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倉泵保溫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冶金企業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對煤氣干法除塵系統倉泵如何持續有效提溫、保溫的裝置。
背景技術:
經過除塵器凈化后的除塵灰經過進料閥進入倉泵,除塵灰溫度在80°C -100°C,而現場室外溫度相對比較低,造成除塵灰在倉泵內板結,嚴重時造成倉泵和輸灰管道的堵塞。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倉泵保溫裝置,其能夠解決目前倉泵與除塵灰存在的溫差, 并保持倉泵的溫度,消除因溫差造成的除塵灰板結。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倉泵保溫裝置,所述的保溫裝置為設于倉泵泵體上的保溫夾層,保溫夾層上連通有進氣管和排氣管。上述的保溫裝置,所述進氣管上設有進氣閥門、排氣管上設有排氣閥門。上述的保溫裝置,所述的排氣管位于保溫夾層下部、進氣管位于保溫夾層上部;排氣管和進氣管位于保溫夾層的兩側。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表現在本實用新型在倉泵泵體設有保溫夾層,可對倉泵泵體進行很好的保溫;保溫夾層上設有進氣管與排氣管,通過向保溫夾層內通設高溫氣體實現對倉泵泵體的保溫。在進氣管和排氣管上分別設置進氣閥門和排氣閥門,可根據實際情況通過進出口閥門來調節倉泵保溫夾層內部的蒸汽量來控制倉泵的溫度,以達到倉泵與除塵灰的溫度相當。進氣與排氣裝置設于分別設于倉泵的上下位置處并對側設置,充分利用高溫氣體對泵體進行保溫,并提高了熱利用率。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根據溫度對除塵灰在輸灰管路的輸送特點,利用倉泵外的保溫夾層達到了熱量利用率高、伴熱保溫均勻、不易發生蒸汽漏點的效果,且維修方便,投資較小效果非常顯著。
圖1為倉泵保溫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進氣閥門,2、進氣管,3、保溫夾層,4、排氣管,5、排氣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以具體實施方式
來對本發明創造進行詳細描述如圖1所示,一種倉泵保溫裝置,包括包焊在倉泵外的保溫夾層3,保溫夾層3上連通有進氣管2和排氣管4。進氣管2上設有DN15焊接進氣閥門1、排氣管4上DN15焊接排氣閥門5。所述的排氣管4位于夾層下部、進氣管2位于夾層上部;排氣管4和進氣管2位于夾層的兩側。進氣管2由無縫管接入蒸汽通過進氣閥門1控制蒸汽進入保溫夾層3的流量大小,保溫夾層3由鋼板環繞倉泵兩側焊接固定,排氣管4由保溫夾層3下方接出,通過排氣閥門5控制保溫夾層的流出蒸汽大小。
權利要求1.一種倉泵保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溫裝置為設于倉泵泵體上的保溫夾層,保溫夾層上連通有進氣管和排氣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管上設有進氣閥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管上設有排氣閥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氣管位于保溫夾層下部、進氣管位于保溫夾層上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保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氣管和進氣管位于保溫夾層的兩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倉泵保溫裝置,所述的保溫裝置為設于倉泵泵體上的保溫夾層,保溫夾層上連通有進氣管和排氣管;進氣管上設有進氣閥門、排氣管上設有排氣閥門。本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其能夠解決目前倉泵與除塵灰存在的溫差,并保持倉泵的溫度,消除因溫差造成的除塵灰板結。
文檔編號F04B53/08GK202300990SQ201120315709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6日
發明者任甲濤, 鞏鵬, 張化賓, 李尚剛, 林旭光, 畢華泗, 王端東, 秦軍強, 黃偉 申請人:萊蕪鋼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