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動力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動力工具,特別是一種用于動力工具的風機進氣口罩。
背景技術:
動力工具(如鋸、修剪機和吹葉機)通常包括風機或吹風機。該種風機通過進氣 口或進氣孔吸入空氣,并且通過排氣口或排氣孔將空氣排出。通常,進氣口罩用于防止如樹 葉、草等雜物通過進氣口而吸入風機中。
實用新型內容在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可概括為一種動力工具,該動力工具包括外殼,該外殼 包括進氣口 ;風機,該風機設置在所述外殼內,并且可操作地通過所述進氣口吸入空氣;以 及風機進氣口罩,該風機進氣口罩鄰近所述進氣口,并用于在允許空氣經過所述進氣口的 同時防止雜物經過所述進氣口,所述風機進氣口罩包括具有中心的轂,第一肋片,第二肋 片,該第二肋片與所述第一肋片鄰近并與所述第一肋片間隔,以在所述第一肋片和第二肋 片之間限定進入所述進氣口的空氣流路,以及第三肋片,該第三肋片與所述第一肋片鄰近 并與所述第一肋片間隔,以在所述第一肋片和第三肋片之間限定進入所述進氣口的空氣流 路,其中,每個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限定有從所述轂徑向延伸的縱向軸線, 朝向所述進氣口的下緣,以及背向所述進氣口的上緣,其中,每個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 和第三肋片具有各自的高度,該高度限定為從各自的下緣到各自的上緣的各自距離,而且 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高度在距所述轂的中心的徑向距離處測量,其中,所述第二肋片和第 三肋片的高度在距所述轂的中心的所述徑向距離處測量,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高度大于 所述第二肋片的高度和所述第三肋片的高度。優選地,所述第三肋片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二肋片的高度。優選地,每個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的高度沿各自的縱向軸線而改變。優選地,每個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的高度隨距所述轂的中心的徑 向距離的增加而減小。優選地,所述動力工具還包括第四肋片,該第四肋片與所述第二肋片鄰近并與所 述第二肋片間隔,以在所述第二肋片和第四肋片之間限定進入所述進氣口的空氣流路,以 及第五肋片,該第五肋片與所述第三肋片鄰近并與所述第三肋片間隔,以在所述第五肋片 和第三肋片之間限定進入所述進氣口的空氣流路,其中,每個所述第四肋片和第五肋片限 定有從所述轂徑向延伸的縱向軸線,朝向所述進氣口的下緣,以及背向所述進氣口的上緣, 其中,每個所述第四肋片和第五肋片具有各自的高度,該高度限定為從各自的下緣到各自 的上緣的各自距離,該高度在距所述轂的中心的所述徑向距離處測量,而且其中,所述第一 肋片的高度大于所述第四肋片的高度和所述第五肋片的高度。優選地,所述第二肋片的高度、第三肋片的高度、第四肋片的高度和第五肋片的高 度基本相等。優選地,所述動力工具還包括第六肋片和第七肋片,其中,每個所述第六肋片和第七肋片限定有從所述轂徑向延伸的縱向軸線,朝向所述進氣口的下緣,和背向所述進氣 口的上緣,其中,每個所述第六肋片和第七肋片具有各自的高度,該高度限定為從各自的下 緣到各自的上緣的各自距離,該高度在距所述轂的中心的所述徑向距離處測量,其中,所述 第六肋片的高度和所述第七肋片的高度大于每個所述第四肋片和第五肋片的高度。 優選地,所述第六肋片的高度和所述第七肋片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肋片的高度。優選地,所述第六肋片的高度和所述第七肋片的高度大于每個所述第二肋片和第 三肋片的高度。優選地,高度比定義為所述第二肋片的高度除以所述第一肋片的高度,其中高度 比小于約0.8。所述高度比小于約0.7。優選地,所述高度比隨距所述轂的中心的所述徑向距離的增大而增大。優選地,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包括鄰近所述轂的內緣和與所述內 緣相對的外緣,其中,每個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具有各自的長度,該長度限 定為沿各自的縱向軸線從各自的內緣到各自的外緣測量的各自距離,而且其中,所述第一 肋片的長度等于所述第二肋片的長度和所述第三肋片的長度。