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型襯塑脫硫循環泵及其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大型襯塑脫硫循環泵及其制作方法,包括金屬泵殼、安裝于金屬泵殼兩端的前后泵蓋以及分塊拼接鑲襯于金屬泵殼和泵蓋內表面的塑料內殼,所述金屬泵殼軸向或徑向剖分為兩個可拆分的殼體結構,兩個殼體對應拼接并用螺栓緊固。以簡單的方法,制作性價比好的火電廠脫硫循環泵,在同性能的前提下,價格只有進口泵的六分之一,比國產金屬脫硫泵價格便宜30%,因此具有極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專利說明】一種大型襯塑脫硫循環泵及其制作方法【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耐磨防腐的離心泵,尤其涉及電廠脫硫工程中應用的噴淋循環離心泵。
【背景技術】
[0002]電廠脫硫工程中應用的噴淋循環離心泵,要求耐磨損、防腐蝕、流量大,在現有的脫硫工藝中,無論是石灰法、鈣鎂法、氨法噴淋吸收塔的循環噴淋漿液都含有大量的硫酸鈣,對泵的磨蝕非常嚴重,因此應用的離心循環泵要求耐磨損,同時輸送的介質中也含有亞硫酸、氯離子、堿性物等腐蝕性元素,對泵有較高的防腐要求。另外,此類循環噴淋泵的流量很大,較大的火電廠脫硫系統的循環噴淋泵,流量要求在300(Tl0000m3/h以內,這類泵的泵體十分龐大,如果用雙相不銹鋼制作,不僅工藝十分困難,價格也非常昂貴,就目前市場看SOOOmVh的脫硫循環泵,大多還是靠進口價格十分昂貴的國外金屬泵。
[0003]鋼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離心泵的耐磨性、耐腐性完全能夠滿足電力脫硫循環泵的工藝要求,但是由于限于模壓襯塑工藝,難以制作3000m3/h以上的、模壓襯塑工藝的鋼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泵,原因是泵體太大、模具太大,加溫不均,成品率極低,到目前為至,業內尚無法用模壓襯塑工藝制作大型的脫硫循環泵。
[0004]為解決以上難題, 本 申請人:曾采用金屬泵外殼內分塊拼接鑲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的方法,解決大型脫硫泵的塑料內殼問題,但通過實踐,發現襯里焊接縫會產生開裂、脫焊,泵腔內液體會漏出腐蝕金屬外殼,產生泵損壞,而且由于泵內腔形狀結構復雜,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可焊接性又差等原因,很難修復。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不用模壓、方便制作、既防腐又耐磨,還不怕內襯脫焊、內泄漏的大型號襯塑脫硫循環泵。
[0006]本發明的技術關鍵在于將金屬泵殼設置為分體結構,簡化了塑料內殼的難度,使塑料內殼與金屬泵殼的配合更加精密,有效防止內襯脫落和內泄漏,其具體技術方案為:一種大型襯塑脫硫循環泵,包括金屬泵殼、安裝于金屬泵殼兩端的前后襯塑泵蓋以及分塊拼接鑲襯于金屬泵殼內表面的塑料內殼,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泵殼軸向或徑向剖分為兩個可拆分的殼體結構。
[0007]為了克服泵塑料內殼拼接時,焊縫不受力,在熱脹冷縮的應力下,會開裂脫焊的不足,作為優選,所述塑料內殼的分塊拼接焊接處的內或/和外表面疊合復焊有至少一層塑料板。塑料板與焊縫錯位放置并復焊,這樣的結構能有效地增加塑料內殼的整體焊接強度,起到防止脫焊開裂的作用。在塑料內殼的內外側的轉角部位的焊縫上,可以用模壓成型的方法,預制角板后,進行疊合復焊。這樣能較好地提高塑料內殼轉角部位的結構強度。所述兩個可拆分殼體為對稱的兩個或不對稱的兩個。
[0008]大型脫硫泵在60 V溫度使用時,內鑲塑料內殼相對強度較低,會變軟。在泵運行停車時,泵中液體倒流,產生虹吸,同時在出口閥門關閉的情況下,泵腔中會產生負壓,在以上情況下,塑料內殼中會因負壓向內變形。為防止此問題,較好的方法是在所述塑料內殼外表面貼覆有若干條金屬板,并用沉頭螺釘緊固。
[0009]為了提升塑料內殼的抗流體壓力,形成的內壓能力,作用優選,所述金屬泵殼內表面與塑料內殼外表面間隔一定距離構成填充縫隙。所述填充縫隙距離一般為20mm。所述填充縫隙內填充有固性料。所述固性料優選為樹脂、水泥漿、液體橡膠或鑄型尼龍。這樣既能方便金屬泵殼與塑料內殼的安裝配合,也能有效提升金屬泵殼的抗流體壓力能力。尤其能防止在泵腔內流體壓力超過0.5MPa以上,在有80°C溫度的情況下,塑料內殼被脹裂的情況出現。
[0010]為了防止塑料內殼與泵蓋、出液口管線接合部位會受安裝壓緊力壓縮,引起向內變形損壞的情況,作為優選,金屬泵殼與泵蓋的配合部位的塑料內殼上設置翻邊或凹槽,在翻邊的凹部或凹槽內設置金屬止退環。金屬止退環優選為哈夫金屬止退環。
