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風扇頭的轉動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風扇頭的轉動連接結構,包括機身、搖頭支架和風扇頭外殼,所述的搖頭支架包括與機身相連的連接端,以及與風扇頭外殼套合卡接的轉動端,所述的風扇頭外殼下端設置有中通圓環柱,所述的轉動端包括配合插裝在中通圓環柱中的套筒,以及設置在套筒上端進行配合卡位的彈性瓣狀扣,中通圓環柱中設置有上下貫通的錐形孔,錐形孔中配合卡裝有帶中通孔的錐形襯套,錐形襯套下方的機身上設置有對導線進行限位的限位橋,從風扇頭外殼中引出的電接頭穿過中通孔和限位橋后插接在機身上設置的電接口上。方便了機身與風扇頭之間的電連接,布置巧妙,避免了導線對風扇頭的上下、左右轉動造成影響,有利于生產安裝。
【專利說明】一種風扇頭的轉動連接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扇頭與支撐結構之間的轉動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科技的進步,雖然空調等產品快速普及,但是電風扇以其低能耗、環保、健康等特點深受消費者喜愛,仍然是家庭、辦公室、工廠的重要電器設備之一。
[0003]風扇頭與支撐結構之間的轉動連接結構是風扇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要求能實現風扇頭的上下轉動以及左右轉動,從而使送風角度可調,并且起到穩定的支撐作用。為了便于加工和裝配,還要求其構件應當盡量簡化,位置合理,不會互相干擾,搖頭平穩,整體結構美觀,運行噪音低等等。現有技術的風扇頭雖然能夠實現轉動功能,結構卻太過復雜,不利于加工裝配,經過頻繁的使用,轉動連接結構也容易出現問題,影響了風扇的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風扇頭轉動連接結構太過復雜,不利于加工裝配,容易出故障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易于加工裝配,安裝穩定的風扇頭的轉動連接結構。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風扇頭的轉動連接結構,包括機身,通過鎖緊螺母固定在機身上的搖頭支架,以及可轉動固定在搖頭支架上的風扇頭外殼,所述的搖頭支架包括與機身相連的連接端,以及與風扇頭外殼套合卡接的轉動端,所述的風扇頭外殼下端設置有中通圓環柱,所述的轉動端包括配合插裝在中通圓環柱中的套筒,以及設置在套筒上端進行配合卡位的彈性瓣狀扣,中通圓環柱中設置有上下貫通的錐形孔,錐形孔中配合卡裝有帶中通孔的錐形襯套,錐形襯套下方的機身上設置有對導線進行限位的限位橋,從風扇頭外殼中引出的電接頭穿過中通孔和限位橋后插接在機身上設置的電接口上。
[0007]所述的機身上設置有支撐架,搖頭支架固定在支撐架上。
[0008]為了實現風扇頭的上下轉動調節,所述的鎖緊螺母橫向設置,使得風扇頭外殼及搖頭支架可以在鎖緊螺母擰松的情況下繞鎖緊螺母軸線上下轉動。
[0009]為了實現風扇的自動擺頭功能,所述的套筒側端設置有轉動連接柱。
[0010]為了達到限位的目的,所述的套筒上端面設置有轉動定位凸起,所述風扇頭外殼的中通圓環柱下端設置有與轉動定位凸起配合的弧形槽。
[0011]為了將錐形襯套固定在轉動端上,所述的錐形襯套下端設置有卡扣,所述的轉動端設置有與卡扣配合的卡口。
[0012]所述的搖頭支架的轉動端和連接端一體化設置。
[0013]所述的風扇頭外殼包括帶橫向提手的尾罩以及卡裝在尾罩下端凹口中的轉接殼,所述的轉接殼下端設置有中通圓環柱。
[0014]為了實現對風扇馬達的固定,使結構更加緊湊,所述的轉接殼上端為曲面殼體,所述的曲面殼體圍出一個容納、固定風扇馬達的空間。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機身與風扇頭之間的電連接采用電接頭與電接口的插接連接方式,中間設置有對導線進行限位的中通孔和限位橋,方便了機身與風扇頭之間的電連接,布置巧妙,避免了導線對風扇頭的上下、左右轉動造成影響,同時又方便了生產安裝,可以將風扇頭安裝在機身上,再來連接導線。采用搖頭支架來實現轉動連接功能,簡化了加工、裝配的工藝,結構更加合理,運行平穩無噪音。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不帶尾罩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0020]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搖頭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搖頭支架另一個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參照圖1到圖5,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風扇頭的轉動連接結構,包括設置有支撐架11的機身1,通過鎖緊螺母2固定在支撐架11上的搖頭支架3,以及可轉動固定在搖頭支架3上的風扇頭外殼4,所述的搖頭支架3包括通過鎖緊螺母2與支撐架11相連的連接端31,以及與風扇頭外殼4套合卡接的轉動端32,所述的風扇頭外殼4包括帶橫向提手的尾罩41以及卡裝在尾罩41下端凹口中的轉接殼42,所述的轉接殼42下端設置有中通圓環柱421,所述的轉動端32包括配合插裝在中通圓環柱421中的套筒321,以及設置在套筒321上端進行卡位的彈性瓣狀扣322,中通圓環柱421中設置有上下貫通的錐形孔,錐形孔中配合卡裝有錐形襯套5,為了方便連線,所述的錐形襯套5設置有中通孔52。錐形襯套5下方的機身I上設置有對導線進行限位的限位橋12,從風扇頭外殼4中引出的電接頭(附圖中未示出)穿過中通孔52和限位橋12后插接在機身I上設置的電接口 13上。