優選地,所述外殼包括鄰近所述進氣口(intake opening)的外表面,其中,所述第 一肋片包括從所述外表面延伸的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二肋片包括從所述外表面延伸的一 部分,而且其中,進入所述進氣口的第二空氣流路由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以及所述第一 肋片和第二肋片之間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所限定。優選地,每個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限定有第一端、第二端和各自的 長度,該長度限定為沿各自的縱向軸線從各自的第一端到各自的第二端的距離,其中,所述 第一肋片的上緣沿所述第一肋片的長度的至少一半而位于所述第二肋片的上緣上方,而且 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上緣沿所述第一肋片的長度的至少一半而位于所述第三肋片的上緣 上方。在第二方面,本實用新型可概括為一種動力工具,該動力工具包括外殼,該外殼 包括進氣口 ;風機,該風機設置在所述外殼內,并且可操作地通過所述進氣口吸入空氣;以 及風機進氣口罩,該風機進氣口罩鄰近所述進氣口,并用于在允許空氣經過所述進氣口的 同時防止雜物經過所述進氣口,所述風機進氣口罩包括第一肋片,第二肋片,該第二肋片 與所述第一肋片鄰近并與所述第一肋片間隔,以在所述第一肋片和第二肋片之間限定進入 所述進氣口的空氣流路,以及第三肋片,該第三肋片與所述第一肋片鄰近并與所述第一肋 片間隔,以在所述第一肋片和第三肋片之間限定進入所述進氣口的空氣流路,其中,每個所 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限定有縱向軸線,朝向所述進氣口的下緣,以及背向所述 進氣口的上緣,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上緣位于在沿所述第一肋片的縱向軸線的一點處測 量的高于所述第二肋片的上緣的第一線性距離,而且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上緣位于在沿 所述第一肋片的縱向軸線的所述點處測量的高于所述第三肋片的上緣的第二線性距離。優選地,所述第一線性距離與第二線性距離相等。優選地,所述動力工具還包括第四肋片,該第四肋片與所述第二肋片鄰近并與所 述第二肋片間隔,以在所述第二肋片和第四肋片之間限定進入所述進氣口的空氣流路;以 及第五肋片,該第五肋片與所述第三肋片鄰近并與所述第三肋片間隔,以在所述第五肋片 和第三肋片之間限定進入所述進氣口的空氣流路,其中,每個所述第四肋片和第五肋片限定有縱向軸線,朝向所述進氣口的下緣,以及背向所述進氣口的上緣,其中,所述第一肋片 的上緣位于在沿所述第一肋片的縱向軸線的一點處測量的高于所述第四肋片的上緣的第 三線性距離,而且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上緣位于在沿所述第一肋片的縱向軸線的所述點 處測量的高于所述第五肋片的上緣的第四線性距離。優選地,所述第一線性距離、第二線性距離、第三線性距離和第四線性距離相等。優選地,所述動力工具還包括第六肋片和第七肋片,其中,每個所述第六肋片和 第七肋片限定有縱向軸線,朝向所述進氣口的下緣,以及背向所述進氣口的上緣,其中,所 述第六肋片的上緣位于在沿所述第六肋片的縱向軸線的所述點處測量的高于所述第四肋 片的上緣的第五線性距離,而且其中,所述第七肋片的上緣位于在沿所述第七肋片的縱向 軸線的所述點處測量的高于所述第五肋片的上緣的第六線性距離。優選地,所述第一線性距離、第二線性距離、第三線性距離、第四線性距離、第五線 性距離和第六線性距離距離相等。優選地,所述進氣口罩還包括轂,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從所 述轂徑向延伸。優選地,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限定有第一端、第二端和各自的長 度,該長度限定為沿各自的縱向軸線從各自的第一端到各自的第二端的距離,其中,所述第 一肋片的上緣沿所述第一肋片的長度的至少一半而位于所述第二肋片的上緣上方,而且其 中,所述第一肋片的上緣沿所述第一肋片的長度的至少一半而位于所述第三肋片的上緣上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利用本實用新型的動力工具中的風機進氣口罩,既 能防止樹葉和其他雜物通過進氣口被吸入風機中,還能夠防止樹葉和/或其他雜物平放在 風機進氣口罩的肋片上,從而能夠吸入足夠的空氣。通過理解以下詳細的描述以及附圖,本實用新型的其余特征和方面將顯而易見。
