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缸,具體涉及一種帶手動氣缸。
背景技術:
氣缸是氣壓傳動系統及控制系統中的重要組成機構。被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冶金、電力等工業生產及加工領域。在氣壓傳動系統中,氣缸還可用于對調節閥、節流閥、柱塞閥等閥門的開啟與關閉進行控制。
現有氣缸通常包括活塞桿、端蓋、手動聯軸、鎖緊螺套等結構。
現有的活塞常出現如下缺陷:1、活塞進行拆解維修時,手動聯軸容易偏離工作時的同心度;2、手動機構采用密封圈密封,容易造成密封泄露;3、手動支架和手輪之間在氣缸工作時常常被水、塵影響,從而影響氣缸正常工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密封性能好且能保證手動聯軸同心度的帶手動氣缸。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帶手動氣缸,包括活塞桿、端蓋,端蓋分為前端蓋和后端蓋,前端蓋和后端蓋之間包括缸桶以及設置在缸桶內的活塞、鎖緊螺套、手動聯軸,鎖緊螺套內的鎖緊螺母與手動聯軸活動連接,后端蓋與手動聯軸之間采用密封結構密封;后端蓋上方設置有手動支架和手輪,手動支架和手輪之間采用密封結構;氣缸上方設置有離合器和尾罩。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離合器采用防水防塵結構。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后端蓋與手動聯軸之間采用密封圈密封。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手動支架和手輪之間采用密封圈密封。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帶手動氣缸,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鎖緊螺母與手動聯軸采用活動連接,保證了手動聯軸在工作時的同心度,方便拆解維修;
2、后端蓋與手動聯軸之間采用密封圈結構,手動機構不再需要密封;
3、手動支架和手輪之間采用密封圈結構,防止工作時常常被水、塵影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活塞桿,2.前端蓋,3.活塞,4.缸桶,5.鎖緊螺套,6.手動聯軸,7.后端蓋,8.手動支架,9.手輪,10.離合器,11.尾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請參見圖1。
一種帶手動氣缸,包括活塞桿1、端蓋,端蓋分為前端蓋2和后端蓋7,前端蓋2和后端蓋7之間包括缸桶4以及設置在缸桶4內的活塞3、鎖緊螺套5、手動聯軸6,鎖緊螺套5內的鎖緊螺母與手動聯軸6活動連接,保證了活塞3進行拆解維修時,手動聯軸6仍處在工作時的同心度,方便拆解維修;后端蓋7與手動聯軸6之間采用密封結構密封,手動機構無需再次密封,提高了密封性能;后端蓋7上方設置有手動支架8和手輪9,手動支架8和手輪9之間采用密封結構;氣缸上方設置有離合器10和尾罩11。
實施例2
本實施例中離合器10采用防水防塵結構。其余技術方案和實施例1相同。防止水塵由離合器10進入氣缸,并且結構緊湊,同時在手動和氣動兩種工作狀態下切換更加方便快捷。
實施例3
本實施例中后端蓋7與手動聯軸6之間采用密封圈密封。其余技術方案和實施例1相同,保證了后端蓋7與手動聯軸6之間的密封性。
實施例4
本實施例中手動支架8和手輪9之間采用密封圈密封,其余技術方案和實施例1相同,保證了手動支架和手輪之間的密封性,防止工作時常常被水、塵影響,從而影響氣缸正常運行。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而非對其限制;應當指出,盡管參照上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上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和替換,并不使相應的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