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體壓缸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流體壓缸。
【背景技術】
[0002]流體壓缸包括:筒狀的缸筒;活塞,其以在缸筒內滑動自如的方式嵌裝于缸筒內;活塞桿,其連結于活塞;以及缸蓋,其嵌合于缸筒的開口端,并將活塞桿支承為沿軸向滑動自如。
[0003]流體壓缸還包括連結于缸筒的底部的下部掛鉤以及連結于活塞桿的與活塞所在側相反的那一側的端部的上部掛鉤。流體壓缸借助下部掛鉤和上部掛鉤而與設備相連結。
[0004]在日本JP2007 — 71363A中記載了內置有用于檢測活塞桿與缸筒之間的相對位移的磁致伸縮式位移傳感器的流體壓缸。磁致伸縮式位移傳感器包括:傳感器主體;傳感器桿,其自傳感器主體延伸設置;以及磁體,其呈環狀,配置于傳感器桿的外周。
[0005]傳感器主體配置于缸筒的底部的外側。傳感器桿的一端插入到形成于活塞桿的中空部內,另一端經由設于缸筒的底部的孔與傳感器主體相連結。磁體以面對傳感器桿的外周的方式呈環狀地配置于活塞桿的中空部。
【發明內容】
[0006]在所述以往的技術中,傳感器主體配置于缸筒的底部的外側,因此使具有下部掛鉤的支架的一部分成為中空而在內部容納傳感器主體。由此,流體壓缸的安裝長度增加了相當于傳感器主體的長度的量,因此向設備搭載的搭載性降低。
[0007]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內置有位移傳感器的流體壓缸的搭載性。
[0008]根據本發明的一技術方案,提供一種流體壓缸,其具備:有底筒狀的缸筒;活塞桿,其插入于缸筒,在該活塞桿的插入側頂端具有能夠在缸筒內與缸筒滑動接觸的活塞;以及位移傳感器,其用于檢測活塞桿與缸筒之間的相對位移,其中,缸筒的底部具有:銷孔,其沿與缸筒的中心軸線成直角的方向形成;以及通孔,其沿缸筒的軸向形成,并經由銷孔而貫通缸筒的底部,位移傳感器具有:傳感器主體,其配置于通孔內的比銷孔靠內側的位置;傳感器桿,其自傳感器主體延伸設置,并插入到活塞桿的沿軸向形成的軸孔內;以及磁體,其呈環狀,其以該磁體的內周與傳感器桿相對的方式設于活塞桿,并能夠相對于傳感器桿相對移動,通孔具有:縮徑部,其內徑比通孔的其他部分的內徑小;以及內螺紋部,其配置于比縮徑部靠外側的位置,并在該內螺紋部的內周形成有內螺紋,傳感器主體被以螺紋結合的方式設于內螺紋部的插塞按壓,從而以卡定于縮徑部的方式被固定。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流體壓缸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011 ]圖1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流體壓缸100的剖視圖。
[0012]流體壓缸100是雙動型的流體壓缸100,其包括:有底筒狀的缸筒1;活塞2,其以在缸筒1內滑動自如的方式嵌裝于缸筒1內;活塞桿3,在其向缸筒1插入的插入側頂端連結有活塞2;缸蓋4,其嵌合于缸筒1的開口端并將活塞桿3支承為沿軸向滑動自如;以及位移傳感器5,其用于檢測活塞桿3與缸筒1之間的相對位移。
[0013]缸筒1包括:筒11,其為中空形狀,在內部劃分形成流體室;以及底部12,其設于筒11的底部。流體室被活塞2劃分成底部12側的活塞側室R1和缸蓋4側的桿側室R2。活塞側室R1與形成于底部12的供排口 13相連通,且桿側室R2與形成于缸蓋4的供排口 41相連通。
[0014]通過向活塞側室R1供給工作流體,活塞2和活塞桿3向圖1中的左方滑動,流體壓缸100進行伸長動作。另一方面,通過向桿側室R2供給工作流體,活塞2和活塞桿3向圖1中的右方滑動,流體壓缸100進行收縮動作。
[0015]在缸筒1的底部12設有在與缸筒1的中心軸線成直角的方向上貫通形成的銷孔14。另外,在活塞桿3的與活塞2所在側相反的那一側的端部也同樣地設有在與活塞桿3的中心軸線成直角的方向上貫通形成的銷孔42。該銷孔14、42作為掛鉤發揮作用,用于與搭載流體壓缸100的設備相連結。在流體壓缸100例如與工程機械的動臂相連結的情況下,能夠根據流體壓缸100的伸縮動作使動臂升降。
[0016]在缸筒1的底部12還形成有通孔15,該通孔15以沿軸向從底部12的外側經由銷孔14貫通到底部12的內側的方式貫通底部12。即,通孔15以自圖1中的右端貫通至活塞側室R1的方式形成,在中途與銷孔14正交。通孔15的內徑設定為比銷孔14的內徑小。
[0017]通孔15從活塞側室R1側開始依次具有:縮徑部16,其內徑比其他部分的內徑小;傳感器保持部17,其用于保持后述的傳感器主體51;內螺紋部18,在其內周形成有內螺紋;夕卜側內螺紋部19,其配置在比銷孔14靠外側的位置,且在該外側內螺紋部19的內周形成有內螺紋。
[0018]在缸筒1的底部12還形成有一端在傳感器保持部17開口且另一端在底部12的側面開口的布線取出孔20。
[0019]活塞2是在內周形成有內螺紋的圓筒狀構件,該活塞2自活塞桿3的頂端側相對于形成在活塞桿3的插入側頂端的外周的外螺紋進行螺合設置而被固定于活塞桿3。在活塞桿3形成有自頂端面沿活塞桿3的軸向開設的軸孔31。軸孔31的距頂端面的深度設定為比活塞桿3的行程長度長。在軸孔31的開口部形成有內徑比軸孔31的內徑大的擴徑部32。
[0020]位移傳感器5具有:傳感器主體51;傳感器桿52,其自傳感器主體51延伸設置;以及磁體53,其呈環狀,配置于傳感器桿52的外周。
[0021]傳感器主體51配置于通孔15內的傳感器保持部17并沿軸向抵接于縮徑部16。從傳感器主體51的后方延伸出來的布線54經過底部12的布線取出孔20被向外部拉出。
[0022]傳感器桿52穿過通孔15而插入到活塞桿3的軸孔31內。傳感器桿52的外徑設定為比軸孔31的內徑小,且傳感器桿52與活塞桿3能夠發生相對位移。
[0023]磁體53設于活塞桿3的擴徑部32,并被兩個環狀的間隔件55夾持。磁體53和兩個間隔件55配合于擴徑部32,并被彈性擋環56固定于擴徑部32內。磁體53的內徑設定為比傳感器桿52的外徑大,防止在傳感器桿52與活塞桿3發生相對位移的情況下磁體53磨損。
[0024]位移傳感器5自傳感器主體51沿傳感器桿52內的磁致伸縮線發送激勵脈沖。在磁體53的外部磁場作用于激勵脈沖時,產生機械上的應變脈沖。位移傳感器5基于從發送激勵脈沖開始到應變脈沖返回為止的時間來運算傳感器主體51與磁體53之間的距離。由此,位移傳感器5檢測活塞桿3與缸筒1之間的相對位置,即檢測流體壓缸100的行程量。
[0025]在通孔15內的傳感器保持部17處的比傳感器主體51靠外側的位置設有圓筒