圖1是具有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方式的風機進氣口罩的吹葉機的一部分的 透視圖;圖2是圖1中吹葉機的風機外殼的一部分的透視圖;圖3是所述風機外殼的頂視圖;圖4是所述風機外殼的側視圖;圖5是沿圖3的直線5-5截取的所述風機外殼的一部分的橫截面圖。在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任意實施方式之前,應該知道本實用新型的應用并不限 于以下描述或附圖所示的部件的具體結構和設置方式。本實用新型能夠具有其他的實施方 式,并且能夠以多種方式實施或實現。同時,應該知道,這里所使用的措詞和術語的目的是 用來描述,而不應視為限制。
具體實施方式
圖1表示動力工具10,該動力工具10在圖示結構中是吹葉機。吹葉機10包括手 柄14和吹風機或風機外殼18。手柄14包括第一端部22和第二端部24,該第一端部22與風機外殼18相連。雖然沒有顯示出,但驅動單元(如發動機或電機)與手柄14的第二端 部24連接,以驅動吹葉機10。例如,在一種方式中,通常用于修剪機或吹風機的兩沖程內燃 機與手柄14相連,從而驅動吹葉機10。在其他的方式中,驅動單元可以包括電力或電池驅 動的電機等。參照圖1和圖3,圖示的風機外殼18包括基座或底部30以及頂部34。頂部34包 括由風機外殼18的進口 40所限定的圓形進氣口 38。雖然圖示的進氣口 38是圓形的,但在 其他的方式中,該進氣口可以是其他的形狀,如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等。最好如圖1和圖2所示,頂部34和底部30通過如過盈配合或緊固件相連接,而且 頂部34和底部30 —起限定風機外殼18的出口 44。在圖示的結構方式中,防護裝置48連 接在頂部34和底部30之間,并緊鄰出口 44。風機49(圖1)設置在外殼18內,位于外殼18的頂部34和底部30之間。如上所 述,風機36由驅動單元驅動旋轉,從而通過進氣口 38吸入空氣,并通過出口 44將空氣排
出ο 參考圖2和圖3,風機進氣口罩50由鄰近進氣口 38的風機外殼18的頂部34形 成。在圖示的結構方式中,風機進氣口罩50位于進氣口 38上方,并且在外殼18的外部。風 機進氣口罩50包括轂54以及多個肋片55,該肋片55從轂54徑向延伸并從風機外殼18的 外表面56向上延伸。支撐部件59從進氣口 38的周緣向內徑向延伸,從而為轂54和肋片 55提供支撐和剛性。圖示的轂54包括具有中心61的中心孔60 (圖3)。該孔60容納用于 連接手柄14和風機外殼18的連接器62。在圖示的結構方式中,風機進氣口罩50與風機外 殼18的頂部34—體成型,例如通過模塑成型。在其他的結構方式中,風機進氣口罩50可 以與頂部34分別制成,并在成型后與頂部34相連接,例如通過緊固件、粘合劑等方式。每個肋片55限定從轂54的中心61徑向延伸的縱向軸線66 (圖3)。在圖示的結 構方式中,從風機外殼18的頂部觀察時,肋片55的縱向軸線66沿順時針方向呈弓形或彎 曲。每個肋片55包括鄰近中心轂54的內緣70和與內緣相對的外緣74。每個肋片55的長 度78限定為從內緣70到外緣74的距離。在圖示的結構方式中,每個肋片55的長度78大 致相等,而且,每個肋片55的長度78使每個肋片55延伸超過進氣口 38的周緣的距離82。參考圖4和圖5,每個肋片55還包括下緣88和上緣92,該下緣88面向進氣口 38 并鄰近風機外殼18的頂部34,所述下緣92與下緣88相對且背向進氣口 38。每個肋片55 的高度限定為在沿縱向軸線66的一點處從下緣88到上緣92的距離。最好如圖5所示,每 個肋片55的高度沿各自的縱向軸線66而改變。圖示的風機進氣口罩50包括具有高度Hl 的第一組肋片(這些肋片的附圖標記是96)和具有高度H2的第二組肋片(這些肋片的附 圖標記是100)。肋片96的高度Hl從內緣70向外緣74減小,從而使肋片96的上緣92彎 曲或呈弓形。同樣地,肋片100的高度H2從內緣70向外緣74減小,從而使肋片100的上 緣92彎曲或呈弓形。或者說,肋片96和肋片100的高度HI、H2分別從轂54的中心61隨 徑向距離101(0 3)的增加而減小。在圖示的結構方式中,每個肋片96的高度Hl大于每個肋片100的高度H2。如上 所述,每個肋片96在沿縱向軸線66的同一點具有相同的高度Hl (例如,在距轂孔60的中 心61的相同徑向距離101處(圖3))。同樣地,每個肋片100在沿縱向軸線66的同一點 具有相同的高度H2。最好如圖5所示,每個肋片96的上緣92位于高于每個肋片100的上緣92的線性距離102。因此,對于一個給定的徑向距離101 (圖3),每個肋片96高于每個 肋片100相同的線性距離102而延伸。在圖示的結構方式中,距離102 —般隨徑向距離101 的增加而減小。然而,在圖示的結構方式中,每個肋片96的上緣92沿肋片96、100的整個 長度78而位于每個肋片100的上緣之上。