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濾筒,尤其是一種粉塵過濾筒。
背景技術:
現在烘干設備,物料粉碎設備,鍋爐等設備在生產過程中,排放的氣體中有很多粉塵雜質,氣體中的粉塵雜質如果不經過濾處理排放到大氣中污染大,造成空氣污染,危害人體健康。如果想達到余熱利用,濕氣中的粉塵雜質易粘附在換熱器、冷凝器的換熱片上面,時間長了就造成換熱片的換熱效率,影響濕氣的冷凝效果。所以需要設計一種配套干燥設備的余熱利用過程中使用的粉塵過濾滾筒,來過濾濕氣中的粉塵雜質,提高余熱利用的使用效率。
本人申請的專利螺旋式過濾筒(專利申請號:2016201582837),其由濾網筒,電機,支架,傳動軸,刮刷,螺旋葉片和軸承裝置組成。濾網筒的下端有進風口;上端固定安裝有軸承裝置。電機通過支架支撐固定在濾網筒上。電機的傳動軸通過濾網筒上的軸承裝置延伸進入濾網筒內;的濾網筒的進風口一端安裝有支架,支架中間有軸承裝置。螺旋葉片的一邊與傳動軸固定為一體,螺旋葉片的一邊上固定有刮刷。螺旋式過濾筒過濾粉塵雜質后的氣體還有一定溫度,沒有辦法余熱利用,造成熱能浪費,因此需要做進一步的改進設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在螺旋式過濾筒的基礎上做進一步的改進設計,提供了一種粉塵過濾筒。在螺旋式過濾筒的外面罩一個筒外殼,過濾粉塵雜質后的氣體集中排出去,優化了氣體中的除塵效果,還可以達到余熱利用的效果。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粉塵過濾筒由濾網筒,筒外殼,密封裝置,電機,支架,傳動軸,刮刷,螺旋葉片和軸承裝置組成。
所述的筒外殼是金屬板制作的帶有彎頭的圓筒。
1、筒外殼的直徑是160—1810mm。
2、筒外殼的高度是600—5100mm。
3、金屬板的厚度是0.2—3mm。
4、筒外殼的外面覆蓋有保溫層,保溫層起到保溫作用,有效提高余熱利用的熱能。
所述的濾網筒是金屬網板制作的圓筒。
1、濾網筒的直徑是150—1800mm。
2、濾網筒的高度是500—5000mm。
所述的濾網筒的下端是進風口。
所述的金屬網板是帶有氣孔的金屬板。
1、金屬網板的厚度是0.01—2mm。
2、金屬網板的氣孔目數是30—800目,目數可以根據環境排放要求設計。
所述的濾網筒的上端固定安裝有軸承裝置。
所述的軸承裝置由擋圈、軸承,密封圈,擋板組成。
所述的濾網筒在筒外殼的內部。
1、濾網筒的進風口上有法蘭。
2、筒外殼筒體的下面壓在濾網筒的進風口的法蘭上。
3、筒外殼筒體的下面和濾網筒法蘭固定連接為一個整體。
所述的筒外殼的筒體和濾網筒的筒體由支架連接固定。
所述的支架是鋼筋,或者是角鐵,或者是鋼條;可以根據設計需要選擇使用。
所述的支架固定安裝在筒外殼的彎頭處。
所述的電機通過支架支撐固定在筒外殼上。
所述的電機的傳動軸通過筒外殼上的密封裝置延伸進入筒外殼內。
所述的筒外殼與傳動軸的接觸位置由密封裝置密封,到達不漏氣的效果。
所述的密封裝置是磁流體密封裝置,或者是動密封裝置。
所述的延伸進入筒外殼的傳動軸通過濾網筒上的軸承裝置延伸進入濾網筒內。
所述的濾網筒上端的軸承裝置固定支撐著電機的傳動軸。
所述的濾網筒的進風口一端安裝有支架。
1、延伸進入濾網筒的傳動軸的長度≦500mm時,濾網筒的進風口一端不安裝支架。
2、延伸進入濾網筒的傳動軸的長度>500mm時,濾網筒的進風口一端安裝支架。
3、根據傳動軸的轉速產生的顫動頻率來確定是否增加支架。傳動軸的轉速產生的顫動頻率大時可以增加支架來固定減震,顫動頻率小就不需要安裝支架。
所述的濾網筒的進風口一端的支架中間有軸承裝置。
所述的傳動軸上有螺旋葉片。
所述的螺旋葉片是金屬板制作的。
1、螺旋葉片的厚度是0.5—2mm。
2、螺旋葉片的寬是50—300mm。
3、螺旋葉片的長度是100—8000mm。
所述的螺旋葉片的一邊與傳動軸固定為一體。
1、螺旋葉片的一邊直接與傳動軸固定為一體。
2、螺旋葉片的一邊通過支架與傳動軸固定為一體;當濾網筒的直徑>500mm時,螺旋葉片和傳動軸的連接可以由支架連接固定,這樣也便于增大通風空間。
所述的螺旋葉片的一邊上固定有刮刷。
所述的刮刷是刷,或者是刮刀。
所述的刮刀是橡膠刮刀,或者是尼龍刮刀,或者是樹脂刮刀,或者是金屬刮刀。
所述的刷是毛刷,或者是金屬刷,或者是尼龍刷。
所述的刮刷貼著濾網筒的筒體。
