具有可彈性變形的材料,在活塞從腔的第一縱向位置到第二縱向位置運動時,該材料能自行適應該腔的截面;以及一螺旋形扁平彈簧,它具有至少大體上沿縱軸線的一中心線,且被安置于鄰近該可彈性變形材料處,而且在縱向方向上支承該可彈性變形材料。
26.如權利要求25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活塞還具有安置在該彈性材料和彈簧之間的扁平支承裝置,此裝置可沿著該彈簧和可彈性變形材料間的界面轉動。
27.如權利要求26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該支承裝置適用于從第一位置轉到第二位置,在此第一位置處時,其外界面可以處于第一截面內,在第二位置處時,其外界面可處于第二截面內。
28.一種活塞和腔室的組合,其特征在于,腔室由具有縱軸線的長形腔形成,此腔在其第一、二縱向位置處分別有其第一、二截面面積,第一截面面積比第二截面的大,比腔截面的變化至少在第一、二縱向位置間大體上是連續的。一活塞,當從第一縱向位置移到第二縱向位置時,可自行適于所述腔室的截面;該活塞具有多個至少大體上是堅固的、可轉動地緊固于一公共件上的支承件;由該支承件支承、用于密封該腔內壁的可彈性變形的裝置,支承件可相對縱軸線在10°-40°之間轉動。
29.一種組合,其支承件可被轉動到至少大體上與縱軸線平行的位置。
30.如權利要求28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該公共件被連接于由操作者使用的一手把,而且在腔內沿相對離開手把的方向延伸。
31.如權利要求28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將該支承件朝腔內壁偏壓的裝置。
32.一種活塞和腔室的組合,其特征在于該腔室由具有縱軸線的長形腔形成,在其第一、二縱向位置處分別有其第一、二截面面積;第一截面面積比第二截面的大;該腔截面的變化至少在第一、二縱向位置之間大體上是連續的;活塞在從腔的第一縱向位置運動至第二縱向位置時,能自行適應腔的截面;此活塞還具有一有可變形材料的可彈性變形容器。
33.如權利要求32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可變形材料是流體或一種如水、蒸汽和/或氣體或泡沫流體的混合物。
34.如權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在通過縱方向的截面內,該容器在第一、二縱長方向上分別有第一、二形狀。第一、二形狀兩者不同。
35.如權利要求34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可變形材料的至少一部分是可壓縮的,該第一形狀的面積比第二形狀的大。
36.如權利要求32-35其中之一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可變形材料至少大體上是不可壓縮的。
37.如權利要求32-36其中之一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該活塞有一與可變形容器連通的腔,此腔有可變的容積。
38.如權利要求37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該容積可由操作者改變。
39.如權利要求37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該腔具有彈簧偏壓的活塞。
40.如權利要求37-39其中之一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還有用于確定該腔容積的裝置,從而使此腔內流體的壓力與活塞和容器第二縱向位置之間的流體壓力有關系。
41.如權利要求40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該確定裝置應用于確定該腔內壓力至少大體上與活塞和該容器第二縱向位置之間的壓力相同。
42.如權利要求32-39其中之一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該容器具有一種有加強裝置的可彈性變形材料。
43.如權利要求42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加強裝置具有纖維。
44.如權利要求32-42其中之一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泡沫或流體適用于容器內在活塞從第一縱向位置向第二縱向位置或相反方向移動期間,提高比環境大氣最高壓力更高的壓力。
45.一種活塞和腔室的組合,其特征在于該腔室由具有縱軸線的長形腔組成,此腔在其第一、二縱向位置處分別有其第一、二截面形狀和面積,第一截面形狀與第二截面的不同,此腔截面形狀的變化至少在第一、二縱向位置間是大體上連續的;該活塞在從腔的第一縱向位置到第二位置運動時,適合于自行適應該腔的截面。
46.如權利要求45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第一橫截面面積至少比第二截面積大5%,尤其至少大10%,如至少大20%,特別是至少大30%,如至少大40%,特別是至少大50%,如至少大60%,特別是至少大70%,如至少大80%,如至少大90%。
47.如權利要求45或46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第一截面形狀至少大體上是圓的,第二截面形狀是例如橢圓那樣的長形,其第一尺寸至少是與第一尺寸呈一角度的尺寸的2倍,如至少3倍,最好為至少4倍。
48.如權利要求45或46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其第一截面形狀至少大體上是圓的,其第二截面形有兩個或更多個至少基本上為長形的如可垂狀的部分。
49.如權利要求45-48其中之一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縱向位置處的第一截面內該腔的周長為其在第二縱向位置處的截面內的周長的80%-120%,如85%-115%,特別是90%-110%,如95%-105%,特別是98%-102%。