在其他的結構方式中,每個肋片96的上緣92至 少沿肋片96、100長度78的一半位于每個肋片100的上緣之上。高度比(H2/H1)定義為在沿各自的縱向軸線66的同一點處(例如距轂54的中心 61的相同徑向距離101)肋片100的高度H2除以肋片96的高度HI。在圖示的結構方式 中,比例H2/H1沿肋片96、100的縱向軸線66從鄰近肋片96、100的內緣70的約為0. 70變 化到鄰近肋片96、100的外緣74的約為0. 80。在其他的結構方式中,比例H2/H1可以沿肋 片96、100的縱向軸線為固定的。在另外的結構方式中,比例H2/H1可以小于0. 70或大于 0. 80。最好如圖3和圖4所示,在圖示的結構方式中,每個肋片55相互間隔相等的距離 104(通過測量相鄰肋片55的外緣74之間),從而相鄰的肋片55之間形成第一空氣流路 (由箭頭108表示)和第二空氣流路(由箭頭112表示)。第一空氣流路108限定為基本 垂直于肋片55的上緣92的空氣流路,第二空氣流路112限定為基本垂直于肋片55的外緣 74并且部分由風機外殼18的外表面56形成的空氣流路。具有第一高度Hl的肋片96圍繞進氣口 38的整個圓周以相等的距離116間隔開 (通過測量肋片96的外緣74之間)。在圖示的結構方式中,第一組肋片96之間的間隔或 距離116設置為第二組肋片100中的三個肋片位于具有第一高度Hl的每個肋片96之間, 該第二組肋片100中的三個肋片分別與第一組肋片96和第二組肋片100中相鄰的肋片間 隔距離104。在其他的結構方式中,在具有更高高度Hl的肋片96之間可以設置更少或更多 的具有高度H2的肋片100。距離比(D1/D2)定義為距離104除以距離116。在圖示的結構 方式中,比例D1/D2大約為0. 21。在其他的結構方式中,比例D1/D2大于或小于0. 21。參考圖1和圖4,在吹葉機10的運行過程中,空氣通過進氣口 40吸入風機外殼18 中,并且借助風機49將外殼18內的空氣通過出口 44排出。而且,在運行過程中,吹葉機10 的風機49可能朝向進氣口 40吸取如樹葉等雜物。風機進氣口罩50的肋片55防止樹葉和 其他雜物通過進氣口 40被吸入風機外殼18。此外,具有大于肋片100的高度H2的高度Hl 的肋片96防止樹葉跨過肋片96和100的上緣92而平放以限制通過進氣口所吸入的空氣 量。通過限制樹葉和/或其他雜物平放在肋片96和100的上緣92上,能夠由第一空氣流 路108和第二空氣流路112而在樹葉周圍吸入充足量的空氣。雖然這里描述的風機進氣口罩50用于圖1中所示的吹葉機10,但是體現圖示結構 的風機進氣口罩也可用于其他類型的吹葉機。例如,該風機進氣口罩可用于通常被稱為手 持式的吹葉機,其中發動機和吹風機設置在具有單個手柄的同一外殼內。此外,雖然這里描 述的風機進氣口罩50用于吹葉機,但是體現圖示結構的風機進氣口罩還可用于其他動力 工具,例如,修剪機、鉆機、鏈鋸和其他類型的鋸等。雖然已經圖示和描述了體現本實用新型的獨立特征的具體結構方式,但是,對于 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其他可選擇的結構方式也是顯而易見的,并且意指本實用新型的獨 立特征的范圍。例如,本實用新型可以概括如下一種動力工具,該動力工具包括外殼,該外殼包括進氣口 ;風機,該風機設置在所述外殼內,并且可操作地通過所述進氣口吸入空氣;以及風機進氣口罩,該風機進氣口罩鄰近所述進氣口,并用于在允許空氣經過所述進氣口的同時防止雜物經過所述進氣口,所 述風機進氣口罩包括具有中心的轂,第一肋片,第二肋片,該第二肋片與所述第一肋片鄰 近并與所述第一肋片間隔,以在所述第一肋片和第二肋片之間限定進入所述進氣口的空氣 流路,以及第三肋片,該第三肋片與所述第一肋片鄰近并與所述第一肋片間隔,以在所述第 一肋片和第三肋片之間限定進入所述進氣口的空氣流路,其中,每個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 片和第三肋片限定有從所述轂徑向延伸的縱向軸線,朝向所述進氣口的下緣,以及背向所 述進氣口的上緣,其中,每個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具有各自的高度,該高度 限定為從各自的下緣到各自的上緣的各自距離,而且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高度在距所述 轂的中心的徑向距離處測量,其中,所述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的高度在距所述轂的中心的 所述徑向距離處測量,而且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肋片的高度和所述第 三肋片的高度。所述第三肋片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二肋片的高度。