所述的刮刷將濾網筒的筒體上堆積的粉塵雜質清理刮刷下來,避免粉塵雜質粘附在濾網筒的筒體上,給濾網筒提供好的氣體通過能力。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一種粉塵過濾筒的電機安裝在風機殼外面,保障了電機的工作環境;電機啟動后,電機帶動傳動軸上的螺旋葉片,螺旋葉片上的刮板不停地刮刷清理著濾網筒筒體上的粉塵雜質,螺旋式過濾筒可以持續不停進行過濾氣體中的粉塵雜質,過濾粉塵雜質后氣體通過筒外殼的出風口排出去筒外殼;這樣工作時就不需要更換、清理過濾網筒,減少人工及材料的浪費,優化了氣體中的除塵效果,還可以達到余熱利用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粉塵過濾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粉塵過濾筒的螺旋葉片和刮刷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的粉塵過濾筒由濾網筒(7),筒外殼(2),密封裝置(9),電機(1),支架(5),傳動軸(12),刮刷(10),螺旋葉片(3)和軸承裝置(8)組成。
所述的筒外殼(2)是金屬板制作的帶有彎頭的圓筒。
1、筒外殼(2)的直徑是510mm。
2、筒外殼(2)的高度是1100mm。
3、金屬板的厚度是0.5mm。
4、筒外殼(2)的外面覆蓋有保溫層。
所述的濾網筒(7)是金屬網板制作的圓筒。
1、濾網筒(7)的直徑是500mm。
2、濾網筒(7)的高度是1000mm。
所述的金屬網板是帶有氣孔的金屬板。
1、金屬網板的厚度是0.5mm。
2、金屬網板的氣孔目數是200目。
所述的濾網筒(7)的下端是進風口(6)。
所述的濾網筒(7)的上端固定安裝有軸承裝置(8)。
所述的軸承裝置(8)由擋圈、軸承,密封圈,擋板組成。
所述的濾網筒(7)在筒外殼(2)的內部。
1、濾網筒(7)的進風口(6)上有法蘭。
2、筒外殼(2)筒體的下面壓在濾網筒(7)的進風口(6)的法蘭上。
3、筒外殼(2)筒體的下面和濾網筒(7)法蘭固定連接為一個整體。
4、筒外殼(2)的筒體和濾網筒(7)的筒體由支架(5)連接固定。
所述的支架(5)是鋼筋。
所述的支架(5)固定安裝在筒外殼(2)的彎頭處。
所述的電機(1)通過支架(5)支撐固定在筒外殼(2)上。
所述的電機(1)的傳動軸(12)通過筒外殼(2)上的密封裝置(9)延伸進入筒外殼(2)內。
所述的筒外殼(2)與傳動軸(12)的接觸位置由密封裝置(9)密封。
所述的密封裝置(9)是動密封裝置。
所述的延伸進入筒外殼(2)的傳動軸(12)通過濾網筒(7)上端的軸承裝置(8)延伸進入濾網筒(7)內。
所述的濾網筒(7)上端的軸承裝置(8)固定支撐著電機(1)的傳動軸(12)。
所述的延伸進入濾網筒(7)的傳動軸(12)的長度>500mm時,濾網筒(7)的進風口(12)一端安裝支架(5)。
所述的濾網筒(7)的進風口(6)一端的支架(5)中間有軸承裝置(8)。
所述的傳動軸(12)上有螺旋葉片(3)。
所述的螺旋葉片(3)是金屬板制作的。
1、螺旋葉片(3)的厚度是1mm。
2、螺旋葉片(3)的寬是200mm。
3、螺旋葉片(3)的長度是1000mm。
所述的螺旋葉片(3)的一邊與傳動軸(12)固定為一體。
如圖2所示的螺旋葉片(3)的一邊上固定有刮刷(10)。
所述的刮刷(10)是刮刀。
所述的刮刀是金屬刮刀。
所述的刮刷(10)貼著濾網筒(7)的筒體。
粉塵過濾筒在粉塵過濾處理工作流程如下。
1、電機(1)啟動后,螺旋葉片(3)在傳動軸(12)帶動下在濾網筒(7)內旋轉運轉。
2、氣體從濾網筒(7)的進風口(6)進入濾網筒(7)內部。
3、通過濾網筒(7)筒體上氣孔的氣體排出濾網筒(7)。
4、過濾粉塵雜質后的氣體通過筒外殼(2)的出風口(4)排出去筒外殼(2)。
5、氣體中含的粉塵雜質通過濾網筒(7)的筒體過濾后,粉塵雜質粘附在濾網筒(7)的筒體上。
6、旋轉的螺旋葉片(3)上的刮刷(10)將濾網筒(7)的筒體上的粉塵刮刷清理下來。
7、被刮刷(10)清理下來的粉塵雜質通過濾網筒(7)的進風口(6)排出去。
以上實施例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制作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具體實施不局限于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不經過創造性的勞動,所做出的變化,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