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導向功能的氣缸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具有導向功能的氣缸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具有導向功能的氣缸,屬于氣缸及氣動元器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通用標準氣缸普片采用通過推動活塞及活塞桿工作的,選配時,需要另外選配導向裝置,且該導向裝置一般在氣缸外,占有一定的空間。當頂升空間狹小時,采用標準氣缸再配合導向裝置較為困難。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種具有導向功能的氣缸,其目的旨在克服標準氣缸在狹小空間內難使用導向裝置的缺陷。[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其特征是包括外缸、內缸、活塞、活塞桿,其中活塞桿與外缸固定連接,由內缸與活塞及活塞桿外壁圍成上腔室,由外缸與內缸及活塞桿外壁圍成下腔室,氣缸的進氣口通過外缸通入下腔室,出氣口通過活塞桿內部通入上腔室。[0005]本實用新型的優點:結構緊湊,解決了在狹小頂升空間內,標準氣缸配合導向裝置使用困難的問題。
[0006]圖1是氣缸進氣口、出氣口均安裝在氣缸底部的結構示意圖。[0007]圖2是氣缸進氣口、出氣口均安裝在氣缸側部的結構示意圖。。[0008]圖中的I是外缸、2是密封裝置(三個)、3是內缸、4是活塞、5是活塞桿、6是上腔室、7是下腔室、8是出氣口、9是進氣口、10是外接安裝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對照附圖,其結構是包括外缸1、內缸3、活塞4、活塞桿5,其中活塞桿5與外缸I固定連接,內缸3與活塞4及活塞桿外壁圍成上腔室6,外缸I與內缸3及活塞桿外壁圍成下腔室7,氣缸的進氣口 9通過外缸I通入下腔室7,出氣口 8通過活塞桿內部通入上腔室6。[0010]外缸I與內缸3之間有第一個密封裝置,活塞桿5與內缸3之間有第二個密封裝置2,活塞4與內缸3之間有第三個密封裝置2。[0011]本氣缸的導向功能是通過外缸與內缸之間的配合實現的,即內缸3受外缸內壁及活塞桿實現方向約束實現導向,不需要另外增加導向裝置。[0012]在內缸頂部有外接安裝部10,可以為一個與內缸固定連接的缸蓋,該缸蓋上安裝普通氣缸端部的連接裝置,如螺紋連接。[0013]充氣時,氣體從進氣口 9流入下腔室,下腔室體積增加,由于活塞與活塞桿是固定 連接在外缸上的,因此,內缸向上頂升,上腔室體積減小,氣體從出氣口 8流出。
權利要求1.具有導向功能的氣缸,其特征是包括外缸、內缸、活塞、活塞桿,其中活塞桿與外缸固定連接,由內缸與活塞及活塞桿外壁圍成上腔室,由外缸與內缸及活塞桿外壁圍成下腔室,氣缸的進氣口通過外缸通入下腔室,出氣口通過活塞桿內部通入上腔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導向功能的氣缸,其特征在于外缸與內缸間有第一密封裝置,活塞桿與內缸間有第二密封裝置,活塞與內缸之間有第三密封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具有導向功能的氣缸,其特征是包括外缸、內缸、活塞、活塞桿,其中活塞桿與外缸固定連接,由內缸與活塞及活塞桿外壁圍成上腔室,由外缸與內缸及活塞桿外壁圍成下腔室,氣缸的進氣口通過外缸通入下腔室,出氣口通過活塞桿內部通入上腔室;工作時,內缸受外缸內壁及活塞桿的方向約束實現導向。充氣時,氣體從進氣口流入下腔室,下腔室體積增加,由于活塞與活塞桿是固定連接在外缸上的,因此,內缸向上頂升,上腔室體積減小,氣體從出氣口流出。優點,結構緊湊,解決了在狹小頂升空間內,標準氣缸配合導向裝置使用困難的問題。
文檔編號F15B15/20GK202971392SQ20122034979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9日
發明者鄭衛星, 張云龍, 蘇兵, 江平 申請人:江蘇速升自動化裝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