[0011]一種大型襯塑脫硫循環泵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選取厚度為15?25_的塑料板,按分塊設計的拼接形態,分塊切割好焊接塑料內殼所需的拼塊,并打好破口備用,然后用加溫定型的方法,把復焊用的塑料板放入電烘箱,加溫至180°C,取出在成型模具中加壓成型,制成所需角度的角板備用,把各板塊通過定型模靠模拼焊成整體的塑料內殼,進而再在拼焊的各焊縫處錯位疊焊塑料板起加固的作用,構成塑料內殼的毛坯,再通過機床切削加工,就得到完整的塑料內殼;另一方面可用鑄造或焊接制作的方法,加工制作金屬泵殼,金屬泵殼沿徑向剖分為兩個殼體,接合處設有聯接緊固的螺孔,切削加工完成后,便可與焊接加工好的塑料內殼組合安裝,把塑料內殼套裝在一個金屬殼體內,再合上另一殼體,再擰緊金屬泵殼上的緊固螺栓,并在金屬泵殼與塑料內殼之間的隙縫中澆注固性樹脂并固化,然后再在金屬泵殼與泵蓋的配合部位的塑料內殼上設置的翻邊或凹槽內裝入金屬止退環,即完成安裝。
[001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1.方便了塑料內殼的制作,原有技術只能在內腔單面焊接,由于泵腔空間小而復雜,焊接十分困難,改為塑料內殼和金屬泵殼分體組合結構后,可以在塑料內殼的內外雙面焊接操作,方便了制作。2.提升了塑料內殼的焊接質量和抗內壓強度,由于采用了焊縫處疊合多層錯位復焊的制作焊接,大幅度提升了內襯蝸殼的焊接強度,從而提升了塑料內殼蝸殼焊接的抗開裂、抗脫焊和抗流體壓力的能力,進而提升了整體脫硫金屬泵殼的質量水平。3.降低使用成本,由于金屬泵殼和塑料內殼是采用了分體制作組合安裝的結構,當塑料內殼使用磨損或損壞時,可以分別單獨更換其中一個組件,不要像原有技術的產品一樣,需整體金屬泵殼同時一起更換。此優點能節省用戶的使用成本。4.以簡單的方法,制作性價比好的火電廠脫硫循環泵,在同性能的前提下,價格只有進口泵的六分之一,比國產金屬脫硫泵價格便宜30%,因此具有極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和產品性價比。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專利襯塑泵結構示意圖(金屬泵殼徑向剖開)。
[0014]圖2為金屬泵殼軸向剖開結構不意圖。
[0015]圖3為圖1中A部局部放大圖。
[0016]圖4為焊點單側復焊示意圖。[0017]圖5為焊點內外兩側復焊不意圖。
[0018]圖6為圖1中B部局部放大圖。
[0019]圖7為塑料內殼外面貼覆金屬板示意圖。
[0020]圖8為圖7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實施例1:一種大型襯塑脫硫循環泵,包括金屬泵殼001、安裝于金屬泵殼001兩端的前后襯塑泵蓋002以及分塊拼接鑲襯于金屬泵殼001內表面的塑料內殼003,所述金屬泵殼001軸向或徑向中剖為兩個可拆分的殼體(011、012)結構。所述塑料內殼003的分塊拼接焊接處的內或/和外表面疊合復焊有至少一層塑料板004。所述金屬泵殼001內表面與塑料內殼003外表面間隔一定距離構成填充縫隙。所述填充縫隙距離一般為2?20mm。所述填充縫隙內填充有固性料005。所述固性料005為樹脂、水泥漿、液體橡膠或鑄型尼龍。金屬泵殼001與泵蓋002的配合部位的塑料內殼003上設置翻邊或凹槽031,在翻邊的凹部或凹槽031內設置金屬止退環006。金屬止退環006為哈夫金屬止退環。
[0022]實施例2:參照實施例1,所述金屬泵殼001為方形泵體,且剖分為不對稱的兩個,且在所述塑料內殼003外表面貼覆有若干條金屬板007,并用沉頭螺釘緊固。
[0023]一種大型襯塑脫硫循環泵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選取厚度為15?25mm的塑料板004,按分塊設計的拼接形態,分塊切割好焊接塑料內殼003所需的拼塊,并打好破口備用,然后用加溫定型的方法,把復焊用的塑料板004放入電烘箱,加溫至180°C,取出在成型模具中加壓成型,制成所需角度的角板備用,把各板塊通過定型模靠模拼焊成整體的塑料內殼003,進而再在拼焊的各焊縫處錯位疊焊塑料板004起加固的作用,構成塑料內殼003的毛坯,再通過機床切削加工,就得到完整的塑料內殼003 ;另一方面可用鑄造或焊接制作的方法,加工制作金屬泵殼001,金屬泵殼001沿徑向剖分為兩個殼體(011、012),接合處設有聯接緊固的螺孔,切削加工完成后,便可與焊接加工好的塑料內殼003組合安裝,把塑料內殼003套裝在一個金屬殼體內,再合上另一殼體,再擰緊金屬泵殼001上的緊固螺栓,并在金屬泵殼001與塑料內殼003之間的隙縫中澆注固性樹脂并固化,然后再在金屬泵殼001與泵蓋002的配合部位的塑料內殼003上設置的翻邊或凹槽031內裝入金屬止退環006,即完成安裝。
[0024]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分體金屬泵殼001,可以按徑向剖分金屬泵殼001 (圖1),也可沿軸向剖分金屬泵殼001 (圖2),目的在于方便安裝整體的塑料內殼003,不影響本專利的實質性發明。
[0025]本專利中所述的塑料內殼003焊逢上錯位疊焊塑料板004,可以焊在塑料內殼003的內腔,也可以焊在外側,也可以焊一層,也可以復合焊接多層,目的在于增加焊接強度,提升焊縫的可靠性。
