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低噪節能內置式變速泵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低噪節能內置式變速泵,包括中部套設有變矩器中空轉軸的T型導輪座和殼體,所述T型導輪座外周部上經第三軸承安裝有主動齒輪;所述從動齒輪左側的從動齒輪齒端面,以及主動齒輪左側的主動齒輪齒端面,與T型導輪座的右端面之間距離為0.005-0.01mm;所述從動齒輪右側的從動齒輪齒端面,以及主動齒輪右側的主動齒輪齒端面,與殼體的左端面之間距離為0.01-0.02mm。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齒輪的齒端面與T型導輪座和殼體設置之間設置間隙,有效克服了刮削現象,且結構簡單;使變速泵運行效率大大提高,故障率降低,使用壽命延長。
【專利說明】一種低噪節能內置式變速泵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泵,具體是一種低噪節能內置式變速泵。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裝載機行走液壓系統用的變速泵,由于結構等方面的原因,工作時幾乎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齒輪刮削現象,這種刮削現象可包括軸向和徑向刮削,即工作時齒輪的齒面和齒輪兩端的齒部端面受液壓力作用會掃刮泵體和蓋板的相應部位,這不僅造成油液污染,增加泵的負荷和工作噪聲,更重要的是將降低工作效率、穩定性、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低噪節能內置式變速泵,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低噪節能內置式變速泵,包括中部套設有變矩器中空轉軸的T型導輪座和殼體,所述T型導輪座外周部上經第三軸承安裝有主動齒輪,且變矩器中空轉軸通過主動齒輪的傳遞爪驅動主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嚙合,所述從動齒輪通過第一軸承設于銷軸外周部上;所述從動齒輪左側的從動齒輪齒端面,以及主動齒輪左側的主動齒輪齒端面,與T型導輪座的右端面之間距離為0.005-0.0lmm ;所述從動齒輪右側的從動齒輪齒端面,以及主動齒輪右側的主動齒輪齒端面,與殼體的左端面之間距離為0.01-0.02mm ;所述從動齒輪的兩端面均設有從動齒輪密封圈,主動齒輪的兩端面均設有主動齒輪密封圈。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T型導輪座與變矩器中空轉軸之間設有環形油路。T型導輪座上開設有泵出油口、泵進油口、變矩器進油口和冷卻器進油口,且所述變矩器進油口和冷卻器進油口上分別設有安全閥。所述主動齒輪上開設有若干軸向通孔;主動齒輪上還開設有位于主動齒輪與T型導輪座相連接部位處的環形油槽,且環形油槽與軸向通孔連通。所述變矩器中空轉軸與殼體之間還設有第二軸承和骨架油封。
[000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8]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齒輪的齒端面與T型導輪座和殼體設置之間設置間隙,有效克服了刮削現象,且結構簡單;使變速泵運行效率大大提高,故障率降低,使用壽命延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低噪節能內置式變速泵的結構圖;
[0010]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0011]圖3為低噪節能內置式變速泵中主動齒輪的結構圖;
[0012]圖中:1-T型導輪座、2-殼體、3-從動齒輪、31-從動齒輪齒端面、32-從動齒輪密封圈、4-第一軸承、5-銷軸、6-主動齒輪、61-傳遞爪、62-主動齒輪齒端面、63-主動齒輪密封圈、64-軸向通孔、65-環形油槽、7-第二軸承、8-骨架油封、9-變矩器中空轉軸、10-環形油路、11-第三軸承、12-泵出油口、13-泵進油口、14-變矩器進油口、15-冷卻器進油口、16-安全閥。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0014]請參閱圖1-3,一種低噪節能內置式變速泵,包括中部套設有變矩器中空轉軸9的T型導輪座I和殼體2,所述T型導輪座I外周部上經第三軸承11安裝有主動齒輪6,且變矩器中空轉軸9通過主動齒輪6的傳遞爪61驅動主動齒輪6,所述主動齒輪6與從動齒輪3嚙合,所述從動齒輪3通過第一軸承4設于銷軸5外周部上;所述從動齒輪3左側的從動齒輪齒端面31,以及主動齒輪6左側的主動齒輪齒端面62,與T型導輪座I的右端面之間距離為0.005-0.0lmm ;所述從動齒輪3右側的從動齒輪齒端面31,以及主動齒輪6右側的主動齒輪齒端面62,與殼體2的左端面之間距離為0.01-0.02mm ;所述從動齒輪3的兩端面均設有從動齒輪密封圈32,主動齒輪6的兩端面均設有主動齒輪密封圈63。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這樣的間隙,有效克服了刮削現象,且結構簡單;使變速泵運行效率大大提高,故障率降低,使用壽命延長。