每個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的高度沿各自的縱向軸線而改變。每個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的高度隨距所述轂的中心的徑向距離的 增加而減小。所述動力工具還包括第四肋片,該第四肋片與所述第二肋片鄰近并與所述第二 肋片間隔,以在所述第二肋片和第四肋片之間限定進入所述進氣口的空氣流路,以及第五 肋片,該第五肋片與所述第三肋片鄰近并與所述第三肋片間隔,以在所述第五肋片和第三 肋片之間限定進入所述進氣口的空氣流路,其中,每個所述第四肋片和第五肋片限定有從 所述轂徑向延伸的縱向軸線,朝向所述進氣口的下緣,以及背向所述進氣口的上緣,其中, 每個所述第四肋片和第五肋片具有各自的高度,該高度限定為從各自的下緣到各自的上緣 的各自距離,該高度在距所述轂的中心的所述徑向距離處測量,而且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 高度大于所述第四肋片的高度和所述第五肋片的高度。所述第二肋片的高度、第三肋片的高度、第四肋片的高度和第五肋片的高度基本 相等。所述動力工具還包括第六肋片和第七肋片,其中,每個所述第六肋片和第七肋片 限定有從所述轂徑向延伸的縱向軸線,朝向所述進氣口的下緣,和背向所述進氣口的上緣, 其中,每個所述第六肋片和第七肋片具有各自的高度,該高度限定為從各自的下緣到各自 的上緣的各自距離,該高度在距所述轂的中心的所述徑向距離處測量,其中,所述第六肋片 的高度和所述第七肋片的高度大于每個所述第四肋片和第五肋片的高度。所述第六肋片的高度和第七肋片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肋片的高度。所述第六肋片的高度和第七肋片的高度大于每個所述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的高 度。高度比定義為所述第二肋片的高度除以第一肋片的高度,其中,高度比小于約 0.8。所述高度比小于約0.7。所述高度比隨距所述轂的中心的徑向距離的增大而增大。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包括鄰近所述轂的內緣和與所述內緣相對的 外緣,其中,每個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具有各自的長度,該長度限定為沿各自的縱向軸線從各自的內緣到各自的外緣測量的各自距離,而且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長 度等于所述第二肋片的長度和所述第三肋片的長度。所述外殼包括鄰近所述進氣口的外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肋片包括從所述外表面 延伸的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二肋片包括從所述外表面延伸的一部分,而且其中,進入所述 進氣口的第二空氣流路由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以及所述第一肋片和第二肋片之間的外 表面的一部分所限定。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限定有第一端、第二端和各自的長度,該長度 限定為沿各自的縱向軸線從各自的第一端到各自的第二端的距離,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 上緣沿所述第一肋片的長度的至少一半而位于所述第二肋片的上緣上方,而且其中,所述 第一肋片的上緣沿所述第一肋片的長度的至少一半而位于所述第三肋片的上緣上方。本實用新型可概括為一種動力工具,該動力工具包括外殼,該外殼包括進氣口 ; 風機,該風機設置在所述外殼內,并且運行該風機能夠通過所述進氣口吸入空氣;以及風機 進氣口罩,該風機進氣口罩鄰近所述進氣口,并用于在允許空氣經過所述進氣口的同時防 止雜物經過所述進氣口,所述風機進氣口罩包括第一肋片,第二肋片,該第二肋片與所述 第一肋片鄰近并與所述第一肋片間隔,以在所述第一肋片和第二肋片之間限定進入所述進 氣口的空氣流路,以及第三肋片,該第三肋片與所述第一肋片鄰近并與所述第一肋片間隔, 以在所述第一肋片和第三肋片之間限定進入所述進氣口的空氣流路,其中,每個所述第一 肋片、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限定有縱向軸線,朝向所述進氣口的下緣,以及背向所述進氣口 的上緣,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上緣位于在沿所述第一肋片的縱向軸線的一點處測量的高 于所述第二肋片的 上緣的第一線性距離,以及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上緣位于在沿所述第 一肋片的縱向軸線的所述點處測量的高于所述第三肋片的上緣的第二線性距離。