[0026]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在金屬泵殼001與塑料內殼003的填充縫隙之間澆注(灌)固性樹脂,其目的主要是提升塑料內殼003的抗流體壓力能力,讓流體壓力通過塑料內殼003速遞到固化的填充固性料上,進而傳遞至金屬泵殼001上,因此能有效提升塑料內殼003的抗內壓力能力,所述澆注填充的固性料005,可以是樹脂,也可以是水泥漿、液體橡膠、鑄型尼龍等能固化的材料,不作限定。[0027]本實施例中所述拼焊制作塑料內殼003的塑料材質,可以根據實際使用的工況進行選擇,磨蝕性的工況,可選擇50(T700萬分子量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腐蝕性清液工況,可選用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價格經濟、焊接性能好的材料。
【權利要求】
1.一種大型襯塑脫硫循環泵,包括金屬泵殼、安裝于金屬泵殼兩端的前后襯塑泵蓋以及分塊拼接鑲襯于金屬泵殼內表面的塑料內殼,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泵殼軸向或徑向剖分為兩個可拆分的殼體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型襯塑脫硫循環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可拆分的殼體為對稱的兩個或不對稱的兩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型襯塑脫硫循環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內殼外表面貼覆有若干條金屬板,并用沉頭螺釘緊固。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型襯塑脫硫循環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內殼的分塊拼接焊接處的內或/和外表面疊合復焊有至少一層塑料板。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型襯塑脫硫循環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泵殼內表面與塑料內殼外表面間隔一定距離構成填充縫隙。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大型襯塑脫硫循環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縫隙距離一般為2?20_。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大型襯塑脫硫循環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縫隙內填充有固性料。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大型襯塑脫硫循環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性料為樹脂、水泥漿、液體橡膠或鑄型尼龍。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型襯塑脫硫循環泵,其特征在于金屬泵殼與泵蓋的配合部位的塑料內殼上設置翻邊或凹槽,在翻邊的凹部或凹槽內設置金屬止退環。
10.一種如權利要求1、之一所述的大型襯塑脫硫循環泵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選取厚度為15?25mm的塑料板,按分塊設計的拼接形態,分塊切割好焊接塑料內殼所需的拼塊,并打好破口備用,然后用加溫定型的方法,把復焊用的塑料板放入電烘箱,加溫至180°C,取出在成型模具中加壓成型,制成所需角度的角板備用,把各板塊通過定型模靠模拼焊成整體的塑料內殼,進而再在拼焊的各焊縫處錯位疊焊塑料板起加固的作用,構成塑料內殼的毛坯,再通過機床切削加工,就得到完整的塑料內殼;另一方面可用鑄造或焊接制作的方法,加工制作金屬泵殼,金屬泵殼沿徑向剖分為兩個殼體,接合處設有聯接緊固的螺孔,切削加工完成后,便可與焊接加工好的塑料內殼組合安裝,把塑料內殼套裝在一個金屬殼體內,再合上另一殼體,再擰緊金屬泵殼上的緊固螺栓,并在金屬泵殼與塑料內殼之間的隙縫中澆注固性樹脂并固化,然后再在金屬泵殼與泵蓋的配合部位的塑料內殼上設置的翻邊或凹槽內裝入金屬止退環,即完成安裝。
【文檔編號】F04D29/42GK103671266SQ201310587586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1日
【發明者】蔣朝平, 蔣龍福 申請人:宜興市宙斯泵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