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的浮水泵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的浮水泵,包括浮水電機和網罩,所述浮水電機外設置有相應的防水罩,所述浮水電機通過相應的驅動軸連接葉輪,所述葉輪的外側設置有導流殼,所述導流殼的出水口連接噴水器浮體,所述導流殼下方的進水口設置有所述網罩;所述網罩包含連接導流殼的第一過濾網罩和套設在第一過濾網罩外側的第二過濾網罩,所述第一過濾網罩和第二過濾網罩的外表面均按相應的等間距設置有諸多過濾進水縫;所述網罩的下方設置有相應的定位水槽。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適用范圍廣;通過第二過濾網罩和第一過濾網罩的配合設置形成雙層的過濾層,提高過濾的效果,促進浮水泵的抽水效率;通過定位水槽的設置提高浮水泵漂浮放置在水面上的穩定性。
【專利說明】
一種新型的浮水泵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浮水栗,具體指一種新型的浮水栗。【背景技術】
[0002]浮水栗是栗的一種,浮水栗浮于水面,進水口處于水面25-50厘米,不受水底泥砂影響,廣泛應用于水產養殖和農田排灌等等。由于受到地勢和水力資源的條件限制,使得很多浮水栗雖然能浮于水面上但是進水口離水底較近,容易受到泥沙的影響,因此現在用相應的隔水籃來承裝浮水栗,但這種浮水栗的適用范圍窄,只適用于淺水區域;因此針對上述的現有問題設計一款適用范圍廣,并且減少泥沙影響的浮水栗是本實用新型研究的目的。【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浮水栗,能夠有效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5]—種新型的浮水栗,包括浮水電機和網罩,所述浮水電機外設置有相應的防水罩, 所述浮水電機通過相應的驅動軸連接葉輪,所述葉輪的外側設置有導流殼,所述導流殼的出水口連接噴水器浮體,所述導流殼下方的進水口設置有所述網罩;所述網罩包含連接導流殼的第一過濾網罩和套設在第一過濾網罩外側的第二過濾網罩,所述第一過濾網罩和第二過濾網罩的外表面均按相應的等間距設置有諸多過濾進水縫;所述網罩的下方設置有相應的定位水槽,所述定位水槽通過相應的螺紋相配合可拆卸連接在第一過濾網罩下方。
[0006]所述第二過濾網罩通過相應的螺紋配合可拆卸連接在第一過濾網罩外側。
[0007]本實用新型的優點:
[0008]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適用范圍廣;通過第二過濾網罩和第一過濾網罩的配合設置形成雙層的過濾層,提高過濾的效果,促進浮水栗的抽水效率;通過定位水槽的設置提高浮水栗漂浮放置在水面上的穩定性,防止傾斜。【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0]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現將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1]參考圖1,一種新型的浮水栗,包括浮水電機1和網罩6,所述浮水電機1外設置有相應的防水罩2,所述浮水電機1通過相應的驅動軸3連接葉輪4,所述葉輪4的外側設置有導流殼5,所述導流殼5的出水口連接噴水器浮體(未標識),所述導流殼5下方的進水口設置有所述網罩6;所述網罩6包含連接導流殼5的柱狀的第一過濾網罩61和套設在第一過濾網罩61外側的燈籠狀的第二過濾網罩62,所述第一過濾網罩61和第二過濾網罩62的外表面均按相應的等間距設置有諸多過濾進水縫60;所述第二過濾網罩62通過相應的螺紋配合可拆卸連接在第一過濾網罩61外側;所述網罩6的下方設置有相應的定位水槽7,所述定位水槽7通過相應的螺紋71相配合可拆卸連接在第一過濾網罩61下方。[〇〇12]本實用新型采用柱狀第二過濾網罩62和燈籠狀第一過濾網罩61的配合設置形成雙層的過濾層,提高過濾的效果,提高浮水栗的抽水效率;浮水栗通過外層的防水罩2來對浮水電機1進行隔絕水源,并對整個浮水栗起到浮力支撐的作用,通過在定位水槽7內加入相應的溶液,來對浮水栗起到穩固的作用,防止浮水栗傾斜。
[0013]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新型的浮水栗,包括浮水電機和網罩,所述浮水電機外設置有相應的防水罩,所 述浮水電機通過相應的驅動軸連接葉輪,所述葉輪的外側設置有導流殼,所述導流殼的出 水口連接噴水器浮體,所述導流殼下方的進水口設置有所述網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網罩包 含連接導流殼的第一過濾網罩和套設在第一過濾網罩外側的第二過濾網罩,所述第一過濾 網罩和第二過濾網罩的外表面均按相應的等間距設置有諸多過濾進水縫;所述網罩的下方 設置有相應的定位水槽,所述定位水槽通過相應的螺紋相配合可拆卸連接在第一過濾網罩 下方。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的浮水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過濾網罩通過相應 的螺紋配合可拆卸連接在第一過濾網罩外側。
【文檔編號】F04D13/06GK205714806SQ201620403327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6日
【發明人】李宗順
【申請人】東山縣飛騰機電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