所述第一線性距離等于所述第二線性距離。所述動力工具還包括第四肋片,該第四肋片與所述第二肋片鄰近并與所述第二 肋片間隔,以在所述第二肋片和第四肋片之間限定進入所述進氣口的空氣流路;以及第五 肋片,該第五肋片與所述第三肋片鄰近并與所述第三肋片間隔,以在所述第五肋片和第三 肋片之間限定進入所述進氣口的空氣流路,其中,每個所述第四肋片和第五肋片限定有縱 向軸線,朝向所述進氣口的下緣,以及背向所述進氣口的上緣,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上緣 位于在沿所述第一肋片的縱向軸線的一點處測量的高于所述第四肋片的上緣的第三線性 距離,而且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上緣位于在沿所述第一肋片的縱向軸線的所述點處測量 的高于所述第五肋片的上緣的第四線性距離。所述第一線性距離、第二線性距離、第三線性距離和第四線性距離相等。所述動力工具還包括第六肋片和第七肋片,其中,每個所述第六肋片和第七肋片 限定有縱向軸線,朝向所述進氣口的下緣,以及背向所述進氣口的上緣,其中,所述第六肋 片的上緣位于在沿所述第六肋片的縱向軸線的所述點處測量的高于所述第四肋片的上緣 的第五線性距離,而且其中,所述第七肋片的上緣位于在沿所述第七肋片的縱向軸線的所 述點處測量的高于所述第五肋片的上緣的第六線性距離。所述第一線性距離、第二線性距離、第三線性距離、第四線性距離、第五線性距離 和第六線性距離相等。所述進氣口罩還包括轂,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從所述轂徑向[0070] 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限定有第一端、第二端和各自的長度,該長度 限定為沿各自的縱向軸線從各自的第一端到各自的第二端的距離,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 上緣沿所述第一肋片的長度的至少一半而位于所述第二肋片的上緣上方,而且其中,所述 第一肋片的上緣沿所述第一肋片的長度的至少一半而位于所述第三肋片的上緣上方。
權利要求一種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該動力工具包括外殼,該外殼包括進氣口;風機,該風機設置在所述外殼內,并且可操作地通過所述進氣口吸入空氣;以及風機進氣口罩,該風機進氣口罩鄰近所述進氣口,并用于在允許空氣經過所述進氣口的同時防止雜物經過所述進氣口,所述風機進氣口罩包括具有中心的轂,第一肋片,第二肋片,該第二肋片與所述第一肋片鄰近并與所述第一肋片間隔,以在所述第一肋片和第二肋片之間限定進入所述進氣口的空氣流路,以及第三肋片,該第三肋片與所述第一肋片鄰近并與所述第一肋片間隔,以在所述第一肋片和第三肋片之間限定進入所述進氣口的空氣流路,其中,每個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限定有從所述轂徑向延伸的縱向軸線,朝向所述進氣口的下緣,以及背向所述進氣口的上緣,其中,每個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具有各自的高度,該高度限定為從各自的下緣到各自的上緣的各自距離,以及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高度在距所述轂的中心的徑向距離處測量,其中,所述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的高度在距所述轂的中心的所述徑向距離處測量,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肋片的高度和所述第三肋片的高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肋片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二 肋片的高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和第三 肋片的高度沿各自的縱向軸線而改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和第三 肋片的高度隨距所述轂的中心的徑向距離的增加而減小。