50.如權利要求49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其第一、二周長至少大體上是相同的。
51.如權利要求45-50其中之一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該活塞具有多個至少大體上是堅固的、被可轉動地緊固于一公共件上的支承件;由該支承件支承、用于密封腔內壁的可彈性變形的裝置。
52.如權利要求45-50其中之一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該活塞有一具有可變形材料的可彈性變形容器。
53.一種活塞和腔室的組合,其特征在于,該腔室由有縱軸線的長形腔形成;該腔在其第一、二縱向位置處分別有其第一、二截面面積,第一截面面積比第二截面的大,該腔截面的變化至少在第一、二縱向位置間是大體上連續的;該活塞具有可彈性變形材料,此材料用于在活塞從腔的第一縱向位置向第二縱向位置運動時,用于自行適應該腔的截面;具有至少大體上沿著縱軸線的中心線的螺卷狀扁平彈簧,此彈簧置于鄰近該可彈性變形材料處。用來沿縱向支承該可彈性變形材料。
54.如權利要求53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該活塞還具有多個置于該可彈性變形材料與彈簧之間的扁平支承裝置,此裝置可沿該彈簧與可彈性變形材料間的界面轉動。
55.如權利要求54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該支承裝置用于從第一位置轉到第二位置,在此第一位置上,其外界面可被包含在該第二截面內,在該第二位置上時,其外界面可被包含在該第二截面內。
56.一種活塞和腔室的組合,其特征在于該腔室由一有縱軸線的長形腔形成;該活塞可在腔內從第一縱向位置運動到第二縱向位置;此腔至少沿在第一、二縱向位置之間的內腔壁的一部分有可彈性變形內壁;此腔在活塞處于該第一縱向位置處時,有其第一截面面積;在活塞處于該第二縱向位置處時,有其第二截面面積;第一截面面積比第二截面的大;腔截面的變化至少在活塞在第一、二縱向位置間運動時,在第一、二縱向位置之間是大體上連續的。
57.如權利要求56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該活塞是用至少大體上不可壓縮的材料制作的。
58.如權利要求56或57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該活塞在沿縱軸線的截面內有沿著從第一縱向位置到第二縱向位置的方向的錐度。
59.如權利要求56-58其中之一所述的組合,其特征在于,此腔具有包圍內壁的一外支承結構;及保持在外支承結構和內壁間的空間內的流體。
60.一種泵流體用的泵,它具有一前面任何一個權利要求所述的組合;用于從腔室外位置與活塞連接的裝置;一具有一閥裝置并與腔室連接的流體入口;及一與腔室連接的流體排放口。
61.如權利要求60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該連接裝置有一外部位置,在此位置時,活塞于其第一縱向位置;還有一內部位置,在此位置時,活塞處于其第二縱向位置上。
62.如權利要求60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該連接裝置有一外部位置,在此處時,活塞處于其第二縱向位置上;還有一內部位置,在此處時,活塞處于其第一縱向位置上。
63.一吸震器,它具有一如權利要求1-59其中之一所述的組合;用于從腔室外與活塞連接的裝置,連接裝置有一外部位置,在此處時,活塞處于其第一縱向位置上;還有一內部位置,在此處活塞在其第二縱向位置上。
64.如權利要求63所述的吸震器,其特征在于,還具有一與腔室相連并有一閥裝置的流體入口。
65.如權利要求63或64所述的吸震器,其特征在于,還具有一與腔室相連并有一閥裝置的流體排出口。
66.如權利要求63-65其中之一所述的吸震器,其特征在于,腔室和活塞至少形成具有流體大致上被密封的空腔,當活塞從第一縱向位置向第二縱向位置運動時,該流體被壓縮。
67.如權利要求63-66其中之一所述的吸震器,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將活塞朝其第一縱向位置偏壓的裝置。
68.一促動器,它具有一如權利要求1-59其中之一所述的組合;用于從腔室外一位置處與活塞連接的裝置;用于將流體導入腔室使活塞在第一、二縱向位置間移動的裝置。
69.如權利要求68所述的促動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腔室相連,并有一閥裝置的一流體入口。
70.如權利要求68或69所述的促動器,其特征在于,還有與腔室相連,并有一閥裝置的一流體排放口。
71.如權利要求68-70其中之一所述的促動器,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將活塞朝第一或第二縱向位置偏壓的裝置。
72.如權利要求68-71其中之一所述的促動器,其特征在于,導入裝置有用于將加壓流體導入該腔室的裝置。
73.如權利要求68-72其中之一所述的促動器,其特征在于,導入裝置用于將如汽油、燃油那樣的可燃流體導入該腔室;促動器還有使可燃流體燃燒的裝置。
74.如權利要求68-73其中之一所述的促動器,其特征在于,還有用于將該活塞的移動轉變為曲柄轉動的曲柄。
全文摘要
一種活塞和腔室的組合,其腔室由有縱軸線的長形腔形成。此腔在其第一、二縱向位置處,分別有第一、第二截面面積,第二截面的面積為第一截面的95%或更小,此腔截面變化至少在第一、二縱向位置之間是大體上連續的;活塞在從腔的第一縱向位置向第二縱向位置運動時,能自行適應該腔的截面,活塞可具有傘狀支承結構或其內有泡沫或流體的、纖維加強的可變形容器,此組合可以被用于泵、線性促動器,馬達或吸震器。
文檔編號F04B33/00GK1358257SQ00809034
公開日2002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00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1999年4月22日
發明者尼古拉斯·范德布洛姆 申請人:Nvb國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