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灌漿泵用螺桿式增壓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500814閱讀:55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灌漿泵用螺桿式增壓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灌漿泵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灌漿泵用螺桿式增壓裝置。
背景技術
國內現存的灌漿泵生產廠家較多,應用比較廣泛的有兩種,分別是活塞式灌漿泵和擠壓式灌漿泵。上述兩種結構的灌漿泵實際使用中存在一些不足:活塞式灌漿泵的脈沖壓力強,易堵管爆管,難以灌注稠漿;擠壓式灌漿泵的壓力偏小,故障率較高,也難以灌注粘稠漿液,且密封效果差,有效排量低,易浸入空氣。因此兩者在輸送水泥漿(水泥砂漿)時不連續,有脈沖,不能灌注粘度較稠的水泥漿(水泥砂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灌漿泵用螺桿式增壓裝置,以解決現存使用的灌漿泵漿體輸出不連續、壓力小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灌漿泵用螺桿式增壓裝置,包括外管體,所述外管體內固定安裝有彈性體制成的多頭定子套,所述多頭定子套內轉動安裝有多頭蝸桿,所述多頭定子套與所述多頭蝸桿的頭數不相等,所述多頭蝸桿與所述多頭定子套之間的變化空隙形成漿體流動的增壓倉,所述增壓倉的兩端設有連接法蘭。作為進一步地改進,所述多頭定子套為三頭定子套,所述多頭蝸桿為兩頭蝸桿。作為進一步地改進,所述多頭定子套為多頭橡膠定子套。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灌漿泵采用螺桿式增壓裝置輸送漿體即使用多頭蝸桿與多頭橡膠定子套之間配合后,存在配合間隙即形成增壓倉,這樣進入增壓倉內的漿體就沿著增壓倉間隙的不斷變化連續的被輸送出去,從而解決了現有使用的輸送漿體的裝置不能連續輸送漿體的問題,使用方便,效率高。由于采用三頭橡膠定子套和兩頭蝸桿,這樣可以得到最大最合適的配合間隙,從而為吸入的漿體提供足夠的流動空間,設計合理,使用效果好。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蝸桿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中橡膠定子套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漿體被吸入增壓裝置內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漿體在增壓裝置內增壓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漿體被輸送到增壓裝置外的結構示意圖;[0018]圖中:1、增壓倉法蘭,2、蝸桿,3、橡膠定子套,4、外管體,5、出漿體,6、螺桿,7、漿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如圖1、圖2和圖3共同所示,一種灌漿泵用螺桿式增壓裝置,包括外管體4,外管體4內固定安裝有彈性體制成的多頭定子套,多頭定子套內轉動安裝有多頭蝸桿,多頭定子套與多頭蝸桿的頭數不相等,多頭蝸桿與多頭定子套之間的變化空隙形成漿體流動的增壓倉,增壓倉的兩端設有連接法蘭;多頭定子套為三頭橡膠定子套3,所述多頭蝸桿為兩頭蝸桿2。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首先將增壓蝸桿2設計為兩頭右旋螺紋,螺紋導程為126mm,齒高為IImm,螺紋長度為480mm,如附圖2所示;將橡膠定子套3設計為三頭右旋螺紋,螺紋導程為195mm,齒高為12mm,螺紋長度為476mm,如附圖3所示;然后將上述橡膠定子套3與蝸桿2配合在一起,由于兩者均具有槽結構,因此配合后彼此之間存在配合間隙即形成增壓倉,這樣通過灌漿泵管道中注入的漿體7譬如砂漿就可以沿著兩者之間的間隙流動,由于蝸桿2被灌漿泵中的螺桿6帶動旋轉,且橡膠定子套3固定不動,所以橡膠定子套3與上述蝸桿2之間的間隙不斷發生變化,并且一直保持間隙的存在,這樣被吸入進上述間隙中的砂漿就可以連續的流動,并且隨著蝸桿2的旋轉,進入的增壓倉內的砂漿的壓力不斷增加,進一步保證了砂漿可以連續的從出漿體5中流出,使用方便。上述砂漿被吸入增壓倉的過程如下:當料斗中注入水泥砂漿,同時閉合灌漿泵電源開關并開始灌漿作業,此時電機開始帶動減速機、傳動軸和輸送螺旋即螺桿6,輸送螺旋按灌漿方向轉動,同時帶動增壓的蝸桿2轉動,使橡膠定子套3與增壓的蝸桿2配合處的截面形狀不斷發生變化,這樣注入的水泥砂漿就可以被吸入進增壓倉內,如附圖4所示。上述被吸入進增壓倉內的水泥砂漿,隨著增壓的蝸桿2的連續轉動,就到了如附圖5所示的逐級增壓過程,之后就到了如附圖6所示的輸出過程,從而達到增壓輸送的目的;當灌漿作業完成后,如需保壓可按下灌漿泵停止按鈕,此時電機停止轉動,但輸送管路中的水泥砂漿仍保持一定的壓力,達到保壓的目的;當在灌漿作業過程中需要泄壓時,按下停止按鈕,再按下泄壓按鈕,此時電機按泄壓方向旋轉,與增壓過程正好相反,上述增壓倉中的水泥砂漿被吸入回到導料倉,從而使增壓倉中的水泥砂漿壓力得到釋放,從而達到泄壓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灌漿泵用螺桿式增壓裝置,包括外管體,該外管體內固定安裝有多頭橡膠定子套,該多頭橡膠定子套內間隙配合設有多頭蝸桿,該多頭蝸桿與上述多頭橡膠定子套之間的變化空隙形成漿體流動路徑的增壓倉,該增壓倉的兩端設有連接法蘭,上述增壓倉的形成可以使得灌漿泵連續輸出漿體,效率高,使用方便。[0029]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灌漿泵用螺桿式增壓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體,所述外管體內固定安裝有彈性體制成的多頭定子套,所述多頭定子套內轉動安裝有多頭蝸桿,所述多頭定子套與所述多頭蝸桿的頭數不相等,所述多頭蝸桿與所述多頭定子套之間的變化空隙形成漿體流動的增壓倉,所述增壓倉的兩端設有連接法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灌漿泵用螺桿式增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頭定子套為三頭定子套,所述多頭蝸桿為兩頭蝸桿。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灌漿泵用螺桿式增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頭定子套為多頭橡膠定子套。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灌漿泵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灌漿泵用螺桿式增壓裝置。一種灌漿泵用螺桿式增壓裝置,包括外管體,所述外管體內固定安裝有彈性體制成的多頭定子套,所述多頭定子套內轉動安裝有多頭蝸桿,所述多頭定子套與所述多頭蝸桿的頭數不相等,所述多頭蝸桿與所述多頭定子套之間的變化空隙形成漿體流動的增壓倉,所述增壓倉的兩端設有連接法蘭。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能夠連續輸送漿體,設計合理,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可實現增壓、保壓以及泄壓功能。
文檔編號F04C5/00GK202946375SQ20122065535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日
發明者李永勝, 陳茹, 張輝, 張紹林, 宋汝軍, 王維林, 何小宏 申請人:濰坊天瑞重工鑿巖機械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