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該動力工具還包括第四肋片,該第四肋片與所述第二肋片鄰近并與所述第二肋片間隔,以在所述第二肋 片和第四肋片之間限定進入所述進氣口的空氣流路,以及第五肋片,該第五肋片與所述第三肋片鄰近并與所述第三肋片間隔,以在所述第五肋 片和第三肋片之間限定進入所述進氣口的空氣流路,其中,每個所述第四肋片和第五肋片限定有從所述轂徑向延伸的縱向軸線,朝向所述 進氣口的下緣,以及背向所述進氣口的上緣,其中,每個所述第四肋片和第五肋片具有各自的高度,該高度限定為從各自的下緣到 各自的上緣的各自距離,該高度在距所述轂的中心的所述徑向距離處測量,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高度大于所述第四肋片的高度和所述第五肋片的高度。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肋片的高度、所述第三肋片 的高度、所述第四肋片的高度和所述第五肋片的高度基本相等。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該動力工具還包括 第六肋片;和第七肋片,其中,每個所述第六肋片和第七肋片限定有從所述轂徑向延伸的縱向軸線,朝向所述 進氣口的下緣,和背向所述進氣口的上緣,其中,每個所述第六肋片和第七肋片具有各自的高度,該高度限定為從各自的下緣到 各自的上緣的各自距離,該高度在距所述轂的中心的所述徑向距離處測量,以及其中,所述第六肋片的高度和所述第七肋片的高度大于每個所述第四肋片和第五肋片 的高度。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肋片和所述第七肋片的高 度與所述第一肋片的高度相等。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肋片的高度和所述第七肋 片的高度大于每個所述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的高度。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高度比定義為所述第二肋片的高度 除以所述第一肋片的高度,其中,所述高度比小于約0. 8。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比小于約0.7。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比隨距所述轂的中心的 所述徑向距離的增大而增大。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和第 三肋片包括鄰近所述轂的內緣和與所述內緣相對的外緣,其中,每個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 片和第三肋片具有各自的長度,該長度限定為沿各自的縱向軸線從各自的內緣到各自的外 緣測量的各自距離,而且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長度等于所述第二肋片的長度和所述第三 肋片的長度。
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包括鄰近所述進氣口的外 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肋片包括從所述外表面延伸的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二肋片包括從所 述外表面延伸的一部分,而且其中,進入所述進氣口的第二空氣流路由所述第一肋片、第二 肋片以及所述第一肋片和第二肋片之間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所限定。
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限定有第一端、第二端和各自的長度,該長度 限定為沿各自的縱向軸線從各自的第一端到各自的第二端的距離,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上緣沿所述第一肋片的長度的至少一半而位于所述第二肋片的 上緣上方,而且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上緣沿所述第一肋片的長度的至少一半而位于所述第三肋片的 上緣上方。
