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進出水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泵進出水段,屬泵水力部件制造領域。
背景技術:
授權公告號CN2394038Y、名稱“一種內裝式潛水泵的內泵體”,該泵體包括內泵體的泵殼及設于泵殼內的上下軸承座、電機,所述泵殼的內壁在其下端對應下軸承座處設有支承下軸承座的突出物,在上端對應上軸承座的頂端設有向外凸出的設置卡簧的環形槽。
發明內容
設計目的設計一種泵進出水段為同心圓且在進水腔的中心設有滑動軸承座,以確保軸的平穩運轉。
設計方案為了實現上述設計目的,在結構設計上,泵的進水腔與泵的出水腔設計成同心圓的整體進出水段,其中進水腔位于出水腔內且進水腔的進水管與進水腔連通、出水腔的出水管與出水腔連通,進水腔的中心設有滑動軸承座,該滑動軸承座用于支撐和確保泵軸旋轉的同軸度和穩定性。其技術方案進水管(1)與泵體(6)的進水腔(2)連通,出水管(4)與泵體(6)的出水腔(3)連通。進水管(1)位于泵體(6)吸入側且與進水腔(2)連通,出水管(4)位于泵體(6)排出側且與出水腔(3)連通。進水腔的中間為滑動軸承座(5)。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一是結構設計新穎、獨特、簡單;二是可以由任意段進出水段構成泵體且泵的出水量大、效率高。
圖1是進出水段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參照附圖1和2。進出水段,進水管1采用現有技術制作且與泵體6的進水腔2連通,出水管4采用現有技術制作且與泵體6的出水腔3連通。泵體6中的進水腔2和出水腔3采用現有技術且參照附圖1和2制作。進水管1位于泵體6吸入側且與進水腔2連通,出水管4位于泵體6排出側且與出水腔3連通。進水腔的中間為滑動軸承座5。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實施例雖然對本實用新型作了比較詳細的說明,但是這些說明只是對本實用新型說明性的,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實用新型實質精神內的發明創造,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進出水段,其特征是進水管(1)與泵體(6)的進水腔(2)連通,出水管(4)與泵體(6)的出水腔(3)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進出水段,其特征是進水管(1)位于泵體(6)吸入側且與進水腔(2)連通,出水管(4)位于泵體(6)排出側且與出水腔(3)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進出水段,其特征是進水腔的中間為滑動軸承座(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泵進出水段,屬泵水力部件制造領域。進水管與泵體的進水腔連通,出水管與泵體的出水腔連通。進水管位于泵體吸入側且與進水腔連通,出水管位于泵體排出側且與出水腔連通,進水腔的中間為滑動軸承座。優點一是結構設計新穎、獨特、簡單;二是可以由任意段進出水段構成泵體且泵的出水量大、效率高。
文檔編號F04D29/42GK2826034SQ200520104810
公開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10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10日
發明者趙才甫, 沈國連, 趙國忠 申請人:杭州南方特種泵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