[0015]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T型導輪座I與變矩器中空轉軸9之間設有環形油路10。T型導輪座I上開設有泵出油口 12、泵進油口 13、變矩器進油口 14和冷卻器進油口 15,且所述變矩器進油口 14和冷卻器進油口 15上分別設有安全閥16。所述主動齒輪6上開設有若干軸向通孔64 ;主動齒輪5上還開設有位于主動齒輪6與T型導輪座I相連接部位處的環形油槽65,且環形油槽65與軸向通孔64連通。所述變矩器中空轉軸9與殼體2之間還設有第二軸承7和骨架油封8。
[0016]本實用新型具體使用時,發動機傳來的動力輸送到變矩器中空轉軸9,變矩器中空轉軸9通過主動齒輪6上的傳遞爪61傳遞扭矩。主動齒輪6和從動齒輪3外嚙合,從泵進油口 13吸油,將吸取的液力油轉化為具有一定壓力的液壓油。液壓油從泵出油口 12排油到變速箱系統。為保證變速泵出油口壓力不能超過特定的值,在泵出油口 12旁邊設置一壓縮彈簧式安全閥16。閥內壓力彈簧和壓力閥芯調定在一定的范圍,當泵出油口 12壓力達到這一特定范圍開始卸荷,卸荷油通過回油孔流回油箱。泵出油口 12流出的油進入變速系統中,其中從控制閥出來的液壓油進入到變速泵上的變矩器進油口 14,流經齒輪軸向通孔64,再到環形油路10,到達變矩器。為調節進入變矩器油液工作壓力,在T型導輪座I上開設變矩器進油口 14,并設置安全閥16,閥內壓力彈簧和壓力閥芯調定在一定的范圍。主動齒輪5上開有環形油槽65,溝通了變矩器進油口 14與安全閥16的壓力,當進入變矩器的工作油壓達到設定范圍就開始卸荷。變矩器工作后的熱油從T型導輪座I內部中空的通孔流出,經過T型導輪座I上的冷卻器進油口 15流入到冷卻器中,完成冷卻循環。
[0017]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低噪節能內置式變速泵,包括中部套設有變矩器中空轉軸(9)的T型導輪座(I)和殼體(2),所述T型導輪座(I)外周部上經第三軸承(11)安裝有主動齒輪(6),且變矩器中空轉軸(9 )通過主動齒輪(6 )的傳遞爪(61)驅動主動齒輪(6 ),所述主動齒輪(6 )與從動齒輪(3)嚙合,所述從動齒輪(3)通過第一軸承(4)設于銷軸(5)外周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從動齒輪(3)左側的從動齒輪齒端面(31),以及主動齒輪(6)左側的主動齒輪齒端面(62),與T型導輪座(I)的右端面之間距離為0.005-0.0lmm ;所述從動齒輪(3)右側的從動齒輪齒端面(31),以及主動齒輪(6)右側的主動齒輪齒端面(62),與殼體(2)的左端面之間距離為0.01-0.02mm ;所述從動齒輪(3)的兩端面均設有從動齒輪密封圈(32),主動齒輪(6)的兩端面均設有主動齒輪密封圈(6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節能內置式變速泵,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導輪座(I)與變矩器中空轉軸(9 )之間設有環形油路(10 )。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噪節能內置式變速泵,其特征在于,T型導輪座(I)上開設有泵出油口( 12)、泵進油口( 13)、變矩器進油口( 14)和冷卻器進油口( 15),且所述變矩器進油口( 14)和冷卻器進油口( 15)上分別設有安全閥(1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節能內置式變速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齒輪(6)上開設有若干軸向通孔(64);主動齒輪(5)上還開設有位于主動齒輪(6)與T型導輪座(I)相連接部位處的環形油槽(65),且環形油槽(65)與軸向通孔(64)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低噪節能內置式變速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變矩器中空轉軸(9)與殼體(2)之間還設有第二軸承(7)和骨架油封(8)。
【文檔編號】F04C2/18GK204082531SQ201420488935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8日
【發明者】周海林, 劉建文, 劉園 申請人:江西液壓件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