16.一種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該動力工具包括外殼,該外殼包括進氣口 ;風機,該風機設置在所述外殼內,并且可操作地通過所述進氣口吸入空氣;以及風機進氣口罩,該風機進氣口罩鄰近所述進氣口,并用于在允許空氣經過所述進氣口 的同時防止雜物經過所述進氣口,所述風機進氣口罩包括第一肋片,第二肋片,該第二肋片與所述第一肋片鄰近并與所述第一肋片間隔,以在所述第一肋 片和第二肋片之間限定進入所述進氣口的空氣流路,以及第三肋片,該第三肋片與所述第一肋片鄰近并與所述第一肋片間隔,以在所述第一肋 片和第三肋片之間限定進入所述進氣口的空氣流路,其中,每個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限定有縱向軸線,朝向所述進氣口的下 緣,以及背向所述進氣口的上緣,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上緣位于在沿所述第一肋片的縱向軸線的一點處測量的高于所 述第二肋片的上緣的第一線性距離,以及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上緣位于在沿所述第一肋片的縱向軸線的所述點處測量的高于 所述第三肋片的上緣的第二線性距離。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線性距離與所述第二線 性距離相等。
18.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該動力工具還包括第四肋片,該第四肋片與所述第二肋片鄰近并與所述第二肋片間隔,以在所述第二肋 片和第四肋片之間限定進入所述進氣口的空氣流路;以及第五肋片,該第五肋片與所述第三肋片鄰近并與所述第三肋片間隔,以在所述第五肋 片和第三肋片之間限定進入所述進氣口的空氣流路,其中,每個所述第四肋片和第五肋片限定有縱向軸線,朝向所述進氣口的下緣,以及背 向所述進氣口的上緣,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上緣位于在沿所述第一肋片的縱向軸線的一點處測量的高于所 述第四肋片的上緣的第三線性距離,以及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上緣位于在沿所述第一肋片的縱向軸線的所述點處測量的高于 所述第五肋片的上緣的第四線性距離。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線性距離、第二線性距 離、第三線性距離和第四線性距離相等。
20.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該動力工具還包括 第六肋片;和第七肋片,其中,每個所述第六肋片和第七肋片限定有縱向軸線,朝向所述進氣口的下緣,以及背 向所述進氣口的上緣,其中,所述第六肋片的上緣位于在沿所述第六肋片的縱向軸線的所述點處測量的高于 所述第四肋片的上緣的第五線性距離,以及其中,所述第七肋片的上緣位于在沿所述第七肋片的縱向軸線的所述點處測量的高于 所述第五肋片的上緣的第六線性距離。
21.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線性距離、第二線性距 離、第三線性距離、第四線性距離、第五線性距離以及第六線性距離相等。
22.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口罩還包括轂,其中,所 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以及第三肋片從所述轂徑向延伸。
23.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限定有第一端、第二端和各自的長度,該長度 限定為沿各自的縱向軸線從各自的第一端到各自的第二端的距離,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上緣沿所述第一肋片的長度的至少一半而位于所述第二肋片的 上緣上方,以及其中,所述第一肋片的上緣沿所述第一肋片的長度的至少一半而位于所述第三肋片的 上緣上方。
專利摘要一種動力工具,該動力工具包括外殼,該外殼包括進氣口;風機,該風機設置在所述外殼內,并且可操作地通過所述進氣口吸入空氣;以及風機進氣口罩,該風機進氣口罩鄰近所述進氣口。所述風機進氣口罩包括第一肋片;第二肋片,該第二肋片與所述第一肋片鄰近并與所述第一肋片間隔,以在所述第一肋片和第二肋片之間限定進入所述進氣口的空氣流路;以及第三肋片,該第三肋片與所述第一肋片鄰近并與所述第一肋片間隔,以在所述第一肋片和第三肋片之間限定進入所述進氣口的空氣流路。每個所述第一肋片、第二肋片和第三肋片具有各自的高度,所述第一肋片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肋片的高度和所述第三肋片的高度。
文檔編號F04D29/42GK201627759SQ20092017803
公開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13日
發明者J·J·耶扎貝克, K·M·布拉澤爾 申請人:創科戶外產品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