[0023]為了實現風扇頭的上下轉動調節,所述的鎖緊螺母2橫向設置,使得風扇頭外殼4及搖頭支架3可以在鎖緊螺母2擰松的情況下繞鎖緊螺母2軸線上下轉動。
[0024]為了實現風扇的自動擺頭功能,所述的套筒321側端設置有轉動連接柱323。
[0025]為了達到限位的目的,所述的套筒321上端面設置有轉動定位凸起,所述轉接殼42的中通圓環柱421下端設置有與轉動定位凸起配合的弧形槽。
[0026]為了將錐形襯套5固定在轉動端32上,所述的錐形襯套5下端設置有卡扣51,所述的轉動端32設置有與卡扣51配合的卡口 324。
[0027]進一步,所述的搖頭支架3的轉動端32和連接端31 —體化設置。
[0028]為了較好的實現對風扇馬達的固定,所述的轉接殼42上端為曲面殼體422,所述的曲面殼體422圍出一個容納、固定風扇馬達的空間。
[0029]機身I與風扇頭之間的電連接采用電接頭與電接口 13的插接連接方式,中間設置有對導線進行限位的中通孔52和限位橋12,方便了機身I與風扇頭之間的電連接,布置巧妙,避免了導線對風扇頭的上下、左右轉動造成影響,同時便于生產安裝,可以將風扇頭安裝在機身I上,再來連接導線。采用搖頭支架來實現轉動連接功能,簡化了加工、裝配的工藝,結構更加合理,運行平穩無噪音。
[0030]當然,本實用新型除了上述實施方式之外,還可以有其它結構上的變形,這些等同技術方案也應當在其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風扇頭的轉動連接結構,包括機身,通過鎖緊螺母固定在機身上的搖頭支架,以及可轉動固定在搖頭支架上的風扇頭外殼,所述的搖頭支架包括與機身相連的連接端,以及與風扇頭外殼套合卡接的轉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風扇頭外殼下端設置有中通圓環柱,所述的轉動端包括配合插裝在中通圓環柱中的套筒,以及設置在套筒上端進行配合卡位的彈性瓣狀扣,中通圓環柱中設置有上下貫通的錐形孔,錐形孔中配合卡裝有帶中通孔的錐形襯套,錐形襯套下方的機身上設置有對導線進行限位的限位橋,從風扇頭外殼中引出的電接頭穿過中通孔和限位橋后插接在機身上設置的電接口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扇頭的轉動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身上設置有支撐架,搖頭支架固定在支撐架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風扇頭的轉動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鎖緊螺母橫向設置,使得風扇頭外殼及搖頭支架可以在鎖緊螺母擰松的情況下繞鎖緊螺母軸線上下轉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扇頭的轉動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側端設置有轉動連接柱。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扇頭的轉動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上端面設置有轉動定位凸起,所述風扇頭外殼的中通圓環柱下端設置有與轉動定位凸起配合的弧形槽。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扇頭的轉動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錐形襯套下端設置有卡扣,所述的轉動端設置有與卡扣配合的卡口。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扇頭的轉動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搖頭支架的轉動端和連接端一體化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扇頭的轉動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風扇頭外殼包括帶橫向提手的尾罩以及卡裝在尾罩下端凹口中的轉接殼,所述的轉接殼下端設置有中通圓環柱。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風扇頭的轉動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接殼上端為曲面殼體,所述的曲面殼體圍出一個容納、固定風扇馬達的空間。
【文檔編號】F04D29/00GK203570634SQ201320657505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3日
【發明者】田疇 申請人:廣東金萊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